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庄浪河流域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被引量:
1
1
作者
高敏
刘学录
+3 位作者
郁文婷
张新宇
王鹏凯
孙静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272,共10页
【目的】识别庄浪河流域生态保护重要性的等级及其空间分布,为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化模型法与NPP定量指标法,完成流域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环境综合敏感性评价,形成不同重要性...
【目的】识别庄浪河流域生态保护重要性的等级及其空间分布,为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化模型法与NPP定量指标法,完成流域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环境综合敏感性评价,形成不同重要性等级分区。【结果】庄浪河流域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占总面积的52.56%,集中分布在流域上游生态极重要区和流域下游生态极敏感区,区内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为主;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功能以生物多样性和水土保持为主导;生态敏感性类型以极敏感为主,土地沙化是主要的生态问题。【结论】庄浪河流域的生态敏感性极高,生态综合服务功能极重要,土地利用类型与生态重要性、生态敏感性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国土空间优化的主要方向为耕地、建设用地从生态保护极重要区有序退出;生态修复的重点在于避免土地利用引起的土地沙化和提高水源涵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服务功能
重要性
评价
生态
敏感性
评价
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庄浪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MSPA模型和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的市域生态空间网络构建及优化
被引量:
9
2
作者
王崑
马春旭
+3 位作者
郑伊含
田鑫
洪丽
刘丹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20-228,326,共10页
[目的]探索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和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的市域生态网络构建方法,为市域生态网络规划与建设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为例,采用MSPA分析结果拓扑叠加研究区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综合得出生态源地;利...
[目的]探索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和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的市域生态网络构建方法,为市域生态网络规划与建设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为例,采用MSPA分析结果拓扑叠加研究区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综合得出生态源地;利用最小阻力模型提取研究区潜在生态廊道并结合重力模型进行重要度划分;从源地补充、廊道补充、增补踏脚石三方面进行生态网络结构优化。[结果]①根据MSPA分析结果,牡丹江市核心区域面积在景观类型中比例最高,为87.41%,其中林地为主要景观类型。②牡丹江市域内有主要生态源地10处,次要生态源地6处。③牡丹江市域内潜在重要生态廊道16条,一般生态廊道104条。④优化前生态网络闭合度(α指数)为0.53,优化后为0.66;网络连接数(γ指数)优化前为0.69,优化后为0.77,线点率(β指数)优化前为2.0,优化后为2.26。[结论]综合MSPA分析法和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法的生态网络构建方法运用,有助于生态网络的结构性和功能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网络
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形态学格局分析(MSPA)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
牡丹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生态保护优先区识别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陈康富
吴隽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855-3868,共14页
生态保护优先区识别对于城市群的整体性生态保护和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识别城市群生态保护优先区,有助于保障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水平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为研究对...
生态保护优先区识别对于城市群的整体性生态保护和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识别城市群生态保护优先区,有助于保障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水平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增加粮食供给等生态系统服务指标和土地利用强度等生态脆弱性指标构建新的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弥补原指标体系忽略部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或者关乎生态脆弱性的重要因素所导致的评价结果片面性问题;然后运用结合空间主成分分析法和有序加权平均算子(Ordered Weighted Averaged,OWA)的主客观结合赋权法进行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的多情景模拟,并基于保护效率和权衡度进行多情景择优,由此所得最优情景的生态保护优先区的整体生态保护价值相对最高,且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指标间权衡问题可能导致的评价误差;最终大湾区生态保护优先区面积为26406.04 km^(2),占大湾区陆域国土总面积的47.69%,主要分布在大湾区中部以外的肇庆、惠州、香港地区、广州北部、江门外环以及深圳东部沿海,同时优先区识别结果基本覆盖现有生态保护红线和周边大部分一般生态空间。构建了一种新的城市群生态保护优先区识别方法,该方法可为城镇和城市群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区域生态系统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生态
保护
优先区
有序加权平均(OWA)
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庄浪河流域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被引量:
1
1
作者
高敏
刘学录
郁文婷
张新宇
王鹏凯
孙静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272,共10页
基金
甘肃省国土空间规划前期专题研究项目(XZ-20190606)。
文摘
【目的】识别庄浪河流域生态保护重要性的等级及其空间分布,为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化模型法与NPP定量指标法,完成流域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环境综合敏感性评价,形成不同重要性等级分区。【结果】庄浪河流域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占总面积的52.56%,集中分布在流域上游生态极重要区和流域下游生态极敏感区,区内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为主;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功能以生物多样性和水土保持为主导;生态敏感性类型以极敏感为主,土地沙化是主要的生态问题。【结论】庄浪河流域的生态敏感性极高,生态综合服务功能极重要,土地利用类型与生态重要性、生态敏感性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国土空间优化的主要方向为耕地、建设用地从生态保护极重要区有序退出;生态修复的重点在于避免土地利用引起的土地沙化和提高水源涵养能力。
关键词
生态
服务功能
重要性
评价
生态
敏感性
评价
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庄浪河流域
Keywords
evalu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ecological service functions
ecosensitivity assessment
evalu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Zhuanglang River Basin
分类号
X82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MSPA模型和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的市域生态空间网络构建及优化
被引量:
9
2
作者
王崑
马春旭
郑伊含
田鑫
洪丽
刘丹
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20-228,326,共10页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GIS的石墨矿山生态恢复与矿区空间景观优化研究”(LH2023C012)。
文摘
[目的]探索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和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的市域生态网络构建方法,为市域生态网络规划与建设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为例,采用MSPA分析结果拓扑叠加研究区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综合得出生态源地;利用最小阻力模型提取研究区潜在生态廊道并结合重力模型进行重要度划分;从源地补充、廊道补充、增补踏脚石三方面进行生态网络结构优化。[结果]①根据MSPA分析结果,牡丹江市核心区域面积在景观类型中比例最高,为87.41%,其中林地为主要景观类型。②牡丹江市域内有主要生态源地10处,次要生态源地6处。③牡丹江市域内潜在重要生态廊道16条,一般生态廊道104条。④优化前生态网络闭合度(α指数)为0.53,优化后为0.66;网络连接数(γ指数)优化前为0.69,优化后为0.77,线点率(β指数)优化前为2.0,优化后为2.26。[结论]综合MSPA分析法和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法的生态网络构建方法运用,有助于生态网络的结构性和功能性提升。
关键词
生态
网络
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形态学格局分析(MSPA)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
牡丹江市
Keywords
ecological network
importance evaluation on ecological protection
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
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 model(MCR)
Mudanjiang City,Heilongjiang Province
分类号
X117.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生态保护优先区识别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陈康富
吴隽宇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市景观建筑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855-3868,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78274)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A1515011451)。
文摘
生态保护优先区识别对于城市群的整体性生态保护和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识别城市群生态保护优先区,有助于保障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水平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增加粮食供给等生态系统服务指标和土地利用强度等生态脆弱性指标构建新的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弥补原指标体系忽略部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或者关乎生态脆弱性的重要因素所导致的评价结果片面性问题;然后运用结合空间主成分分析法和有序加权平均算子(Ordered Weighted Averaged,OWA)的主客观结合赋权法进行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的多情景模拟,并基于保护效率和权衡度进行多情景择优,由此所得最优情景的生态保护优先区的整体生态保护价值相对最高,且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指标间权衡问题可能导致的评价误差;最终大湾区生态保护优先区面积为26406.04 km^(2),占大湾区陆域国土总面积的47.69%,主要分布在大湾区中部以外的肇庆、惠州、香港地区、广州北部、江门外环以及深圳东部沿海,同时优先区识别结果基本覆盖现有生态保护红线和周边大部分一般生态空间。构建了一种新的城市群生态保护优先区识别方法,该方法可为城镇和城市群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区域生态系统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
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生态
保护
优先区
有序加权平均(OWA)
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
Keywords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importance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priority areas
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
urban agglomeration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分类号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庄浪河流域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高敏
刘学录
郁文婷
张新宇
王鹏凯
孙静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MSPA模型和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的市域生态空间网络构建及优化
王崑
马春旭
郑伊含
田鑫
洪丽
刘丹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生态保护优先区识别研究
陈康富
吴隽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