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自然唯物主义的复兴——美国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评析
被引量:
34
1
作者
何萍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20,115,共9页
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美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具有原创性的方面。从哲学形态的建构上看,美国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自然唯物主义的生态哲学与文化唯物主义的生态哲学。美国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对人与自然...
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美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具有原创性的方面。从哲学形态的建构上看,美国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自然唯物主义的生态哲学与文化唯物主义的生态哲学。美国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对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探究和对自然异化的批判,分别在自然和历史两个层面上复兴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扬弃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欧洲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片面性,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自然理论对于我们思考和解决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发展问题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
美国哲学
马克思主义
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态中心主义的红色批判”——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资本主义批判新视角
被引量:
5
2
作者
李世书
《湖北社会科学》
2005年第4期5-6,30,共3页
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种西方新马克思主义思潮。这一思潮的许多代表人物都自称是马克思主义者,他们承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根源,主张消除生态危机必须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建立超越当代资...
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种西方新马克思主义思潮。这一思潮的许多代表人物都自称是马克思主义者,他们承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根源,主张消除生态危机必须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建立超越当代资本主义和现存的传统的社会主义的新型的生态社会主义。这一思潮带有一定的乌托邦色彩,同时它也使当代生态运动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导向,并使马克思主义面对当代最大的现实问题而摆脱了教条化倾向,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危机
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
生态
社会
主义
资本
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的全面发展与中国的和平崛起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学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5-64,共10页
中国的崛起会不会对世界构成威胁,关键在于中国在崛起过程中会不会在世界上到处争抢资源,会不会在因资源短缺所引起的世界性伤口上再重重地撒上一把盐。只要中国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即只要坚持不是以物质消费为中心而是以促使人的...
中国的崛起会不会对世界构成威胁,关键在于中国在崛起过程中会不会在世界上到处争抢资源,会不会在因资源短缺所引起的世界性伤口上再重重地撒上一把盐。只要中国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即只要坚持不是以物质消费为中心而是以促使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那么中国对资源的需求就会是适可而止的,它追求的必然是生活的质而不是量,而当它发现,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损害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就会自觉地去调节开发利用资源的数量与方式。从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这些中国的领导人正一步一步地突破以消费为中心,使中国朝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这是中国实现和平崛起的最强有力的保证。中国的新的领导集体差不多是同时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平崛起”的概念的,这两者本来就是一套完整思路中的两个不同的组成部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就是中国领导人所倡导的致力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并致力于发展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资源的战略。如果要真正贯彻“科学发展观”就必然要坚持这种开发和利用资源的战略,而倘若坚持这种开发和利用资源的战略,那么中国的崛起必将是和平的崛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和平崛起
人的全面发展
弗洛姆
马克思
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然唯物主义的复兴——美国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评析
被引量:
34
1
作者
何萍
机构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20,115,共9页
文摘
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美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具有原创性的方面。从哲学形态的建构上看,美国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自然唯物主义的生态哲学与文化唯物主义的生态哲学。美国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对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探究和对自然异化的批判,分别在自然和历史两个层面上复兴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扬弃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欧洲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片面性,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自然理论对于我们思考和解决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发展问题的意义。
关键词
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
美国哲学
马克思主义
哲学
Keywords
ecological Marxism, American philosophy, Marxist philosophy
分类号
B712.6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态中心主义的红色批判”——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资本主义批判新视角
被引量:
5
2
作者
李世书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2005年第4期5-6,30,共3页
文摘
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种西方新马克思主义思潮。这一思潮的许多代表人物都自称是马克思主义者,他们承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根源,主张消除生态危机必须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建立超越当代资本主义和现存的传统的社会主义的新型的生态社会主义。这一思潮带有一定的乌托邦色彩,同时它也使当代生态运动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导向,并使马克思主义面对当代最大的现实问题而摆脱了教条化倾向,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生态
危机
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
生态
社会
主义
资本
主义
分类号
A8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的全面发展与中国的和平崛起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学明
机构
复旦大学哲学系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5-64,共10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项目批准号:2000ZDXM710003。
文摘
中国的崛起会不会对世界构成威胁,关键在于中国在崛起过程中会不会在世界上到处争抢资源,会不会在因资源短缺所引起的世界性伤口上再重重地撒上一把盐。只要中国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即只要坚持不是以物质消费为中心而是以促使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那么中国对资源的需求就会是适可而止的,它追求的必然是生活的质而不是量,而当它发现,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损害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就会自觉地去调节开发利用资源的数量与方式。从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这些中国的领导人正一步一步地突破以消费为中心,使中国朝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这是中国实现和平崛起的最强有力的保证。中国的新的领导集体差不多是同时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平崛起”的概念的,这两者本来就是一套完整思路中的两个不同的组成部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就是中国领导人所倡导的致力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并致力于发展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资源的战略。如果要真正贯彻“科学发展观”就必然要坚持这种开发和利用资源的战略,而倘若坚持这种开发和利用资源的战略,那么中国的崛起必将是和平的崛起。
关键词
中国
和平崛起
人的全面发展
弗洛姆
马克思
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
Keywords
China, peaceful rising,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Eric Fromm, Karl Marx, Ecological Marxism
分类号
B82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自然唯物主义的复兴——美国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评析
何萍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生态中心主义的红色批判”——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资本主义批判新视角
李世书
《湖北社会科学》
200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人的全面发展与中国的和平崛起
陈学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