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特征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中部六省高职教育质量年报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宋杰 李小球 刘蓉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0-67,共8页
高职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高职教育系统中各要素的有机整合,以人为本、生态调适、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为其内涵要义,结构层面系统性、目标层面双向保障性、行动层面协同性为其基本特征。根据“承载力—支持力—吸引力—延续力—... 高职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高职教育系统中各要素的有机整合,以人为本、生态调适、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为其内涵要义,结构层面系统性、目标层面双向保障性、行动层面协同性为其基本特征。根据“承载力—支持力—吸引力—延续力—发展力”(CSAED)模型,可从高职教育环境质量有效改善、规模增长适度增强、资源结构不断优化、产出价值充分发挥、投入活力显著提升五个方面构建高职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中部六省高职教育质量年报数据,对各地区高职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为各地区高职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提供基础理论支持与实践应用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生态可持续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中部六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生态可持续发展口袋公园设计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封馨舒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62-662,共1页
设计说明:本生态绿地是广州天河北喧嚣的社区用地,设计是以“众乐”为基点的共享多元化口袋公园。夜景照明设计采用太阳能灯具和管道式日光照明系统,营造低碳园林采用自然式种植水生植物、多年生花境植物进行植物组团,结合砂石带形成雨... 设计说明:本生态绿地是广州天河北喧嚣的社区用地,设计是以“众乐”为基点的共享多元化口袋公园。夜景照明设计采用太阳能灯具和管道式日光照明系统,营造低碳园林采用自然式种植水生植物、多年生花境植物进行植物组团,结合砂石带形成雨水花园空间便于周边道路排水及绿地的雨水收集。因此,一个不只是属于居民的“市井剧场”社区口袋公园应运而生,更是定位关注现在、面向未来,本口袋公园呈现出一个全龄友好型、绿色发展、街区活化的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袋公园 道路排水 低碳园林 夜景照明设计 生态可持续发展 太阳能灯具 雨水花园 设计说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可持续发展在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3
作者 陈艺文 袁野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I0006-I0006,共1页
美丽环境的构建离不开校园景观设计,目前绝大多数校园景观围绕校园文化展开,是高校整体形象的代表。在新时代校园景观设计中,设计师需将生态可持续发展与校园景观设计结合起来,共建美丽、和谐、绿色的校园环境。具体而言,生态可持续发... 美丽环境的构建离不开校园景观设计,目前绝大多数校园景观围绕校园文化展开,是高校整体形象的代表。在新时代校园景观设计中,设计师需将生态可持续发展与校园景观设计结合起来,共建美丽、和谐、绿色的校园环境。具体而言,生态可持续发展在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基于校园地形的可持续发展景观设计基于校园地形进行地表设计,可在打造实用景观空间的同时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景观设计 校园景观规划 生态可持续发展 景观空间 校园环境 设计中的应用 校园文化 整体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量度方法探讨——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27
4
作者 蒋依依 王仰麟 +2 位作者 李卫锋 韩荡 牛慧恩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12-621,共10页
城市地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生态足迹计算模型通过比较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与区域生态承载力之间的平衡程度以衡量区域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状态。在介绍生态足迹的理论和计算模型的基础之上,对深圳市2000年... 城市地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生态足迹计算模型通过比较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与区域生态承载力之间的平衡程度以衡量区域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状态。在介绍生态足迹的理论和计算模型的基础之上,对深圳市2000年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了实例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2000年的人均生态赤字为1.9751hm2人,深圳城市生态处于非可持续发展状态,以消耗自身生态资源和转移生态压力作为城市发展代价。进一步分析了深圳市的生态赤字构成,生态压力的空间分布,并与国内部分城市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对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在城市区域应用的优缺点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减少深圳市的生态赤字,降低深圳市对外部生态系统的依赖性提出了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8
5
作者 王俊 何海霞 +4 位作者 陈凯 刘妍 张英 柯宏伟 蔡明刚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9-136,共8页
山东半岛作为我国最大的半岛,其地理位置决定了海洋生态可持续发展对其的重要性。本文使用DPSI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结合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两个方面搭建指标体系评估其蓝色经济区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果表明:山东半岛... 山东半岛作为我国最大的半岛,其地理位置决定了海洋生态可持续发展对其的重要性。本文使用DPSI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结合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两个方面搭建指标体系评估其蓝色经济区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果表明:山东半岛承受的社会经济压力正不断增大。海洋生态系统综合状态评价值为0.53,其中海水、沉积物质量及生物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22、0.19及0.123,生态环境现状不容乐观。影响和响应评价值分别为2.5和4.3,海洋灾害的影响范围较大,危害程度较深,但海洋管理部门在面对生态环境变化时的反应较为迅速、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SIR模型 沿岸海域 山东半岛 蓝色经济 生态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SIR模型在安徽省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6
作者 熊鸿斌 刘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5-309,共5页
根据DPSIR模型的原理,在安徽省生态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中,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及响应这5个方面来建立指标体系,力求体系能够反映出指标体系中各指标之间的关系;根据改进熵值法对其指标进行赋权,并计算出生态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 根据DPSIR模型的原理,在安徽省生态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中,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及响应这5个方面来建立指标体系,力求体系能够反映出指标体系中各指标之间的关系;根据改进熵值法对其指标进行赋权,并计算出生态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数;用DPSIR模型的原理构建的指标评价体系分析了2001—2006年间安徽省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得出的安徽省生态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的结果,与实际相符。用DP-SIR模型与改进熵值法的结合为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SIR模型 生态可持续发展 改进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城市贵阳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敏 杜鹏飞 +1 位作者 肖劲松 郑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1-106,共6页
生态可持续发展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应用生态足迹的方法,对资源型城市贵阳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做了定量评估,并分析了影响贵阳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驱动力。贵阳市1999年-2007年间生态足迹从1.447 hm2/cap增长到2.472hm... 生态可持续发展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应用生态足迹的方法,对资源型城市贵阳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做了定量评估,并分析了影响贵阳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驱动力。贵阳市1999年-2007年间生态足迹从1.447 hm2/cap增长到2.472hm2/cap,而生态承载力从0.551 hm2/cap下降至0.509 hm2/cap,生态足迹远超出生态承载力,生态系统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况。但贵阳市生态效率在不断改善,从1999年的0.500万元GDP/hm2生态足迹增长到2007年的0.787万元GDP/hm2生态足迹,生态系统改善仍存在一定契机。人口增加、能耗增加等因素会导致贵阳市生态足迹增加,而增加农作物播种面积则可减少生态足迹。应用生态足迹的方法,有利于分析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最后就如何缓解贵阳市生态系统压力,促进贵阳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可持续发展 生态足迹 贵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生态可持续发展与粮食安全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齐新民 谢双喜 +3 位作者 喻理飞 徐来富 刘浪 黄永昌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8-151,共4页
在贵州现有粮食生产能力分析的基础上 ,对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随着制度和政策创新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要素后 ,农业科技成果的大面积推广对粮食单产的提高贡献最大。要通过加大农业科技和基础设施的投入来保证... 在贵州现有粮食生产能力分析的基础上 ,对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随着制度和政策创新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要素后 ,农业科技成果的大面积推广对粮食单产的提高贡献最大。要通过加大农业科技和基础设施的投入来保证粮食生产的安全。在对策建议中提出实施生态可持续发展应在思想上转变几个观念 ,并对实现贵州粮食安全的途径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提高人口总体素质是贵州粮食安全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参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可持续发展 粮食安全 贵州 人口总体素质 制度创新 政策创新 投入 科技进步 耕地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生态可持续发展中的景观格局动态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智昌 彭词清 +1 位作者 刘轩 王雅祺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7年第4期80-87,共8页
文章以深圳市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份分析法获取能反映城市生态景观格局的关键指标,以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景观生态概念,从整体景观结构特征与变化趋势、绿色空间连接情况与控制能力、土地保障能力与集约用地水平3个方面... 文章以深圳市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份分析法获取能反映城市生态景观格局的关键指标,以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景观生态概念,从整体景观结构特征与变化趋势、绿色空间连接情况与控制能力、土地保障能力与集约用地水平3个方面建立深圳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关键景观指数的动态变化分析深圳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并采用AHP-熵权法对指标进行赋权,计算出2009、2011、2013年深圳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整体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良好,在新的政策引导下有一定的上升趋势,景观破碎化严重、生态空间不足、土地利用粗放等问题是深圳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阻力。通过对深圳市生态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可持续发展 景观指数 土地利用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生态可持续发展状况分析——以2000年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牛佳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A10期92-95,共4页
本文在介绍了生态足迹的概念、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以广东省2001年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对广东省2000年的生态足迹指标进行了计算,并进一步对广东省2000年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2000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为1.09... 本文在介绍了生态足迹的概念、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以广东省2001年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对广东省2000年的生态足迹指标进行了计算,并进一步对广东省2000年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2000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为1.097ha,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463ha,生态赤字为0.634ha,反映出在当前技术水平条件下,广东省的资源消费超过了其生态阈值,处于生态不可持续发展状态。针对这种计算结果,提出了能够促进广东省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可持续发展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新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1-83,共3页
生态足迹模型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Ree和Wackemagel等1962年提出.由Wackernagel在1996年进一步完善,并在全球进行了实证计算和研究,迅速成为世界流行的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测度方法。该理论1999年被引入我国。学者们将其用于我国不同... 生态足迹模型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Ree和Wackemagel等1962年提出.由Wackernagel在1996年进一步完善,并在全球进行了实证计算和研究,迅速成为世界流行的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测度方法。该理论1999年被引入我国。学者们将其用于我国不同区域生态环境和生态安全的研究,推动了生态足迹理论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可持续发展 武汉市 评价 区域生态环境 生态足迹 经济学家 测度方法 生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贫困山区生态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南岳 《生态经济》 CSSCI 2000年第11期25-29,共5页
从贫困山区生态陷阱的形成机理及贫困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特点来剖析贫困山区生态陷阱难以突破的原因 ,指出要突破生态陷阱应采取全方位开发等具体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贫困山区 生态可持续发展 生态陷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合肥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及动态预测 被引量:2
13
作者 熊鸿斌 熊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8期65-69,共5页
[目的]基于DPSIR和灰色关联法,探究生态可持续发展变化并提出一种动态预测模型。[方法]结合案例城市合肥市,采用DPSIR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关联法计算生态可持续发展;此外,考虑到新旧历史数据对预测结果影响程度不同,引入时间... [目的]基于DPSIR和灰色关联法,探究生态可持续发展变化并提出一种动态预测模型。[方法]结合案例城市合肥市,采用DPSIR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关联法计算生态可持续发展;此外,考虑到新旧历史数据对预测结果影响程度不同,引入时间权重,构建动态预测模型。[结果]2008—2016年合肥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分别为0.625、0.647、0.659、0.672、0.718、0.740、0.777、0.809、 0.897,呈上升的趋势;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污染控制与科技创新为重要影响因子;动态预测模型平均相对误差为0.009 1,最大误差不超过2.4%,满足预测精度要求;利用动态预测模型与传统曲线模拟预测合肥市2017年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结果分别为0.973和1.050。[结论]该研究建立的动态预测模型具有更强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SIR 灰色关联法 生态可持续发展 动态预测 合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区餐饮业安全性与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商洛市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斌 《农学学报》 2017年第3期97-100,共4页
为了研究商洛市景区的餐饮业安全性问题及其生态可持续发展,采用调查的方法分析商洛市景区的餐饮业现状以及其存在的环境、设施、食品安全等安全隐患。结合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规范景区餐饮业绿色发展,加强对景区餐饮从业人员的管理,大力... 为了研究商洛市景区的餐饮业安全性问题及其生态可持续发展,采用调查的方法分析商洛市景区的餐饮业现状以及其存在的环境、设施、食品安全等安全隐患。结合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规范景区餐饮业绿色发展,加强对景区餐饮从业人员的管理,大力宣传食品安全卫生知识,提高游客卫生意识,积极推进商洛市景区餐饮业发展。只有正确地处理好餐饮业与景区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推动景区整体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饮业 安全隐患 生态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策略刍论
15
作者 刘延国 王青 +2 位作者 高志勇 刘大健 王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15-321,共7页
通过生物多样性调查及参照国内外对该区域的研究资料基础上,充分认识了高海拔地区基本特点及其重要性,系统阐述了目前高海拔地区在生态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及限制因素,提出全面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确立生态保护优先区,建立保... 通过生物多样性调查及参照国内外对该区域的研究资料基础上,充分认识了高海拔地区基本特点及其重要性,系统阐述了目前高海拔地区在生态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及限制因素,提出全面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确立生态保护优先区,建立保护区网络,加强区域物质、科技、人才等基础建设,建立健全生态保护投入机制,加强立法与监管,实行合理的生态移民政策等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策略,为当前和今后我国高海拔地区的区域开发及进一步开展生态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地区 生态可持续发展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集体林区群众对林业的经济依赖性与生态可持续发展初探
16
作者 齐新民 谢双喜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4期62-65,共4页
关键词 贵州集体林区 林业 经济依赖性 生态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高寒干旱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刍论——以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为例
17
作者 陈炜 郭凤典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3年第2期16-19,共4页
西部高寒干旱地区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在整个西部的大发展中是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以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为例 ,列举其主要生态问题 ,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论述该地近年来在生态可持续发展建设方面的政策、措施 ,以及成效 ,从而得出... 西部高寒干旱地区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在整个西部的大发展中是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以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为例 ,列举其主要生态问题 ,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论述该地近年来在生态可持续发展建设方面的政策、措施 ,以及成效 ,从而得出相关的启示 :应加强环境资源再生能力建设 ,进行制度创新 ,尊重科学规律 ,采用科学手段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乌兰察布盟 生态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被引量:14
18
作者 孙才志 段兴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5-90,96,共7页
为综合评价黄河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基于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并结合熵值法,构建了黄河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了该系统2008—2018年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果表明:... 为综合评价黄河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基于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并结合熵值法,构建了黄河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了该系统2008—2018年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果表明:(1)从黄河流域整体视角来看,2008—2018年该系统属于资源消耗型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大压力,系统长期处于高环境负荷状态,造成系统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减弱。(2)从黄河流域各省(区)视角来看,流域下游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加重,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应加大对可更新资源的开发力度,减小对不可更新资源的依赖;上游省(区)环境压力相对较小,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3)黄河流域各省(区)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均衡性在时间和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差异性,系统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分析 水资源-能源-粮食 生态可持续发展 系统均衡性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麻菌精立体生态可持续发展新模式探索 被引量:4
19
作者 彭成江 刘鹏 +6 位作者 曹永直 郑治洪 文玉朝 黎启高 邱治龙 陈旭东 邵先强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9期94-97,101,共5页
根据贵州德江天麻产业发展中林麻菌精立体生态栽培的具体实践,阐述了菌材后续林、天麻(Gastrodia elata Bl.)、冬荪(Phallus impudicus)、竹荪[Dictyophora indusiata(Vent.ex Pers)Fisch]、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等产业相结合的... 根据贵州德江天麻产业发展中林麻菌精立体生态栽培的具体实践,阐述了菌材后续林、天麻(Gastrodia elata Bl.)、冬荪(Phallus impudicus)、竹荪[Dictyophora indusiata(Vent.ex Pers)Fisch]、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等产业相结合的立体生态可持续发展模式,使天麻和冬荪、竹荪产业原材料长期自给自足,解决了天麻废菌材循环利用问题,为天麻连作障碍提供了解决思路,同时丰富了产业结构,促进了产业增收,带动扶贫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Gastrodia elata Bl.) 冬荪(Phallus impudicus) 竹荪[Dictyophora indusiata(Vent.ex Pers)Fisch] 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生态可持续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芦苇湿地自然资源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明成 《黑龙江水产》 2007年第3期45-48,共4页
通过分析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功能,总结出芦苇湿地的特点和作用,提出芦苇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意义。
关键词 生态系统保护 芦苇湿地 生态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 湿地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