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矿山生态修复评价体系及其修复建议——以云南省三江成矿带为例
1
作者 徐容 杨金中 +3 位作者 邢宇 汪洁 姚维岭 王体鑫 《地质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13-1323,共11页
【研究目的】矿产资源开发带来了一系列矿山生态环境问题,目前针对大尺度矿山生态修复评价的研究较少。利用云南省矿山开发状况遥感监测成果和区域自然地理数据,对云南省三江成矿带进行矿山生态修复评价,提出分区恢复治理建议。【研究... 【研究目的】矿产资源开发带来了一系列矿山生态环境问题,目前针对大尺度矿山生态修复评价的研究较少。利用云南省矿山开发状况遥感监测成果和区域自然地理数据,对云南省三江成矿带进行矿山生态修复评价,提出分区恢复治理建议。【研究方法】评价体系包括矿山开发占地方式、开采方式、矿种和污染类型4个矿山开发因子,以及海拔、坡度、坡向、土地覆被类型、降雨量和光照时间6个自然地理因子,利用层析分析法(AHP)确定评价因子权重,将研究区分为矿山生态环境严重影响区、较重影响区、一般影响区和基本无影响区,面积分别为780.68 km2、3356.80 km2、6640.84 km2和174569.36 km2,占比分别为0.4%、1.8%、3.5%和94.1%。【研究结果】严重影响区内的矿山生态问题主要为大规模露天开采严重破坏地形地貌,采场高陡边坡引发的地质灾害,以及硫、重金属造成土壤和水的严重污染;较重影响区内矿山生态修复针对的问题主要是植被破坏、土地损毁,以及固体废弃物的长期堆积导致的土壤、水体酸化和重金属富集;一般影响区内的矿山生态问题主要表现为中转场地、固体废弃物对土地资源的压占和矿山开采对地貌景观的破坏;基本无影响区内的矿山开发活动主要为矿山建筑,规模小且零星分布,对矿山生态环境基本无影响。【结论】本文探索建立了适用于大尺度矿山生态修复的评价方法体系,通过厘清不同影响区内的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可为开展矿山生态修复提供针对性建议,有望为相关政府部门管理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遥感数据 生态修复评价 生态影响区 生态修复建议 三江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