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次生林栽针保阔效果及影响因子探讨
被引量:
2
1
作者
叶林
李巍巍
+1 位作者
于添
邓长贺
《林业科技》
2023年第1期6-10,共5页
通过红松净光合速率测定建立红松净光合速率回归复合模型,红松幼树的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呈非线性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线性正相关;叶片温度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较大,与净光合速率呈非线性负相关。以该模型依据自然环境因子估...
通过红松净光合速率测定建立红松净光合速率回归复合模型,红松幼树的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呈非线性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线性正相关;叶片温度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较大,与净光合速率呈非线性负相关。以该模型依据自然环境因子估算的红松幼树光补偿点的变动范围为0~108μ mol/m^(2)·s。次生林主林层的树种组成、树冠分布及郁闭度,影响林内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盖度和光辐射强度,光合有效辐射大于100.0μ mol/m^(2)·s适合红松幼树生长的地段仅占林地面积的14.0%~22.0%。造林5年后红松幼树仍未摆脱灌木和草本层的影响,缺乏后续透光抚育使红松幼林在造林13年后的保存率仅有8.0%~26.8%。同时,狍、鹿啃食红松嫩枝反复形成28.4%~38.1%的断头率,影响红松幼树的生长演替进程也是造成保存率降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栽针保阔
净光合速率
生境适生性
保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次生林栽针保阔效果及影响因子探讨
被引量:
2
1
作者
叶林
李巍巍
于添
邓长贺
机构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伊春分院
伊春职业学院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出处
《林业科技》
2023年第1期6-10,共5页
基金
黑龙江省省属科研院所科研业务费项目(CZKYF2020B014)。
文摘
通过红松净光合速率测定建立红松净光合速率回归复合模型,红松幼树的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呈非线性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线性正相关;叶片温度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较大,与净光合速率呈非线性负相关。以该模型依据自然环境因子估算的红松幼树光补偿点的变动范围为0~108μ mol/m^(2)·s。次生林主林层的树种组成、树冠分布及郁闭度,影响林内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盖度和光辐射强度,光合有效辐射大于100.0μ mol/m^(2)·s适合红松幼树生长的地段仅占林地面积的14.0%~22.0%。造林5年后红松幼树仍未摆脱灌木和草本层的影响,缺乏后续透光抚育使红松幼林在造林13年后的保存率仅有8.0%~26.8%。同时,狍、鹿啃食红松嫩枝反复形成28.4%~38.1%的断头率,影响红松幼树的生长演替进程也是造成保存率降低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红松
栽针保阔
净光合速率
生境适生性
保存率
分类号
S792.190.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次生林栽针保阔效果及影响因子探讨
叶林
李巍巍
于添
邓长贺
《林业科技》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