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古代阴阳五行宇宙观看先秦至汉初五音与十二律生律法的思想根源 被引量:10
1
作者 谷杰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8-147,共10页
先秦至汉初关于五音与十二律的记载,有《管子》、《国语》、《吕氏春秋》、《放马滩秦简》、《礼记月令》、《淮南子》、《汉书》等文献,而其中有关三分损益法的最为典型的材料要数《管子》记载的五音与《吕氏春秋》记载的十二律。从上... 先秦至汉初关于五音与十二律的记载,有《管子》、《国语》、《吕氏春秋》、《放马滩秦简》、《礼记月令》、《淮南子》、《汉书》等文献,而其中有关三分损益法的最为典型的材料要数《管子》记载的五音与《吕氏春秋》记载的十二律。从上述系列文献中可见先秦至汉初五声、十二律的生律法与古代先民的阴阳五行宇宙观相联系,并有其系统、深厚的思想基础。本文将本着以"古人的思想研究古代"的宗旨,依据已有的古代哲学研究成果,探寻五声、十二律生律法的思想依据,为古代乐律文献的解读提供一个可以尝试的思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汉初 阴阳 五行 分畛 合流 五音 十二律 生律法 思想根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简《律书》生律法再探 被引量:5
2
作者 方建军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3-137,共5页
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律书》,其五音十二律均由三分损益生律法以"先损后益"生成。据《律书》透露出的信息,对于六十律律制的理论探索,可能在战国晚期已经萌生。以往所知,十二律的律数和大数最早见于两汉文献;而秦简《... 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律书》,其五音十二律均由三分损益生律法以"先损后益"生成。据《律书》透露出的信息,对于六十律律制的理论探索,可能在战国晚期已经萌生。以往所知,十二律的律数和大数最早见于两汉文献;而秦简《律书》有关律数和大数的记述,则表明十二律生律法理论在战国晚期已经相当完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马滩秦简《律书》 生律法 十二律 六十律 五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吕氏春秋》的生律法与“为上”“为下” 被引量:4
3
作者 赵玉卿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8-21,共4页
《吕氏春秋》记载了三分损益相生十二律的方法,但具体采用了"先益后损"还是"先损后益"?学者们对此有不同的观点。另外,对《吕氏春秋》中的术语"为上""为下"的不同理解,也是正确认识其生律法的... 《吕氏春秋》记载了三分损益相生十二律的方法,但具体采用了"先益后损"还是"先损后益"?学者们对此有不同的观点。另外,对《吕氏春秋》中的术语"为上""为下"的不同理解,也是正确认识其生律法的关键。通过比对前人的认识结果,以及对这些问题进一步分析论证后,可以认为,《吕氏春秋》生律法是"先益后损",而术语"为上""为下"与"上生""下生"属不同层面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春秋》 生律法 为上 为下 上生 下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子》、《吕氏春秋》生律法之异同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成渝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72-75,共4页
《管子》与《吕氏春秋》都用三分损益律。前者先益后损,只取五声;后者先损后益,十二律齐备。此向无异议。但近有二者均系先益后损之说。故旧话重提,并予详论。
关键词 《管子》生律法 《吕氏春秋》生律法 三分损益律 上生 下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先彬讲调律(二)——初识钢琴调律的基础(3)
5
作者 金先彬 《乐器》 2003年第12期7-9,共3页
(接上期) 钢琴调律的概念 钢琴调律作为一个行业、一个工种,自2003年起已被列为我国职业大典中的特殊行业,同时列入的还有键盘制作工业.
关键词 金先彬 钢琴调律 概念 国际音高 标准音高 生律方法 三六度生律法 四五度生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伶伦作律”探微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正生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1年第3期20-21,共2页
史籍中提到制定十二律的最早记载,恐怕要数《吕氏春秋·古乐篇》的“伶伦作律”。其文为: “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阮逾之阴,取竹于解峪之谷。以生空窍厚钧者断两节间,其长三寸九分,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吹曰舍少... 史籍中提到制定十二律的最早记载,恐怕要数《吕氏春秋·古乐篇》的“伶伦作律”。其文为: “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阮逾之阴,取竹于解峪之谷。以生空窍厚钧者断两节间,其长三寸九分,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吹曰舍少。次制十二筒,阮逾之下听凤凰之鸣,双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钟之宫。适合黄钟之宫,皆可以生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律 吕氏春秋 管口校正 律数 空窍 生律法 中国音乐史 黄钟宫 《吕氏春秋》 合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安古乐与福建南音的音律研究(下)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健正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2年第3期18-22,共5页
(一)福建南音的正律器 凡是欣赏过福建南音现场表演的人,除了被它那迷人的歌声吸引之外,在那动听的管弦乐中,最引人注目的有两件乐器——琵琶和洞箫。据前文所述,琵琶和匀孔洞箫都是可调节的,自成音律的乐器,可见福建南音已经不再是单... (一)福建南音的正律器 凡是欣赏过福建南音现场表演的人,除了被它那迷人的歌声吸引之外,在那动听的管弦乐中,最引人注目的有两件乐器——琵琶和洞箫。据前文所述,琵琶和匀孔洞箫都是可调节的,自成音律的乐器,可见福建南音已经不再是单纯使用着古老的五度相生律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南音 五度相生律 正律 现场表演 音列 五空 四调 谱字 变律 生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安古乐与福建南音的音律研究(上)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健正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2年第1期21-27,共7页
音律是音乐艺术的重要物质基础,如果没有音律,我们就不可能知道任何两个乐音之间相对的具体音高,如果我们不是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了音律知识,那么,要进行纯节奏音乐之外的任何音乐表演,恐怕都是不可能的。因此,除了部分打击乐之外,绝大部... 音律是音乐艺术的重要物质基础,如果没有音律,我们就不可能知道任何两个乐音之间相对的具体音高,如果我们不是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了音律知识,那么,要进行纯节奏音乐之外的任何音乐表演,恐怕都是不可能的。因此,除了部分打击乐之外,绝大部分音乐都要使用音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南音 音乐表演 五度相生律 三分损益法 三分律 变宫 七声音阶 记谱法 生律法 律吕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声学的发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吴硕贤 《艺术科技》 1994年第4期50-52,共3页
中国古代声学的发展吴硕贤声学与天文学、数学、力学及建筑学等学科一样,是一门最古老的学科之一,它是物量学中得到最早发展的一个分支。值得引为自豪的是,中华民族的祖先曾经在声学发展中作出过杰出的贡献,占有过领先的地位。声学... 中国古代声学的发展吴硕贤声学与天文学、数学、力学及建筑学等学科一样,是一门最古老的学科之一,它是物量学中得到最早发展的一个分支。值得引为自豪的是,中华民族的祖先曾经在声学发展中作出过杰出的贡献,占有过领先的地位。声学的起源可以上溯到人类早期的生产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度相生律 量学 纯律 三分损益法 管口校正 十二律 生律法 七声音阶 变律 管子·地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钟》2010年1-4期总目录
10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7-200,共4页
关键词 音乐民族志 乐律学 音律学 音乐学 武汉音乐学院 音乐文献学 社区音乐 改革开放新时期 生律法 音乐叙事 彼特拉克 复调音乐 2010 目录 检索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述“准法”律学理论
11
作者 田璐 《北方音乐》 2019年第7期9-9,69,共2页
早在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周秦时期,我国的律学理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开始采用三分损益法来计算音律,这在《管子》《吕氏春秋》等文献中均有记载。周秦以后的律学家,由于三分损益法不能回到始发律"黄钟",所以在三分... 早在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周秦时期,我国的律学理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开始采用三分损益法来计算音律,这在《管子》《吕氏春秋》等文献中均有记载。周秦以后的律学家,由于三分损益法不能回到始发律"黄钟",所以在三分损益十二律的基础上继续生律。本文将着眼于两个部分进行分析:《管子·地员篇》三分损益法、《吕氏春秋·音律》与《史记·律数》中生律次序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分损益法 生律法 弦长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