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淮河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被引量:91
1
作者 黄宏 郁亚娟 +1 位作者 王晓栋 王连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7-208,231,共3页
测定了淮河 (江苏段 )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 ,分析了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及富集状况 ,采用 Lars 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的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各种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呈现出相似的特点 ,即安徽省进入江苏省境... 测定了淮河 (江苏段 )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 ,分析了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及富集状况 ,采用 Lars 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的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各种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呈现出相似的特点 ,即安徽省进入江苏省境内断面 (肖嘴 )时含量较低 ;在江苏省盱眙县城内断面 (淮河大桥 )含量明显增高 ;汇入洪泽湖前断面 (红光化工厂 )稍高于肖嘴断面。从富集系数来看 ,Pb的富集程度最高 ,其次是 As、Cr、Cd、Zn、Cu;而 Hg的富集程度最低。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评价显示 ,除淮河大桥断面 Cd的污染属于中等生态危害外 ,其他各点重金属的生态危害都很轻微 ,污染程度顺序为 Cd>As>Hg>Pb>Cu>Z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 沉积物 重金属污染 生态危害评价 富集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消落区蓄水前土壤重金属含量及生态危害评价 被引量:29
2
作者 叶琛 李思悦 +2 位作者 卜红梅 陈晰 张全发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64-1269,共6页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消落区 重金属 生态危害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塘沽潮间带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宪斌 姜中鹏 +4 位作者 张光玉 刘占广 曹佳莲 许崇彦 刘菁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31-735,共5页
2006年10月对天津塘沽潮间带沉积物中的重金属(砷、汞、铜、锌、铅、镉、镍和铬)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采用瑞典科学家Hakanson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的危害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塘沽驴驹河-高沙岭段潮间带属于低度生态危害区,而... 2006年10月对天津塘沽潮间带沉积物中的重金属(砷、汞、铜、锌、铅、镉、镍和铬)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采用瑞典科学家Hakanson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的危害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塘沽驴驹河-高沙岭段潮间带属于低度生态危害区,而蛏头沽段为中度危害区。汞是产生生态危害的主要重金属,它对蛏头沽-驴驹河段潮间带构成重度危害,而对高沙岭的危害是轻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塘沽 潮间带 沉积物 重金属 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底泥中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被引量:65
4
作者 向勇 缪启龙 丰江帆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00-705,共6页
以太湖底泥为研究对象,分析太湖底泥中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及富集状况,采用Lars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的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各种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呈现一定的区域特征,太湖湖岸区平均含量明显高于湖心区,从富集系... 以太湖底泥为研究对象,分析太湖底泥中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及富集状况,采用Lars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的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各种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呈现一定的区域特征,太湖湖岸区平均含量明显高于湖心区,从富集系数来看,Pb的富集程度最高,其次是Zn、Cu、As、Cr、Hg、Cd。太湖底泥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评价显示,除无锡片区犊山口Hg的污染属于中等生态危害外,其他各点重金属的生态危害都相对轻微,污染程度顺序为Hg>Cd>Pb>As>Cu>Zn>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重金属 底泥 生态危害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陵相思河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被引量:7
5
作者 徐晓春 牛杏杏 +3 位作者 王美琴 谢巧勤 黄界颖 陈莉薇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8-131,136,共5页
凤凰山铜矿和新桥硫铁矿的采矿活动对铜陵市相思河水质造成较为严重的重金属污染,文章根据重金属环境化学行为特点,应用沉积学原理,对相思河的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从相思河上游到下游共取沉积物样7个,采用潜在危害指数法对... 凤凰山铜矿和新桥硫铁矿的采矿活动对铜陵市相思河水质造成较为严重的重金属污染,文章根据重金属环境化学行为特点,应用沉积学原理,对相思河的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从相思河上游到下游共取沉积物样7个,采用潜在危害指数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相思河中下游受到的重金属污染明显比上游严重,危害指数从大至小的排列顺序为S7>S6>S4>S5>S3>S1>S2;相思河重金属生态危害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d>Cu>As>Pb>Zn>Cr,Cu和Cd的富集系数和生态危害高;受污染的河水通过地表径流、食物链等各种途径会对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生态危害评价 沉积物 相思河 铜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消落区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被引量:18
6
作者 黎莉莉 张晟 +2 位作者 刘景红 赵秀兰 高吉喜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0-473,共4页
调查表明三峡库区淹没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均达到国家土壤环境标准3级以上,其中Cu含量范围为10.7~80.2mg/kg,均值为37.0 mg/kg;Pb含量范围为14.6~51.8 mg/kg,均值为29.3 mg/kg;Zn含量范围为47.5~93.3 mg/kg,均值为72.7 mg/kg;Cd含量范围... 调查表明三峡库区淹没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均达到国家土壤环境标准3级以上,其中Cu含量范围为10.7~80.2mg/kg,均值为37.0 mg/kg;Pb含量范围为14.6~51.8 mg/kg,均值为29.3 mg/kg;Zn含量范围为47.5~93.3 mg/kg,均值为72.7 mg/kg;Cd含量范围为0.081~0.864mg/kg,均值为0.321 mg/kg;Hg含量范围为0.032~0.204mg/kg,均值为0.059 mg/kg;As含量范围为4.63~12.7 mg/kg,均值为8.65 mg/kg.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评价显示三峡库区淹没区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处于轻微状态,主要生态危害元素为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重金属 生态危害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门湾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铁军 刘士忠 +2 位作者 郭远明 梅光明 张小军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318-321,335,共5页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对水生生态系统具有潜在危害。对取自三门湾的10个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Cu、Pb、Zn、Cd、Hg、Cr、As)元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空间分布,运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富集程度和潜在生...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对水生生态系统具有潜在危害。对取自三门湾的10个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Cu、Pb、Zn、Cd、Hg、Cr、As)元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空间分布,运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富集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三门湾表层沉积物中Cu、Pb、Zn、Cd、Hg、Cr、As等重金属含量分布无明显规律;7种重金属中,以Cr的污染程度最高,平均污染系数为1.30,重金属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Cr>Zn>Cu>Pb>As>Hg>Cd;潜在生态危害评价显示,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均属轻微,潜在生态危害程度顺序是Hg>Cd>As>Cu>Pb>Cr>Zn,对三门湾生态环境具有潜在影响的重金属元素主要是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门湾 沉积物 重金属 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大气湿沉降汞及其生态危害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国玉 郑祥民 +3 位作者 周立旻 黄文丹 钱鹏 王永杰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7-148,共2页
关键词 大气湿沉降 大气汞 生态危害评价 上海市 强氧化剂 大气沉降 远距离传输 HG^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昌市城区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被引量:15
9
作者 黄璜 南忠仁 +3 位作者 胡小娜 刘晓文 李媛 丁海霞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9年第5期30-34,共5页
通过对金昌市区范围内74处土壤的取样研究分析,结果表明:Cd、Cu、Ni、Pb、Zn5种重金属平均含量均超过当地土壤背景值,其中以Cu和Ni最为显著,其平均含量分别达到430 mg/kg和361 mg/kg;5种重金属变异系数均较大,其中Cu和Ni变异系数达到了1... 通过对金昌市区范围内74处土壤的取样研究分析,结果表明:Cd、Cu、Ni、Pb、Zn5种重金属平均含量均超过当地土壤背景值,其中以Cu和Ni最为显著,其平均含量分别达到430 mg/kg和361 mg/kg;5种重金属变异系数均较大,其中Cu和Ni变异系数达到了115%和123%,属强变异性;采用克立格最优内插法得到金昌市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图,发现Cu和Ni呈局部污染态势,矿业开采和金属冶炼加工等工业活动是Cu和Ni最大的污染源;Pb、Zn和Cd在整个研究区域内都有积累,工矿活动和交通运输是金昌市Pb、Zn和Cd的共同污染源。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重金属污染已构成中度生态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昌市 重金属 克立格插值 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重金属分析及生态危害评价 被引量:26
10
作者 赵淑苹 陈立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95-199,共5页
运用对照分析方法,以大庆市"七五"土壤重金属含量、黑龙江省土壤背景值和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为对照,对比分析大庆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工业用地,未利用地,草地,旱田和水田)土壤10种重金属(As、Cd、Cr、Cu、Hg、Ni、Pb、Zn... 运用对照分析方法,以大庆市"七五"土壤重金属含量、黑龙江省土壤背景值和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为对照,对比分析大庆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工业用地,未利用地,草地,旱田和水田)土壤10种重金属(As、Cd、Cr、Cu、Hg、Ni、Pb、Zn、V、Mn)含量变化规律,并进行了生态危害评价。结果显示:As、Zn、Hg、Pb含量最高的是工业用地,Cd、Cr、Cu、Ni、Mn、V含量最高的是旱田,其次草地,水田和未利用地土壤重金属含量较低;对比"七五"大庆市土壤重金属含量发现,除V外,其余含量都有所增加,以Hg、As、Cd增加幅度较大,尤其是Hg污染要密切关注;土壤重金属间存在复合污染,pH与重金属间的相关性不显著,重金属与有机质、CEC相关性显著;从单项潜在危害指数(Ei)分析,工业用地Hg含量达到严重生态危害程度,土壤Cd的Ei值在5种土地利用类型中都较大,以旱田最为严重。5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值排序为:R工业用地>R旱田>R水田>R草地>R未利用地,工业用地属极度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其他利用地属轻度潜在生态危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地区 土壤重金属 土地利用类型 生态危害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祥庆 黎小正 +1 位作者 兰柳春 廖永志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3-155,共3页
分析了合浦儒艮自然保护区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u、Pb、Zn、Cd、Hg、As)含量的分布特征,并采用海洋沉积物质量国家标准和Hakanson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系数与危害指数方法评价了该保护区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危害。结果表... 分析了合浦儒艮自然保护区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u、Pb、Zn、Cd、Hg、As)含量的分布特征,并采用海洋沉积物质量国家标准和Hakanson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系数与危害指数方法评价了该保护区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危害。结果表明:该保护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均达到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重金属污染和潜在生态危害轻微;生态危害程度顺序为:Cd>Hg>As>Pb>Cu>Zn;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陆源污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艮 沉积物 重金属 生态危害评价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海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及生态危害评价 被引量:11
12
作者 钱晓佳 段舜山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23-2129,共7页
为了研究珠江口近海海域重金属的污染状况,2009年8—12月对珠海珠江口4个站点的表层沉积物进行了6次采样,测定了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d、Cr、Pb、Hg、Cu、Zn、Mn、Ni、Fe和金属Al的质量分数,分析了它们质量分数间的相关性,依据Lars Hakan... 为了研究珠江口近海海域重金属的污染状况,2009年8—12月对珠海珠江口4个站点的表层沉积物进行了6次采样,测定了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d、Cr、Pb、Hg、Cu、Zn、Mn、Ni、Fe和金属Al的质量分数,分析了它们质量分数间的相关性,依据Lars Hakanson提出的沉积物中金属污染物评价方法,对Cd、Cr、Pb、Hg、Cu和Zn等6种典型重金属的潜在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Cd、Cu和Zn是该调查区域的主要重金属污染物,应该予以优先控制和治理。位于马骝洲水道入海口的S1位点上,金属元素(Cd除外)质量分数的季节特征是秋季(丰水期)<冬季(枯水期),重金属危害指数(RT)为轻微级,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系数(Eir)顺序为Cd>Hg>Pb>Cu>Zn>Cr;在S2位点,Cd、Cu、Hg、Ni和Fe的平均质量分数为秋季>冬季,其它5种金属则为秋季<冬季,RT为强级;在S3、S4位点上,8种金属元素(Hg、Mn除外)的质量分数呈现秋季>冬季的现象,RT为很强级;S2、S3和S4站点的Eir均表现为Cd>Hg>Cu>Pb>Zn>Cr的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重金属 表层沉积物 质量分数 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eland计分排序法在化学物质生态危害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成东 金青 +2 位作者 黄颖 刘济宁 陈国松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61-1165,共5页
运用Copeland计分排序法,根据61种环境优先污染物的7项环境行为和生物毒性指标对其进行生态危害评价,其中POPs名单中的化学物质排名靠前.通过分别对比不同氯取代的苯酚类和苯类化学物质的排名情况,得出化学物质的生态危害与其氯取代程... 运用Copeland计分排序法,根据61种环境优先污染物的7项环境行为和生物毒性指标对其进行生态危害评价,其中POPs名单中的化学物质排名靠前.通过分别对比不同氯取代的苯酚类和苯类化学物质的排名情况,得出化学物质的生态危害与其氯取代程度成正比;将61种环境优先污染物的Copeland计分排序法的结果与日本环境省公布的环境评价结果对比发现,其Pearson相关系数达到0.989 9,表明了二者基本相符;初步尝试了通过Copeland计分排序法预测新化学物质的生态危害排序,排序结果基本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eland计分排序法 新化学物质 生态危害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阳郊区菜地土壤重金属Zn、Cd、Pb、Cu污染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被引量:13
14
作者 颜蒙蒙 王济 +3 位作者 胡丰青 肖建勇 蔡雄飞 苏琪娇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6-341,380,共7页
【目的】探明贵阳郊区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潜在的生态危害。【方法】选取贵阳市花溪区为研究区域,采集研究区域土壤样本50个,运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中测定的Zn、Cd、Pb、Cu等元素含量进行污染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 【目的】探明贵阳郊区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潜在的生态危害。【方法】选取贵阳市花溪区为研究区域,采集研究区域土壤样本50个,运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中测定的Zn、Cd、Pb、Cu等元素含量进行污染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结果表明:1贵阳郊区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大部分属于清洁Ⅰ和低污染Ⅱ,基本上不会通过蔬菜等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从区域看,黔陶乡污染程度最低,而燕楼乡的污染程度相对最高;从单一元素看,Pb污染程度最低,而Zn污染程度相对最高。2贵阳郊区菜地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Eir/RI)处于相对安全范围内,大部分处于轻微生态危害Ⅰ;从单个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Eir)值看,Cd的潜在危害指数最大;从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值看,4个乡镇的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值都小于150,处于轻微生态危害Ⅰ,基本不会影响当地生态环境。【结论】贵阳郊区菜地土壤重金属Zn、Cd、Pb、Cu污染程度相对较低,潜在生态危害处于可控范围内,基本不会对当地的蔬菜种植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地土壤 重金属污染 生态危害评价 贵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湾东部浅水区沉积物中重金属潜在生态评价 被引量:97
15
作者 冯慕华 龙江平 +1 位作者 喻龙 李建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2-56,共5页
根据重金属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 ,从沉积学角度 ,利用辽东湾东部浅水区 3次环境调查数据 (1988、1997、1999) ,进行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辽东湾浅水区沉积物污染长期以来较小 ,属于轻微生态危害 。
关键词 辽东湾东部 沉积物 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三个倾倒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富积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37
16
作者 张丽旭 任松 蔡健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2-96,共5页
根据2003年东海吴淞口北倾倒区、椒江口倾倒区和闽江口倾倒区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监测资料,采用富积系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法对其富积程度和潜在生态危害程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在三个倾倒区表层沉积物所监测的重... 根据2003年东海吴淞口北倾倒区、椒江口倾倒区和闽江口倾倒区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监测资料,采用富积系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法对其富积程度和潜在生态危害程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在三个倾倒区表层沉积物所监测的重金属中,Cu和Pb元素的富积程度相对最高,As次之,Hg和Cd元素的富积程度较低。从空间上看,Cu和As元素的富积程度呈现吴淞口北倾倒区<闽江口倾倒区<椒江口倾倒区的特征;而Pb,Cd和Hg元素的富积程度呈现由北向南递增的趋势,即:吴淞口北倾倒区<椒江口倾倒区<闽江口倾倒区。潜在生态危害系数评价结果显示,东海三个倾倒区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潜在生态危害非常轻微,均属于轻微潜在生态危害范畴,其中轻微潜在生态危害程度相对较重的是As,Cd和Hg元素,Cu和Pb元素的轻微生态危害程度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倾倒区 沉积物 重金属 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贝类养殖区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及其潜在生态危害 被引量:10
17
作者 阮金山 钟硕良 +2 位作者 杨妙峰 罗冬莲 陈燕婷 《福建水产》 2007年第1期3-8,共6页
根据2005年4月和10月厦门贝类养殖区环境调查资料,着重对贝类养殖区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水平进行分析,并对贝类养殖区的表层沉积物进行质量评价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表明:厦门贝类养殖区沉积物中Cu、Pb、Cd、Zn、Hg、As的平均... 根据2005年4月和10月厦门贝类养殖区环境调查资料,着重对贝类养殖区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水平进行分析,并对贝类养殖区的表层沉积物进行质量评价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表明:厦门贝类养殖区沉积物中Cu、Pb、Cd、Zn、Hg、A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0.0mg.kg-1,39.5mg.kg-1,0.07mg.kg-1,97.3mg.kg-1,0.05mg.kg-1,7.20mg.kg-1。其中同安湾北部和湾顶养殖区及西海域的杏林、东山养殖区,6种元素的含量均较高;位于同安湾的刘五店、澳头养殖区,含量均较低。沉积物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贝类养殖区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属于较清洁水平。Hg、As和Cd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大于Cu、Pb、Zn,整个养殖区沉积物中重金属为轻微生态危害,养殖环境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养殖区 沉积物 重金属 生态危害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家门—朱家尖—桃花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铁军 张玉荣 +5 位作者 胡红美 梅光明 刘琴 王范盛 顾捷 朱剑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2期200-202,共3页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对水生生态系统具有潜在生态危害。本研究对取自沈家门—朱家尖—桃花附近海域10个站位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Cu、Pb、Zn、Cd、Cr、Hg、As元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空间分布和污染特征,运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指数...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对水生生态系统具有潜在生态危害。本研究对取自沈家门—朱家尖—桃花附近海域10个站位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Cu、Pb、Zn、Cd、Cr、Hg、As元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空间分布和污染特征,运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指数法,评价了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沈家门、朱家尖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Cu、Pb、Zn、Cr、As等元素含量略高于桃花附近海域,沈家门、朱家尖附近海域Cd、Hg 2种元素明显高于桃花岛附近海域。沈家门—朱家尖—桃花附近海域沉积物Cd、Cr、Hg、As处于低污染水平,Cu、Pb、Zn处于中等污染水平。沈家门—朱家尖—桃花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处于低水平,潜在风险程度依次为As>Cu>Pb>Cd>Hg>Cr>Zn,对该海域潜在生态风险最大的重金属元素是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家门一朱家尖一桃花 海域 沉积物 重金属 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宏州耕作土壤表层重金属含量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国云 杨俊华 +2 位作者 郭晋 周新惟 康云昌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1-26,共6页
利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云南省德宏州耕作土壤表层重金属Pb、Cd、Hg、As、Cr和Cu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德宏州耕地土壤中Pb、Cd、Hg、As、Cr、Cu含量分别为ND^249、ND^0.68、0.01~0.55、0.04~52.18、ND^195、0.79~64.3 mg... 利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云南省德宏州耕作土壤表层重金属Pb、Cd、Hg、As、Cr和Cu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德宏州耕地土壤中Pb、Cd、Hg、As、Cr、Cu含量分别为ND^249、ND^0.68、0.01~0.55、0.04~52.18、ND^195、0.79~64.3 mg/kg。6种重金属元素富集系数Cif均小于1,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Cu>Cd>Cr>Pb>Hg>As,属于轻微污染;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ir均小于40,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Cd>Hg>Cu>As>Pb>Cr,属于轻微生态风险危害;7种土壤利用方式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均小于150,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菜园>胶园>蔗园>玉米地>茶园>稻田>果园。研究区潜在生态危害水平为轻微危害,不同利用方式重金属元素富集存在差异,局部表现出中度污染现象。总体上,德宏州耕地土壤清洁安全,潜在生态危害以Cd、Hg为主,Pb、Cr危害较小,菜园土壤重金属生态危害风险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土壤 重金属 污染 潜在生态危害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阳花溪区石灰土林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其污染评价 被引量:93
20
作者 宁晓波 项文化 +2 位作者 方晰 闫文德 邓湘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169-2177,共9页
选取贵阳市花溪区典型石灰土林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林地石灰岩和土壤中7种重金属(Cu、Zn、Mn、Cd、Ni、Pb、Co)的含量特征,以贵州省土壤背景值和全国石灰(岩)土类背景值为评价标准进行林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选取贵阳市花溪区典型石灰土林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林地石灰岩和土壤中7种重金属(Cu、Zn、Mn、Cd、Ni、Pb、Co)的含量特征,以贵州省土壤背景值和全国石灰(岩)土类背景值为评价标准进行林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林地石灰岩以Pb的平均含量(40.21mg·kg-1)最高,Zn的(5.78mg·kg-1)最低,7种重金属平均含量高低顺序为:Pb>Ni>Mn>Co>Cu>Cd>Zn;林地土壤中以Mn的平均含量(451.16mg·kg-1以上)最高,Cd的(2.87mg·kg-1以下)最低,7种重金属含量的变异系数在8.57%~63.10%之间,Zn的平均含量明显低于贵州省土壤背景值和全国石灰(岩)土类背景值,Cu、Mn、Cd、Pb、Ni、Co的平均含量高于或接近于贵州省土壤背景值和全国石灰(岩)土类背景值。Cu、Zn、Mn、Ni、Co,Ni与Pb,Cd与Pb,Cd与Co来源相同的可能性较大,而Cd与Cu、Ni,Pb与Mn、Cu、Co的来源不同;石灰土偏碱性,富含Ca、Mg元素,有利于重金属Cd、Pb的累积。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多因子综合指数(内梅罗指数法)与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的评价结果一致,林地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在3.67以上,达到重污染程度,以Cd的污染指数(4.94以上)最高,污染程度最为严重,其次是Pb(1.82以上),Zn、Mn污染程度最低,林地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为173.75以上,为中度生态危害程度,产生最大生态危害的是Cd,其次是Pb、Ni、Co、Cu,危害程度最小的是Mn、Zn,在相同的成土母岩和人为活动影响下,无林地土壤重金属的综合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均明显高于有林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阳花溪区 石灰土 林地 重金属 相关分析 污染评价 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