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障粮食安全造成的生态价值损失评估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芦蔚叶 姜志德 +2 位作者 张应龙 谢永生 王继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561-2570,共10页
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是我国政府必须切实解决的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借鉴前人的生态服务价值理论与评估模型的基础上,阐明了保障粮食安全造成的生态服务价值损失的内涵,并以理论分析为依据,... 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是我国政府必须切实解决的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借鉴前人的生态服务价值理论与评估模型的基础上,阐明了保障粮食安全造成的生态服务价值损失的内涵,并以理论分析为依据,分别构建了评估不同类型生态服务价值损失的模型,为了验证所构建模型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以陕西省长武县为案例区,对其2008年保障粮食安全导致的生态价值损失进行了评估,在不同类型生态服务价值损失中,由于不同生态系统的合理转换引起的生态服务价值损失为22834.16×104元;如果将长武县所有粮食生产用地作为林地、草地、水体,与作为耕地相比,可为人们多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分别为:21963.30×104元、4095.04×104元、40678.82×104元;单位面积林地、草地、水体可以多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量,最高的是水体,为19682.34元/hm2,林地和草地分别为:10627.4元/hm2和1981.37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生态服务价值损失 评估模型 长武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工业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价值损失评估 被引量:4
2
作者 蔡莹 张敬东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29-236,共8页
结合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理论和Costanza生态价值损失理论,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重金属不同污染等级概率纳入考量,构建基于三角模糊数和随机模拟理论(SS-TFN)的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及其生态价值损失模型。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 结合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理论和Costanza生态价值损失理论,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重金属不同污染等级概率纳入考量,构建基于三角模糊数和随机模拟理论(SS-TFN)的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及其生态价值损失模型。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元素平均含量依次为Zn>Cr>Pb>Cu>As>Cd,均超过相应的土壤背景值,且Zn和Cd的平均含量超过了《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的筛选值;研究区土壤整体呈现轻微至强污染水平,大概率(60.5%)呈现中等污染水平,污染负荷主要集中在Cd,且污染有恶化的趋势,单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平均值Cd>Pb>As>Cu>Zn>Cr;研究区的优先控制重金属为Cd、Pb和Zn,优先控制区域为武钢、水泥厂、化工厂等工业企业附近区域;研究区重金属污染导致的每年每公顷农田土壤生态价值损失在178.05~6164.95元,平均3040.05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SS-TFN 潜在生态风险 生态价值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价值损失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韩美 王一 +1 位作者 崔锦龙 王仁卿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0-146,共7页
生态补偿作为一种新型的资源与环境管理手段,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在过去20年里,国内外学者对生态补偿的概念、机制、模式、标准及生态补偿的效益等做了大量研究,但由于生态补偿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性和地域差异性,致使上述研究... 生态补偿作为一种新型的资源与环境管理手段,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在过去20年里,国内外学者对生态补偿的概念、机制、模式、标准及生态补偿的效益等做了大量研究,但由于生态补偿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性和地域差异性,致使上述研究尚存在较大分歧。生态补偿标准关系到生态补偿的可行性及效果,因此是生态补偿研究的核心,但目前还没有公认的量化方法。本文以黄河三角洲湿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依据生态价值损失来制定生态补偿标准的途径。文章首先运用市场价值法、环境保护投入费用评价法、生态价值法、成果参数法等计算了黄河三角洲因湿地面积减少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市场价值和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损失量,然后以生态价值损失量为依据制定了湿地生态补偿的资金分配方案和补偿标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湿地类型的补偿标准不同。对于同一湿地类型,以生态功能价值损失为依据制定的补偿标准远高于以市场价值损失为依据制定的补偿标准。本研究为黄河三角洲地区实施湿地生态补偿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湿地 生态价值损失 油田 补偿标准 资金分配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4-2005年三江平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评估 被引量:10
4
作者 常守志 王宗明 +4 位作者 宋开山 刘殿伟 张柏 张素梅 张春华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11年第2期240-247,共8页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通过历史时期地图数字化和遥感图像解译得到三江平原1954-2005年的6期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过去50 a三江平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其原因,定量评估了三江平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了其变化的...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通过历史时期地图数字化和遥感图像解译得到三江平原1954-2005年的6期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过去50 a三江平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其原因,定量评估了三江平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了其变化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1954-2005年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变化剧烈,沼泽湿地面积比例从32.58%减少到7.44%,耕地面积比例从15.84%增加到55.16%。过去50 a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不断减少,减少幅度达48.00%。通过空间变化统计分析得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增加、没有变化的区域分别占58.16%、26.62%、15.2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的区域内多发生由单位生态服务价值较高的沼泽湿地、林地和草地向耕地的转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的区域发生了由单位生态服务价值较低的耕地向草地和林地的转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基本不变的区域多为难以开垦的林地所覆盖。以上结果表明,人类活动是造成三江平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的主导因素。图5,表3,参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生态价值损失 敏感性指数 三江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城市化进程中园林地生态损失价值实证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秀霞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9-80,89,共3页
利用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市场替代法、碳税法、影子价格法估算了近10a黑龙江省城市化进程中园林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生态损失价值,并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估算了建设用地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及经济增长价值。得出结论和建议:①近10a... 利用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市场替代法、碳税法、影子价格法估算了近10a黑龙江省城市化进程中园林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生态损失价值,并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估算了建设用地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及经济增长价值。得出结论和建议:①近10a来黑龙江省城市化进程中园林地生态损失价值远远大于建设用地增加的经济增长价值;②建设用地增加对黑龙江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少,而固定资产和技术水平的贡献率越来越大;③黑龙江省在城市化进程中忽略了园林地的生态价值,导致建设用地迅速扩张;④黑龙江省未来应走内涵式城市化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损失价值 估算 园林地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嫩平原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0
6
作者 王宗明 张柏 +4 位作者 宋开山 刘殿伟 张树清 李方 国志兴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8年第1期149-154,共6页
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在获取松嫩平原三期土地利用动态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成因及其所引起的生态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从1986年到2000年,松嫩平原草地、水域和湿地面积大量减少,耕地、城镇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在增加... 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在获取松嫩平原三期土地利用动态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成因及其所引起的生态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从1986年到2000年,松嫩平原草地、水域和湿地面积大量减少,耕地、城镇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在增加。该地区总生态价值从1986年的34 926.10×106美元减少到2000年的31 744.54×106美元,减少率为9.11%,净损失值为3 181.56×106美元。1995-2000年的5年时间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的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对生态价值变化的空间区域分析表明,黑龙江省部分生态价值损失不大,而吉林省部分,特别是吉林西部环境脆弱带生态价值损失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价值损失 遥感和GIS 松嫩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生态价值的定量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红瑞 肖杨 吴丽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36-840,共5页
在介绍环境价值一般分类的基础上 ,从环境经济学角度考察环境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的社会经济关系及其环境资源的自身特点等 ,提出了环境资源紧缺度的概念并利用环境生态价值的发展阶段系数 ,构造了环境生态价值的估算方法 ,解决了其他算法... 在介绍环境价值一般分类的基础上 ,从环境经济学角度考察环境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的社会经济关系及其环境资源的自身特点等 ,提出了环境资源紧缺度的概念并利用环境生态价值的发展阶段系数 ,构造了环境生态价值的估算方法 ,解决了其他算法就环境论环境或没有充分考虑其社会经济背景的缺陷 ,并以北京市水污染造成的水环境生态价值损失为例进行了估算 .计算结果表明 ,近 2 0年来 ,北京市由于水资源紧缺造成的环境生态价值损失累积为 85 .69亿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生态价值 定量分析 发展阶段系数 环境资源紧缺度 北京市 生态价值损失 环境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10年全国森林生物灾害发生、损失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曾菊平 曾城 +2 位作者 欧阳芳 刘兴平 戈峰 《生物灾害科学》 2014年第1期7-12,共6页
导致我国森林资源受损的主要生物灾害为森林病害、虫害与鼠害等。基于2000—2010年全国森林病虫鼠害的发生面积、程度等数据,计算获得森林蓄积、直接经济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灾害损失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等分析我国森林生物灾害发生... 导致我国森林资源受损的主要生物灾害为森林病害、虫害与鼠害等。基于2000—2010年全国森林病虫鼠害的发生面积、程度等数据,计算获得森林蓄积、直接经济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灾害损失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等分析我国森林生物灾害发生、灾害损失的特点与趋势。结果表明:我国森林生物灾害发生范围(区域)2010年较2000年增加0.61%,发生面积从2000年的8.52×106公顷次增加到2010年的1.16×107公顷次,增长36.7%,上升趋势显著,对其贡献大小依次为:虫害(贡献率54.2%)>鼠害(贡献率33.3%)>病害(贡献率12.5%)。森林病害、虫害、鼠害发生面积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尤其是鼠害发生面积2010年较2000年增长105.18%。但是,从发生程度上看,森林生物灾害新增面积以轻度发生为主,其对病虫鼠害、病害、虫害、鼠害面积呈增加趋势的贡献率分别为75%、67.4%、72.8%、54.1%。伴随森林生物灾害面积增加,森林蓄积、生态服务价值损失呈显著上升趋势,如2010年蓄积损失2.48×107 m3、生态服务价值损失895.37亿元,分别较2000年增长5.2%与28.5%,而森林鼠害加重则是导致生态服务价值损失的重要因子。以上结果说明,近10多年来,我国森林生物灾害范围、发生面积显著扩增,尽管扩增面积多以轻度发生为主,但所导致的森林资源损失与发展趋势不容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物灾害 发生面积 发生程度 蓄积损失 直接经济损失 生态服务价值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演变
9
作者 王金玉 王元明 《南方农业》 2020年第14期169-171,188,共4页
随着近年河北省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建设占用了大量耕地,为了深化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定量测度,采用修正的"和度"与"合度"两个指标进行测度,研究河北省的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依据农业生态价值服... 随着近年河北省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建设占用了大量耕地,为了深化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定量测度,采用修正的"和度"与"合度"两个指标进行测度,研究河北省的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依据农业生态价值服务理论,引入农业生态价值损失验证修正后测度指标的科学性,得出在2011年后相关保护耕地的政策法规切实得到落实后,河北省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协调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水平 土地政策 农业生态价值损失 皮尔生长曲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的生态系统危害研究获新成果
10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I0001-I0001,共1页
关键词 区域生态系统 地震 危害 生态价值损失 自然灾害 生态破坏 灾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的生态系统危害研究获新成果
11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163-5163,共1页
关键词 区域生态系统 地震 危害 生态价值损失 自然灾害 生态破坏 灾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的生态系统危害研究获新成果
12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856-6856,共1页
关键词 区域生态系统 地震 危害 生态价值损失 自然灾害 生态破坏 灾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的生态系统危害研究获新成果
13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I0001-I0001,共1页
关键词 区域生态系统 地震 危害 生态价值损失 自然灾害 生态破坏 灾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的生态系统危害研究获新成果
14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I0001-I0001,共1页
关键词 区域生态系统 地震 危害 生态价值损失 自然灾害 生态破坏 灾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的生态系统危害研究获新成果
15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I0001-I0001,共1页
关键词 区域生态系统 地震 危害 生态价值损失 自然灾害 生态破坏 灾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的生态系统危害研究获新成果
16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I0001-I0001,共1页
关键词 区域生态系统 地震 危害 生态价值损失 自然灾害 生态破坏 灾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的生态系统危害研究获新成果
17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
关键词 区域生态系统 地震 危害 生态价值损失 自然灾害 生态破坏 灾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的生态系统危害研究获新成果
18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I0001-I0001,共1页
关键词 区域生态系统 地震 危害 生态价值损失 自然灾害 生态破坏 灾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2016年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损失评估 被引量:3
19
作者 侯佩华 徐琴 +1 位作者 张扬 何龙喜 《南方林业科学》 2017年第4期59-63,共5页
为全面准确了解江西省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损失,根据前人研究方法并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对全省2016年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损失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江西省因林业有害生物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61 757.18万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为36 260.31万元,生态... 为全面准确了解江西省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损失,根据前人研究方法并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对全省2016年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损失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江西省因林业有害生物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61 757.18万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为36 260.31万元,生态服务价值损失为225 496.87万元,给全省经济社会生态建设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该研究为科学评估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损失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有害生物 直接经济损失 生态服务价值损失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10年全国森林病害发生、损失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鹏霞 曾菊平 +1 位作者 曾城 彭龙慧 《生物灾害科学》 2014年第2期101-108,共8页
基于2000—2010年全国森林病害发生面积、发生程度、全国森林面积等数据,定量估算森林直接经济损失与生态服务功能损失,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方差分析方法分析我国森林病害发生面积、损失的特点与趋势及我国森林病害的主要发生区域... 基于2000—2010年全国森林病害发生面积、发生程度、全国森林面积等数据,定量估算森林直接经济损失与生态服务功能损失,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方差分析方法分析我国森林病害发生面积、损失的特点与趋势及我国森林病害的主要发生区域,结果表明:(1)我国森林病害发生面积从2000年的9.35×105 hm2增加到2010年的1.29×106 hm2,增长38.11%,上升趋势显著。其中,轻度发生面积上升趋势显著,而中度与重度发生面积增长不明显;(2)2000—2010年间,西南区森林病害发生面积上升趋势显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区轻度发生及西南区中度发生面积上升趋势显著;(3)导致森林病害发生面积呈增长趋势的贡献大小依次为:轻度(贡献率67.15%)>中度(贡献率20.56%)>重度(贡献率12.30%);(4)对该趋势的贡献区域主要为西南地区(贡献率57.75%)与西北地区(贡献率42.25%),其它地区贡献很小。同样地,导致森林病害轻度发生面积呈增长趋势的贡献区域也主要为西南地区(贡献率74.10%)与西北地区(贡献率25.9%),其它地区贡献很小。(5)2000—2010年,因森林病害导致的蓄积损失呈显著增长趋势,从2000年的294.486万m3增加到2010年的309.863万m3,增长5.2%。但直接经济价值损失、生态服务价值损失变化趋势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过去11年间全国森林病害发生面积增长趋势明显,尤其是西南区与西北区,尽管新增面积以轻度病害为主,但新增蓄积损失等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森林病害 发生程度 发生趋势 蓄积损失 直接经济损失 生态服务价值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