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疆县域生态-经济协调性评估及可持续发展分区 被引量:1
1
作者 施金里 徐丽萍 +3 位作者 李晓航 高志玉 席芸芸 李智慧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94-1804,共11页
基于当量因子法估算2000—2020年南疆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s value,ESV),应用生态-经济协调度(Ecological-economic harmony,EEH)模型从县域尺度分析南疆地区生态-经济发展协调水平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最后通过生态贡... 基于当量因子法估算2000—2020年南疆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s value,ESV),应用生态-经济协调度(Ecological-economic harmony,EEH)模型从县域尺度分析南疆地区生态-经济发展协调水平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最后通过生态贡献率模型揭示各县域ESV变化主要贡献因子,并结合其ESV损益状况和生态-经济协调水平进行差异化的可持续发展分区。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南疆地区ESV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总量缩减167.99×10^(8)元;草地和水体的ESV占总量的70%以上,单项ESV调节服务(57.1%)>支持服务(27.5%)>文化服务(10.0%)>供给服务(5.4%);草地和农田是多数ESV实现增益(减损)县域的主导地类。(2)2000—2020年南疆地区37个县域ESV均有不同程度减损,ESV实现增益县域共计9个;约80%的县域为生态-经济初始恶化区,其余县域表现为生态-经济协调稳定状态。(3)南疆地区整体呈轻度生态-经济不协调状态,少数生态-经济协调稳定县域主要分布于南疆中、东部地区。综合分析将南疆县域划分为林草生态-经济不可持续区、农田生态-经济不可持续区、水体生态-经济不可持续区、林草生态-经济持续稳定区和农田生态-经济持续稳定区5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经济协调 EEH模型 可持续发展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经济协调性评价的权重研究——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示范区城市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宋冬梅 冯文强 +1 位作者 刘春晓 石学法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1-8,共8页
在生态经济协调性评价中,指标权重的确定尤为重要。研究提出一种主客观相结合的新赋权方法。首先,主观赋权过程利用模糊数学原理,提出非结构三角模糊数赋权方法,客观赋权应用CRITIC法和熵值法;然后,利用乘法合成算子对主客观权重进行融... 在生态经济协调性评价中,指标权重的确定尤为重要。研究提出一种主客观相结合的新赋权方法。首先,主观赋权过程利用模糊数学原理,提出非结构三角模糊数赋权方法,客观赋权应用CRITIC法和熵值法;然后,利用乘法合成算子对主客观权重进行融合,得到最终的指标权重。利用本权重方法对蓝区示范区城市生态经济协调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烟台生态经济协调指数最大,东营、潍坊协调性中等,滨州协调性最小。试验证明了主客观权重融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评价结果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经济协调 主客观赋权法 乘法合成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UCC的南昌市生态资产价值演变及生态经济协调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宗之 李亚丽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2-187,共6页
生态资产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复合生态系统功能的价值表征,也是判断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的重要依据。论文通过GIS地理空间方法解析南昌市2008年、2013年、2018年的Landsat TM影像获得土地利用数据,利用相关模型分析南昌市土地利用幅度... 生态资产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复合生态系统功能的价值表征,也是判断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的重要依据。论文通过GIS地理空间方法解析南昌市2008年、2013年、2018年的Landsat TM影像获得土地利用数据,利用相关模型分析南昌市土地利用幅度、速度、强度和生态资产价值的变化情况,并测算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水平。结果表明:南昌市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生态资产价值主要源于耕地、林地和水域,但草地质量的下降、林地面积的缩减和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张使得生态资产价值下降了2.45%;并且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水平较低,生态环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承受了较大压力,从而提出要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注重生态经济协同发展,并建立绿色长远发展的生态保护屏障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生态资产价值 生态经济协调 地理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整治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协调的河道整治 被引量:27
4
作者 孙羽 张兵 +1 位作者 孙东坡 付鹏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2-109,共8页
以维护河流生态环境、使河道整治与河流生态需求相协调为目标,以分析河流形态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为重点,研究滩、槽边界改变对河流生境产生的影响、传统河道整治对河床演变的干扰及对河流生物多样性的胁迫。探讨了基于生态协调的河道整治... 以维护河流生态环境、使河道整治与河流生态需求相协调为目标,以分析河流形态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为重点,研究滩、槽边界改变对河流生境产生的影响、传统河道整治对河床演变的干扰及对河流生物多样性的胁迫。探讨了基于生态协调的河道整治原则、整治理念、综合整治模式,提出现代河道整治规划应考虑河流系统的生态平衡需求,掌控对河道边界干扰的"适宜度",同时采用生态工程措施。两个典型治理案例表明,基于生态协调的河道整治理念与方法,采用透水生态型护坡、在河漫滩建设湿地保护区、在河道水陆交错带设置过渡缓冲区、沿河道两岸建立绿色廊道景观等措施,使治理河段的辛普森多样性指数、河流结构和功能评价值均有明显改善。新型生态工程材料具有良好的生态恢复能力、结构柔性及整体稳定性,是实现生态协调河道整治的重要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河道整治 生态协调性 适宜度 联锁块 河道生态治理 近自然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中心城区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诊断和协调性评价 被引量:38
5
作者 达良俊 方和俊 李艳艳 《中国园林》 2008年第3期87-90,共4页
以上海中心城区绿地为对象,共调查植物群落样方489个,在建立上海中心城区绿地分类系统的基础上,对植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诊断与分析;构建以反映群落自然、社会、经济属性的自然度和健康度、观赏度和亲绿度、投入度和养管度为指标层的综... 以上海中心城区绿地为对象,共调查植物群落样方489个,在建立上海中心城区绿地分类系统的基础上,对植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诊断与分析;构建以反映群落自然、社会、经济属性的自然度和健康度、观赏度和亲绿度、投入度和养管度为指标层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绿地植物群落的景观与生态协调性进行了评价,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提升、优化群落多样性与协调性的措施,并指出构建近自然型、节约型"地标性植物群落"在城市绿地建设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上海中心城区绿地 多样诊断 景观与生态协调性 地标植物群落 近自然型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和灰色关联度的甘肃省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宫继萍 潘竟虎 石培基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8-201,共4页
采用生态足迹分析法对甘肃省2000-2008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进行了测算,并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甘肃省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的关系。结果表明:甘肃省人均生态足迹由1.909hm2增长到2.843hm2,年均增长5.1%。人均生态承载... 采用生态足迹分析法对甘肃省2000-2008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进行了测算,并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甘肃省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的关系。结果表明:甘肃省人均生态足迹由1.909hm2增长到2.843hm2,年均增长5.1%。人均生态承载力由0.949hm2增长到0.969hm2,年均增长0.26%。人均生态赤字由0.96hm2增长到1.874hm2,年均增长8.72%。生态协调系数由1.337降为1.12,年均下降2.19%。建筑用地、林地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度最大。第一产业对生态赤字的影响最大,第三产业对生态赤字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协调性 灰色关联度 可持续发展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的江苏省可持续发展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吴瑾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104-106,共3页
文章利用能值生态足迹法,对江苏省人均能值生态足迹、可再生资源的能值生态承载力和生态协调性进行了计算和动态分析。得出结论:2001—2015年江苏省的人均能值生态承载力不断下降,而人均能值生态足迹连年上升,且其上升主要来自于化石燃... 文章利用能值生态足迹法,对江苏省人均能值生态足迹、可再生资源的能值生态承载力和生态协调性进行了计算和动态分析。得出结论:2001—2015年江苏省的人均能值生态承载力不断下降,而人均能值生态足迹连年上升,且其上升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用地和建筑用地的能值生态足迹的增加,即煤炭、原油和电力等能源消耗较大。生态赤字呈现持续扩大的态势,生态系统处于生态环境的供给能力远小于人们生产和消费需求的一种严重失衡状态。生态承载力是有限的,重点在如何减少生态足迹。最后根据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生态足迹 能值生态承载力 生态协调性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科学的一个新生长点——生态材料学 被引量:7
8
作者 周尧和 孙宝德 +1 位作者 李天晓 许振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31-334,共4页
针对材料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提出了生态材料学的概念 ,即生态材料学是关于材料及材料循环过程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 ,其目的在于使材料在满足所需性能的前提下 ,具有优良的生态环境协调性 .分析了生态材料学的基本思想和主要研... 针对材料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提出了生态材料学的概念 ,即生态材料学是关于材料及材料循环过程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 ,其目的在于使材料在满足所需性能的前提下 ,具有优良的生态环境协调性 .分析了生态材料学的基本思想和主要研究内容 ,给出了环境负荷表达式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新判据 .以铝合金熔体纯净化生态处理工艺为例 ,指出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方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负荷 生态材料学 生态工艺 材料科学 生态环境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乡村可持续用地评价研究——以湖北省堰河村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小康 华虹 +1 位作者 王晓鸣 何南均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2-117,共6页
以湖北省堰河村为例,分析了堰河村2008-2016年用地变化对土地系统稳定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生态经济协调性的影响。研究表明:(1)林地和耕地长期是堰河村的主要用地,二者占总面积的90%以上,造成土地具有较高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较低... 以湖北省堰河村为例,分析了堰河村2008-2016年用地变化对土地系统稳定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生态经济协调性的影响。研究表明:(1)林地和耕地长期是堰河村的主要用地,二者占总面积的90%以上,造成土地具有较高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较低的均衡性与稳定性。(2)研究期内因用地变化堰河村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153万元,堰河村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呈现不协调现象。(3)提出的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可持续用地评价方法适用于乡村地区,可用于指导和调整乡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和土地利用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用地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土地稳定 生态经济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