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态价值当量的绿肥种植的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研究——以南北四省的统计数据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任静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1年第8期49-52,共4页
结合国内外学者对农田生态系统价值的解读思路,提出基于生态价值当量的绿肥生态价值的测算思路与计算模型。以2016年统计数据为例,对中国南北四省(甘肃、内蒙古、湖南、广西)绿肥种植的生态价值进行测算,并将其与各省的农业生产总值进... 结合国内外学者对农田生态系统价值的解读思路,提出基于生态价值当量的绿肥生态价值的测算思路与计算模型。以2016年统计数据为例,对中国南北四省(甘肃、内蒙古、湖南、广西)绿肥种植的生态价值进行测算,并将其与各省的农业生产总值进行数量对比。研究结果显示:(1)不同地区绿肥所产生的生态价值具有很强的地域差异,广西单位面积绿肥种植的生态价值最大,为2321.05元/亩,内蒙古最小,为1136.43元/亩,相差将近一倍;(2)不同地区单位面积生态经济价值占地区单位面积GDP的比例相差甚远,内蒙古最大,为82.32%,湖南最小,为16.15%。研究结论符合中国南北四省绿肥种植的实际情况,为南北四省的决策者根据绿肥种植的生态价值制定绿肥生态补偿标准提供理论参考。同时,南北四省单位面积绿肥生态经济价值占地区单位面积GDP比例的数量对比,为各地区制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生态价值 生态价值当量 生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州市2010-2020年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影响变化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健 王茜茜 +1 位作者 周萌 詹先鹏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4期38-44,共7页
以土地利用数据、统计年鉴数据以及行政区划数据,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模型计算得到赣州市不同时间段的生态系统服务当量,并以此变化为依据,分析了赣州市2010-2020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的变化原因,结果表明:2010-2020年赣州市... 以土地利用数据、统计年鉴数据以及行政区划数据,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模型计算得到赣州市不同时间段的生态系统服务当量,并以此变化为依据,分析了赣州市2010-2020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的变化原因,结果表明:2010-2020年赣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1347.90亿元上涨到1941.73亿元,其中2010-2015年增长了585.67亿元,主要原因是因为赣州市2015年的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增加,增加了土地的实际经济效益。基于此,提出了赣州市生态建设管理建议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价值服务当量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敏感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水电开发生态补偿研究——以玛尔挡水电站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宋佳 郝珍珍 马俊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8-123,130,共7页
水电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形式,在实现“双碳”目标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如何在促进经济效益的同时减轻其环境影响,特别是通过优化生态补偿机制来协调这一关系,仍需深入探讨。以黄河上游玛尔挡水电站为案例,采用生态价值当量法核... 水电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形式,在实现“双碳”目标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如何在促进经济效益的同时减轻其环境影响,特别是通过优化生态补偿机制来协调这一关系,仍需深入探讨。以黄河上游玛尔挡水电站为案例,采用生态价值当量法核算该水电站影响区2015年和2021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结合土地利用遥感数据预测蓄水后(2025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趋势,提出合理的生态补偿参考方案。结果表明:2015年至蓄水后,由于草地、林地和耕地转变为水域,水文调节与水资源供给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显著提升;而气候调节、土壤保持及生物多样性等其他服务略有下降。总体来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温和上升趋势。2021年的生态补偿额度为112.91亿元,预计蓄水后的生态补偿额度将增加至113.67亿元,其中玛沁县区域的生态补偿优先级相对较高。研究成果可为黄河上流高寒海拔地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补偿 水电开发 生态价值当量 玛尔挡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农业生态价值测算及其贡献 被引量:25
4
作者 孙能利 巩前文 张俊飚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8-132,共5页
农业不仅具有经济价值,同时还具有非经济价值,而估算农业的非经济价值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把农业的价值分为生产产品价值和生态价值,并采用具有权威性的生态价值测算思想,即Costanza等于1997年提出的方法作为估算农业生态价值的... 农业不仅具有经济价值,同时还具有非经济价值,而估算农业的非经济价值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把农业的价值分为生产产品价值和生态价值,并采用具有权威性的生态价值测算思想,即Costanza等于1997年提出的方法作为估算农业生态价值的方法依据,同时,由于该项研究也受到了不少严厉的批评,如某些数据存在着较在偏差,如对耕地的估计过低,对湿地又偏高等。因此,进一步借鉴谢高地等于2003年针对Costanza等的不足,在参考其可靠的部分成果的同时,基于对我国200位生态学者的问卷调查,制定出我国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的当量因子表。以此表为基础,结合山东省实际形成适用的生态价值测算方法,采用官方统计数据实际测算了山东省农业生态价值。结果发现2,008年山东省农业生态价值的现实值为7058.54亿元,是当年农业经济价值3002.65亿元的2.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农业生态价值 生态价值当量 测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东江流域生态补偿研究 被引量:71
5
作者 高振斌 王小莉 +4 位作者 苏婧 陈志凡 郑明霞 孙源媛 纪丹凤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63-570,共8页
生态补偿有利于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通过现场调研和数据分析,构建适用于东江流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对东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确定其生态补偿标准。引入生态补偿优先级(ECPS)指标对东江流域1... 生态补偿有利于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通过现场调研和数据分析,构建适用于东江流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对东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确定其生态补偿标准。引入生态补偿优先级(ECPS)指标对东江流域19县市生态补偿的迫切程度进行量化。结果表明:(1)东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1 711.41亿元,其中,森林生态系统价值占总价值的86.17%;一类生态服务中调节服务价值最显著;二类生态服务中水文调节功能价值最显著。(2)东江流域理论生态补偿总额度为1 047.26亿元,其中,森林生态系统补偿价值为880.21亿元,占总补偿额度的84.05%,是区域生态补偿的核心。(3)东江流域19县市生态补偿实际额度为68.73亿元,其中,东源县补偿额度最高,为16.76亿元。(4)东江流域19县市生态补偿优先级顺序为东源、安远、寻乌、紫金、新丰、连平、龙川、和平、定南、龙门、兴宁、惠东、博罗、惠阳、河源市区、惠州市区、增城市、东莞和深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价值当量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补偿 生态补偿优先级 东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以广西隆林县和西林县为例 被引量:13
6
作者 顾剑红 王玉杰 +2 位作者 王云琦 张会兰 马超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0-109,共10页
为明确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ESV)的影响。以广西典型石漠化区——隆林县和西林县为研究区,结合遥感解译与实地调查,分析2004—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采用Costanza估算生态服务价值方法,基于谢高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当... 为明确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ESV)的影响。以广西典型石漠化区——隆林县和西林县为研究区,结合遥感解译与实地调查,分析2004—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采用Costanza估算生态服务价值方法,基于谢高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定量评价该区土地利用变化对9项生态服务价值(气体调节、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护、废物处理、生物多样性保护、食物生产、原材料、美学景观)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间,隆林县和西林县的林地、草地、建设用地面积均呈增加趋势,耕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则减少。两县总生态服务价值分别增加6.14亿和3.27亿元;除废物处理和食物生产价值减少外,其余7项价值均增加;林地生态价值构成ESV的主体。敏感性分析表明,研究区的ESV估算值相对稳定;生态经济协调度分析表明,两县的生态经济系统分别处于中度协调和潜在危机水平,说明隆林县生态环境有所改善,西林县需要加强生态建设。ESV可作为衡量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的1个综合性指标,为当地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Costanza估算方法 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 生态服务价值 生态经济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分工视角下的生态补偿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国平 王奕淇 张文彬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8,185,共7页
文章首先对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比较优势理论进行新的诠释,提出构建区域间的生态产品与物质产品分工与合作,以利用区域资源禀赋提高效率,但由于外部性的存在,生态产品很难转化为经济价值,造成了区域间的发展失衡和不公平问题,认为建立区域... 文章首先对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比较优势理论进行新的诠释,提出构建区域间的生态产品与物质产品分工与合作,以利用区域资源禀赋提高效率,但由于外部性的存在,生态产品很难转化为经济价值,造成了区域间的发展失衡和不公平问题,认为建立区域间的生态补偿机制是协调效率与公平、解决区域发展失衡的重要途径。其次在区域生态产品和物质产品分工与合作的基础上,依据生态价值当量,通过比较生态价值盈余和生态价值亏欠状态确定区域生态补偿额度。最后,以2013年全国各省域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测算各省的生态价值盈余和亏欠状态,结果表明以西藏为首的14个具有生态价值盈余地区应获得补偿,以江苏为首的17个生态价值亏欠地区应支付补偿。文章测算的生态补偿额度仅占补偿主体GDP很小一部分,不会给经济发展造成负担,属于合理支付的范畴,为确定跨区域生态补偿标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生态补偿 分工与合作 生态价值当量 效率与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