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水位梯度下克隆植物大米草的生长繁殖特性和生物量分配格局 被引量:32
1
作者 李红丽 智颖飙 +5 位作者 雷光春 赵磊 安树青 邓自发 周长芳 徐贵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525-3531,共7页
通过温室模拟控制实验,研究了不同水位梯度处理对外来克隆植物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衰退种群的形态性状、克隆生长性状、生物量积累及生物量分配格局的影响。实验共设置5种水位处理,分别为淹没至大米草株高的1/2,淹没至株高的1/3,... 通过温室模拟控制实验,研究了不同水位梯度处理对外来克隆植物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衰退种群的形态性状、克隆生长性状、生物量积累及生物量分配格局的影响。实验共设置5种水位处理,分别为淹没至大米草株高的1/2,淹没至株高的1/3,表面水淹0cm,低于土表5cm(-5cm),以及低于土表10cm(-10cm)。结果表明:水位梯度对大米草的形态性状、克隆生长性状、生物量的积累与分配格局等部分指标均有显著影响(p<0.05);株高、克隆分株数、根状茎节数、根状茎总长、间隔子长度及生物量在0cm至1/3株高水位梯度处理下均显著高于-10cm和1/2株高水位处理(p<0.05),但与-5cm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10cm水位处理的地上生物量分配和根状茎生物量分配显著低于其它处理(p<0.05)。综合大米草衰退种群的形态特征、克隆生长特性、生物量积累及分配格局对水位处理的响应格局,认为大米草种群较适宜的水位梯度为表面积水至淹没株高的1/3处,而水位的变化可能是大米草种群自然衰退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草 水位梯度 可塑性 自然衰退 生态响应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分条件对克隆植物互花米草表型可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42
2
作者 何军 赵聪蛟 +2 位作者 清华 甘琳 安树青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518-3524,共7页
在互花米草草滩挖掘沙蚕是海岸带常见的行为,会造成土壤结构松散,蓄水能力下降,局部土壤水分含量低。能否利用这些条件,降低互花米草种群的入侵性,并进而对互花米草的控制提供对策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学命题。为此,实验模拟3种不同土壤蓄... 在互花米草草滩挖掘沙蚕是海岸带常见的行为,会造成土壤结构松散,蓄水能力下降,局部土壤水分含量低。能否利用这些条件,降低互花米草种群的入侵性,并进而对互花米草的控制提供对策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学命题。为此,实验模拟3种不同土壤蓄水条件,并测定互花米草在该条件下的形态与存活指标、克隆特征参数及生物量积累与分配格局。结果表明:土壤水分条件对互花米草的叶长和根状茎生物量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而其株高、分枝强度、克隆存活数、克隆存活率及地上生物量在各土壤水分条件间差异显著(p<0.05);在低水分条件下,互花米草的芽数、基茎粗、地上生物量比和叶生物量比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处理(p<0.05),地下生物量比则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处理(p<0.05);在中等水分条件下,互花米草的根状茎长、根状茎节数、地下生物量和茎生物量比与其他两组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其他两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在高水分条件下,总生物量、茎生物量和根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处理(p<0.05),根状茎生物量比则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处理(p<0.05),而这些指标在其他两组处理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推断,土壤水分条件适中有利于互花米草的生长扩张以占领有利的资源环境,而土壤水分条件低则抑制互花米草的生长繁殖,影响其种群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可塑性 土壤水分条件 生态响应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菌灵处理对克隆植物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表型可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红丽 智颖飙 +6 位作者 赵磊 何军 安树青 邓自发 周长芳 颜超 苏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6-83,共8页
对外来植物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衰退种群进行高、中、低3个浓度(即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300倍、600倍和1200倍稀释液)多菌灵灌根处理,测定大米草在杀菌剂处理条件下的形态可塑性、克隆生长特性及生物量积累与分配格局。结果表明:... 对外来植物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衰退种群进行高、中、低3个浓度(即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300倍、600倍和1200倍稀释液)多菌灵灌根处理,测定大米草在杀菌剂处理条件下的形态可塑性、克隆生长特性及生物量积累与分配格局。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浓度多菌灵处理对大米草的株高、叶数、叶片厚度、叶片面积和根长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中浓度处理后,大米草种群的根状茎节数和分枝强度均显著高于对照和其它处理,而根状茎总长和间隔子长度均显著高于对照和低浓度处理(p<0.05),与高浓度处理差异不显著;高浓度处理的大米草地下生物量和根生物量分配显著高于对照和其它处理,而地上生物量分配却显著低于对照和其它处理(p<0.05)。证明中浓度多菌灵处理有利于大米草种群的克隆生长,有效提高了其种群维持与更新能力;由此推断,大米草种群在我国海岸带的自然衰退与沉积物中部分真菌侵染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草 可塑性 自然衰退 多菌灵 生态响应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