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美学:后现代语境下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 被引量:193
1
作者 曾繁仁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16,共12页
生态美学产生于后现代语境之下 ,同现代化所造成的环境恶化、核威胁等人类生存状态的恶化以及现代深层生态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它实际上是一种生态存在论美学观 ,对新时代美学观念的转向、文学批评视角的丰富、生态文学的发展以及我国传... 生态美学产生于后现代语境之下 ,同现代化所造成的环境恶化、核威胁等人类生存状态的恶化以及现代深层生态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它实际上是一种生态存在论美学观 ,对新时代美学观念的转向、文学批评视角的丰富、生态文学的发展以及我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发扬具有重要作用。生态美学的继续发展还要解决学科自身的建设以及正确对待“世界的返魅”、对现代性与科技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学 后现代语境 生态存在论美学 生态批评 生态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的存在论意蕴与生态存在论美学观的确立——从海德格尔的思想历程看艺术与生态美学观的关系 被引量:9
2
作者 刘旭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8-73,共6页
从工具到艺术作品最终到凝聚天地神人四方为一体的“物”,在这样一个思想历程之中,海德格尔的思想走入了四方游戏的大道之境,是艺术指引着海德格尔,也是艺术使他摆脱了本质主义的思想方法。如果说是海德格尔为生态美学奠定了存在论根基... 从工具到艺术作品最终到凝聚天地神人四方为一体的“物”,在这样一个思想历程之中,海德格尔的思想走入了四方游戏的大道之境,是艺术指引着海德格尔,也是艺术使他摆脱了本质主义的思想方法。如果说是海德格尔为生态美学奠定了存在论根基的话,那么艺术就是这一根基的基石。在此我们把艺术作品的存在论性质上升为一种对待世界的方法,这就使得艺术作品与生态存在论之间具有天然的联系。艺术作品的存在论性质是通向生态存在论的现实道路,以对待艺术作品的方式对待自然与一切存在者,是建构理想生态关系的起点,艺术是生态论美学观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艺术作品 生态美学 生态存在论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观及其创新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祁志祥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7-173,共7页
曾繁仁先生倡导的生态美学是当代中国美学界的主流话语之一。这种学说以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社会存在论为基础,改造、融合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与现象学,倡导人与万物的相对平等的生态人文主义美学观,注重在"人—自然—社会"的... 曾繁仁先生倡导的生态美学是当代中国美学界的主流话语之一。这种学说以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社会存在论为基础,改造、融合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与现象学,倡导人与万物的相对平等的生态人文主义美学观,注重在"人—自然—社会"的共生系统中追求生态关系之美,对自然美学、环境美学、城市美学、文艺美学中的生态审美观作了彼此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剖析与阐释。生态存在论美学追求当代美学学科的全方位突破,具有迥异于传统美学的革新意义,其致思历程和基本观点应当得到研究和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繁仁 存在论 生态存在论美学 审美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背景下中国传统生生美学的提出与内涵 被引量:21
4
作者 曾繁仁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8-47,2,共10页
生生美学是生态美学的中国传统形态,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它的正式出场与改革开放及其进一步深化密切相关。它的提出包含了梁漱溟、宗白华、方东美与刘纲纪等前辈学者的贡献。其内涵极为丰富,包含变易、万物化生、四德、日新、中和、仁... 生生美学是生态美学的中国传统形态,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它的正式出场与改革开放及其进一步深化密切相关。它的提出包含了梁漱溟、宗白华、方东美与刘纲纪等前辈学者的贡献。其内涵极为丰富,包含变易、万物化生、四德、日新、中和、仁爱等内涵。生生美学在本质上与当代生态存在论美学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生生美学 生生之美 生态存在论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