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平茬对中国沙棘早衰人工林营养元素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
白双成
聂恺宏
李仲牧
贺斌
姚增玉
李根前
|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2
|
黄河三角洲不同生境土壤碳氮磷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特征 |
王凯选
刘枝刚
赵广明
王伟华
苏大鹏
路峰
康志强
张尧
尼鑫
赵俐红
|
《海洋地质前沿》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比对针阔人工混交林及其纯林的差异响应 |
肖指柔
滕金倩
秦佳琪
梁泽丽
何江
覃林
|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4
|
不同岩茶产区土壤碳氮磷钾生态化学计量比及其对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
王霖
廖亦阳
李先德
吴春梅
王佳娜
侯丽
吴琪梦
张永勋
沈长华
王维奇
|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北京市元宝槭和紫丁香叶片的功能性状和生态化学计量比及养分重吸收效率的城乡梯度差异 |
王泽锦
冉堃
于淼
张碧嘉
冀莉
李品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6
|
植被盖度对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影响——以敦煌阳关湿地为例 |
张剑
宿力
王利平
包雅兰
陆静雯
高雪莉
陈涛
曹建军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44
|
|
7
|
查干湖湿地不同类型植被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特征 |
姜珊
曲赢
郭星池
吴彭冰
刘骞
田宇鑫
解雨欣
|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8
|
互花米草入侵对滨海湿地不同质地土壤碳氮磷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
黄庄
黑杰
刘旭阳
金强
黄佳芳
林少颖
候宁
谢杨阳
王维奇
王纯
|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0
|
|
9
|
贵州草海湿地不同水位梯度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分布特征 |
杨羽
夏品华
林陶
严定波
宋旭
马莉
汤向宸
|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23
|
|
10
|
福州市不同种植年限茉莉花园土壤碳、氮、磷及生态化学计量比特征 |
黑杰
金强
杨文文
阮敏敏
陈斌
陈思聪
王艳娜
黄艳
刘旭阳
林少颖
王维奇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0
|
|
11
|
高原鼠兔干扰对高寒草甸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间关系的影响 |
刘彩凤
段媛媛
王玲玲
王乙茉
郭正刚
|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8
|
|
12
|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幼树C、N、P的生态化学计量比对海拔变化的响应 |
栗忠飞
刘文胜
张彬
郑征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13
|
不同林龄大花序桉人工林叶片C∶N∶P生态化学计量比和N、P重吸收 |
石茂鑫
彭智邦
周健
吴永富
王建忠
|
《桉树科技》
|
2023 |
0 |
|
14
|
福州东湖湿地不同生境土壤碳氮磷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特征 |
谢杨阳
刘旭阳
金强
黄佳芳
黑杰
林少颖
黄庄
候宁
王维奇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6
|
|
15
|
稻田长期施用沼液对土壤化学性质及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
董越勇
周雪娥
叶波
刘银秀
|
《浙江农业科学》
|
2021 |
3
|
|
16
|
贺兰山不同海拔优势植物细根-根际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张硕
郭艳菊
邱开阳
|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7
|
不同土壤基质条件下青檀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张莉
刘慧君
王源秀
王聪
王友保
|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8
|
川中丘陵区火棘生物量模型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陈俊华
刘一丁
蒋川东
刘威君
谢川
唐艺家
慕长龙
|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9
|
宁南黄土区典型人工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王月玲
许浩
安钰
韩新生
万海霞
董立国
米克进
|
《安徽农业科学》
|
2025 |
0 |
|
20
|
黄土高原不同密度刺槐林地土壤-微生物-胞外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黄浩博
毕华兴
赵丹阳
郭艳杰
林丹丹
韩金丹
|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