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人类中心论的本质——关于生态伦理学论争的一个反思 被引量:8
1
作者 陆树程 崔昆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8-93,141,共6页
生态伦理学中的人类中心论是一个价值论命题,它与人类沙文主义没有本质区别。人类中心论通常以维护人类利益特别是其长远整体利益自居,以此作为自己的本质,但"维护人类利益"并不是人类中心论的特质,这是它与非人类中心论的共... 生态伦理学中的人类中心论是一个价值论命题,它与人类沙文主义没有本质区别。人类中心论通常以维护人类利益特别是其长远整体利益自居,以此作为自己的本质,但"维护人类利益"并不是人类中心论的特质,这是它与非人类中心论的共通之处。两者的本质区别并不是由"对人类单方面利益的态度"所决定的,而是由它们对其所共同面对的问题"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的解答所决定的。人类中心论认为人是唯一价值主体,其本质就在于它是一种绝对主体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伦理学 人类中心论 非人类中心论 绝对主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伦理学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30
2
作者 刘福森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7-81,共5页
人理与物理的冲突,是确立人与自然之间伦理关系的理论障碍;西方近代理性主义的主体性哲学以及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阻断了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伦理关系的通路;生命同根是在人与自然之间确立伦理关系的价值基础。要确立起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 人理与物理的冲突,是确立人与自然之间伦理关系的理论障碍;西方近代理性主义的主体性哲学以及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阻断了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伦理关系的通路;生命同根是在人与自然之间确立伦理关系的价值基础。要确立起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就必须彻底超越近代理性主义的主体性哲学、科学主义、功利主义和西方现代伦理学的思维框架,回归前理性的、前逻辑的、前概念的、前科学的古代自然观和建立在体悟的、情感基础上的非理性主义的伦理学。新伦理学是一种建立在人对自然的崇敬、感激、同情、关爱等情感基础上的非理性的伦理学,是一种确保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亲密相依的伦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生态伦理学 发展 理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新、拓新与创新——论生态伦理学对伦理学的贡献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湘溶 《伦理学研究》 2007年第1期28-33,共6页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弘扬生态伦理,繁荣生态伦理学。生态伦理学对伦理学的贡献功不可没,主要体现为:开辟了伦理学研究的新领域,确立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原则,培育了人对自然的新态度,对传统思想展开了新的系统批判,明确了人类在自然生...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弘扬生态伦理,繁荣生态伦理学。生态伦理学对伦理学的贡献功不可没,主要体现为:开辟了伦理学研究的新领域,确立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原则,培育了人对自然的新态度,对传统思想展开了新的系统批判,明确了人类在自然生活中扮演的新角色,对伦理学基本观念进行了新阐释,制定了人类行为新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伦理学 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伦理学的建立与发展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宏康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1998年第4期8-11,共4页
简述了生态伦理学在西方和我国的建立与发展,讨论了生态伦理观与绿色经济的关系及其不同的发展阶段。生态伦理观不但支持将伦理中个人的权力和利益延伸至当代所有的人群(同代间的平等标准),而且还将其延伸至未来的后代人(不同代际间的... 简述了生态伦理学在西方和我国的建立与发展,讨论了生态伦理观与绿色经济的关系及其不同的发展阶段。生态伦理观不但支持将伦理中个人的权力和利益延伸至当代所有的人群(同代间的平等标准),而且还将其延伸至未来的后代人(不同代际间的平等标准)。深生态学则要求更高,提出一个道德参照级,延伸至非人类的权力和利益(动物、植物、物种和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伦理学 环境伦理 绿色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伦理学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
5
作者 何玲玲 《广西工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S2期86-89,共4页
生态伦理学是一门从伦理道德角度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交叉性学科,它是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失衡引起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本文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道德关系,揭示生态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规范,并提出相关措施。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生态伦理学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美学和生态伦理学原理在景观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元颖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3期229-230,共2页
生态美学是体现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的伦理学。以西方哲学家的美学及伦理学观点为依据,通过对生态伦理学和生态美学观点的具体阐述,说明此理论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同时,结合相关理论,诠释其在生态旅游规划、生态... 生态美学是体现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的伦理学。以西方哲学家的美学及伦理学观点为依据,通过对生态伦理学和生态美学观点的具体阐述,说明此理论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同时,结合相关理论,诠释其在生态旅游规划、生态景观设计等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学 生态伦理学 生态旅游规划 生态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与自然和谐”作为生态伦理学的对象——兼议关于“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
7
作者 钱广荣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4-109,共6页
中外学界普遍将生态伦理学的对象归于生态道德,这种流行看法其实并没有抓住生态伦理学对象的基本学理问题。生态伦理学的对象应是"人与自然和谐",本质上是实践的历史的范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理论研究应摈弃关于人与自然孰为"... 中外学界普遍将生态伦理学的对象归于生态道德,这种流行看法其实并没有抓住生态伦理学对象的基本学理问题。生态伦理学的对象应是"人与自然和谐",本质上是实践的历史的范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理论研究应摈弃关于人与自然孰为"中心"的不必要争论,实践尚厉行生态道德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 生态伦理学对象 生态道德建设 历史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伦理学角度的都江堰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
8
作者 王颖梅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1-16,共6页
5·12地震三年后,都江堰旅游业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考虑旅游生态的脆弱性,实现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是都江堰旅游业必然的选择。本文基于生态伦理学的研究视角,通过分析旅游企业、当地居民和旅游者三方调研数据... 5·12地震三年后,都江堰旅游业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考虑旅游生态的脆弱性,实现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是都江堰旅游业必然的选择。本文基于生态伦理学的研究视角,通过分析旅游企业、当地居民和旅游者三方调研数据,探讨都江堰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旅游企业应尊重自然的权利和限度,提高员工生态文明意识;社区居民需树立环境友好精神,保护本地传统文化;旅游者要尊重自然、保护旅游地的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伦理学 旅游可持续发展 5·12地震 都江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态伦理学视角解读劳伦斯的《恋爱中的女人》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剑莹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63-165,共3页
生态伦理学是一门新兴的伦理学分支学科,它将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从人和社会领域扩展到人与自然的领域,从而也为文学文本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以生态伦理学为依据,分析劳伦斯的经典作品《恋爱中的女人》,解读劳伦斯在小说中如何深... 生态伦理学是一门新兴的伦理学分支学科,它将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从人和社会领域扩展到人与自然的领域,从而也为文学文本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以生态伦理学为依据,分析劳伦斯的经典作品《恋爱中的女人》,解读劳伦斯在小说中如何深刻体现他的自然观和生态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伦理学 劳伦斯 生态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子》中的生态伦理学资源
10
作者 郭丽娟 《船山学刊》 2005年第4期95-96,共2页
先秦道家思想中《老子》以独特的视角思考“天人”关系,提出了许多颇具启发意义的思想,是人们思考和解决人类生态问题的思想文化资源。
关键词 《老子》 文化资源 生态伦理学 道家思想 生态问题 先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伦理学概论》课程教学的几点探讨
11
作者 陈志军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43-144,共2页
生态伦理学作为一门在更高层次上讨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学科,如何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让这门课真正具有现实的意义,力求使关爱自然的观念早日内化为个人的品性。就不仅要仰望未来,更要始于足下,让学生在实践和... 生态伦理学作为一门在更高层次上讨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学科,如何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让这门课真正具有现实的意义,力求使关爱自然的观念早日内化为个人的品性。就不仅要仰望未来,更要始于足下,让学生在实践和体证中寻求人与自然的真正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伦理学 课程教学 生态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伦理学对伦理学的贡献
12
《华中建筑》 2007年第10期I0009-I0009,共1页
与以往伦理学相比较,生态伦理学在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指向的结合上实现了一系列的启新拓展与创新,从而对伦理学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这些贡献主要有七个方面:一是开辟了伦理学研究的新领域,伦理学关注的是人与人的道德关系;... 与以往伦理学相比较,生态伦理学在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指向的结合上实现了一系列的启新拓展与创新,从而对伦理学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这些贡献主要有七个方面:一是开辟了伦理学研究的新领域,伦理学关注的是人与人的道德关系;二是确立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伦理学 人与自然关系 基础理论 道德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艺术设计中的生态伦理学
13
作者 宋永栋 《艺术科技》 2016年第7期274-,共1页
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人类文明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全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并急剧蔓延。人类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上的满足,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所以我们不得不放慢发展的脚步,擦亮被经济利益... 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人类文明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全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并急剧蔓延。人类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上的满足,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所以我们不得不放慢发展的脚步,擦亮被经济利益蒙蔽的双眼,重拾我们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如何减轻地球环境负荷,便成了人类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艺术设计作为一个活跃在我们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的文化载体,开始在原有的思想理念基础之上肩负起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不论在开展艺术设计活动本身的行为行动上,还是艺术设计本身的宣传内容上,都必须从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发展得角度出发。因此,当下艺术设计在面临生态环境的诸多问题时,引入生态伦理学是解决生存之道的必由之路,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首先阐述了生态伦理学的发展及其重要意义,并重点探讨了艺术设计中的生态伦理学,及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传播作为艺术设计的基本效能,是生态伦理学最好的宣传媒介,同时生态伦理学也是保障艺术设计发展和鲜活性的理论基础,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生态设计是二者的最佳结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 艺术设计 生态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GDP核算的生态伦理学意蕴阐释
14
作者 张欣然 《新经济》 2019年第4期84-87,共4页
作为一种体现生态关怀的国民经济核算法,绿色GDP核算是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以及可持续发展概念逐渐兴起的背景之下走入大众的视野当中的。与此同时,环境哲学也日益受到学者的关注,而生态伦理学就是在环境哲学与伦理学的不断交融中产... 作为一种体现生态关怀的国民经济核算法,绿色GDP核算是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以及可持续发展概念逐渐兴起的背景之下走入大众的视野当中的。与此同时,环境哲学也日益受到学者的关注,而生态伦理学就是在环境哲学与伦理学的不断交融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并在发展壮大过程中日益显现出广泛性、复杂性与社会历史性特征。绿色GDP核算与生态伦理学的最终目标都致力于实现人类和生态两方面的平衡与可持续发展,并且与生态伦理学一道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价值进行了经济学和伦理学两方面的积极论证,因此对这一核算方法的应用过程亦是生态伦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贯彻过程,因此绿色GDP核算也包含了生态伦理学的价值意蕴,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价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GDP 生态伦理学 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伦理思维之间的冲突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培超 《船山学刊》 2000年第2期45-49,共5页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伦理思维 现代 冲突 “天人合一” 生态伦理学 伦理研究 理论倾向 理论建构 一致性 思想 感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作品的生态伦理意义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建萍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6-27,共2页
20世纪以来,地球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类生存和人类文明都处在危险之中,这已经引起了全球知识界的忧虑。生态伦理学呼吁人类把人和自然的关系确立为一种道德关系,人类应当追求与自然同生共荣、协同进步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电... 20世纪以来,地球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类生存和人类文明都处在危险之中,这已经引起了全球知识界的忧虑。生态伦理学呼吁人类把人和自然的关系确立为一种道德关系,人类应当追求与自然同生共荣、协同进步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电影在改善人类所居住的地球的生态环境上具有其他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电影可以说是拥有了艺术形式能量最多的艺术表现形式。所以拯救我们的地球,改善我们所居住的生态环境,调整人类扭曲的生态伦理观念,电影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生态伦理学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生态伦理的人性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丽娟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50-154,共5页
生态伦理学领域存在着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念上的分歧,严重影响了生态伦理为解决生态危机问题而进行的道德辩护的功能。从表面上看,分歧缘于两者之间存在"自然存在物是否有道德地位"的观念差异,深层则反映出... 生态伦理学领域存在着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念上的分歧,严重影响了生态伦理为解决生态危机问题而进行的道德辩护的功能。从表面上看,分歧缘于两者之间存在"自然存在物是否有道德地位"的观念差异,深层则反映出两种理论都存在人性的缺失,出现了作为生态伦理哲学基础的错位问题。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性危机,近代以来形成的现代性人性观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深层原因。要解决生态危机问题,就要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消解现代性人性观,形成关爱自然界的人性,构建为人自身立法的新型生态伦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伦理学 人性 现代性:人为自身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星救援》的生态伦理观解读
18
作者 王丽 《戏剧之家》 2019年第4期84-86,共3页
作为科幻冒险电影,《火星救援》在雷德利·斯科特的执导下,突破窠臼,将老题材拍出了新意,给众多观影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观影体验。本文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解读2015年的经典影片《火星救援》,主要从生态危机、大地伦理学及生态女性... 作为科幻冒险电影,《火星救援》在雷德利·斯科特的执导下,突破窠臼,将老题材拍出了新意,给众多观影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观影体验。本文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解读2015年的经典影片《火星救援》,主要从生态危机、大地伦理学及生态女性主义三个方面对影片进行了分析。在人类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今天,对影片的生态解读是时代的需要,它呼吁建立新的道德原则,倡导全球意识,从而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共存共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救援 生态伦理学 大地伦理学 生态女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19
作者 张娓娓 《改革与开放》 2008年第12期41-42,共2页
我国传统文化中体现的朴素的生态思想和农业生产实践的成果,堪称人类农业文明时代生态伦理传统的典型,与主客二分、天人对立的西方近代思想相比.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比较符合我们这个复杂世界的真实情况.也有利于人类正... 我国传统文化中体现的朴素的生态思想和农业生产实践的成果,堪称人类农业文明时代生态伦理传统的典型,与主客二分、天人对立的西方近代思想相比.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比较符合我们这个复杂世界的真实情况.也有利于人类正确地对待自然,从而有益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其中蕴含的与“真善美”相统一思想能够补充西方科学理性的不足。认真挖掘其中蕴含着的朴素的生态伦理观.对于丰富生态伦理学的理想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生态伦理思想 农业生产实践 生态伦理学 生态伦理 生态思想 伦理传统 文明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中国“礼”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
20
作者 王玉芝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8年第6期14-17,共4页
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是"礼"。中华民族文化的"礼"源于自然,体现了中华文明"天人合一"、"天人合德"的核心思想。"礼"文化中所蕴涵的生态伦理观是现代社会... 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是"礼"。中华民族文化的"礼"源于自然,体现了中华文明"天人合一"、"天人合德"的核心思想。"礼"文化中所蕴涵的生态伦理观是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追寻、探索的目标之一,是建构现代和谐社会的文化精髓。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对建构现代和谐社会的生态关系及生态伦理学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伦理 孟子 现代和谐社会 人类 生态伦理学 大地伦理 中华民族文化 中华文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