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境质量模型和电路理论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秦岭(陕西段)为例 被引量:30
1
作者 杜雨阳 王征强 +2 位作者 于庆和 杨永崇 张全文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69-1078,共10页
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是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人类活动使当前自然地域生态安全面临严重威胁。为建立自然地域生态安全格局,以具有典型山地垂直地带性的秦岭(陕西段)为研究对象,运用粒度反推法评价景观格局最佳组分,构建InV... 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是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人类活动使当前自然地域生态安全面临严重威胁。为建立自然地域生态安全格局,以具有典型山地垂直地带性的秦岭(陕西段)为研究对象,运用粒度反推法评价景观格局最佳组分,构建InVEST生境质量模型及综合阻力面,运用电路理论提取生态廊道、生态夹点、生态障碍点及生态断裂点,结合土地利用现状提出针对性修复治理建议。结果表明:研究区内66处生态源地呈现出明显的西部集聚成片、东部分散稀疏的空间分布特征。共识别出119条宽度为1 200 m的生态廊道、102处生态夹点、72处生态障碍点及58处生态断裂点;生态廊道、生态夹点和生态障碍点的用地类型仍有待整治,耕地面积占比分别为26.75%、23.80%和31.66%。结合土地利用现状,提出积极推行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加强城乡绿地建设,推动乡村振兴转型发展,对生态断裂点实行动态监测、设立标示牌等针对性治理措施。受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共同影响,秦岭境内生态待修复区主要集中在商洛和安康。研究结果为识别生态待修复区与构建山地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廊道 生境质量模型 最小累计阻力模型 电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境质量模型和电路理论的生态修复关键区域识别——以山东省临沭县为例
2
作者 孙一惠 宋甜儿 +3 位作者 邵运贤 王文韬 孙强 马红卫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2期136-140,共5页
采用InVEST模型中的生境质量模块识别生态源地,运用电路理论提取生态廊道,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同时基于电流密度诊断生态廊道中的生态“夹点”和生态障碍点,识别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制定生态修复策略,并以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为例开... 采用InVEST模型中的生境质量模块识别生态源地,运用电路理论提取生态廊道,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同时基于电流密度诊断生态廊道中的生态“夹点”和生态障碍点,识别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制定生态修复策略,并以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临沭县生态源地面积达17.59 km^(2),主要为林地及水域;生态廊道总长度为200.64 km;生态“夹点”15处,面积2.84 km^(2),主要分布在县域的北部和中部;生态障碍点7处,面积为2.23 km^(2),主要分布在县域的北部和西部;综合分析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空间分布特征和土地利用现状,提出生态修复策略。通过将InVEST模型生境质量分析模块和电路理论进行耦合分析,科学判别临沭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可为其他城市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和生态系统修复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质量模型 电路理论 生态修复 关键区域识别 临沭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泽湖流域污染负荷削减对生境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俊 刘超 +6 位作者 王智源 陈求稳 黄玉 胡晓东 刘东升 吴苏舒 闫丹丹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0-199,共10页
运用InVEST生境质量模型分析了1980—2020年洪泽湖流域生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通过Johnes输出系数模型计算不同情景下污染负荷输出量,利用回归模型建立污染负荷与生境质量关系,预测流域污染负荷削减措施对生境质量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 运用InVEST生境质量模型分析了1980—2020年洪泽湖流域生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通过Johnes输出系数模型计算不同情景下污染负荷输出量,利用回归模型建立污染负荷与生境质量关系,预测流域污染负荷削减措施对生境质量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洪泽湖流域生境质量逐年恶化,空间上呈“南优北差、东优西差”分布格局;流域污染负荷输出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污染负荷在差生境质量区域有明显集聚效应,污染负荷与生境质量呈显著负相关;在自然发展(污染负荷无削减)情景下,2030年流域生境质量平均值与2020年相比较将降低1.0%~2.4%;根据流域污染负荷削减目标,在污染负荷削减率为8%情景下,流域生境质量平均值较自然发展情景提升0.9%~2.2%,在污染负荷削减率为18%情景下,流域生境质量平均值较自然发展情景提升1.3%~2.7%,流域污染负荷削减对于提高生境质量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质量 污染负荷 InVEST生境质量模型 Johnes输出系数模型 洪泽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地形与生物多样性的InVEST模型及其在县域生物多样性安全格局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朝 杨贤房 +3 位作者 陈进栋 王琦 刘婷 邓南荣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45-1353,共9页
县域尺度生物多样性安全格局精细评估可为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实施与管理提供科学参考。以粤北山区翁源县为例,采用InVEST生境质量模型,结合区域地形与生物多样性特征,以生境质量指数、地形与生物多样性综合指数为评价指标,开展区... 县域尺度生物多样性安全格局精细评估可为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实施与管理提供科学参考。以粤北山区翁源县为例,采用InVEST生境质量模型,结合区域地形与生物多样性特征,以生境质量指数、地形与生物多样性综合指数为评价指标,开展区域生物多样性安全格局综合评估。结果表明:翁源县整体生境质量指数(HQI)较高,尤其在人为扰动较弱的水系和林区最为明显,生境质量指数较低区集中在建设用地、耕地等人类活动影响强烈区域;地形多样性综合指数(TDCI)与地形起伏度和地形坡度位置指数分布格局较为一致,而与地形湿度指数相对差值分布格局相反;生物多样性指数(BCI)分布格局受到香农-威纳指数物种多样性本底及生物多样性丰富度、人类足迹指数、生物多样性重要度与植被总覆盖度的交互影响;生物多样性综合安全格局指数与HQI、BCI及TDCI分布有较好的一致性,低风险/低脆弱(高安全)区集中在县域内城镇建设用地、交通水利和耕地等人类活动强烈区,高风险/高脆弱(低安全)区主要分布在县域北部、西北部、东南部、东北部自然保护和饮用水源等人类活动干扰微弱区。通过与区域生态保护红线等相关资料进行验证与分析,改进优化后的评估结果更能精细和客观地反映研究区生物多样性安全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ST生境质量模型 生物多样性综合指数 地形多样性综合指数 生物多样性安全格局 翁源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