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BE模型及其在生态学中的应用:研究概述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妍 李海涛 +1 位作者 金冬梅 孙书存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018-3031,共14页
介绍了WBE模型,综述了该模型在生态学中的应用进展。WBE模型,以及以该模型为基础的MTE模型,假设生物体为自相似分形网络结构,提出代谢速率和个体大小之间存在3/4指数关系,分别预测了从个体到生物圈多个尺度上的生物属性之间的异速生长关... 介绍了WBE模型,综述了该模型在生态学中的应用进展。WBE模型,以及以该模型为基础的MTE模型,假设生物体为自相似分形网络结构,提出代谢速率和个体大小之间存在3/4指数关系,分别预测了从个体到生物圈多个尺度上的生物属性之间的异速生长关系,而且部分得到了验证。WBE模型的应用涵盖了个体组织生物量、年生长率,种群密度和生态系统单位面积产量、能量流动率等多个方面;即使在生物圈大尺度上,WBE模型也可用来预测试验中无法直接测量的特征变量的属性,如全球碳储量的估算等。至今,关于WBE和MTE模型仍然存在各种褒贬争论,讨论焦点主要集中于模型建立的前提假设以及权度指数的预测。今后的研究工作应规范试验技术和方法,考虑物种多样性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提出符合各类生物的模型结构体系,使其具有更广泛的应用性和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速生长 WBE模型 生态代谢理论 权度指数 个体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湖泊10种常见鱼类氮磷排泄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
作者 陶昆 张雅涵 +5 位作者 王玥东 邓力为 徐嘉俊 冯婉婷 苑晶 王齐东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5,共15页
为探究长江中下游湖泊鱼类的氮、磷排泄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于2023年5—6月采集测定了长江中下游湖泊10种常见鱼类的氮、磷排泄率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并通过模型分析了鱼类氮、磷排泄率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湖泊常见鱼类... 为探究长江中下游湖泊鱼类的氮、磷排泄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于2023年5—6月采集测定了长江中下游湖泊10种常见鱼类的氮、磷排泄率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并通过模型分析了鱼类氮、磷排泄率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湖泊常见鱼类的氮排泄率为0.15—16.24 mg/h,磷排泄率为0.01—5.73 mg/h。鱼类的氮、磷排泄率与体重呈显著正相关(R^(2)=0.86,P<0.001;R^(2)=0.87,P<0.001),体型较大的鱼比体型较小的鱼排出更多的氮和磷,但小体型物种单位体重氮、磷排泄率更高。不同食性鱼类的单位体重氮、磷排泄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浮游生物食性鱼类单位体重氮、磷排泄率相对较高。鱼类氮排泄率与鱼体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2)=0.10,P<0.001),磷排泄率与鱼体磷含量不相关。模型结果表明,体型是预测鱼类氮、磷排泄率的关键因子,尽管食性和鱼体氮、磷元素含量也会影响鱼类氮、磷排泄率,但其在模型中的预测效果较差。研究表明生态代谢理论在预测鱼类氮、磷排泄率方面表现优于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但需考虑物种分类对模型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于理解鱼类在湖泊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者 排泄 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 生态代谢理论 养分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微食物网生物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武昌 赵苑 +3 位作者 董逸 赵丽 李海波 肖天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7-145,共9页
生态学代谢理论(metabolic theory of ecology,MTE)指的是生物的代谢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生物个体大小(即生物量)的增加而异速增长。根据 MTE理论可预测异养过程与自养过程对温度的反应不同,低温对异养代谢的抑制要明显;而随着... 生态学代谢理论(metabolic theory of ecology,MTE)指的是生物的代谢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生物个体大小(即生物量)的增加而异速增长。根据 MTE理论可预测异养过程与自养过程对温度的反应不同,低温对异养代谢的抑制要明显;而随着温度升高,异养代谢升高的速度比自养代谢升高的速度要快。MTE理论可以对海洋浮游微食物网生物的代谢研究进行理论指导,用于解释一些低温造成的海洋浮游生态学现象,以及预测全球变暖的影响。多年来人们一直根据 MTE理论开展理论分析和实验检验,发现低温会抑制细菌和微型浮游动物的生长,并可以降低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春季高纬度海区的海水温度会抑制细菌的生长,而浮游植物则几乎不受影响,从而造成春季水华发生。温度和底物浓度是冷海(水温≤4℃)细菌生长率低的原因,但在永冷海(周年温度≤4℃的海区,包括极地海区和深海的大部分)中究竟是低温还是底物浓度限制了细菌的生长率仍被争论。全球变暖的预测认为本世纪海洋表层温度会升高 2~6℃。根据 MTE理论,温度升高对自养和异养过程的影响不同,围隔实验证明全球变暖将导致水华与细菌、水华与微型浮游动物的时滞变小,促进微型浮游动物对细菌和浮游植物的摄食,改变有机物质自养生产和异养消耗之间的平衡,使更多的物质和能量进入呼吸作用,使得生态系统变得更加异养。但在温度升高对海洋细菌生长效率和细菌生物量变化的研究方面,MTE理论还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和实验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食物网 代谢 生态代谢理论 低温 全球变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游生物异速生长关系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志红 刘甲星 苏强 《生态科学》 CSCD 2018年第5期203-209,共7页
生物个体的生物学特征(新陈代谢速率等)与个体大小(体积和生物量等)的依赖性关系称为异速生长关系,这种关系经过尺度转换之后,还影响着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海洋环境较为复杂,浮游生物的代谢速率不仅受到个体大小影响,同时光照、温... 生物个体的生物学特征(新陈代谢速率等)与个体大小(体积和生物量等)的依赖性关系称为异速生长关系,这种关系经过尺度转换之后,还影响着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海洋环境较为复杂,浮游生物的代谢速率不仅受到个体大小影响,同时光照、温度和营养物质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3/4规律只有在理想环境状况下才能实现。对于大多数浮游生物来讲,其尺度因子并非单一的,存在着多元尺度指数。由于单一和多元尺度指数都忽略了环境温度的影响,生态学代谢理论在考虑个体大小的基础上,加上温度这个参数后能够解释不同层次的生态学过程。在综述了异速生长关系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该关系在浮游生物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生物 异速生长 个体大小 新陈代谢速率 生态代谢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