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东升省级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害虫多样性调查
1
作者 卢梦月 蒋心蕊 +4 位作者 关秀玲 张卓妍 余静 缪天琳 罗志文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2期63-67,共5页
为掌握黑龙江东升省级自然保护区4种不同生境的害虫多样性,明确害虫的种群分布状况及发生特点,以4种生境内的害虫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经人工捕集、样品鉴定和统计分析等步骤,调查不同生境中害虫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以及与环境因... 为掌握黑龙江东升省级自然保护区4种不同生境的害虫多样性,明确害虫的种群分布状况及发生特点,以4种生境内的害虫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经人工捕集、样品鉴定和统计分析等步骤,调查不同生境中害虫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以及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黑龙江东升省级自然保护区内不同生境类型的害虫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共采集到害虫1014只,隶属于5目26科36属36种,其中食叶类害虫18种,蛀干类害虫5种,刺吸式害虫9种,地下害虫4种。灌丛生境与农田生境中以食叶害虫为主,草甸生境中以食叶、刺吸害虫为主,滩涂生境中刺吸害虫占优势,各生境类型的害虫数量和种类组成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直接影响害虫的种类多样性。在不同生境中,灌丛中的害虫生态学指数最高。通过本次调查,深入分析了害虫群落的多样性和结构特征,并探讨了其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并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针对保护区生态系统稳定与健康发展的一系列保护与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害虫多样性 不同生境 生态学指数 黑龙江东升省级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铜(CuNPs)对土壤微生物群落PLFA特征及酶活性的影响
2
作者 孙约兵 付宇童 +1 位作者 孙彤 李可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94-504,共11页
纳米铜(Copper nanparticles,CuNPs)因其独特的性质被广泛使用,因此研究其释放到环境中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十分重要。通过室内暗培养试验,探究纳米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酶活性的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测定采用磷脂脂... 纳米铜(Copper nanparticles,CuNPs)因其独特的性质被广泛使用,因此研究其释放到环境中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十分重要。通过室内暗培养试验,探究纳米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酶活性的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测定采用磷脂脂肪酸生物标记法,土壤酶活性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结果表明,添加CuNPs(5 mg/kg、10 mg/kg、20 mg/kg、50 mg/kg和100 mg/kg)后土壤总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PLFA)含量与对照相比降低了19.1%~32.7%,纳米铜处理对革兰氏阳性菌PLFA、革兰氏阴性菌PLFA、细菌PLFA、放线菌PLFA、真菌PLFA、丛枝菌根真菌PLFA、厌氧菌PLFA、真核生物PLFA的含量造成不同程度上抑制。除10 mg/kg纳米铜处理下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G+/G-)的值及50 mg/kg纳米铜处理下真菌/细菌(F/B)的值升高外,其他处理下G+/G-和F/B的比值均呈下降趋势。土壤微生物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及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结果显示不同质量比纳米铜处理下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明显。土壤微生物生态学指数结果为Simpson指数降低了2.4%~4.9%、Shannon指数降低了2.2%~6.1%、Pielou指数降低了3.4%~6.9%,表明添加纳米铜对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产生了负面影响。添加纳米铜抑制土壤脲酶、脱氢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29.4%~82.9%、8.4%~62.1%、35.8%~76.2%和15.7%~47.1%。综上分析,纳米铜进入土壤后会对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结构多样性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纳米铜 土壤 磷脂脂肪酸 酶活性 生态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