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石斛生态位差异和分子特征分析
1
作者 周润洋 刘思安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5-495,共11页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石斛生态位差异和分子特征,揭示不同石斛种间的遗传和生态关系,为石斛野生资源的保护及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3种代表性的石斛(霍山石斛、铁皮石斛和铜皮石斛)为研究对象,结合数据库和实地调查获取石斛在...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石斛生态位差异和分子特征,揭示不同石斛种间的遗传和生态关系,为石斛野生资源的保护及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3种代表性的石斛(霍山石斛、铁皮石斛和铜皮石斛)为研究对象,结合数据库和实地调查获取石斛在我国3个主要分布区的物种出现数据,从WorldClim数据库获取19个生态因子的数据,分析生态因子间的相关性,并计算3种石斛的特征生态位。对3种石斛的内部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并基于3种石斛的ITS序列相似性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3种石斛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生态因子间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7个主要的生态因子为年平均温度、月平均日温差、等温性、年温差、最旱季降水量和最暖季降水量。霍山石斛与铁皮石斛和铜皮石斛的生态位重叠度较低,分别为0.95%和1.87%,表明霍山石斛具有特定需求的生态位。铁皮石斛与铜皮石斛的生态位重叠度较高,达51.40%。对3种石斛进行两两比较时,生态位等价性的0假设未被拒绝(P>0.05),说明尽管3种石斛目前的生态位存在差异,但三者占据相似环境生态位的可能性不能被排除,表明田间混合栽培3种石斛存在一定可行性。铁皮石斛和铜皮石斛的重叠部分最多,说明二者的环境条件或资源共享程度最高,竞争最激烈。3种石斛样本的ITS序列的长度为690~710 bp。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铁皮石斛独自形成1个支持度很高的类群,而铜皮石斛和霍山石斛的个体被归入到2个支持度较低的其他类群。【结论】相比铁皮石斛和铜皮石斛,霍山石斛对生态因子的要求更为特定,霍山石斛和铜皮石斛的亲缘关系较近。采用ITS序列分析能将铁皮石斛从铜皮石斛和霍山石斛中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 生态位差异 ITS序列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性状多维性理解外来物种入侵的达尔文归化难题
2
作者 王世雄 何跃军 王文颖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3-201,共9页
达尔文归化难题是进行外来物种入侵预测的重要理论依据,然而,达尔文归化假说和预适应假说却预测了2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事实上,达尔文归化难题争论的焦点是物种间的差异性还是相似性促进了外来物种的成功入侵,究其原因可能是忽略了功能... 达尔文归化难题是进行外来物种入侵预测的重要理论依据,然而,达尔文归化假说和预适应假说却预测了2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事实上,达尔文归化难题争论的焦点是物种间的差异性还是相似性促进了外来物种的成功入侵,究其原因可能是忽略了功能性状的多维性。所谓功能性状的多维性,就是不同的功能性状可能代表着不同的生态功能轴,外来物种的入侵是多个维度上不同生态过程的综合结果。本研究以现代物种共存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基于环境过滤和适合度差异2个维度的入侵预测模型框架,不同维度对应着不同的功能性状以及不同的种间相似性关系。该预测模型表明,在环境过滤维度上与本地物种性状趋同,同时,在适合度维度上与本地物种性状趋异的外来物种是潜在的入侵物种,而其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本地群落的构建过程。该模型框架可为外来物种入侵预警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外来物种的防治与管理等提供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尔文归化假说 预适应假说 功能性状 适合度差异 生态位差异 入侵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