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批评视域下对《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的解读
1
作者 石婷玉 向玉 《海外英语》 2024年第14期219-221,共3页
乔治·爱略特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一位具有进步思想的女性作家,也是19世纪英国文学最有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是其第二部长篇巨著,也是其自传性最强的一部小说。该小说讲述了磨坊主塔利弗一家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 乔治·爱略特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一位具有进步思想的女性作家,也是19世纪英国文学最有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是其第二部长篇巨著,也是其自传性最强的一部小说。该小说讲述了磨坊主塔利弗一家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发生的一系列生活变迁以及精神困境。本文运用我国著名生态学者鲁枢元的“生态三分法”来重读这一经典,再现小说中人与自然、他人以及自己本身之间特有的联系,从而反映作者希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生态三分法 人与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生态批评解读
2
作者 潘明 胡宏宏 《宜春学院学报》 2014年第11期100-103,共4页
《汤姆·索亚历险记》1是被誉为"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的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之一。本文试图运用我国著名生态学者鲁枢元的"生态三分法"来重读这部儿童文学经典,真实地再现小说中人与自然之间独特的联系,... 《汤姆·索亚历险记》1是被誉为"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的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之一。本文试图运用我国著名生态学者鲁枢元的"生态三分法"来重读这部儿童文学经典,真实地再现小说中人与自然之间独特的联系,深入地揭示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对自然、社会和人性发展造成的障碍,真切地反映作者渴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彰显出作者令人赞叹的生态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三分法 《汤姆·索亚历险记》 马克·吐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与“精神生态”研究三十年——后现代视域中的天人和解 被引量:29
3
作者 鲁枢元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18,共15页
作者通过回顾自己30年来的治学实践,对“精神生态”“生态学三分法”的来由、内涵、意义、价值及今后的研究去向进行了详细论述。文章指出:地球生物圈内,除了“自然生态”之外,还应该存在着“社会生态”“精神生态”;自然界的生态危机... 作者通过回顾自己30年来的治学实践,对“精神生态”“生态学三分法”的来由、内涵、意义、价值及今后的研究去向进行了详细论述。文章指出:地球生物圈内,除了“自然生态”之外,还应该存在着“社会生态”“精神生态”;自然界的生态危机与人类社会的精神危机是同时发生的,解救生态危机还必须引进一个与人类自身内在价值系统密切相关的“精神维度”文章还将法国哲学家菲利克斯•加塔利的“生态学三重性”与“生态三分法”加以比照,指出东方文化中原本存在着“精神救世”传统,中国传统文化有可能更多地参与到构建当代世界生态文化的过程中来。文章认为人类已经进入工业时代之后的生态时代,精神生态研究的历史使命是改善人类内在精神状况、弥合破碎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解,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祥和的良性循环。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人类精神的“起始点”与“制高点”的审美与文学艺术创造活动无疑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态 生态三分法 菲利克斯·加塔利 建设性后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