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在典型污染行业土壤污染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62
1
作者 赵沁娜 徐启新 杨凯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116,共6页
目前在土壤(底泥)污染物质对环境影响的评价中。Hakanson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是应用广泛、在国际上影响较大的评价方法之一.以上海为例,对典型污染行业土壤的物理性质、pH值以及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采用Hakanson的潜在生态危... 目前在土壤(底泥)污染物质对环境影响的评价中。Hakanson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是应用广泛、在国际上影响较大的评价方法之一.以上海为例,对典型污染行业土壤的物理性质、pH值以及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采用Hakanson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了潜在生态风险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典型污染行业土壤总体上受到了原有生产过程排污的影响.重金属污染主要集中于印染、电池制造、电镀、发电厂以及石油加工等企业;产生潜在生态危害的主要是重金属汞、镉,而铅、铬、锌、镍、砷等重金属多属于轻微危害水平.同时, 提出了典型污染行业土壤污染防治的全过程控制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典型污染行业 土壤污染评价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积累指数法和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黄河滩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刚 蔡苗 魏样 《绿色科技》 2016年第24期5-8,11,共5页
为了全面了解韩城市下峪口黄河滩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通过布点采样,检测了该地区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并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该地区黄河滩区河道和沙洲中7种土壤重金属(镉、铬、镍、铜、锌、砷、铅)的污染状况和潜在... 为了全面了解韩城市下峪口黄河滩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通过布点采样,检测了该地区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并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该地区黄河滩区河道和沙洲中7种土壤重金属(镉、铬、镍、铜、锌、砷、铅)的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危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评价方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韩城下峪口地区黄河滩地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土壤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其风险水平较低,不会对该地区土地整治和水田耕作造成影响,虽然黄河滩地土壤中锌含量略高,但是通过土体有机重构方法能够使得锌的影响降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滩地 土壤重金属污染 地积累指数 生态危害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在沉积物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查吕斌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16期162-164,共3页
在霍邱县城东湖中采取湖底沉积物样品30件,选取As、Cd、Cr、Ni、Cu、Hg、Pb、Zn等8种大金属元素作为评价因子,应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显示,As、Cr、Ni、Cu、Pb、Zn、Hg和Cd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属于轻微生态危害,多种重金属... 在霍邱县城东湖中采取湖底沉积物样品30件,选取As、Cd、Cr、Ni、Cu、Hg、Pb、Zn等8种大金属元素作为评价因子,应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显示,As、Cr、Ni、Cu、Pb、Zn、Hg和Cd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属于轻微生态危害,多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属于轻微生态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邱县城东湖 重金属污染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nte Carlo模拟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如忠 潘成荣 +2 位作者 徐晶晶 丁贵珍 邹阳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36-1343,共8页
基于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系统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将Monte Carlo模拟技术引入H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中,构建了潜在生态危害指数随机不确定模型,提出了风险等级判别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合肥市庄墓镇农田土壤重金属(Cr、Cu、Pb... 基于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系统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将Monte Carlo模拟技术引入H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中,构建了潜在生态危害指数随机不确定模型,提出了风险等级判别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合肥市庄墓镇农田土壤重金属(Cr、Cu、Pb、Zn和As)污染风险的评估.结果表明:除Cr属轻微污染外,农田土壤中Cu、Pb、Zn和As均为中等污染水平,综合污染指数(Cd)属中等污染水平,相应概率为98.58%;除As为中等潜在生态风险外,其他4种重金属均属轻微风险等级,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属中等风险水平,概率为91.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重金属 MONTE CARLO模拟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广西某蔗田土壤重金属污染 被引量:72
5
作者 何东明 王晓飞 +1 位作者 陈丽君 苏荣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26-131,共6页
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广西某蔗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4种重金属元素的地积累指数污染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Cd>Zn>Pb>Cu,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污染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Cd>Pb>Cu>Zn,其中Z... 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广西某蔗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4种重金属元素的地积累指数污染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Cd>Zn>Pb>Cu,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污染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Cd>Pb>Cu>Zn,其中Zn的影响程度发生了变化。2种评价方法的结果存在差异,蔗田土壤的地积累指数污染程度处于无污染情况,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污染程度处于低度危害程度。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考虑外源重金属的富集程度和不同重金属的生物毒性的影响,使其评价结果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田土壤 重金属 污染评价 地积累指数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庐江废弃明矾石矿土壤重金属形态特征及生态危害评价 被引量:9
6
作者 左丹丹 黄金文 +2 位作者 闻高志 岳梅 刘盛萍 《生态科学》 CSCD 2019年第5期86-91,共6页
对庐江明矾石矿区选择排土场废石和冶炼废渣堆废渣中重金属(Cu、Zn、As、Cd)总量和形态分布进行探究,并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其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冶炼废渣堆土壤中的各重金属总量均高于排土场,并且As的含量是国家二... 对庐江明矾石矿区选择排土场废石和冶炼废渣堆废渣中重金属(Cu、Zn、As、Cd)总量和形态分布进行探究,并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其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冶炼废渣堆土壤中的各重金属总量均高于排土场,并且As的含量是国家二级标准值的5.8倍;基于总量的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废石废渣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分别为1579.05和2022.25,均属于很强生态危害程度,另外,Cd对RI的贡献率均最大,分别占总量的97%和84%,其次为As。排土场和冶炼废渣堆土壤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各重金属均以残余态为主,含量在50%以上;废石中Cu的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的比例占整体的11.11%,对矿区危害性较高,其余重金属对矿区存在低风险性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矾石矿 土壤 重金属形态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城滨海滩涂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俊杰 黄阳 +3 位作者 黄雪 左平 赵善道 邹欣庆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3-360,共8页
使用Arc GIs软件对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内核心区外围滩涂表层沉积物中的镉(Cd)、铬(Cr)、铜(Cu)、铅(Pb)、锌(Zn)及镍(Ni)6种重金属含量及其分布特征进行空间插值分析,并采用环境风险指数法(HPERI)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使用Arc GIs软件对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内核心区外围滩涂表层沉积物中的镉(Cd)、铬(Cr)、铜(Cu)、铅(Pb)、锌(Zn)及镍(Ni)6种重金属含量及其分布特征进行空间插值分析,并采用环境风险指数法(HPERI)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ERI)进行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旨在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为滨海保护区的开发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研究结果发现,Cr、Ni、Pb的含量均高于背景值;Cu、Zn、Cd、Pb 4种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I类标准,属I类沉积物;Cr为Ⅱ类沉积;环境风险指数法表明该区域Cr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最大,综合环境风险由东南至西北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结果表明Cd的潜在生态危害最大,综合潜在生态风险与环境风险指数的变化规律大致一致,以新洋港入海口和渔业活动最密集处为最高。六种重金属的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值均在40以下,远小于150,总体也属非常轻微程度的生态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盐城珍禽自然保护区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环境风险指数 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乡市近郊农田土壤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8
8
作者 李飞 王晓钰 汤富强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4-87,109,共5页
基于对新乡市近郊农田土壤的采样分析,利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及因子分析法,分析研究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内在关联性及其可能的污染来源.结果表明:土壤中重金属Cr与Cu的含量在国家土壤二级标准以内,而Cd,Ni与Zn含量明显超... 基于对新乡市近郊农田土壤的采样分析,利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及因子分析法,分析研究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内在关联性及其可能的污染来源.结果表明:土壤中重金属Cr与Cu的含量在国家土壤二级标准以内,而Cd,Ni与Zn含量明显超标;土壤重金属可能引起严重的综合生态风险,其中Cd,Ni的潜在生态风险等级分别隶属于极强生态风险级别,很强生态风险级别,Zn,Cr,Cu则隶属于轻微生态污染级别;土壤中Ni与Cd,Cu与Cr有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其他重金属元素间无明显的相关性;Ni与Cd作为第一主成分被认为与电池废液灌溉有密切的关系,Cu与Cr作为第二主成分被认为主要与岩石或矿物的自然风化或侵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灌 土壤重金属 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乡孟庄工业区周边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学锋 苏霄雨 +1 位作者 尚菲 陈亚青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05-109,113,共6页
为了调查研究乡镇企业对农村土壤的影响,以孟庄工业区为代表,研究了孟庄工业区周边的土壤,测定了土壤中六种重金属Cd、Ni、Cr、Cu、Pb和Zn的总量。采用欧共体参比司(BCR)制定的三步连续提取法对重金属Cd、Ni和Pb的形态进行分析。参照GB ... 为了调查研究乡镇企业对农村土壤的影响,以孟庄工业区为代表,研究了孟庄工业区周边的土壤,测定了土壤中六种重金属Cd、Ni、Cr、Cu、Pb和Zn的总量。采用欧共体参比司(BCR)制定的三步连续提取法对重金属Cd、Ni和Pb的形态进行分析。参照GB 15618—1995二级标准,结果显示土壤中Cd的含量全部超标,其最高含量达到5.2 mg·kg-1;Ni的含量部分超标,最高达77.3 mg·kg-1;其他几种重金属均未超标。对重金属的形态分析显示,重金属Cd主要以弱酸提取态和可还原态存在,Ni主要以可还原态和残渣态存在,Pb主要以残渣态存在。对土壤样品进行有效性分析并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Cd有效态含量较高,为81.7%,潜在生态危害较高,其他几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较小,对环境危害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BCR三步提取 有效性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不同利用形式及利用量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薛万来 李法虎 《生态科学》 CSCD 2018年第4期130-137,共8页
为评估污泥短期土地利用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对比分析了污泥堆肥、生污泥及化肥对照区土壤表层化学性质,土壤重金属含量差异,并利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不同处理下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污泥堆肥和生污泥可以提高... 为评估污泥短期土地利用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对比分析了污泥堆肥、生污泥及化肥对照区土壤表层化学性质,土壤重金属含量差异,并利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不同处理下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污泥堆肥和生污泥可以提高土壤氮磷及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pH值,对土壤全钾含量和盐分含量影响较小;与对照区CK相比,污泥土地利用各小区仅增加了土壤中汞含量,其余各重金属元素与CK差异不大,各处理重金属含量均在土壤环境质量II级范围内,污泥短期土地利用没有显著增加土壤重金属含量;污泥土地利用各小区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在64.63—127.11之间,部分处理土壤重金属污染达到中等污染,镉是主要的污染因子,其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贡献比例达到31.73%—53.36%,其余重金属生态风险指数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堆肥 生污泥 土壤重金属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浅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曹佰迪 李文明 +1 位作者 周一凡 杨忠芳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43-353,共11页
近年来,随着经济改革和工业化发展,直接或间接排入湖泊的污染物越来越多,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笔者以鄱阳湖流域为研究区,采集了鄱阳湖水系各支流枯水期(12~1月)沉积物样品,查明了鄱阳湖水系各支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 近年来,随着经济改革和工业化发展,直接或间接排入湖泊的污染物越来越多,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笔者以鄱阳湖流域为研究区,采集了鄱阳湖水系各支流枯水期(12~1月)沉积物样品,查明了鄱阳湖水系各支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布、形态构成,分析了重金属元素在鄱阳湖水系河流水体中的迁移和转化的影响因素,并应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流域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大小为Cd>Cu>As>Zn>Pb,各重金属对鄱阳湖生态风险构成危害的排列次序为Cd>As>Cu>Pb>Z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水系 地质累积指数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某石煤矿区重金属污染现状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三喜 苏佳 曾兴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3-108,共6页
为研究湖南某石煤矿区重金属污染现状,采用ICP法测定了水体和土壤中多种重金属含量,并分别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水中Cd、Cr(Ⅵ)、Zn、Fe和Mn平均浓度分别为1.935 5、0.025 3、6.024 9、16.2... 为研究湖南某石煤矿区重金属污染现状,采用ICP法测定了水体和土壤中多种重金属含量,并分别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水中Cd、Cr(Ⅵ)、Zn、Fe和Mn平均浓度分别为1.935 5、0.025 3、6.024 9、16.222 0和4.214 9 mg/L,污染指数分别为387.10、5.06、3.01、54.07和42.15,污染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为:Cd>Fe>Mn>Cr(Ⅵ)>Zn;土壤中Pb、Zn、Cr、As、Hg和Cd平均含量分别为8.51、38.59、18.65、10.01、0.18和3.41 mg/kg,平均生态风险系数分别为2.13、0.98、0.85、18.00、28.55和339.80,污染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为:Cd>Hg>As>Pb>Zn>Cr,整个矿区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390.31,污染程度为较高生态危险。矿区受到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废石堆和沉淀池的排水口下游区域较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矿 重金属污染 污染特征 内梅罗污染指数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方法评价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闫欣荣 樊旭辉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8-124,共7页
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研究区域内不同功能区和不同海拔地区的8种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并对3种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表明:5个功能区被污染程度由大到小分别为:工业区>交通... 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研究区域内不同功能区和不同海拔地区的8种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并对3种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表明:5个功能区被污染程度由大到小分别为:工业区>交通区>公园绿地区>生活区>山区;8种元素的综合污染程度由大到小为:Hg>Cd>Cu>Cr>Pb>Zn>As>Ni,8种元素对该地区整体造成中度污染;随着海拔的增加,8种重金属污染程度迅速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壤 重金属污染 地积累指数 内海罗综合污染指数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岛区水库底泥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晓萱 高琦琦 +3 位作者 何超 王乾润 杨昊明 王恒毅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2-148,156,共8页
底泥是水库生态内源污染重要释放源。为全面了解山东省黄岛区主要水库底泥中重金属含量及其潜在生态危害程度,采集了黄岛区狄家河水库在内的10个水库的水样,测试了底泥中Hg、Cd、Pb、Cr、Cu、Zn、Ni、Fe、Mn和As等10种重金属含量,分析... 底泥是水库生态内源污染重要释放源。为全面了解山东省黄岛区主要水库底泥中重金属含量及其潜在生态危害程度,采集了黄岛区狄家河水库在内的10个水库的水样,测试了底泥中Hg、Cd、Pb、Cr、Cu、Zn、Ni、Fe、Mn和As等10种重金属含量,分析了各元素的含量,利用多方法综合对水库底泥污染程度及潜在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并结合周边生活、生产环境分析了重金属的可能来源。结果表明,西寨水库Hg含量超过标准要求,花沟水库Cd含量超过标准要求,其余水库各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标准要求;底泥重金属污染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Hg>Cd>Zn>Pb≥Cu≥As>Ni≥Cr,Hg、Cd为最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元素;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由强到弱依次为:Hg>Cd>As>Pb>Cu>Cr>Ni>Zn,Hg、Cd是潜在的生态危害元素。花沟水库、吉利河河道、西寨水库、狄家河水库,尤其是西寨水库,污染程度较为严重,水库污染的因素主要为人为因素,主要来源为工业污水和生活用水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学 底泥 重金属 地累积指数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污染负荷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秀山县农业区域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爱雯 申娅 +3 位作者 杨建波 郎利珠 吴岑岑 江水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7期53-56,共4页
[目的]研究秀山县农业区域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方法]以秀山县农业区域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质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中重金属进行特征分析及生态风险评价。[结果]... [目的]研究秀山县农业区域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方法]以秀山县农业区域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质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中重金属进行特征分析及生态风险评价。[结果]研究区域土壤中As、Cd、Cr、Hg、Pb 5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二级标准要求,除Cr外,其余4种均高于重庆市土壤背景值。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As、Cd、Hg、Cr、Pb,平均单项生态风险因子由强到弱依次为Hg、Cd、As、Pb、Cr,其中Hg处于很强生态风险,另外4种重金属均处于较低生态风险水平。[结论]该研究可为秀山县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山县 重金属 地质积累指数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某铅锌矿选厂及尾矿库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风险分析
16
作者 林清 于茵 +3 位作者 周迅 高程 吴怡 徐威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2期152-158,共7页
为查明西南某铅锌矿选厂和尾矿库周边区域土壤和地下水的环境风险,对选厂和尾矿库周边区域14个表层土壤、5个地下水、3个地表水和3个底泥样品中镉、汞、砷、铅、铬、铜、镍、锌等8种重金属进行检测分析。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 为查明西南某铅锌矿选厂和尾矿库周边区域土壤和地下水的环境风险,对选厂和尾矿库周边区域14个表层土壤、5个地下水、3个地表水和3个底泥样品中镉、汞、砷、铅、铬、铜、镍、锌等8种重金属进行检测分析。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受到镉、铅、铜、锌污染,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土壤样品污染等级为警戒线、轻度污染、重度污染的比例分别为7.1%、28.6%、64.3%。潜在生态风险等级显示,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为中等生态风险。地下水重金属含量砷超标。地表水重金属未超标,底泥镉、铅、锌超标且都出现下游富集的情况。结合超标点位位置来看,推测土壤主要超标原因可能与尾矿库扬尘和选厂废气排放有关。建议根据土地用途采取治理修复或风险管控来保障土壤安全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土壤 重金属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陵市惠溪河滨岸带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59
17
作者 李如忠 徐晶晶 +2 位作者 姜艳敏 陈婧 丁贵珍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8-96,共9页
为揭示惠溪河滨岸带土壤重金属(Pb、Cu、Zn、Ni、Cr、Cd和As)形态分布和生态风险状况,沿河采集12个采样点的土壤样品,采用改进的Tessier五步连续提取法开展形态分析,并以H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①As和C... 为揭示惠溪河滨岸带土壤重金属(Pb、Cu、Zn、Ni、Cr、Cd和As)形态分布和生态风险状况,沿河采集12个采样点的土壤样品,采用改进的Tessier五步连续提取法开展形态分析,并以H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①As和Cr以残渣态占绝对优势,Zn、Pb和Ni以残渣态和Fe-Mn氧化物结合态为主,Cu则以残渣态和有机结合态为主,Cd具有形态多样的分布特征;②7种重金属污染程度排序为As>Cd>Zn>Cu>Pb>Ni>Cr,潜在生态风险大小排序为Cd>As>Cu>Pb>Ni>Zn>Cr,其中Cd和As属极高风险等级,Cu为中等风险等级,其他4种元素则为轻微风险等级;③根据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小倪村、狼尾湖右岸和大倪村采样点属于高风险等级,其他9个采样点均属于很高风险等级;④由综合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贡献率水平,初步判定As和Cd为惠溪河滨岸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和修复的优先控制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形态分析 滨岸带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铜陵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灌农田土壤-作物体系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31
18
作者 庞妍 同延安 +2 位作者 梁连友 吉普辉 唐希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8-154,共7页
对陕西省西安市污灌区农田土壤、小麦和蔬菜等农作物样品的Cd、Cr、Cu、Pb、Zn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Cd、Pb平均值高于西安市和陕西省土壤背景值,Cu、Zn平均值高于陕西省土壤背景值。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土壤Cd和Pb呈显... 对陕西省西安市污灌区农田土壤、小麦和蔬菜等农作物样品的Cd、Cr、Cu、Pb、Zn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Cd、Pb平均值高于西安市和陕西省土壤背景值,Cu、Zn平均值高于陕西省土壤背景值。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土壤Cd和Pb呈显著正相关关系,Zn与Cr、Cu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合主成分分析可知,土壤Cd和Pb主要受人为因素影响,Cr、Cu、Zn主要受成土母质影响。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的结果均表明污灌区农田土壤Cd已达到最强污染级别。污灌区小麦样品中Cr、Pb超标率分别到达70.00%和80.00%,茄果类蔬菜Cd、Cr和Pb超标率分别为66.67%、100%和66.67%,花菜类和叶菜类中Cd、Cr和Pb超标率均为100%。建议污灌区尽量避免种植重金属转移系数高的花菜类和叶菜类蔬菜,并对含Cd污水经过严格处理后再用于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灌农田土壤 作物 重金属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内梅罗污染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库尾典型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风险 被引量:20
19
作者 王金霞 罗乐 +2 位作者 陈玉成 何清明 詹玲玲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711-2717,共7页
为了解三峡库区农用地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风险,在研究区范围内布设网格,共采集土壤样品82个,对农用地土壤重金属As、Cd、Cr、Cu、Hg、Ni、Pb和Zn的污染水平进行分析,结合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研... 为了解三峡库区农用地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风险,在研究区范围内布设网格,共采集土壤样品82个,对农用地土壤重金属As、Cd、Cr、Cu、Hg、Ni、Pb和Zn的污染水平进行分析,结合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研究区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并对研究区农用地进行安全利用分区。结果表明:除As、Hg、Ni外,其余5种重金属质量分数平均值均高于三峡库区农业土壤背景值,其中,12.20%的采样点Cu含量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筛选值。内梅罗污染指数值PN依次为Cu(1.01)>Cr(0.81)>Cd(0.62)>Zn(0.52)>Pb(0.45)>Ni(0.32)>As(0.29)>Hg(0.09),Cu污染等级为轻污染,Cr污染等级为警戒级,其余6种重金属为安全级。单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ir均值依次为Hg(41.33)>Cd(36.71)>As(12.20)>Cu(6.54)>Pb(5.32)>Ni(4.72)>Cr(2.42)>Zn(1.14),其中Hg单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ir值大于40,属于中等风险等级,其余重金属均为低风险等级。研究区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范围为68.57~143.57,平均值为110.37,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处于低风险等级,但有7.31%的土壤样品RI值大于135,处于中等风险等级。研究区农用地土壤79.53%的面积属于安全利用区,15.97%的面积属于基本安全利用区,4.50%的面积属于低风险监控区。现阶段该研究区个别地区农用地土壤虽受到Cu的污染,但是该研究区土壤整体水平为安全级,符合农产品生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土壤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危害处于低风险水平,潜在生态危害主要来自于Hg和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农用地 重金属 内梅罗污染指数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铀矿山环境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21
20
作者 黄德娟 朱业安 +3 位作者 刘庆成 杨亚新 彭道峰 余月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6-150,共5页
以某铀矿山水冶厂、尾矿坝及矿井周边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实测值为基础数据,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综合、全面的分析评价。结果表明,3个样地及每个... 以某铀矿山水冶厂、尾矿坝及矿井周边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实测值为基础数据,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综合、全面的分析评价。结果表明,3个样地及每个样地的7种重金属元素均表现出程度不同的污染。样地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排序为尾矿坝>水冶厂>矿井周边;从各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看,Cd污染最严重,其次是Cr和Cu。该评价结果可以为矿山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评价 单因子污染指数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 地积累指数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