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5篇文章
< 1 2 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韧性理论视角下的现代社会文化变迁与适应——云南复兴村哈尼族的搬迁叙事
1
作者 刘婷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129,共8页
因国家工程建设需要,云南新平县复兴村哈尼族从高寒山区搬迁到低海拔河谷地区,克服了炎热环境和生计变化带来的困难,短期应对与长期适应相结合,有效地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计方式。复兴村哈尼族的个案说明,适应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因国家工程建设需要,云南新平县复兴村哈尼族从高寒山区搬迁到低海拔河谷地区,克服了炎热环境和生计变化带来的困难,短期应对与长期适应相结合,有效地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计方式。复兴村哈尼族的个案说明,适应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人类社会无论是生存环境、生计和社会文化发生较大改变,都会通过社区和文化韧性而得到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理论 生计和社会文化变迁 适应 哈尼族搬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传统影响下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形成机制及其逻辑理路 被引量:2
2
作者 祁占勇 王艺霏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0-194,共15页
文化传统作为民族思想规范与观念形态的集合,会以隐性或显性的方式对在个体与社会交互过程中形成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产生影响。文化传统影响下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经过社会范畴化、社会比较和社会表征的过程,不仅实现了从职业教育社会认... 文化传统作为民族思想规范与观念形态的集合,会以隐性或显性的方式对在个体与社会交互过程中形成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产生影响。文化传统影响下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经过社会范畴化、社会比较和社会表征的过程,不仅实现了从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构建到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强化,而且最终实现了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生产与再生产。文化传统对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影响既有在职业教育思想、职业教育环境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也有在职业教育实践特性、职业教育发展路径以及工业文化传承延续等方面的消极影响。因此,基于文化传统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建构,一要围绕标签消除,构建平等包容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文化秩序;二要围绕落差调整,构建完整公正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比较优势;三要围绕损害修复,构建相互交流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引导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统 职业教育 社会认同 符号边界 社会认同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文化分层对青少年中高强度身体活动的影响——基于社会生态学理论的考察 被引量:15
3
作者 郭正茂 杨剑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4-73,共10页
研制《青少年体育文化环境问卷》,抽取1561名青少年作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和加速度计追踪,考察体育文化分层对青少年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oderate-to-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MVPA)的影响。发现:①青少年学习日、双休日MVPA时间均有性... 研制《青少年体育文化环境问卷》,抽取1561名青少年作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和加速度计追踪,考察体育文化分层对青少年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oderate-to-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MVPA)的影响。发现:①青少年学习日、双休日MVPA时间均有性别和城郊差异(均P<0.05),且男生高于女生,城区高于郊区;学校、社会体育文化均无性别和城郊差异(均P>0.05);家庭体育文化也无性别差异(P>0.05),但有城郊差异(P<0.01),且城区高于郊区。②城区青少年社会体育文化既能直接预测其MVPA,也可通过学校、家庭的多重中介作用间接预测;郊区青少年社会体育文化也能直接预测其MVPA,但仅可通过学校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提示家庭体育文化可能是青少年MVPA城郊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学 家庭体育文化 文化分层 加速度计 中高强度身体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创新 被引量:5
4
作者 孙成武 吴玥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着眼于中国文化建设具体实际,适应文化发展新要求,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理论阐述,提出和阐明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总目标总任务... 习近平文化思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着眼于中国文化建设具体实际,适应文化发展新要求,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理论阐述,提出和阐明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总目标总任务、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基本方针和战略举措等,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了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生态学理论模型的大学生参与身体活动干预策略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陈先忠 曾永忠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4-128,共5页
厘清大学生参与身体活动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探寻促进大学生参与身体活动的积极措施。身体活动的社会生态学理论认为多层次的个人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决定了个体的行为结果,它把相关因素划分为个体内部、人际影响、公共机构、社区和公共... 厘清大学生参与身体活动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探寻促进大学生参与身体活动的积极措施。身体活动的社会生态学理论认为多层次的个人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决定了个体的行为结果,它把相关因素划分为个体内部、人际影响、公共机构、社区和公共政策五级相互套叠的层面,共同影响和制约着个体行为的变化。从社会生态学理论的结构分析入手,梳理出各层面各自具体、独特的主要影响因素,再有针对性地探寻各层面可实施的身体活动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学理论 身体活动 干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女性文化贫困成因及其治理——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14
6
作者 赵金子 周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5期91-95,共5页
农村女性贫困的实质是其在接受教育、价值观念、个体主体性、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落后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从而影响到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文化贫困。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造成农村女性陷入文化贫困境地的原因既有来自个体微观系统... 农村女性贫困的实质是其在接受教育、价值观念、个体主体性、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落后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从而影响到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文化贫困。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造成农村女性陷入文化贫困境地的原因既有来自个体微观系统主体意识缺失的原因,也有中观系统中婚姻家庭体制的负向影响,以及宏观系统社会资源不足、文化消费有限,体制结构不合理等因素的制约。倡导文化自觉、提高农村女性自身的认知和评价水平,改变家庭传统观念,倡导男女平等,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等是治理农村女性文化贫困的有效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农村女性 文化贫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生态学理论及其对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洪波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5-90,共6页
文化生态学是20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理念,也是生态文明时代崛起的必然产物。论文对该理论在不同研究领域进行了分类综述和评析,分析文化生态学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目的是为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 文化生态学是20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理念,也是生态文明时代崛起的必然产物。论文对该理论在不同研究领域进行了分类综述和评析,分析文化生态学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目的是为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一条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学 城市可持续发展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类APP的用户使用研究--基于传播生态学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8
8
作者 徐孝娟 邓金雨 +1 位作者 吴曼丽 曹芬芳 《现代情报》 CSSCI 2022年第9期80-90,共11页
[目的/意义]本研究以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类APP的使用作为探索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平台的具体场景,主要挖掘其使用行为的形成机理,旨在为文化遗产公共文化展示平台的开展途径、智慧资源建设做出理论及实践贡献。[方法/过程]通过对文化遗... [目的/意义]本研究以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类APP的使用作为探索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平台的具体场景,主要挖掘其使用行为的形成机理,旨在为文化遗产公共文化展示平台的开展途径、智慧资源建设做出理论及实践贡献。[方法/过程]通过对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类APP核心要素及其特征的分析,本研究引入传播生态学理论,从内容、技术及社会等层面构建了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类APP情境下用户使用行为的整合模型,然后基于情景化问卷收集数据,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分析验证。[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用户使用行为一方面与平台内的内容、社会和技术等因素存在关系;另一方面与平台开发者的“品牌”存在关系。本研究丰富了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平台用户参与行为的理论基础,为文化遗产相关平台的管理和设计提供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公共文化服务 APP 用户使用研究 传播生态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的文化自信与理论自觉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斌志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40,共9页
伴随当代哲学对多样化、地方化以及实践性知识的认可,社会学和心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都先后经历了文化转向的过程,由此也带动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在地化、本土化与文化转向。这种对于多样化本土性文化知识的重视,必然带来非西方地区人文社... 伴随当代哲学对多样化、地方化以及实践性知识的认可,社会学和心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都先后经历了文化转向的过程,由此也带动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在地化、本土化与文化转向。这种对于多样化本土性文化知识的重视,必然带来非西方地区人文社会科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强以及理论自觉。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的文化转向和文化自觉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党的领导、人民中心、中国文化品性、大社会工作观、整合创新性思维以及回归中国社会实践等基本原则;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的文化自信必然带来理论自觉,即通过文化自认、文化自知、文化自觉、文化自醒、文化自信、文化自尊、文化自反以及文化自强的途径,在中西对话、古今对话、理实对话以及学科对话过程中,最终实现其理论自觉、理论自反、理论自新和理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社会工作 文化自信 理论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社会批判理论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雨辰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1-77,共7页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突出特点是坚持从资本主义制度批判、价值批判和技术批判三者统一的视角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性质,其中价值批判和技术批判从属于制度批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本质上是一种以生态批判为切入点的社会批...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突出特点是坚持从资本主义制度批判、价值批判和技术批判三者统一的视角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性质,其中价值批判和技术批判从属于制度批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本质上是一种以生态批判为切入点的社会批判理论,具有自身的价值与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社会批判理论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态学视阈下的文化共生与和谐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祖军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90-193,共4页
在全球化时代不同文化的互动和影响不可避免,而如何避免文化冲突,实现文化的共生与和谐则是各民族、各国家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文章从社会生态学视角出发探寻了多元文化在互动中遵循的法则、多元文化共生的机制及实现文化共生与和谐所需... 在全球化时代不同文化的互动和影响不可避免,而如何避免文化冲突,实现文化的共生与和谐则是各民族、各国家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文章从社会生态学视角出发探寻了多元文化在互动中遵循的法则、多元文化共生的机制及实现文化共生与和谐所需的条件等,对实现多元文化和谐共生,营造和谐的文化生态环境,避免世界的"文明冲突"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学 文化 共生 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生物学理论和社会生态学理论述评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文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8-13,共6页
近几年 ,以全新观点诠释环境作用的社会生态学和强调生物作用的现代生物学 ,从不同角度对人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崭新观点 ,对目前我国的素质教育实施颇有启示。文章对生态学理论、人类行为学和行为生物学、行为遗传学等现代生物学... 近几年 ,以全新观点诠释环境作用的社会生态学和强调生物作用的现代生物学 ,从不同角度对人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崭新观点 ,对目前我国的素质教育实施颇有启示。文章对生态学理论、人类行为学和行为生物学、行为遗传学等现代生物学理论和生态系统论、群体社会化理论等社会生态学理论进行了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论 人类行为学 行为生物学 行为遗传学 群体社会 生物学理论 生态学 社会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生态园中的理论奇葩──《文化生态学》评介
13
作者 范英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6-157,共2页
戢斗勇研究员是广东中青年学者中不断有创新成果问世的文化人之一。新近又完成了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课题《文化生态学——珠江三角洲现代化的文化生态研究》,并由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这部书是作者几年来做了大量艰... 戢斗勇研究员是广东中青年学者中不断有创新成果问世的文化人之一。新近又完成了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课题《文化生态学——珠江三角洲现代化的文化生态研究》,并由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这部书是作者几年来做了大量艰苦的研究工作而完成的专著。在研究珠江三角洲文化生态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文化生态学体系的全面方案。其中包含了一批有创新价值的学术观点。突现了鲜明的学科性和实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学 生态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珠江三角洲 人民出版社 评介 中青年学者 基金课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态学理论视角下我国老年人体育锻炼行为研究展望 被引量:14
14
作者 陈昱全 左群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38-441,共4页
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对社会生态学理论应用于体育锻炼行为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学术史进行了梳理分析。同时,立足于国外基于该模型先进的研究方法与经验,指出了当前我国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关键词 社会生态学理论 老年人 体育锻炼行为 研究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化与政治生态学的社会生态系统演进机制研究——以杭州与西湖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鑫 +1 位作者 吴竑 吴承照 《风景园林》 2020年第1期77-82,共6页
科学认识社会生态系统演进机制是对其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基础。以文化与政治生态学为理论基础,提出适合杭州-西湖社会生态系统的综合研究框架,识别了杭州-西湖社会生态系统的5个演进阶段,并分析出系统演进中的3种潜在状态。自然、政治... 科学认识社会生态系统演进机制是对其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基础。以文化与政治生态学为理论基础,提出适合杭州-西湖社会生态系统的综合研究框架,识别了杭州-西湖社会生态系统的5个演进阶段,并分析出系统演进中的3种潜在状态。自然、政治、经济以及社会驱动力是影响杭州-西湖社会生态系统的主导因素,人类行为影响整个生态系统中扰动的频率、大小和形式并改变西湖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进而影响西湖为城市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潜能。在不同历史时期,基于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层面的需求,西湖在不同系统状态下为城市供给不同类别和质量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体而言供给与调节服务比例逐渐下降,文化服务逐渐上升,并且后者逐步成为最主要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别。杭州与西湖在长期的互馈共生中建立了社会生态系统的自适应性调节机制,其背后的生态智慧可为现代风景园林规划提供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社会生态系统 文化生态学 政治生态学 生态系统服务 景观变迁 杭州-西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理理论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社会参与 被引量:31
16
作者 肖希明 完颜邓邓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23,共6页
治理理论主张社会治理主体应由单一走向多元,多元主体应通过相互依存与协调沟通形成共同治理的网络结构,并强调多种治理手段和治理工具的应用,这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社会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主体间关系的发展、参与模式的创新提供了理论... 治理理论主张社会治理主体应由单一走向多元,多元主体应通过相互依存与协调沟通形成共同治理的网络结构,并强调多种治理手段和治理工具的应用,这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社会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主体间关系的发展、参与模式的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治理理论在国内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社会参与实践中已有应用。以治理理论为支撑,发展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社会参与,应该创造社会参与的外部环境,扩大参与主体;构建参与网络,发展合作关系;采用分类治理,探索多种参与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理论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社会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语习得社会文化理论研究的学科归属与理念 被引量:14
17
作者 秦丽莉 王绍平 刘风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3-196,共4页
传统的二语习得研究重点关注习得个别语言单位或者句子加工方面的问题,而且研究通常脱离社会研究个体。而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的二语言习得研究,基于社会文化背景,关注个体参与社会活动时的语言使用策略,进而解读互动活动对学习者的语言... 传统的二语习得研究重点关注习得个别语言单位或者句子加工方面的问题,而且研究通常脱离社会研究个体。而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的二语言习得研究,基于社会文化背景,关注个体参与社会活动时的语言使用策略,进而解读互动活动对学习者的语言意义构建能力、思维和认知的影响。我们以论证二语习得领域社会文化理论研究的学科属性和学科定位为基础,探讨其核心研究理念,旨在为当代中国外语教育的深化改革提出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化理论 心理语言学 二语习得研究 外语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的教育社会学解读 被引量:24
18
作者 黄俊 董小玉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5-40,共6页
本文从教育社会学视角研究了布尔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认为布尔迪厄建构文化再生产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早期社会化概念的提出,这个概念对于审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公平具有极大的理论开拓意义及普遍有效性。以此为基础,布尔迪厄揭示了教育... 本文从教育社会学视角研究了布尔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认为布尔迪厄建构文化再生产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早期社会化概念的提出,这个概念对于审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公平具有极大的理论开拓意义及普遍有效性。以此为基础,布尔迪厄揭示了教育机会与受教育者所处阶层位置及家庭资本的隐秘契合关系,指出先赋性因素是决定文化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的先决条件。最后分析了文化再生产的实质及在教育领域发挥的作用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尔迪厄 教育社会 文化再生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质量理论视阈下的农村和谐文化建设 被引量:7
19
作者 蒋占峰 张栋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1-93,共3页
探索我国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应把社会质量理论的四个维度,即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和社会赋权融合到实践中。从社会质量理论来看,当前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村经济发展不充分影响了社会质量的经济保障机能;价值... 探索我国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应把社会质量理论的四个维度,即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和社会赋权融合到实践中。从社会质量理论来看,当前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村经济发展不充分影响了社会质量的经济保障机能;价值观念共享机制的缺失削弱了文化的社会凝聚力;社会关系的系统性排斥制约了包容性文化的建构;文化主体的参与局限阻碍了其权能的实现。建设农村和谐文化应多途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建立综合配套的文化投入机制;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构建和谐文化的思想共识;促进多元文化认同,建设包容性文化;强化农民的自主意识,实现文化主体的增能与赋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质量理论 农村 和谐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怒族聚居区学前儿童低入园率的归因分析——基于“文化—生态理论”的本土案例阐释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姗泽 孙亚娟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13,共11页
近年来,政府虽投入大量资金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学前教育的发展,但结果不尽如人意。如怒族幼儿的入园率仅2%左右,远远低于预期水平。在传统经济因素对怒族幼儿低入园率解释乏力的情况下,本研究首先依据"文化—生态理论"重新建构... 近年来,政府虽投入大量资金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学前教育的发展,但结果不尽如人意。如怒族幼儿的入园率仅2%左右,远远低于预期水平。在传统经济因素对怒族幼儿低入园率解释乏力的情况下,本研究首先依据"文化—生态理论"重新建构了"低入园率问题"的分析框架,将之置于怒族社会文化情景中进行检视,检视的对象包括怒族聚居区传统教育文化中的给予者和接受者,以及各种教育因子的生态关系。然后,对怒族聚居区进行了两个多月的人类学考察,结果发现导致怒族聚居区学前儿童低入园率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较低的社会发育程度致使怒族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不强;二是内生的儿童教育生态相对完整与稳定,外植的现代幼儿园教育很难与之共生;三是现代幼儿园教育的时空与怒族本土时空意识的疏离,特别是当地幼儿园空间设计的"抽象化"与"离土化"更是降低了怒族幼儿与家长对"现代"幼儿园的认同。可以说,政府盖好的现代幼儿园没能很好地融入怒族传统教育生态系统之中,没能在促进怒族幼儿整体发展和入学准备方面发挥应有之功能。政策制定和实施者应依据"文化—生态理论"从整体性和内源性发展两方面重新思考怒族地区学前教育问题:一方面应深入研究怒族原生教育生态系统,建构整合性的学前教育发展方案;另一方面应激发怒族地区学前教育的内源性发展动力,实现当地学前教育的自主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理论 低入园率 传统儿童养育 怒族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