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濒危名贵药材——八角莲群落生态学调查及生态位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韦蓉静 徐浩峰 +2 位作者 田华林 罗桃 聂怡玫 《中国林副特产》 2014年第6期66-68,共3页
八角莲因其药用和观赏价值,造成人为过度采挖使自然资源破坏严重,为进一步掌握八角莲的生物学特性和自然适生条件,对三都县的野生八角莲资源做了详细调查,根据调查数据对八角莲的生态宽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指数进行了相应的测定与分析。... 八角莲因其药用和观赏价值,造成人为过度采挖使自然资源破坏严重,为进一步掌握八角莲的生物学特性和自然适生条件,对三都县的野生八角莲资源做了详细调查,根据调查数据对八角莲的生态宽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指数进行了相应的测定与分析。八角莲在各生境样地中的生态位宽度指数最小,生态位重叠指数较高,说明其生态位宽度较窄,并且种间竞争强烈,自然条件下生长状态与其它常见物种比较处于劣势。通过分析认为,对八角莲这一渐危种要合理保护与利用,并且加大人工驯化栽培的力度是十分必要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莲 生境调查 生态位分析 保护与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园蜘蛛与广翅蜡蝉的时间和空间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悦 吴筱萌 +5 位作者 陈诗燕 程鸿浩 张淋 周夏芝 邹运鼎 毕守东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67-1079,共13页
【目的】探讨蜘蛛类天敌与广翅蜡蝉科Ricanidae的时间和空间关系,为利用和保护自然天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地统计学方法、灰色系统分析方法和生态位分析法对‘安吉白茶’‘Anjibaicha’、‘黄山大叶种’‘Huangshandayezhong’... 【目的】探讨蜘蛛类天敌与广翅蜡蝉科Ricanidae的时间和空间关系,为利用和保护自然天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地统计学方法、灰色系统分析方法和生态位分析法对‘安吉白茶’‘Anjibaicha’、‘黄山大叶种’‘Huangshandayezhong’、‘龙井43’‘Longjing 43’、‘农抗早’‘Nongkangzao’、‘平阳特早’‘Pingyangtezao’和‘乌牛早’‘Wuniuzao’等6种茶园盛发期的广翅蜡蝉及11种蜘蛛种群动态进行分析,研究11种蜘蛛与广翅蜡蝉时间和空间关系的密切程度。【结果】根据空间关系密切指数之和可知:6种茶园与广翅蜡蝉空间关系密切的前5位蜘蛛依次是鞍型花蟹蛛Xysticus ephippiafus (5.741 5)、斜纹猫蛛Oxyopes sertatus (5.694 2)、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 (5.688 6)、八点球腹蛛Theridion octomaculatum (5.650 2)和粽管巢蛛Clubiona japonicola (5.537 3);根据时间关系密切指数之和可知:6种茶园与广翅蜡蝉时间关系密切的前5位蜘蛛依次是草间小黑蛛(5.602 6)、三突花蟹蛛Misumenops tricuspidatus (5.427 9)、八点球腹蛛(5.351 9)、鳞纹肖蛸Tetragnatha squamata (5.079 1)和锥腹肖蛸Tetragnatha maxillosa (5.068 6)。【结论】综合分析得出,与广翅蜡蝉时间和空间关系密切的前3位蜘蛛依次是草间小黑蛛(11.291 2)、八点球腹蛛(11.002 1)和三突花蟹蛛(10.993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翅蜡蝉科 时间和空间关系 地统计学 灰色关联度 生态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茎泽兰潜在分布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王翀 林慧龙 +1 位作者 何兰 曹坳程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0-30,共11页
紫茎泽兰的生态适应性强,是我国外来入侵物种中危害最为严重的恶性杂草。研究紫茎泽兰的适生性特征及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是制定防控策略的重要基础,为此,本研究采用了将生态位因子分析(ENFA)与最大熵模型(MaxEnt)嵌套的方法,... 紫茎泽兰的生态适应性强,是我国外来入侵物种中危害最为严重的恶性杂草。研究紫茎泽兰的适生性特征及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是制定防控策略的重要基础,为此,本研究采用了将生态位因子分析(ENFA)与最大熵模型(MaxEnt)嵌套的方法,首先通过ENFA对环境因子进行降维,利用降维后的环境因子以及当前及A1b情景的未来气候数据,根据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紫茎泽兰的潜在分布,并使用ROC曲线分析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当前气候情景下,紫茎泽兰的分布区以云南、贵州、广西等省为主;未来A1b情景下,易入侵等级(入侵概率为0.6-1.0)的区域面积将会由当前的12.82km^2增加至2080s的21.30km^2,中心点将由当前位置向西南方向移动61km;而其中高入侵概率等级(入侵概率为0.8-1.0)的区域面积将由当前的0.42km^2增加至2080s的0.91km^2,中心点将由当前位置向东南方向移动178.66km。根据当前及未来A1b气候情景下紫茎泽兰潜在分布情况,并根据不同入侵等级区域采取相应的防除治理措施,将对紫茎泽兰的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入侵 紫茎泽兰 生态模型 生态因子分析(ENFA) 最大熵模型(Max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