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时代生态劳动教育:内涵特征、育人功能与实践逻辑
被引量:
12
1
作者
罗艺
王路达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3-128,156,共7页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凸显了新发展理念对社会主义教育的指导意义,强调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生态价值取向,更加注重通过生态劳动教育培育未来社会的劳动人才。从生态文明角度看,生态劳动教育全面融入新发展理念,...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凸显了新发展理念对社会主义教育的指导意义,强调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生态价值取向,更加注重通过生态劳动教育培育未来社会的劳动人才。从生态文明角度看,生态劳动教育全面融入新发展理念,聚焦“新劳动”的生态内涵,发挥行为约束、潜能激发、情感养成、目标导向、全面发展五大育人功能,强调劳动教育过程、主体、评价、反思等维度的“生态”实践逻辑,以促进“生态人”培育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生态劳动教育
内涵特征
育人功能
实践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儿童视角的生态劳动教育实践
被引量:
3
2
作者
涂家文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9-42,共4页
重庆市巴蜀渝东中学在开展生态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探索运用儿童视角构建劳动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和精神素养。一是劳动基地的建设凸显儿童性,包括基地设施注重探索性、局部设计注重趣味性、基地文化注重知识性;二是劳动教材的编写...
重庆市巴蜀渝东中学在开展生态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探索运用儿童视角构建劳动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和精神素养。一是劳动基地的建设凸显儿童性,包括基地设施注重探索性、局部设计注重趣味性、基地文化注重知识性;二是劳动教材的编写体现主体性,邀请学生全程参与编写《生态劳动教育实践》校本教材,使其内容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心理和体力特性;三是劳动课程的实施彰显成长性,包括依托生态基地,体系化构筑劳动内容,多样化丰富劳动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劳动教育
儿童视角
五育并举
劳动
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面向生态正义的生态劳动教育
被引量:
18
3
作者
李政林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2-79,共8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生态文明成为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劳动是人塑造生态的根本方式,生态劳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面向生态正义构建生态劳动教育体系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使命。生态劳动教育...
在新时代背景下,生态文明成为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劳动是人塑造生态的根本方式,生态劳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面向生态正义构建生态劳动教育体系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使命。生态劳动教育通过基于生态正义的劳动伦理教育、观照互惠共生的劳动技术教育、指向协同进化的劳动创造教育三个层面架构核心内容,以回应生态劳动所指向的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理想目标,实现利用自然与呵护自然的统一。在实践层面,生态劳动教育从培育面向生态整体的劳动思维、构建五育融合的生态劳动知识体系、形成内外协同的生态劳动育人机制等方面落实推进,以综合融通的方式培育具有生态正义的“生态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劳动教育
劳动
教育
生态
正义
劳动
伦理
生态
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工业社会劳动到生态劳动:劳动教育的新面向
4
作者
刘霞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72,共8页
劳动是人类发展的起点。人通过劳动改造自然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在此过程中创造了社会关系,塑造了人本身。然而工业化大生产在提高人改造自然能力的同时,也造成了劳动的异化,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产生了生态环境危机。生态劳...
劳动是人类发展的起点。人通过劳动改造自然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在此过程中创造了社会关系,塑造了人本身。然而工业化大生产在提高人改造自然能力的同时,也造成了劳动的异化,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产生了生态环境危机。生态劳动是对工业社会异化劳动的扬弃和劳动本真的回归,是彰显人的类本质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生态劳动要求劳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强调人与自然的良性物质变换,关注劳动的自主性和价值感,是人以完整方式全面占有自身本质的劳动。生态劳动教育要在生态劳动理念的指引下,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劳动者自主、和谐的品格。生态劳动教育的实施要强调生态系统、整合思维,通过建构“人-自然-社会”生态教育共同体,在五育融合和日常生活中进行教育,真正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建设者,助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社会
劳动
劳动
异化
生态
劳动
生态劳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生态系统的价值意蕴及构建理路
被引量:
12
5
作者
梁广东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0期3-5,共3页
劳动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新时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生态系统需要深入解读内涵意蕴,明确构建劳动教育生态系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然之义、增强劳动教育实效性的实然需要、推动劳动...
劳动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新时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生态系统需要深入解读内涵意蕴,明确构建劳动教育生态系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然之义、增强劳动教育实效性的实然需要、推动劳动教育学科化发展的未然需要的时代价值。具体可以通过培植劳动教育科学研究生态、重构劳动教育多维共育生态、构建劳动教育多元评价生态以及厚育劳动教育文化传播生态等破解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困境,实现劳动教育生态良性循环与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劳动
教育
生态
系统
价值意蕴
科学研究
生态
多维共育
生态
多元评价
生态
文化传播
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智慧劳动教育生态建构的价值与实践
被引量:
2
6
作者
汪菊
《教学与管理》
2022年第15期6-9,共4页
人类社会由工业时代进入到信息时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技术取向劳动教育的局限、智慧劳动教育生态的价值诉求、劳动的智慧文化交互构成了智慧劳动教育生态建构的价值意蕴。同时,要明确智慧劳动教育生态建构的境域性、过程...
人类社会由工业时代进入到信息时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技术取向劳动教育的局限、智慧劳动教育生态的价值诉求、劳动的智慧文化交互构成了智慧劳动教育生态建构的价值意蕴。同时,要明确智慧劳动教育生态建构的境域性、过程性、包容性的内生逻辑,智慧劳动教育是在特定时空下的现实存在,是面向实践的持续生成,是基于生命成长的生态建构。智慧劳动教育生态建构实践路径在于通过内涵解读明晰智慧劳动教育深层意蕴,持续的课程建设打造智慧劳动教育实施载体,依托评价激发智慧劳动教育生态建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
劳动
教育
劳动
教育
生态
智慧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时代生态劳动教育:内涵特征、育人功能与实践逻辑
被引量:
12
1
作者
罗艺
王路达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
出处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3-128,156,共7页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DHA210340)。
文摘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凸显了新发展理念对社会主义教育的指导意义,强调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生态价值取向,更加注重通过生态劳动教育培育未来社会的劳动人才。从生态文明角度看,生态劳动教育全面融入新发展理念,聚焦“新劳动”的生态内涵,发挥行为约束、潜能激发、情感养成、目标导向、全面发展五大育人功能,强调劳动教育过程、主体、评价、反思等维度的“生态”实践逻辑,以促进“生态人”培育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新时代
生态劳动教育
内涵特征
育人功能
实践逻辑
Keywords
New Era
Ecological Labor Education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Educational Function
Practical Logic
分类号
G40-015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儿童视角的生态劳动教育实践
被引量:
3
2
作者
涂家文
机构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
出处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9-42,共4页
基金
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重点课题“三峡库区特色的中学生态劳动课程开发及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20-32-100)的研究成果。
文摘
重庆市巴蜀渝东中学在开展生态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探索运用儿童视角构建劳动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和精神素养。一是劳动基地的建设凸显儿童性,包括基地设施注重探索性、局部设计注重趣味性、基地文化注重知识性;二是劳动教材的编写体现主体性,邀请学生全程参与编写《生态劳动教育实践》校本教材,使其内容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心理和体力特性;三是劳动课程的实施彰显成长性,包括依托生态基地,体系化构筑劳动内容,多样化丰富劳动形式。
关键词
生态劳动教育
儿童视角
五育并举
劳动
基地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生态正义的生态劳动教育
被引量:
18
3
作者
李政林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2-79,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教育学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研究”(项目编号:VAA190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在新时代背景下,生态文明成为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劳动是人塑造生态的根本方式,生态劳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面向生态正义构建生态劳动教育体系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使命。生态劳动教育通过基于生态正义的劳动伦理教育、观照互惠共生的劳动技术教育、指向协同进化的劳动创造教育三个层面架构核心内容,以回应生态劳动所指向的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理想目标,实现利用自然与呵护自然的统一。在实践层面,生态劳动教育从培育面向生态整体的劳动思维、构建五育融合的生态劳动知识体系、形成内外协同的生态劳动育人机制等方面落实推进,以综合融通的方式培育具有生态正义的“生态人”。
关键词
生态劳动教育
劳动
教育
生态
正义
劳动
伦理
生态
文明
Keywords
ecological labor education
labor education
ecological justice
labor ethic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工业社会劳动到生态劳动:劳动教育的新面向
4
作者
刘霞
机构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72,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中小学生态道德培育机制研究”(BHA200127)。
文摘
劳动是人类发展的起点。人通过劳动改造自然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在此过程中创造了社会关系,塑造了人本身。然而工业化大生产在提高人改造自然能力的同时,也造成了劳动的异化,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产生了生态环境危机。生态劳动是对工业社会异化劳动的扬弃和劳动本真的回归,是彰显人的类本质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生态劳动要求劳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强调人与自然的良性物质变换,关注劳动的自主性和价值感,是人以完整方式全面占有自身本质的劳动。生态劳动教育要在生态劳动理念的指引下,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劳动者自主、和谐的品格。生态劳动教育的实施要强调生态系统、整合思维,通过建构“人-自然-社会”生态教育共同体,在五育融合和日常生活中进行教育,真正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建设者,助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关键词
工业社会
劳动
劳动
异化
生态
劳动
生态劳动教育
Keywords
industrial social labor
labor alienation
ecological labor
ecological labor education
分类号
G40-015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生态系统的价值意蕴及构建理路
被引量:
12
5
作者
梁广东
机构
绥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0期3-5,共3页
基金
2019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时代弘扬劳动精神助力龙江全面全方位振兴的价值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9KSE239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劳动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新时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生态系统需要深入解读内涵意蕴,明确构建劳动教育生态系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然之义、增强劳动教育实效性的实然需要、推动劳动教育学科化发展的未然需要的时代价值。具体可以通过培植劳动教育科学研究生态、重构劳动教育多维共育生态、构建劳动教育多元评价生态以及厚育劳动教育文化传播生态等破解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困境,实现劳动教育生态良性循环与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校
劳动
教育
生态
系统
价值意蕴
科学研究
生态
多维共育
生态
多元评价
生态
文化传播
生态
Keywords
universities
labor education ecosystem
value impli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ecology
multi-dimensional co-education ecology
multi-evaluation ecology
cultural communication ecology
分类号
G649.2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智慧劳动教育生态建构的价值与实践
被引量:
2
6
作者
汪菊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教学与管理》
2022年第15期6-9,共4页
文摘
人类社会由工业时代进入到信息时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技术取向劳动教育的局限、智慧劳动教育生态的价值诉求、劳动的智慧文化交互构成了智慧劳动教育生态建构的价值意蕴。同时,要明确智慧劳动教育生态建构的境域性、过程性、包容性的内生逻辑,智慧劳动教育是在特定时空下的现实存在,是面向实践的持续生成,是基于生命成长的生态建构。智慧劳动教育生态建构实践路径在于通过内涵解读明晰智慧劳动教育深层意蕴,持续的课程建设打造智慧劳动教育实施载体,依托评价激发智慧劳动教育生态建构活力。
关键词
智慧
劳动
教育
劳动
教育
生态
智慧文化
分类号
G40-015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时代生态劳动教育:内涵特征、育人功能与实践逻辑
罗艺
王路达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儿童视角的生态劳动教育实践
涂家文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面向生态正义的生态劳动教育
李政林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从工业社会劳动到生态劳动:劳动教育的新面向
刘霞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生态系统的价值意蕴及构建理路
梁广东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智慧劳动教育生态建构的价值与实践
汪菊
《教学与管理》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