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城乡空间生态规划理论框架试析
被引量:34
- 1
-
-
作者
黄光宇
杨培峰
-
机构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
出处
《规划师》
2002年第4期5-9,共5页
-
文摘
初步建构城乡空间规划理论的目标导向、规划要素、规划内容、方法论、编制程序等理论框架,并对其与其它规划的关系进行探讨,认为城乡空间生态规划是城市规划学科生态化的表现之一,这一新的规划理论创新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
关键词
城乡空间生态规划
城市规划
环境规划
生态反馈
城市化
-
Keywords
Town and country space eco-logical planning
City planning
Envi-ronmental planning
Ecological feed-back
-
分类号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干旱半干旱区草原灌丛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45
- 2
-
-
作者
彭海英
李小雁
童绍玉
-
机构
云南财经大学国土资源与持续发展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3-322,共10页
-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半干旱区水文过程与植被响应"(批准号:41025001)
云南财经大学科研基金引进人才科研启动费项目(YC2013D15)
+1 种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计划"土壤水文与土壤侵蚀"(批准号:IRT1108)资助
-
文摘
干旱半干旱区草原生态系统中原生灌木/木本植物的植株密度、盖度和生物量增加的现象称为草原灌丛化,是全球干旱半干旱区草原面临的重要生态问题,灌丛化研究正成为陆地生态系统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领域。引起灌丛化的因素包括过度放牧、草原火、气候变化、大气CO2浓度升高及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因子的变化等,灌丛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灌丛化过程表现为地表景观由草本植物占优势转向灌木植物占优势的植被转变过程,此过程改变了原有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结构,增强了地表景观异质性,打破了原生态系统的光照、热量、水分、养分等的分配格局,灌丛斑块成为了灌丛化草地中水分、养分等相对富集的"肥岛"。目前灌丛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具有强烈地域性和限制性的定点研究和因子控制实验等方面,未来应更多关注气候变化与灌丛化的相互联系和影响、草地生态系统对灌丛化过程的反馈以及与灌丛化的监测、缓解措施等方面的研究,模型模拟将是今后研究灌丛化发生、发展及灌丛化生态系统演替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
关键词
植被变化
灌丛斑块
草地斑块
生态系统反馈
扰动
-
Keywords
vegetation shift
shrub patches
grass patches
ecosystem feedback
disturbance
-
分类号
S812.4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