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大学生生态伦理意识培育机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遐见 叶昌友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3-46,共4页
为适应全球生态危机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形势,高校应当依据科学发展观确立科学的生态伦理理念;应将环保知识和生态伦理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纳入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应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激发主体多样性发展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生态主体意识... 为适应全球生态危机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形势,高校应当依据科学发展观确立科学的生态伦理理念;应将环保知识和生态伦理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纳入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应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激发主体多样性发展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生态主体意识,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生态伦理意识培育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生态伦理意识 培育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生专业教育视阈下的生态伦理意识培养 被引量:4
2
作者 于淼 胡文华 +1 位作者 张金凤 梁慧敏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9年第6期36-37,共2页
基于医学专业教育培养医学生的生态伦理意识,就是以医学专业教育为突破口,由生态向医学生渗透,培养医学生生态伦理意识,以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发展的需要,保证医学生"精神成人",从而使生态伦理教育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在具体的... 基于医学专业教育培养医学生的生态伦理意识,就是以医学专业教育为突破口,由生态向医学生渗透,培养医学生生态伦理意识,以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发展的需要,保证医学生"精神成人",从而使生态伦理教育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在具体的实施途径上,从把握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入手,把社会实践作为生态伦理意识培养的外延力量,同时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为医学生生态伦理意识的培养提供基础,作为该课程实践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专业教育 生态伦理意识 医学生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尔斯的生态伦理意识——2006年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品《回声制造者》评析 被引量:8
3
作者 薛玉凤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4-78,共5页
《回声制造者》(2006)是当代美国著名小说家、后现代派小说的后起之秀理查德.鲍尔斯的第九本小说,作品问世后立即获得了当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赢得广泛好评。与鲍尔斯的前几部作品一样,《回声制造者》是一部内涵丰富的信息小说,更是... 《回声制造者》(2006)是当代美国著名小说家、后现代派小说的后起之秀理查德.鲍尔斯的第九本小说,作品问世后立即获得了当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赢得广泛好评。与鲍尔斯的前几部作品一样,《回声制造者》是一部内涵丰富的信息小说,更是一部名符其实的生态小说。作者在小说中利用后现代互文手法,大量引用《沙乡年鉴》、《豪旅》等生态伦理学名著,借用利奥波德等生态伦理学家的理论,通过故事的形式形象地传达自己的生态伦理意识与生态思想,在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今天,小说显得尤其耐人寻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尔斯 《回声制造者》 生态伦理意识 互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民生态伦理意识解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高红杰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6期11-12,共2页
伴随着人与自然关系认知的发展,我国农民的生态伦理观念经历了由朴素生态伦理意识到工业文明时代生态伦理意识、生态文明时代生态伦理意识的转变。农民生态伦理意识的发展变化是主客观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培植农民生态伦理意识,必... 伴随着人与自然关系认知的发展,我国农民的生态伦理观念经历了由朴素生态伦理意识到工业文明时代生态伦理意识、生态文明时代生态伦理意识的转变。农民生态伦理意识的发展变化是主客观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培植农民生态伦理意识,必须根据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实际情况,通过生态伦理教育、生态伦理法制建设、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和倡导生态消费,促进其形成和巩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农民 生态伦理 生态伦理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赛珍珠小说中的生态伦理意识 被引量:1
5
作者 魏兰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0-25,共6页
本文以生态伦理学批评理论为依据,剖析美国作家赛珍珠在其《大地三部曲》中所体现的生态伦理意识:在文学创作中,作家聚焦"土地"和最具中国国民代表性的农民,并将二者关系上升到生态伦理的层面,既突破了伦理文化传统,又对自然... 本文以生态伦理学批评理论为依据,剖析美国作家赛珍珠在其《大地三部曲》中所体现的生态伦理意识:在文学创作中,作家聚焦"土地"和最具中国国民代表性的农民,并将二者关系上升到生态伦理的层面,既突破了伦理文化传统,又对自然与人类的德行相参、和谐互动予以伦理学意义上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珍珠 《大地三部曲》 生态伦理意识 土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啸山庄》框架叙事中潜生态伦理意识的凸显
6
作者 夏文静 王欣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44-246,共3页
艾米莉在《呼啸山庄》中放弃了在当时流行的第三人称全知叙述模式,采用了由居于不同层面的多个第一人称叙事者共同叙述故事的框架叙事,使作者的声音彻底从小说中引退,尽管牺牲了一定的叙事宽度和自由,但有助于小说摆脱作者干预的痕迹,... 艾米莉在《呼啸山庄》中放弃了在当时流行的第三人称全知叙述模式,采用了由居于不同层面的多个第一人称叙事者共同叙述故事的框架叙事,使作者的声音彻底从小说中引退,尽管牺牲了一定的叙事宽度和自由,但有助于小说摆脱作者干预的痕迹,取得现实生活般客观逼真的效果,从而将小说的荒诞内容与其现实主义的伦理诉求融为一体。与此同时,由于作者声音的彻底隐退,整部小说并无统摄全篇的声音为读者的道德判断指点迷津,故而凸显了不同叙事者之间在生态伦理意义上不同的道德立场,提醒读者积极参与解读,以欲扬先抑的方式实现了对小说中潜生态伦理意识的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啸山庄》 框架叙事 生态伦理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农民生态伦理意识的对策研究
7
作者 刘智元 蒋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5期6983-6984,6988,共3页
在江苏省开展了有关农民生态伦理教育的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看,部分农民的生态伦理意识较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重视并解决。分析结果显示,提高农民生态伦理意识有利于其关注生态环境、支持生态保护政策、积极投入生态保护活动。农... 在江苏省开展了有关农民生态伦理教育的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看,部分农民的生态伦理意识较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重视并解决。分析结果显示,提高农民生态伦理意识有利于其关注生态环境、支持生态保护政策、积极投入生态保护活动。农民生态伦理教育需要培育农民的公民意识,强化教育的针对性,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等方面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伦理意识 农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态文明意识 被引量:21
8
作者 闫喜凤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5-68,共4页
党的十七大报告里第一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到2020年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全球生态问题高度负责的精神。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提... 党的十七大报告里第一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到2020年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全球生态问题高度负责的精神。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增强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生态文明意识包括生态伦理意识、生态价值意识、生态科技意识和生态审美意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伦理意识 生态价值意识 生态科学意识 生态审美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色的躯体——论艾丽斯·沃克诗歌的生态书写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卓 《山东外语教学》 2005年第5期96-99,共4页
作为美国当代文坛最为活跃的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以她特色鲜明的小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沃克的文学生涯却是从诗歌创作开始的,而且,诗歌创作贯穿了她的一生.从1968年的<曾经>到2003年的<永远信赖你,良善的大地>... 作为美国当代文坛最为活跃的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以她特色鲜明的小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沃克的文学生涯却是从诗歌创作开始的,而且,诗歌创作贯穿了她的一生.从1968年的<曾经>到2003年的<永远信赖你,良善的大地>,沃克在她的诗歌中融入了不同时期的人生体验和深刻思想.值得注意的是,沃克在1990年后发表的诗歌显示了越来越强烈的生态精神,这赋予了她的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以沃克的<她蓝色的躯体我们知道一切:1965-1990>和<绝对信赖你,良善的大地>这两本诗集为研究文本,透视沃克诗歌的生态精神和生态伦理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书写 生态批评 生态精神 生态伦理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