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河干流输水运行对河流生态功效的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毛炜峄 高前兆 +5 位作者 秦莉 达伟 沈永平 张建岗 王进 王顺德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04-614,共11页
塔里木河干流在2005年阿拉尔站的年径流量为57.18×10~8 m^3,属丰水年,上、中、下游耗水量分别为31.63×10~8 m^3、18.93×10~8 m^3、7.206×10~8 m^3。1960-2004年新渠满站水文断面河床总淤积厚度达120 cm,由于河床淤... 塔里木河干流在2005年阿拉尔站的年径流量为57.18×10~8 m^3,属丰水年,上、中、下游耗水量分别为31.63×10~8 m^3、18.93×10~8 m^3、7.206×10~8 m^3。1960-2004年新渠满站水文断面河床总淤积厚度达120 cm,由于河床淤积,洪水漫溢不断增大,导致上游段耗水量呈不断增加趋势。2005年实施了第七次生态输水,向下游"绿色走廊"输水2.80×10~8 m^3。从2000-2005年向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应急输水,共七次累计输水时间900天,前期主要利用开都—孔雀河处在丰水期的有利时机,后期靠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成果和上游三源流的水量增加。总计从博斯腾湖和干流调水25.06×10~8 m^3,自大西海子水库泄洪闸向塔里木河最下游河道输水量达20.40×10~8 m^3。2005年水头连续五次到达台特玛湖,不仅使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生态条件得到了改善,而且也使干流两侧胡杨林生态林草得到较快的恢复,并使塔里木河干流全程流水的受损河流生态系统得到了修复。塔里木河干流区域林草面积142.1×10~4 hm^2,其中上游段46.8×10~4 hm^2,约占干流林草总面积的33.0%,位居第二,中游段81.1×10~4 hm^2,占总面积的57.1%,位居第一,而下游段14.1×10~4 hm^2,占总面积的9.9%,位居第三。结果显示,塔里木河干流上游、中游的植被面积与水量消耗极不协调。2001-2005年上游消耗水量均超过了塔里木河干流初始水权比例下的分配额度。为了保障塔里木河干流实现永久输水和维护其区域生态功能,建议急需对上游河段采取河道整治和疏浚等工程措施,进一步调整干流上、中、下游区水量泄放比例,才能使得塔里木河的综合治理实现生态河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水运行 生态功效 塔里木河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土地利用的生态服务功效评价方法——以常州市为例 被引量:18
2
作者 阳文锐 李锋 +2 位作者 王如松 熊侠仙 刘安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4486-4494,共9页
生态服务功能的产出是生态服务功效,分为正功效和负功效。快速城市化进程严重影响了土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导致城市人居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自然生态系统服务负功效逐渐增加。常州是我国东部沿海快速城市化的典型代表,城市化占用生态用地... 生态服务功能的产出是生态服务功效,分为正功效和负功效。快速城市化进程严重影响了土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导致城市人居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自然生态系统服务负功效逐渐增加。常州是我国东部沿海快速城市化的典型代表,城市化占用生态用地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在GIS和RS技术的支持下,采用网格分析法和复合生态评价的方法,建立了复合生态服务功效的空间评价指标体系,从正负生态功效两方面评价了当前土地利用的复合生态功效。结果表明当前常州市的土地复合生态服务功效64.5%为正功效,35.5%的土地生态服务为负功效。按照当前的城市发展思路,新的土地利用规划将进一步导致自然生态服务正功效的衰退。该研究为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提供了科学思路与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复合生态 生态服务功效 生态评价 生态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市土地复合生态服务功效演变特征 被引量:11
3
作者 阳文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169-4181,共13页
城市的发展依赖于土地复合生态系统提供各项的生态服务功能,其产出是生态服务功效,可分为正向和负向的服务功效。快速的城市化导致的土地利用变化影响了土地的生态服务功效。在GIS平台的支持下,基于遥感影像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数据,以... 城市的发展依赖于土地复合生态系统提供各项的生态服务功能,其产出是生态服务功效,可分为正向和负向的服务功效。快速的城市化导致的土地利用变化影响了土地的生态服务功效。在GIS平台的支持下,基于遥感影像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数据,以特大城市北京为案例城市,建立了基于正向和负向生态功效的空间指标体系,采用划分单元空间网格评价方法,评估了上一版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以来土地复合生态服务功效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影响了土地的复合生态功效,2003—2011年城市土地复合生态功效评价结果显示,土地的生态服务负功效在增长,而正功效在不断减少,2003年土地正负服务功效空间分别为57.7%和42.3%,2011年则分别为51.3%和48.7%。2003年的生态服务负功效空间以中心城为核心,成放射状向新城辐射;而2011年生态服务负功效空间以中心城为核心向外呈饼状蔓延;外延式的城市发展空间发展模式是导致负功效增长的主要因素。为建设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需要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和管理中,重视非建设用地的生态功能管理,引导外部生态空间渗入城市,强化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同时优化城乡结合部的用地结构,保育郊区的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生态 土地利用 生态服务功效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林中枯落物的作用 被引量:55
4
作者 吴长文 王礼先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8-30,共3页
林地枯落物对改良土壤、截持降雨、减少雨滴溅蚀、防止水土流失等都具有重要作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表明,搂去枯落物的林地,将使径流系数增大75%,最大径流流量增加58%,径流含沙量增大6.3倍,土壤侵蚀量增加12.95倍。在水保林经营活动中... 林地枯落物对改良土壤、截持降雨、减少雨滴溅蚀、防止水土流失等都具有重要作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表明,搂去枯落物的林地,将使径流系数增大75%,最大径流流量增加58%,径流含沙量增大6.3倍,土壤侵蚀量增加12.95倍。在水保林经营活动中,应重视枯落物的作用,严禁搂去林地枯落物。在水保林树种选择上应考虑其生产枝叶的能力,或采用针阔混交配置,以使水保林更好地发挥其生态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林 枯落物 生态功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