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田农场管理现状与生态景观建设对策
1
作者 王美娜 孟璇 +3 位作者 张旭珠 乔玉辉 罗庆 刘云慧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5年第9期1687-1697,共11页
推进生态农场景观建设对实现高效、环保和可持续的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江苏省55家水稻农场管理者的问卷与实地调研,系统分析了生态景观建设的现状、管理者认知与偏好以及生态补偿意愿,揭示了当前生态用地建设面临的主要... 推进生态农场景观建设对实现高效、环保和可持续的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江苏省55家水稻农场管理者的问卷与实地调研,系统分析了生态景观建设的现状、管理者认知与偏好以及生态补偿意愿,揭示了当前生态用地建设面临的主要瓶颈与差异化需求。结果表明,大部分农场生态用地面积占比不足1%,且有机农场的生态用地比例显著高于常规农场。生态沟渠、花草带和秸秆还田等物理与农艺措施应用较为普遍,而防护林、生态水塘及生物多样性相关措施应用较少。管理者普遍认可生态用地的美观、污染防控和害虫控制功能,但对传粉服务、健康效益等生态功能认知较为有限。在布局偏好方面,管理者多倾向于在道路两侧设置生态用地,植被类型以花草类为主,最重视其经济价值和害虫控制功能。害虫防治中,物理防治措施接受度最高,生物措施应用较少。有机农场更倾向采用生物和物理防治,常规农场则仍依赖化学防治。多数管理者(72.73%)支持生态用地建设,且普遍希望生态用地比例不超过5%,并强烈偏好长期生态补偿机制,反映出其对经济风险和可持续收益的双重关切,另有20.00%持反对意见,7.27%持中立态度。因此,建议采取循序渐进的推广策略,加强生态用地生态与经济价值的宣传,并制定相应经济激励政策,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场 景观建设 生态用地 补偿意愿 生态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