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梯级水电开发对生态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的思路与方法初探 被引量:6
1
作者 许向宁 葛文彬 +2 位作者 黄润秋 唐川 李胜伟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2期351-356,共6页
笔者在充分调研和综合分析研究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水电工程区岸坡生态地质环境条件和主要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环境演化效应的基础上.按照分类评价思想和原理.初步探讨了流域梯级水电工程开发对生态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的思路与方法,... 笔者在充分调研和综合分析研究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水电工程区岸坡生态地质环境条件和主要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环境演化效应的基础上.按照分类评价思想和原理.初步探讨了流域梯级水电工程开发对生态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的思路与方法,初步提出以斜坡(岸坡)稳定性评价子系统、水土流失与水库淤积评价子系统、生态环境演化评价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子系统等四大类子系统为主干的梯级水电开发对生态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系统.初步建立了四大类评价指标体系,讨论了评价方法与成果表达方式,供大家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梯级水电开发 生态地质环境影响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金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HP-Entropy赋权法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以武鸣区灰岩矿山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全毅博 甘能俭 +3 位作者 伍静 朱敏杰 吕堂安 李志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62,共10页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是一个兼具复杂性和模糊性的系统,是将有限的修复资源如何合理地分配到不同影响程度矿山的科学依据。为了更精准、更高效地评价矿山对周边地质环境的影响状况及程度,本文选择南宁市武鸣区38个灰岩矿山为研究对象,...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是一个兼具复杂性和模糊性的系统,是将有限的修复资源如何合理地分配到不同影响程度矿山的科学依据。为了更精准、更高效地评价矿山对周边地质环境的影响状况及程度,本文选择南宁市武鸣区38个灰岩矿山为研究对象,从地质环境背景、资源破坏、地质灾害、矿山开发利用状况4个方面选取了14个评价指标构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FAHP-Entropy组合)赋权法综合评价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并基于MATLAB平台开发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系统(MGES),对38座灰岩矿山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对地质环境影响较轻的矿山仅占比21%,对地质环境影响较严重的矿山占比47%,对地质环境影响严重的矿山占比32%,武鸣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整体属较严重~严重级别。研究结果为武鸣区政府有限的治理资金指明了优先治理方向。该系统操作简单,可以弥补传统方法复杂、难操作的不足之处,对于处理大规模数据有极大优势,可为同业技术人员和学者开展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地质环境 FAHP-Entropy赋权法 灰岩矿山 地质环境影响评价 评价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分析熵法在石花水洞地质公园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尹忠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6期174-177,182,共5页
近年来,生态旅游蓬勃发展,而目前的生态旅游评价方法主要为定性评价,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使旅游区的开发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受到影响,故生态旅游量化研究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本文利用层次分析与熵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石花水洞地质公园的... 近年来,生态旅游蓬勃发展,而目前的生态旅游评价方法主要为定性评价,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使旅游区的开发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受到影响,故生态旅游量化研究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本文利用层次分析与熵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石花水洞地质公园的生态环境进行研究,并构建了公园生态旅游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以期服务于旅游区的资源可持续利用,挖掘资源潜力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环境影响评价 层次分析法 熵技术 石花水洞地质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旱区河谷型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生态地质安全风险评价—以青海海东乐都区为例
4
作者 袁有靖 刘长礼 +5 位作者 彭红明 王秀艳 孙伟超 阿慧娟 李楠 徐得臻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6-1127,共12页
【研究目的】针对寒旱区河谷型城市因地下空间利用引发的地下水位上升造成的农田生态区土地盐碱化、城镇生态区建筑破坏等生态地质安全问题,为解决此类问题探索生态地质安全风险评价理论方法。【研究方法】在收集已有相关资料基础上,开... 【研究目的】针对寒旱区河谷型城市因地下空间利用引发的地下水位上升造成的农田生态区土地盐碱化、城镇生态区建筑破坏等生态地质安全问题,为解决此类问题探索生态地质安全风险评价理论方法。【研究方法】在收集已有相关资料基础上,开展了研究区地质钻探、岩土工程测试、抽水试验、生态地质观测等研究。运用水文地质等理论方法,分析了生态地质安全风险的成因机理。【研究结果】提出了人居、农田和林草等3类生态系统地质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评价了海东乐都区生态系统地质安全风险。地下空间利用现状情景下,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引胜沟口、岗子沟口、峰堆沟口及其地下水影响范围内的高层建筑城镇区,中风险区主要分布于Ⅰ、Ⅱ级阶地低洼地带;如再沿湟水河岸建地下铁路情景下,高风险、中风险区比地下空间现状情景下有所扩大。【结论】此3类生态地质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很有效。两种情景下都会诱发3类生态系统的地质安全风险,后一情景下造成的风险更高,影响的范围更大。需对重点地带适时监测,并运用地下水疏排技术等措施防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谷型城市 地下空间利用 地下水位埋深 生态系统功能 生态地质安全风险评价 城市地质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修复 被引量:21
5
作者 王亨力 谢道雷 +1 位作者 刘咏明 倪深海 《绿色科技》 2019年第24期79-83,共5页
指出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量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中或开采后,不可避免会造成土壤有机质的组成和结构改变,产生了占用耕地、林地、污染空气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不仅威胁到人民生命安全,而且严重地影响生态环境,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指出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量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中或开采后,不可避免会造成土壤有机质的组成和结构改变,产生了占用耕地、林地、污染空气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不仅威胁到人民生命安全,而且严重地影响生态环境,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以滨州市废弃矿山为例,进行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调查及系统收集整资料,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从土地占损率、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点分布密度、地质灾害三个方面开展了废弃矿山环境影响评价。针对废弃矿山的露天采坑、破损山体、土地占损等地质环境问题,提出了废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的对策,以期为有关部门制定水土保持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矿山 环境影响评价 地质灾害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的海峡沿岸地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以马六甲海峡北岸马来西亚西南沿海地区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吴栋哲 姜琦刚 +2 位作者 顾宗瑞 张森 付长亮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9-632,共14页
生态地质环境质量显示一个区域地质作用与生态空间分布的整体情况。为了给马六甲海峡北岸马来西亚西南沿海地区的生态保护修复及“一带一路”投资建设提供依据,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以马来西亚基础地质、地质灾害遥感... 生态地质环境质量显示一个区域地质作用与生态空间分布的整体情况。为了给马六甲海峡北岸马来西亚西南沿海地区的生态保护修复及“一带一路”投资建设提供依据,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以马来西亚基础地质、地质灾害遥感地质专题应用及编图项目成果数据集为基础数据,构建了该区的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分析结果将研究区的生态地质环境质量划分为优等、良好、中等、较差4个等级,其中:优等区和良好区面积较大,分别为2 753.31 km^(2)和2 960.33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4.19%和36.76%,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地区及沿海地区;中等区和较差区面积分别为1 702.72 km^(2)和618.57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1.37%和7.68%,主要分布在雪兰莪州中部、森美兰州南部及马六甲州北部地区。从评价结果上看,该地区总体上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较好,优等区和良好区总和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0.00%以上,中等区和较差区主要受地层构造和生态条件的限制,需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环境保护及生态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生态地质环境 地理信息系统 质量评价 海峡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探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匡星 白明洲 +2 位作者 王连俊 许兆义 金立新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5-131,共7页
铁路建设项目作为大型非污染型工程,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和难点,对其评价体系研究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础。本文就铁路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城市火车站区生态影响,从生态学、景观生态学、视觉美... 铁路建设项目作为大型非污染型工程,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和难点,对其评价体系研究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础。本文就铁路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城市火车站区生态影响,从生态学、景观生态学、视觉美学和相容性4个评价准则展开讨论,依据不同评价主体的生态环境特点、服务功能和社会特性等多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提出铁路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城市火车站区3个敏感地带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最后以新建铁路白河至和龙段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为例,对指标体系应用及综合评价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建设 景观 生态 环境影响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江上游1995—2020年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评价与时空演化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计扬 巴仁基 +3 位作者 肖成志 刘磊 周雪妮 曹亚廷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8-659,共12页
岷江上游是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在“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地下岩体、地表基质和地上生态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为探索岷江上游流域地震前后生态地质环境安全状况,从“地质环境-生态环境”两个维度选取了16个评价指标,基于A... 岷江上游是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在“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地下岩体、地表基质和地上生态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为探索岷江上游流域地震前后生态地质环境安全状况,从“地质环境-生态环境”两个维度选取了16个评价指标,基于AHP-PCA熵组合权重法对岷江上游流域1995年、2001年、2009年和2020年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进行评价并分析演化趋势。结果表明:岷江上游流域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整体以较安全-安全为主。其中,生态地质环境较安全-安全主要分布在流域的中、东部地区,较不安全-不安全主要分布在西、北部高山区以及深切河谷区,整体呈现中东部高、西部和北部低的格局。1995—2020年岷江上游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整体呈现先降低后逐步升高的趋势。其中,流域北部及深切河谷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变化波动大,且呈现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生态地质环境不稳定;西南部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整体以降低为主,虽降低区域逐渐减少,但总体生态地质环境仍持续变差;流域中部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整体以升高为主,且升高区域逐渐增加,生态地质环境持续向好。本次研究结果可为岷江上游生态保护修复提供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评价 层次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 最小信息熵 岷江上游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蒋复量 周科平 +2 位作者 李向阳 肖建清 邓红卫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共4页
为更好地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价,针对衡山白果地区石膏矿的特点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将集对分析理论(SPA)用于石膏矿的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中,对12个矿山的20个开采区域进行了计算并与已有的矿山... 为更好地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价,针对衡山白果地区石膏矿的特点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将集对分析理论(SPA)用于石膏矿的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中,对12个矿山的20个开采区域进行了计算并与已有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对90%的被评价区域的评价结论是一致或者基本一致的,证明了集对分析理论适合于石膏矿的评价。研究还表明,集对分析使评价实现了定量化,得出的结果更准确。这项研究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及矿山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对分析 石膏矿 矿山地质环境 地质环境影响评价 安全管理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安阳市为例 被引量:65
10
作者 吴克宁 赵珂 +4 位作者 赵举水 曹志宏 朱嘉伟 吕巧灵 张雷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28,共6页
研究目的:对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进行实证研究,为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提供依据。研究方法: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为基础,结合区域实际确定安阳市各种土地利用生态系统的单位面积服务功能价值,根据安阳市规划期内的各种土... 研究目的:对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进行实证研究,为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提供依据。研究方法: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为基础,结合区域实际确定安阳市各种土地利用生态系统的单位面积服务功能价值,根据安阳市规划期内的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预测安阳市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初步方案实施前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的变化,评价实施规划将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结果:安阳市2004—2020年土地利用规划初步方案是切实可行的,方案的实施将给安阳市带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研究结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的引入,实现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的结合,对正确制定土地利用决策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环境影响评价 安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渝经济区矿产资源开发对其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11
11
作者 香宝 马广文 +3 位作者 李咏红 唐古拉 袁兴中 谢强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61-367,共7页
文章以成渝经济区为研究区,根据成渝经济区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特点,综合运用RS和GIS技术,结合研究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态脆弱区分区等数据,采用空间图层叠加法,... 文章以成渝经济区为研究区,根据成渝经济区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特点,综合运用RS和GIS技术,结合研究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态脆弱区分区等数据,采用空间图层叠加法,分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未来矿产资源的开发对区域主要生态屏障的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 生态环境 生态屏障 环境影响评价 成渝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被引量:43
12
作者 唐弢 朱坦 +3 位作者 徐鹤 王喆 郭亮 杨帆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7年第3期45-49,共5页
随着全国性、地区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探讨适合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显得相当重要。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进展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 随着全国性、地区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探讨适合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显得相当重要。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进展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用的必要性,并结合实例对其应用方法进行了探讨,实例分析表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评中的应用具有把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转化为简单易懂的货币形式,可为决策者提供直观的生态信息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可作为一项量化指标,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及规划方案的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评估,且核算简单,有助于节省规划环评的时间和资源等优势,本文还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态文明目标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9
13
作者 付鹏 张镀光 +1 位作者 胡强强 陈凯麒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5-89,共5页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历经30年之完善发展,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之法律制度。"生态文明"的提出,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确立了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总结分析环境影响评价对控制污染和保护生态作用的基础上,指出环境影响评价...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历经30年之完善发展,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之法律制度。"生态文明"的提出,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确立了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总结分析环境影响评价对控制污染和保护生态作用的基础上,指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立法、执法以及决策方面的不足。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生态文明目标下改革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构想。从创新环境影响评价法律体系、改革环境执法体制以及提高政府决策执行能力的角度,阐述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未来应考虑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政策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文明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县域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的生态安全评价——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 被引量:14
14
作者 潘竟虎 石培基 刘英英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8-252,261,共6页
以干旱内陆河流域典型区域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及其评价方法,并基于GIS对研究区进行了土地利用规划前后的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明,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实施后,研究区内没有... 以干旱内陆河流域典型区域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及其评价方法,并基于GIS对研究区进行了土地利用规划前后的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明,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实施后,研究区内没有生态极不安全区分布;甘州区平均生态安全指数为2.453,处于生态较安全等级;评价结果能反映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环境影响的空间特征,便于识别空间差异和主导生态环境问题,说明构建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与评价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安全 GIS 甘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规划的技术思路探讨 被引量:11
15
作者 姚勇 鞠美庭 孟伟庆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5-101,共7页
针对港口经济快速发展和海洋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形势,系统地提出了港口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港口环境规划的技术思路。提出要在区域生态环境调查、港区环境容量研究以及环境影响有效识别的基础上确定环境目标、评价指标;从港区污... 针对港口经济快速发展和海洋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形势,系统地提出了港口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港口环境规划的技术思路。提出要在区域生态环境调查、港区环境容量研究以及环境影响有效识别的基础上确定环境目标、评价指标;从港区污水产生量及水资源需求估算,生产及生活需水量与排水量预测,相关规划方案实施后污水排放对港区水环境影响分析等方面探讨了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从生态环境的功能与稳定性分析,海洋生物群落稳定性分析,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性分析,吹填造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以及生态资源承载力分析等方面探讨了生态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的主要内容;从污染气象分析,污染物排放量预测,污染预测结果分析等方面探讨了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内容。结合对绿色港口建设模式及指标体系探讨,从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完善、港区污染防治、环境风险防范管理、港区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海洋产业结构调整、港区海洋生态修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港口生态规划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规划 海洋环境保护 环境容量 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在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唐征 蔡邦成 +3 位作者 王远 陆根法 宋莉娟 王向华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2-43,共2页
本文引入生态服务价值理论,尝试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角度评价镇江市土地利用规划(1996~2010年)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施土地利用规划的情况下,镇江市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将从1996年的7.91亿美元下降到2010年的7.75... 本文引入生态服务价值理论,尝试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角度评价镇江市土地利用规划(1996~2010年)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施土地利用规划的情况下,镇江市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将从1996年的7.91亿美元下降到2010年的7.75亿美元,镇江市土地利用规划将对区域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降低对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江 土地规划 生态系统服务 环境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生态学方法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以大连森林公园东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例 被引量:20
17
作者 李巍 谢德嫦 张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05-610,共6页
在综合考虑各种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景观格局、景观功能、景观受胁迫性等3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开展规划实施的景观生态影响综合评价.利用计算机模型模拟各种规划替代方案的景观格局动态,并通过分析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 在综合考虑各种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景观格局、景观功能、景观受胁迫性等3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开展规划实施的景观生态影响综合评价.利用计算机模型模拟各种规划替代方案的景观格局动态,并通过分析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实现对规划替代方案的比选,建立起规划环评中景观生态学方法应用的技术框架,进而应用于大连森林公园东区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规划的实施有利于区域景观格局和功能的改善,但会导致人类对景观干扰和胁迫加重.采用以旅游经济为主导型方案(替代方案1),景观破碎化趋势明显;以生态优先主导型方案(替代方案2),景观向整合集约化趋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方法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景观格局 CLUE—S模型 大连森林公园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濮阳市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建龙 师学义 祝宇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55-258,共4页
为对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进行科学评价以及为濮阳市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提供依据,此次研究首先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对濮阳市生态系统类型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型进行了分类,而后建立了濮阳市各类生态系统单... 为对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进行科学评价以及为濮阳市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提供依据,此次研究首先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对濮阳市生态系统类型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型进行了分类,而后建立了濮阳市各类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表,最后基于上述结果进行了濮阳市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并对濮阳市的土地利用提出了意见及建议。结果表明,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的实施可以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均未降低,除食物生产之外的生态系统各服务功能价值量均有提高,因此总体而言,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的实施对促进濮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环境影响评价 濮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固原市市辖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亚娟 刘小鹏 赵大磊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2-226,共5页
以生态服务价值理论为指导,从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和生态价值敏感度等方面评价固原市市辖区土地利用规划(2006-2020年)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耕地、园地和林地在规划期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都呈增长趋势... 以生态服务价值理论为指导,从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和生态价值敏感度等方面评价固原市市辖区土地利用规划(2006-2020年)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耕地、园地和林地在规划期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都呈增长趋势,但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却减少2131万元,土地利用规划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固原市市辖区是宁夏南部山区唯一的重点开发区,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将得到进一步加快,建设用地的增长成为必然。在规划地制定过程中,要坚持因地制宜、统筹兼顾,集中布局建设用地,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固原市市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伟生 李翔 舒俭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20-1624,共5页
鉴于湿地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以及我国目前所处困境,探讨了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指出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关注生态过程和湿地可获得的价值。环境影响的识别应包括水文功能、生物地球化学功能和生境功... 鉴于湿地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以及我国目前所处困境,探讨了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指出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关注生态过程和湿地可获得的价值。环境影响的识别应包括水文功能、生物地球化学功能和生境功能等八个方面,影响因子的识别应考虑对湿地水质、湿地生境和湿地水文功能有影响的三类因子。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探讨对于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生态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