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益概念的扩张与生态刑法的重构 被引量:4
1
作者 邓国良 石聚航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7-103,共7页
社会利益价值的多元化导致法益概念的日渐扩展,生态法益成为新的法益类型,但并不必然意味着应当在刑法中改变现行基本体系和结构另起炉灶。为彰显生态刑法的重要性,生态犯罪的刑法体系应当以现行《刑法》第六章第6节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社会利益价值的多元化导致法益概念的日渐扩展,生态法益成为新的法益类型,但并不必然意味着应当在刑法中改变现行基本体系和结构另起炉灶。为彰显生态刑法的重要性,生态犯罪的刑法体系应当以现行《刑法》第六章第6节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为基本体例。以风险防控为分析工具,改变生态刑法人本中心的价值观,重估生态在刑法法益中的独立意义。在生态犯罪的罪量认定标准上,通过弹性的罪量标准设计,建构多维的评价标准,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未被明确列举的危害行为处罚间隙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益 生态 生态刑法 生态法益 罪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生态刑法法益塑造的经济分析法学论纲 被引量:3
2
作者 陈伟 熊波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4-60,共7页
以波斯纳为代表的经济分析法学,其作为法经济学的集大成者,提倡的效率最优化、市场的可持续化以及财富最大化价值实现了经济学与法学学科间的全面疏通。环境污染犯罪作为一种行为成本与罪后收益权衡的表现形态,生态法益经济分析的基本... 以波斯纳为代表的经济分析法学,其作为法经济学的集大成者,提倡的效率最优化、市场的可持续化以及财富最大化价值实现了经济学与法学学科间的全面疏通。环境污染犯罪作为一种行为成本与罪后收益权衡的表现形态,生态法益经济分析的基本立场在其中发挥着调节机制的作用。目前,生态法益中心论与人类利益中心论一直处于对峙阶段,然而,生态法益与人类利益两者的中心地位的具体标准以及界定方法却从未予以明确,极易导致法益极端化推崇的现象产生。生态法益的理性倡导的路径选择,应当是将生态法益制度始终结合生态经济的可持续运行铺展开来,防止生态法益和人类利益"单方面的、中心化的"概念生成,并避免陷入生态法益界定的抽象化漩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犯罪 经济分析法学 人类-生态刑法法益 环境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态刑法的从属性原则 被引量:3
3
作者 安柯颖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7-131,共5页
从属性是指一个事物附属于另一个事物的属性。源于行政刑法抑或经济刑法的从属性原则,生态刑法也具有突出的从属性原则。生态刑法的从属性原则是指保护生态法益的刑法规范应当具有依附于生态行政法律规范的基本性质。根据从属性原则的要... 从属性是指一个事物附属于另一个事物的属性。源于行政刑法抑或经济刑法的从属性原则,生态刑法也具有突出的从属性原则。生态刑法的从属性原则是指保护生态法益的刑法规范应当具有依附于生态行政法律规范的基本性质。根据从属性原则的要求,生态法益的保护抑或恢复应当成为生态刑法的基本目的,生态刑法的概念和规范应当具有生态行政法律的依据。在立法层面和司法实践中,应当组织起系统的生态法律体系,形成系统保护生态法益的堤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刑法 从属性 生态法益 优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刑法的价值理念 被引量:2
4
作者 蒋丽霞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61-62,共2页
通过对传统刑法价值理念的评析,寻找其在应对环境问题时的缺陷,最终构建人与自然协同进化和预防为主的生态刑法价值理念。
关键词 人与自然协同进化 生态刑法 价值理念 预防为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刑法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解读
5
作者 陆敏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5-129,共5页
长期以来,生态主义思潮主导下的生态刑法理论研究,一直占据主流话语权。然而,生态主义思潮自身的理论缺陷,决定了生态刑法在这条道路上必定不会走得太远。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任务在于为制定公平正义的生态法律、法规提供科学的价值... 长期以来,生态主义思潮主导下的生态刑法理论研究,一直占据主流话语权。然而,生态主义思潮自身的理论缺陷,决定了生态刑法在这条道路上必定不会走得太远。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任务在于为制定公平正义的生态法律、法规提供科学的价值基础,刑事法治也概莫能外。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为生态刑法的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刑法 生态主义思潮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观视阈下生态文明建设刑法保障的应然定位与未来走向 被引量:3
6
作者 范淼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3-80,共8页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推进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义。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完善生态环境刑法保障机制是关键一环。我国当前通过生态环境刑法的扩张化适用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从...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推进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义。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完善生态环境刑法保障机制是关键一环。我国当前通过生态环境刑法的扩张化适用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从以治为主向以防为主的方向转变,刑法保障机制在治理功能、预防功能和适用效益方面的有限性凸显。在推进共同富裕这一长期任务中,对于刑法保障机制,在不同的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应当赋予其不同的定位,从当前的预防法定位向保障法定位转变。因此共同富裕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刑法保障的未来走向在横向上需要构建多层次的立体防控体系,在纵向上需要根据共同富裕的具体阶段要求进行阶段化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共同富裕 生态环境刑法 危害生态环境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法生态化的立法原则 被引量:13
7
作者 梅宏 国维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4年第2期70-78,共9页
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挑战 ,要求我们反思传统刑法 ,将生态保护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融入刑法规范中 ,建立生态化的刑法体系。本文在分析环境犯罪现实危害与治理路径的基础上 ,提出了刑法生态化的立法改进中应贯彻的五项原则。
关键词 刑法生态 立法原则 环境犯罪 自然资源保护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刑法保护原则 环境权益 预防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生刑法观在环境污染防控体系的融合路径 被引量:5
8
作者 陈伟 熊波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4-155,共12页
民生刑法观的塑造和提炼彰显出刑法立法的人本主义价值和品格,并渲染出浓厚的刑事法返璞归真的质朴色彩。社会治理能力的渐趋转型和日臻完善为日益凸显的环境问题化解提供了战略机遇期,同时为"保民生、促民生、强民生"提供现... 民生刑法观的塑造和提炼彰显出刑法立法的人本主义价值和品格,并渲染出浓厚的刑事法返璞归真的质朴色彩。社会治理能力的渐趋转型和日臻完善为日益凸显的环境问题化解提供了战略机遇期,同时为"保民生、促民生、强民生"提供现实基础。环境污染犯罪的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应当依托于民生刑法观的价值指引和人类—生态刑法法益理念的正确解读。鉴于此,应当全面检视环境污染风险的刑事防控体系之困境,在刑法理念、立法、司法三个维度的环境风险研究范式过程中,将环境民生观予以精准化、细分化,以实现环境民生权益保障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犯罪 民生刑法 污染环境罪 环境民生 人类-生态刑法法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