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实现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来自“生态银行”试点的证据
1
作者 彭伟辉 黎杰 《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9-137,共19页
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实现是推动“两山”转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路径。分析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实现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理论机制,并基于“生态银行”试点政策对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实现能够显... 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实现是推动“两山”转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路径。分析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实现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理论机制,并基于“生态银行”试点政策对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实现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该结论得到“生态银行”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的验证,并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仍然成立。第二,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实现通过促进市场主体创业、推动生态资源产业化和引致政府生态调节服务产品购买三个途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该结论经过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三,在“生态银行”试点政策背景下,市场主体融资模式和地方政府财力水平对政策效果产生异质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实现 城乡收入差距 生态银行”试点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实现组态路径研究——以粮食生态溢价实现为视角 被引量:3
2
作者 宋碧青 龙开胜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8-56,共9页
研究目的:基于粮食生态溢价产生逻辑,探讨以粮食市场交易获取生态溢价的耕地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实现的驱动机制以及多元路径。研究方法: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csQCA)。研究结果:(1)耕地资源禀赋、粮食生产经营管理和市场交易分别构成粮食... 研究目的:基于粮食生态溢价产生逻辑,探讨以粮食市场交易获取生态溢价的耕地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实现的驱动机制以及多元路径。研究方法: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csQCA)。研究结果:(1)耕地资源禀赋、粮食生产经营管理和市场交易分别构成粮食生态溢价的资源基础、劳动源泉和获取途径,是耕地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实现的核心要件。(2)在粮食生态溢价的多重影响因素作用下,耕地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实现形成3类组态路径:生态认证赋能型、产业融合带动型以及绿色技术与新型销售双轮驱动型。(3)在粮食生态溢价获取的前提下,生态认证是耕地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实现的关键影响因素,耕地生态基础设施与绿色技术推广存在替代关系。研究结论:基于耕地产粮现实需要,耕地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实现机制构建应注重耕地资源禀赋、生产经营管理和粮食市场交易的联动作用和整体谋划,促进粮食生态优势向经济收益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生态产品 粮食生产 生态溢价 价值实现 组态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实现:需求导向、定价方式及制度配置 被引量:9
3
作者 方印 柯莉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8-37,共10页
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发挥,而价格是市场经济中决定资源配置的核心因素,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实现路径中必须考虑价格这一因素。从西方经济学角度看,市场均衡价格实现时市场资源得到最优配置,而市场均衡价格由供需... 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发挥,而价格是市场经济中决定资源配置的核心因素,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实现路径中必须考虑价格这一因素。从西方经济学角度看,市场均衡价格实现时市场资源得到最优配置,而市场均衡价格由供需双方共同决定,由此不仅需要从供给方角度探索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模式,还必须关注需求方对其价格形成的影响。有必要突破传统重供给的成本导向法和竞争导向法两种定价方法的束缚,转向重需求的需求导向法讨论定价,然后以需求方行为作为切入点,围绕监管方、供给方和需求方三方行为的互动模式,针对这些主体行为可能引发的问题,提出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三位一体”法律规制体系的框架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需求导向 定价方式 “三位一体”法律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推绿色共富:逻辑、障碍与路径 被引量:6
4
作者 胡剑波 樊国杰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2,共9页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民族地区乡村实现共同富裕的绿色引擎,也是民族地区乡村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基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背景,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实现民族地区乡村生态产品价值,有助于推动民...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民族地区乡村实现共同富裕的绿色引擎,也是民族地区乡村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基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背景,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实现民族地区乡村生态产品价值,有助于推动民族地区乡村绿色共富,体现理论逻辑、技术逻辑、制度逻辑和现实逻辑的内在统一。然而,当前民族地区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动绿色共富面临多重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民族地区乡村生态产品价值认知不充分、技术支撑不充足、制度体系不健全以及市场机制不完善。为此,亟须深化民族地区乡村生态产品的价值认知,加快技术研发,优化制度环境,完善市场机制,从而推动民族地区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力绿色共富目标的达成,为民族地区乡村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共富 乡村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民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价值论视角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系统构建 被引量:3
5
作者 贺超 蒋雯文 崔权雪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两山”理念一脉相承,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丰富和发展,体现了党和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现有的生态产品内涵尚未形成科学共识,理论研究滞后实践的困境尤为突出。通过剖析生态产品价值构成,厘清了建构...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两山”理念一脉相承,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丰富和发展,体现了党和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现有的生态产品内涵尚未形成科学共识,理论研究滞后实践的困境尤为突出。通过剖析生态产品价值构成,厘清了建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内在逻辑;从排他性、非竞争性等属性出发,提出了以明晰产权建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践优化方向;讨论了设置、界定产权和维护产权的交易成本约束问题。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统筹国土、自然资源资产登记确权工作,创新以价值实现为导向的生态产品产权体系,强化技术支撑,降低产权路径交易成本,进一步聚焦纯公共资源类生态产品的保护,引导推动生态产业化来强化产权路径的效果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机制 劳动价值 “两山”理念 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制与模式:基于社会生态系统框架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谢花林 欧阳振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0-179,共10页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促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之一。现有研究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与模式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个案研究,缺乏整体性的分析框架。该研究从理论上构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分析框架,采用案例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生...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促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之一。现有研究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与模式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个案研究,缺乏整体性的分析框架。该研究从理论上构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分析框架,采用案例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生态资源指标及产权交易模式、生态修复及价值提升模式、生态产业化模式和生态补偿模式等4种基本模式进行诊断与比较。结果表明: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本质都是将良好的生态资源变为生态商品,最后通过交易形成生态财富。不同模式的适用性和难易度存在差异性,但都有生态产业化过程。此外,不同实现模式都面临诸多困境。②4种模式在资源系统、资源单位、治理系统和行动者中的一些关键变量相同且发展趋势一致,治理系统和行动者内的变量更为重要。③4种模式的关键行动情景具有明显差异性,对实现模式的成功与差异性有着重要的影响。④4种模式之间无明确的界限,成功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往往是多种价值实现模式交叉融合、取长补短。为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需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优化关键变量的供给,突破关键行动情景的难点,解决各种模式存在的困境,交叉融合不同模式的长处。同时该研究还丰富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模式的分析方法,为推动乡村振兴和生态富民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社会生态系统框架 关键变量 关键行动情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供需逻辑、路径模式、现实困境及对策建议
7
作者 李微 王晓珂 +1 位作者 朱洪革 盛春光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497-5509,共13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森林生态产品成为消费市场中日渐壮大的一环,为探究森林生态产品价值潜力,研究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尤为重要。研究如下:(1)厘清国内外森林生态产品的内涵,在梳理各学者对森林生态产品分类的基础上,创新性的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森林生态产品成为消费市场中日渐壮大的一环,为探究森林生态产品价值潜力,研究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尤为重要。研究如下:(1)厘清国内外森林生态产品的内涵,在梳理各学者对森林生态产品分类的基础上,创新性的以产权属性和供需均衡理论为基石,对森林生态产品进行分类,明确其特征和产品类型。(2)将产品局部均衡理论与私人森林生态产品和公共森林生态产品特征相结合,分析如何实现两者的数量均衡与价值均衡,创新性提出森林生态产品供需逻辑,为后文各类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与机制的提出注入新型理论基础。(3)阐述四类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政府市场结合型;结合政策理论构建各类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私人森林生态产品以生态产业化和生态资源资本化为主导模式,纯公共森林生态产品以生态补偿为主导模式,森林生态公共资源与俱乐部森林生态产品分别以生态确权和生态修复为主导模式,并针对不同模式分析我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经典案例。(4)基于供给端和需求端分析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面临的现实困境,针对不同类型森林生态产品提出促进其价值实现的对策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产品 产权属性 供需逻辑 价值实现 路径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试点、扩散与创新——基于国家政策和欠发达地区地方实践“互文”的逻辑考量
8
作者 郭萌 王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94,共12页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由地方经验上升为国家政策,是一个经历试点、扩散与创新进而形成制度的建构与发展的历程。针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缘何从地方经验上升为国家政策,地方实践如何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不断扩散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继...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由地方经验上升为国家政策,是一个经历试点、扩散与创新进而形成制度的建构与发展的历程。针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缘何从地方经验上升为国家政策,地方实践如何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不断扩散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继而推动更多制度创新这两个问题,运用多源流理论和实际案例解构,发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由地方经验上升为国家行动,是经济增长问题源流、社会进步政治源流、可持续发展政策源流三个方面共同作用、汇聚推动的结果。国家政策与地方实践之间参互成文,呈现复杂多样的螺旋上升连接机制;地方实践的全面推广必须聚焦核心问题并考虑其社会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多源流理论 两山理论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与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9
作者 朱美荣 王淦秋 尚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45-1657,共13页
推动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农村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有效路径,是加快农业实现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强劲动力。在新质生产力与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12—2022... 推动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农村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有效路径,是加快农业实现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强劲动力。在新质生产力与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和西藏)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等方法,分析新质生产力水平对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新质生产力水平在大部分地区呈上升趋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在大部分地区呈波动上升趋势,多数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2)新质生产力能够为农业生态产业提供新动能,显著促进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的提升,且其促进作用随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的提升先下降后上升。3)农业生态资产和农业生态产品市场的竞争性使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在空间上负向溢出,但新质生产力对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的影响能够通过农业分工和社会化服务发挥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基于以上结果,应积极发挥地区农业生态资产优势,建设优质生态农产品产业链和供应链;以科技创新驱动农业生产力发生质的转变,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与农业生态产业协同发展;协调好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的关系,促进二者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农业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效率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旅游客房价格的湖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以滇中高原湖泊群为例
10
作者 毛显强 王思媛 +3 位作者 王正早 韩子晨 闫瑞 高玉冰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7-136,共10页
实现湖泊生态产品价值对生态环境改善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旅游客房定价是湖泊生态产品文化服务价值实现的重要方式。论文基于2023年3月滇中地区抚仙湖、阳宗海、星云湖和杞麓湖周边1720条旅游客房数据,借鉴享乐价格法建立特征价... 实现湖泊生态产品价值对生态环境改善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旅游客房定价是湖泊生态产品文化服务价值实现的重要方式。论文基于2023年3月滇中地区抚仙湖、阳宗海、星云湖和杞麓湖周边1720条旅游客房数据,借鉴享乐价格法建立特征价格模型,评估湖泊生态产品的边际价值。结果显示:(1)邻近湖泊水质每提升一级、房间可观湖景、离湖更近,分别带来33.10元、57.04元、10.98元的溢价;若抚仙湖水质由Ⅰ类降至劣Ⅴ类,年收入损失或达1.7亿元;(2)三类湖泊属性间存在交互效应,如离湖距离缩短可增强水质对价格的正向影响,“是湖景房”可缓解水质恶化带来的负面影响;(3)水质优良湖泊的生态价值在客房价格中体现更为明显。研究揭示了湖泊生态产品价值向旅游客房价格转化的微观机制,强调应持续加强高原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其生态产品价值的顺利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滇中高原湖泊 享乐价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林场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研究——以云南省保山市属国有林场为例
11
作者 刘娟 马裕霞 +3 位作者 姚能昌 徐昀 邢晓琳 杨倩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3期174-181,共8页
以保山市属国有林场为例,对林场森林生态产品进行分类,并分别提出相应的价值实现模式。结果表明,保山市属国有林场森林生态产品类型丰富,按服务功能不同,分为调节服务类、物质供给类和生态文化类产品;森林生态产品的类型不同,价值实现... 以保山市属国有林场为例,对林场森林生态产品进行分类,并分别提出相应的价值实现模式。结果表明,保山市属国有林场森林生态产品类型丰富,按服务功能不同,分为调节服务类、物质供给类和生态文化类产品;森林生态产品的类型不同,价值实现模式存在较大差异,调节服务类产品价值实现模式主要包括森林生态保护纵向补偿、横向补偿、林业碳汇,物质供给类产品和生态文化服务类产品主要通过生态产业化经营实现价值;保山市属国有林场公益林、天然林占比大,森林生态保护纵向补偿是现阶段最主要的模式;林业碳汇具有一定的基础,是未来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模式;林场主体改革前发展多种经营,积累了生态产业化经营的一些基础,但受政策、体制和机制的影响,还存在一些发展瓶颈,通过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机制创新后,生态产业化经营将会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见效最快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模式 森林生态保护补偿 林业碳汇 保山市属国有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交易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与运行机制
12
作者 钱贵霞 张倩霓 王海雯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1,57,共11页
研究目的:剖析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交易的典型案例与运行机制,为加快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路径指引。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交易通过资源产权明晰、产权市场化配置、资源资产经营... 研究目的:剖析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交易的典型案例与运行机制,为加快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路径指引。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交易通过资源产权明晰、产权市场化配置、资源资产经营,推动“资源—资产—资本—生态产品”的形态转变,最终实现生态产品价值;(2)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交易的典型案例有“生态修复+权益打包出让”“生态银行+资源整合”“生态管养+土地供应”等,不同案例在交易标的、交易方式和适用条件等方面各有差异;(3)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交易的三个阶段依次通过夯实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基础、强化产权交易市场化运作以及生态与产业“两化”协同发展,形成完整的运行机制。研究结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交易尚处于探索阶段,需通过推进自然资源资产基础理论研究、深化落实产权制度改革以及构建畅通的产权交易市场等措施,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可持续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 产权交易 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经济效应:以东北地区为例
13
作者 吴昊 张广成 段志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7-176,共10页
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经济效应进行评估,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助力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该研究以“生态高地、经济洼地”的东北三省为例,在核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水平的基础上,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和方... 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经济效应进行评估,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助力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该研究以“生态高地、经济洼地”的东北三省为例,在核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水平的基础上,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探究了2012—2021年东北三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力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驱动效应。结果表明,2021年,东北三省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和实现价值分别为193 995亿元、21 721亿元,绿金指数整体平均为11%;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分别为21%、35%和5%;2012—2021年3省分别增长了1%、12%和2%,表明生态资源丰富并不等同于生态产品价值的高效实现。驱动方向方面,辽宁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力未表现出对经济发展的正向驱动,而对产业转型表现出了显著的正向驱动,这主要得益于生态产业的融合发展;吉林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力整体表现出了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双正向驱动,整体表现较为平稳但动力不足;黑龙江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力整体表现出了对经济发展的正向驱动,而没有对产业结构转型起到正向驱动,主要由于产业结构失衡问题短期内难以实现根本性转变。驱动程度方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经济发展变动的贡献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黑龙江省、辽宁省和吉林省,分别为31%、25%、4%;对产业转型变动的贡献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辽宁省、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分别为64%、24%和5%。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为东北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相关政策制定、从生态经济层面助推东北全面振兴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经济发展 产业转型 驱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新质生产力赋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耦合机理、作用机制与实践路径
14
作者 罗贤宇 吴兴强 黄登良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8,共8页
林业新质生产力是提升森林资源利用效率、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而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打通森林资源转化通道、促进乡村绿色共富的重要路径。基于功能、理念、路径三个维度,分析了林业新质生产力与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耦... 林业新质生产力是提升森林资源利用效率、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而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打通森林资源转化通道、促进乡村绿色共富的重要路径。基于功能、理念、路径三个维度,分析了林业新质生产力与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耦合关系,进一步,从林业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等视角探讨了赋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引领智慧林业关键核心技术探索、构建智慧林业人才队伍发展体系、加速推进林业产业全面转型升级等对策建议,推动林业新质生产力赋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迈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新质生产力 森林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林业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与实现路径
15
作者 党维勤 党恬敏 +2 位作者 刘立峰 高健健 崔乐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8期58-62,共5页
基于“两山”理念,分析水土保持效益及其生态产品价值内涵,系统阐释了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在践行“两山”理念中的关键作用。以黄土高原辛店沟小流域为例,核算得出其水土保持生态产品总值达165.06万元/a。将生态产品组合交易,交易... 基于“两山”理念,分析水土保持效益及其生态产品价值内涵,系统阐释了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在践行“两山”理念中的关键作用。以黄土高原辛店沟小流域为例,核算得出其水土保持生态产品总值达165.06万元/a。将生态产品组合交易,交易金额总计为150万元,并反哺于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形成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并反哺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针对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面临的“难销售、难交易、难抵押、难变现、难赔偿”等核心问题,研究提出了政府主导、市场驱动及“政府+市场”协同三类价值实现机制,并凝练了供给类生态产品交易、生态资源权属交易、绿色金融支持、生态补偿机制和水土流失损害赔偿5条实现路径。研究内容可为破解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瓶颈、探索“两山”转化新路径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山”理念 水土保持 生态产品 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实现路径 辛店沟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新质生产力协同发展的逻辑机理与关键路径 被引量:7
16
作者 景晓栋 田贵良 程飞 《当代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4,共10页
绿色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阵地和重要载体。在当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新质生产力的协同发展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经济... 绿色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阵地和重要载体。在当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新质生产力的协同发展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全面总结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及其内涵,从理念协同、目标协同、动力协同、路径协同和机制协同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二者协同发展的逻辑机理,深入剖析了当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约新质生产力协同发展的现实困境,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新质生产力协同发展的关键路径,包括强化生态产品供给的自然基础、健全市场机制、加强技术和创新能力、完善产业体系,以及优化管理体制和政策支持等,以期为新质生产力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撑、市场动力、技术支持、产业动能和制度保障。文章可为加快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最大化和新质生产力的全面提升,促进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为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赢,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生态补偿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基本逻辑、核心机制与模式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倩茹 陈彬 谢花林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716-3732,共17页
在梳理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逻辑、制度逻辑、技术逻辑、现实逻辑及其内在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按照“资源要素-产品类型-核心机制-实现方式-目标导向”的逻辑思路,提出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核心机制,主要包括以海洋物质供给产品... 在梳理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逻辑、制度逻辑、技术逻辑、现实逻辑及其内在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按照“资源要素-产品类型-核心机制-实现方式-目标导向”的逻辑思路,提出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核心机制,主要包括以海洋物质供给产品为主的价值增值机制满足人类物质生活需求,以海洋调节服务产品为主的价值补偿机制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以海洋文化服务产品为主的价值创造机制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结合国内外实践案例,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主要分为5大类18小类,其中海洋生态产品溢价模式包括海洋品牌价值溢价、海洋集约规模溢价,海洋生态补赔偿模式包括海洋保护修复、海洋生态补偿、海洋转移支付、海洋损害赔偿,海洋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模式包括海洋绿色养殖业、海洋绿色工业、海洋生态旅游、海洋生态康养,海洋生态资源权益交易模式包括海域使用权交易、海洋排污权交易、海洋碳汇交易、海洋水权交易,海洋生态资源权益融资模式包括海洋绿色信贷、海洋绿色债券、海洋绿色基金、海洋绿色保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基本逻辑 核心机制 实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生态产品概念内涵演变与价值实现要点探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春雨 李娜 +2 位作者 王辉 郭波 曹建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24-1032,共9页
森林生态产品作为最主要的生态产品类型,其价值实现是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主要方面和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国家战略需求和林业发展目标,系统梳理了森林生态产品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概念内涵,包括1)原始和萌芽阶段:通过生态友好的生... 森林生态产品作为最主要的生态产品类型,其价值实现是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主要方面和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国家战略需求和林业发展目标,系统梳理了森林生态产品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概念内涵,包括1)原始和萌芽阶段:通过生态友好的生产方式获得的森林实物产品;2)提出和发展阶段:森林提供的各种自然服务产品;3)兴盛和深化阶段:由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共同生产的各种人类生活所必须的终端服务和产品。结合已有典型实践案例,从森林生态产品生产供给、权属认定、价值核算和实现路径4个方面梳理了价值实现过程的要点及主要进展。在此基础上,从深化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加强森林生态产品信息调查管理、完善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技术体系、优化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创新森林生态产品政策支持、加速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实践进程的角度进行了未来工作的展望,为进一步加速我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进程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服务 生态产品 价值核算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的林业高质量发展评估——以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为例
19
作者 黄显乔 李敬烨 +2 位作者 吴家欣 任月 曹玉昆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9-223,共15页
【目的】针对林业高质量发展理念、发展理论与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实践的错位,尝试提出一个可观测的概念框架,分析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否推动重点国有林区林业高质量发展,解决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实践问题... 【目的】针对林业高质量发展理念、发展理论与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实践的错位,尝试提出一个可观测的概念框架,分析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否推动重点国有林区林业高质量发展,解决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实践问题。【方法】优化重点国有林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ArcGIS、当量因子、Super-SBM模型、Super-Malmquist指数以及变异系数等技术和方法,测算重点国有林区87个森工林业局2003—2020年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这一林业高质量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结果】1)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生态资产价值流量巨大,主要由森林支持调节服务价值构成,符合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截至2020年,支持调节服务价值量为7283.4亿元,供给服务价值量为460.6亿元,文化服务价值量为377.0亿元;然而,森林生态产品产值整体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2020年减至98.7亿元。2)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均值较低,林业高质量发展目标没有完全实现,2003—2020年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均值仅0.39,每年能够达到有效水平的林业局数量低于整域的25%。按区域分,吉林森工集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最高,均值为0.63;大兴安岭森工集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最低,均值为0.32。3)根据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结果发现,2003—2020年重点国有林区全要素生产率均值为1.025,技术进步指数均值为1.042,技术进步引发的创新效应是重点国有林区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增长的主要源泉。4)不同森工集团的效率变异系数先减小后增加,价值实现效率数值差距随着时间发展不断扩大,2009年整体变异系数最小为0.81,2020年最大为1.38。区域发展不协调,相较其他林业局,吉林森工集团下属林业局率先迈进林业高质量发展阶段。【结论】重点国有林区通过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动科技创新和组织创新作为发展动力,厚植生态资本作为关键要素,贯彻创新、绿色的发展理念,推动林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然而,生态资本产出弹性水平低、区域间发展差距大以及发展成果共享程度低,依然是制约重点国有林区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需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地推动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加以克服。本研究结果可为贯彻“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力”的战略导向、因地制宜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可观测的概念框架与实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高质量发展 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效率 重点国有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生态产品及其市场价值实现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成波 李怀恩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0-688,共9页
河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实现区域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协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各类河流生态产品具有向河流本地转移和下游受益区域外溢的双向流转特征,但目前直接针对上述特征的市场价值双向分类实现机制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基... 河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实现区域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协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各类河流生态产品具有向河流本地转移和下游受益区域外溢的双向流转特征,但目前直接针对上述特征的市场价值双向分类实现机制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在界定河流生态产品的概念及其内涵基础上,梳理和总结了河流生态产品的延伸范围、动态市场价值的计算方法及其市场价值双向分类实现机制三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上述研究的不足并提出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后续建立长效的河流生态产品市场价值实现机制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生态产品 纵横双向流转 市场价值 分类实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