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6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模式比较与路径实践--基于政策文本分析视角
1
作者 肖华斌 朱琳霄 +2 位作者 盛硕 曹情情 夏甜甜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59,共8页
山东省地处黄河流域的河海交汇区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防洪减灾以及新旧动能转换等关键任务的主战场。为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山东省沿黄地区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与规划,全力推动规划纲要的落地落实。文... 山东省地处黄河流域的河海交汇区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防洪减灾以及新旧动能转换等关键任务的主战场。为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山东省沿黄地区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与规划,全力推动规划纲要的落地落实。文章选取山东省及其沿黄地区52份相关政策文本,利用LDA主题模型构建了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政策主体三维评价体系,借助NVivo 11质性分析工具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政策目标层面聚焦生态资源保护、经济社会发展、居民福祉提升3大方面,其中,生态资源保护强调了河道防洪与滩区治理,经济社会发展体现了不同区域的发展战略,居民福祉提升关联了黄河文化与民生保障;政策工具层面,表现出内部分配不协调、与政策目标不匹配的问题。为进一步推进落实规划纲要的要求,山东省省级层面应增加供给型政策工具的具体实施,地市层面应稳定政策内容并拓宽焦点,县(区)层面应增加需求型政策工具制定与落实。通过各层级政府的协同联动以及各类政策工具的有机整合与高效运用,助力山东省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生态保护 质量发展 政策文本 三维量化 战略模式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链融合 绿电兴农 赋能黄河“几字弯”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2
作者 贾正如 高海叶 《农电管理》 2025年第8期11-13,共3页
黄河穿越内蒙古中西部,全长843千米,勾勒出壮美的“几字弯”,这里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要素俱全,是我国北方多个生态功能交汇区,鄂尔多斯地处黄河“几字弯”腹地,三面黄河环抱,境内流经728千米,为黄河流经全国第二长的地级市,是黄河流域... 黄河穿越内蒙古中西部,全长843千米,勾勒出壮美的“几字弯”,这里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要素俱全,是我国北方多个生态功能交汇区,鄂尔多斯地处黄河“几字弯”腹地,三面黄河环抱,境内流经728千米,为黄河流经全国第二长的地级市,是黄河流域关键生态节点,肩负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双重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3次到内蒙古考察,连续5年参加全国两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明确要求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质量发展 三链融合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性及障碍度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史玉芳 张天伦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5,共8页
为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研究提供参考,以2006—2020年黄河流域九省(区)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进行测度,并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和障碍度模型,探究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2个系统之... 为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研究提供参考,以2006—2020年黄河流域九省(区)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进行测度,并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和障碍度模型,探究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2个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九省(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时序上发展态势良好,但各省(区)异质性明显;2)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整体处于上升阶段,但水平仍较低,在时序上经历了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基本协调的演变历程,在空间上呈现下游>中游>上游的分布格局;3)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主要受污染治理、生态建设和创新发展三重制约,且各省(区)的主要障碍因子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障碍因子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评价问题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平 周戎星 +3 位作者 金菊良 周亮广 何思圜 吴成国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23,共7页
区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评价涉及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学科,是连接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桥梁。为推动区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调评价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发展,针对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评价中存在的概... 区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评价涉及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学科,是连接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桥梁。为推动区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调评价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发展,针对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评价中存在的概念不明确、耦合协调模型计算有误区、定量评价计算与物理解析相分离等问题,基于评价对象、评价指标、评价目标的系统综合评价三要素原则,重点探讨区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评价中的耦合度评价、耦合协调度评价等基本概念,以及单指标评价函数、指标权重、系统综合指标评价函数、耦合协调度计算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采用物理解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改进现有耦合协调评价方法的不足,引入集对分析等计算智能方法和戴明循环法以不断改进、开拓和创新系统间耦合协调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质量发展 生态保护 耦合协调评价 集对分析 使用误区 系统综合评价三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黄城市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时空演变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嘉嘉 张轲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0,28,共6页
为丰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并为沿黄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对策建议,分别构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60个沿黄地级市为样本单元,采用熵值法对指标赋权并计算2010—2020年沿黄各市生态保护指数、高质量发展指数,... 为丰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并为沿黄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对策建议,分别构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60个沿黄地级市为样本单元,采用熵值法对指标赋权并计算2010—2020年沿黄各市生态保护指数、高质量发展指数,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度、协调度并划分协调等级,计算相对发展度以判断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类型,分析沿黄城市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动态演变情况,结果表明:2010—2020年沿黄城市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调度大都稳中有升、少数城市呈下降趋势,2020年协调等级整体上还较低,尚有37个城市处于失调状态,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任重道远;从空间上看,沿黄城市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调度总体上呈现下游>中游>上游的格局,研究时段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调度平均值大小排序前十位的城市多为沿海城市或省会城市、后十位的城市多为各省(区)的边缘城市,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政策扶持程度和经济发展模式等对耦合协调度有重要影响;2020年沿黄城市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类型为生态保护滞后型的城市有31个、为均衡型的城市有5个、为生态保护领先型的城市有24个,表明沿黄城市生态保护整体上滞后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质量发展 耦合度 协调度 沿黄城市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实证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杰 张剑勇 马蓝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4,共6页
为准确把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以黄河流域9个省(区)全域为研究对象,基于2016—2020年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6—2020... 为准确把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以黄河流域9个省(区)全域为研究对象,基于2016—2020年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6—2020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水平和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上升态势,生态保护水平的区域格局由“下游高、中上游低”变为“中上游高、下游低”,高质量发展区域格局由“上中游高、下游低”变为“上中游低、下游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状况基本属于相互协调型,呈现由高质量发展相对滞后型向生态保护相对滞后型转变的趋势;研究期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整体较低但呈稳步上升趋势,耦合协调等级大致经历了“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的转变过程,今后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实证分析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协同推进机制 被引量:24
7
作者 何苗 任保平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9,共15页
探索如何更好地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具有重大意义且迫在眉睫。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需要以协同学为理论基础,以黄河流域的客观现实为基本考量,寻求流域一体化的协同发展模式。推进黄河流... 探索如何更好地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具有重大意义且迫在眉睫。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需要以协同学为理论基础,以黄河流域的客观现实为基本考量,寻求流域一体化的协同发展模式。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是一个涉及多个系统、多重目标、多个区域、多方利益、多元主体、多种关系、多个阶段的复杂系统性工程,需从功能协同、产业协同、空间协同和治理协同四大维度出发形成相应协同推进机制,并构建权责明晰的功能定位体系、优势互补的产业联动体系、统筹规划的区域治理体系和多元参与的全流域大治理体系,形成流域一体化发展的强大合力,以期早日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的提档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生态保护 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协同推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压力对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影响——基于黄河流域地级市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边志强 张倩华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69,共9页
本文基于2006~2022年黄河流域九省区9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经济增长压力对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影响效应、内在机制及异质性表现。结果表明:(1)2006~2022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本文基于2006~2022年黄河流域九省区9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经济增长压力对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影响效应、内在机制及异质性表现。结果表明:(1)2006~2022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总体从轻度失调发展到一般协调;(2)黄河流域经济增长压力对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具有显著而稳健的“倒U型”影响;(3)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是上述“倒U型”影响得以发挥的两条内在机制;(4)黄河流域经济增长压力对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倒U型”影响仅显著存在于资源型城市和中上游城市。研究结论可为黄河流域持续有效推进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提供经济增长目标设定维度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经济增长压力 生态保护 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倒U型 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宁市任城区湿地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对策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苗 于丽华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4期153-155,158,共4页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湿地面临功能退化、效益下降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多重风险。因此,系统调查湿地生态保护现状,探讨湿地生态保护技术,实现保护、利用与发展之间的平衡,对推进湿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湿地面临功能退化、效益下降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多重风险。因此,系统调查湿地生态保护现状,探讨湿地生态保护技术,实现保护、利用与发展之间的平衡,对推进湿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地调研,指出任城区在湿地生态保护修复中存在管护体系不完善、湿地资源退化、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有待提升、资金投入不足、科技支撑不足、产业发展不强等问题,提出要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统筹规划推进,从理顺管理体制、加大资金投入、实行分级管控、提高科研水平、发展绿色经济、加大宣传力度6个方面进行改善,旨在推动任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为南四湖乃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生态保护 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邑县推动黄河流域畜牧业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
10
作者 于成蛟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4年第4期46-48,共3页
畜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柱产业,发展畜牧业对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背景下,针对当前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发展绿色畜牧业,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生态保护 资源化利用 质量发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系统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法治建构的应然逻辑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祖增 王灿发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5-188,共14页
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目标,需要以法治保障作为核心论题。整体系统观作为一种聚合于传统文化、政治思想及哲学理论等诸多学科的全景化研究视角,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机理与法治建构原理予以有机... 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目标,需要以法治保障作为核心论题。整体系统观作为一种聚合于传统文化、政治思想及哲学理论等诸多学科的全景化研究视角,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机理与法治建构原理予以有机统合,与黄河流域生态法治的秩序期待和构造逻辑相契合。以此为分析工具,整体系统观视域下的黄河流域生态法治向度应基于法理基础的铺陈与“良法善治”的建构两个理路展开。之于前者,黄河流域生态法治建构的法理基础以时间、理念与规范三个场域为基本构成,以纵向时间的回溯与预见、权力主义与专业主义的整合、公私法的交融为进阶呈现;之于后者,理想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法治构造应依照以下进路展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这部综合性立法为基础,对下位法进行补位与修订,建构层次分明、逻辑严谨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从提升流域治理效能的目标定位出发,以立法确立的流域协调机制为统筹,实现“环境权利—环境权力”二元架构均衡配置基础上法律实施机制的协同作用;以适度环境司法能动主义为价值遵循,塑造预防性价值为主、救济性功能为辅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障体系;建立“三位一体”守法机制,推动形成党政领导干部带头守法、企业模范尊法、社会公众全民崇法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守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整体系统观 法治建构 法理基础 良法善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黄城市群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度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力隽 白云龙 +2 位作者 田林 冀梦玄 潘胜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19,共5页
为了深化黄河流域各城市群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机理的研究,给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以兰西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宁夏沿黄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按生态环境... 为了深化黄河流域各城市群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机理的研究,给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以兰西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宁夏沿黄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按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人水关系、人民幸福4个子系统建立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和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SMI-P模型计算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度,分析了沿黄各城市群2009—2018年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沿黄各城市群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度在空间上总体呈现东高西低(下游高上游低)的梯级分布格局;沿黄各城市群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度均呈上升趋势,且各城市群协同度的差异逐渐减小,2009年仅山东半岛城市群处于“接近协同”状态、其他城市群大都处于“濒临失衡”状态,2018年中原城市群和呼包鄂榆城市群也达到了“接近协同”状态、其他城市群即将达到“接近协同”状态;各城市群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人水关系、人民幸福4个子系统的协同发展指数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协同度高的城市群存在子系统协同发展指数较小的弱项,协同度低的城市群存在子系统协同发展指数较大的强项,因此各城市群应充分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补强弱项,实施差异化的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生态保护 质量发展 协同度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协调推进策略 被引量:298
13
作者 金凤君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3-39,共7页
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处理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对深化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形成新的发展格局和模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推动黄河流域保护和... 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处理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对深化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形成新的发展格局和模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推动黄河流域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处理好“四大关系”,建立长效机制和体系,构建“三区七群”协调发展格局,积极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强化以水为核心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生态保护 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 被引量:7
14
作者 姜德文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第1期1-4,共4页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福建、贵州等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黄河中游工矿集中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赣州、延安、长汀、右玉、拜泉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粤...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福建、贵州等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黄河中游工矿集中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赣州、延安、长汀、右玉、拜泉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等被列入了国家的先行区进行先行示范,成为引领改革发展的探索实践前沿区。应以区域性突出问题作为先行区的探索基础,以区域示范核心任务为重点开展前瞻探索,践行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等新发展理念,探索固碳、降碳、碳汇,生态服务功能与价值实现,科学精准治理,城市城镇水土保持,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智慧社会等新动力新路径,创新新发展阶段的体制机制,深度实践并系统总结新模式新技术,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范例、新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保护 生态文明 质量发展 先行区 改革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邱春清 蔡海生 +2 位作者 张婷 张学玲 左腾云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08-516,共9页
以修河流域12个县(市、区)作为研究区域,该文分析了2000、2010、2019年修河流域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与生态环境保护状况,以县域为研究单元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在生态保护方面综合考虑农业生态、城镇生态、自然生态3个子系统选取了13个指... 以修河流域12个县(市、区)作为研究区域,该文分析了2000、2010、2019年修河流域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与生态环境保护状况,以县域为研究单元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在生态保护方面综合考虑农业生态、城镇生态、自然生态3个子系统选取了13个指标因子,在高质量发展方面从五大发展理念出发选取了22个指标因子,对修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耦合协调度测算.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9年修河流域生态保护指数内部差距正在逐渐缩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形成“上游地区>中游地区>下游地区”的格局;(2)2000—2019年修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指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内部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上游和中游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均呈现上升趋势,下游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呈现下降趋势;(3)2000—2019年修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整体处于磨合阶段,状态较好,呈现增长态势;(4)修河流域耦合协调度的发展趋势与高质量发展指数变化趋势保持一致.从空间格局上看,受自然、区位、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修河流域生态本底较好,中游和上游地区生态保护明显优于下游地区生态保护,下游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优于中游和上游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度 修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综合评价 被引量:8
16
作者 史歌 任保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21,28,共7页
为了探寻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有效路径,构建包括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5个维度的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包括生态环境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和生态环境治理3个维度的生态保护评价... 为了探寻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有效路径,构建包括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5个维度的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包括生态环境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和生态环境治理3个维度的生态保护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2—2021年黄河流域九省(区)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分别计算高质量发展指数和生态保护指数,进而计算二者的耦合协调度、脱钩指数,并分析耦合协调等级、脱钩状态及其时空演变情况。结果表明:1)2002—2021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平均有所提升、变化趋势稳步向好,但西部落后于东部的高质量发展不均衡问题和各省(区)生态保护差异较大、生态环境脆弱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改变;2)2010年之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波动较大、耦合协调等级基本属失调,2010年后耦合协调度稳步提升、耦合协调等级逐渐由初级协调向良好协调和优质协调转变,但各省(区)耦合协调度及耦合协调等级差异较大;3)2002—2021年黄河流域九省(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脱钩状态,少数年份为扩张连接或弱脱钩,多数年份属不理想的强脱钩、强负脱钩、弱负脱钩或衰退连接,研究时段末多数省(区)出现高质量发展水平下降伴随生态环境改善的强负脱钩状态。提出了提升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路径:加强产业发展要素流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背景的林业规划研究--以东营市河口区为例 被引量:8
17
作者 宋振琪 王秀军 李庆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5期101-104,108,共5页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黄河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确保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合理保护、开发黄河下游林业资源是实现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林业发展规划是促进林业发展的重要依据。从生态、产业、文化的角度切入,探...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黄河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确保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合理保护、开发黄河下游林业资源是实现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林业发展规划是促进林业发展的重要依据。从生态、产业、文化的角度切入,探讨了黄河下游林业发展可实施的思路和途径。以东营市河口区林业发展总体规划为例,调查了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现状,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策略,以期为构建功能完善、结构稳定、效益良好的黄河流域生态林业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生态保护 质量发展 林业发展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时空分异特征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文辉 周兴 钟锦玲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5-174,185,共11页
探究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时空耦合关系,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和依据。运用TOPSIS模型测算2010—2019年广西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指数,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剖析两者的协调水平、时空演变趋势及... 探究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时空耦合关系,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和依据。运用TOPSIS模型测算2010—2019年广西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指数,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剖析两者的协调水平、时空演变趋势及集聚效应。结果显示:(1)广西生态保护水平呈波动增长态势,生态保护高水平城市主要分布在桂东北部,低水平集中于中部与南部沿海城市,桂西部城市主要为“中间区”,生态保护模式已由粗放式向全域型转变;(2)广西高质量发展水平经历了“加速增长—稳步优化—提质增效”的演变进程,指数由0.256升至0.622,在空间上大致呈“十”型带状发展格局;(3)广西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调水平持续提升,逐步转入初级与中级协调阶段,各市协调类型经历了“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的梯度提升阶段,形成了“一核三副三带”高低发展态势;(4)广西市际间的协调度Moran′s I指数均为负值且表现为下降趋势,呈负相关分布特征,市域差异持续增大,玉林、南宁、柳州、桂林市成为区域高值极化主区域。将“五位一体”发展理念贯穿经济发展,持续推进生态治理修复工作,是推动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协调并进的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可持续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九省(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调状况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程功鹏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15,共7页
为了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双重价值耦合视角出发,分别构建发展质量、生态保护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算各省(区)2020年发展质量指数和生态保护指数,构建以全国平均... 为了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双重价值耦合视角出发,分别构建发展质量、生态保护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算各省(区)2020年发展质量指数和生态保护指数,构建以全国平均发展质量指数和生态保护指数为坐标原点的生态保护-发展质量二维象限模型,依据各省(区)在二维象限的分布位置判断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调状态,结果表明:当前黄河流域各省(区)生态保护和发展质量差异较大,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以全国平均发展质量指数和生态保护指数为基准,把发展质量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视为高质量、把生态保护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视为优生态,据此把黄河流域各省(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调状况分为优生态-高质量、优生态-低质量、低生态-低质量、低生态-高质量4种类型,仅四川处于优生态-高质量的较理想状态,其他省(区)则处于优生态-低质量、低生态-低质量、低生态-高质量等3类不协调状态。从顶层战略设计、省(区)间协同治理、社会公众参与、生态保护刚性约束、权责利益约束、生态补偿等6个方面提出构建协同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质量发展 二维象限模型 区位分布 协同机制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俊玲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第12期93-94,共2页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带,也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本文简要介绍滑县黄河流域水生态治理、水资源利用调查情况,并针对存在问题,...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带,也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本文简要介绍滑县黄河流域水生态治理、水资源利用调查情况,并针对存在问题,就如何通过水生态治理保护,更好地促进滑县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推动滑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乃至整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将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县 黄河流域 生态保护 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