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木棉树形结构和叶性状对生境要素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毛开泽
高漫娟
+2 位作者
吴睿
张月萍
程希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3-872,共10页
植物形态结构是植物本身与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分析木棉树形结构与叶性状的相关关系,探索地形、土壤和气象要素对木棉生长的影响,以及揭示木棉的生长策略和适应机制,该文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230棵木棉为研究对...
植物形态结构是植物本身与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分析木棉树形结构与叶性状的相关关系,探索地形、土壤和气象要素对木棉生长的影响,以及揭示木棉的生长策略和适应机制,该文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230棵木棉为研究对象,测定6个树形结构指标,8个叶性状指标以及所在区域地形、气象、土壤养分等生境要素,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变差分解分析各生境要素对木棉树形结构和叶性状的影响和解释度。结果表明:(1)木棉树形结构各观测指标之间、叶性状各观测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2)生境要素各观测指标对木棉生长具有较强影响,其中年均降雨量、坡度、平均温度对木棉生长指标的解释率较高,是影响木棉生长的主要生境指标。(3)从标准化路径系数看,3个生境要素对木棉树形结构和叶性状影响具有一致性,均表现为地形要素>气象要素>土壤要素。(4)3个生境要素叠加解释了树形结构和叶性状分别为43.5%和12.3%,表现出树形结构对生境环境的响应大于叶性状对环境响应的特点。研究结果初步探明了木棉不同生长指标对环境要素的适应策略,为木棉在异质生境的培育、繁殖以及木棉人工林高效经营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棉
生境要素
树形结构
叶性状
冗余分析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峡小江回水区藻类集群与主要环境要素的典范对应分析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郭劲松
李哲
+3 位作者
张呈
黄杨
龙曼
方芳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0-64,87,共6页
三峡成库后支流回水区水华频繁发生,备受关切。基于2年的野外跟踪观测结果,利用典范对应(CCA)分析方法,建立了藻类生境要素同藻类集群演替的多元统计模型。研究发现,所建立的CCA模型有效且具有较高的显著性;水库季节性调蓄所形成的不同...
三峡成库后支流回水区水华频繁发生,备受关切。基于2年的野外跟踪观测结果,利用典范对应(CCA)分析方法,建立了藻类生境要素同藻类集群演替的多元统计模型。研究发现,所建立的CCA模型有效且具有较高的显著性;水库季节性调蓄所形成的不同藻类生境条件是诱导集群出现演替的关键。在低水位运行下,藻类生境近似于天然河道,总悬浮颗粒物和流量变化对集群影响明显,水体扰动剧烈迫使耐受于不稳定水动力条件的藻种易于形成优势;而在高水位运行状态下,藻类生境接近深水湖泊,适宜于低温和具有运动功能的藻类将耐受于该生境状态并在集群中占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小江回水区
典范对应分析
藻类
生境要素
藻类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北现代生态灌区建设理论与技术保障体系构建
被引量:
30
3
作者
邓铭江
陶汪海
+3 位作者
王全九
苏李君
马昌坤
宁松瑞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3,共13页
灌区是我国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石。然而西北地区独特的气候、地貌及社会经济状况导致了灌区生产能力和生态服务功能难以满足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通过系统分析西北灌溉...
灌区是我国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石。然而西北地区独特的气候、地貌及社会经济状况导致了灌区生产能力和生态服务功能难以满足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通过系统分析西北灌溉农业发展中面临的水资源过度开发、土壤盐碱化严重、生态环境功能低下等方面的问题,阐述了西北现代生态灌区的内涵与特征,并基于农业生产“功能水分”来源,将西北灌区划分成了灌溉依赖型灌区、灌溉主导型灌区、灌溉补充型灌区和灌溉提质型灌区4类。以灌区农业生产系统、物能输配系统、生态环境系统为建设对象,提出了灌区生态服务功能优化配置、灌区农田物能调控和灌区生态系统安全评估三大核心理论,构建了灌区系统控污与景观价值提升技术、灌排系统管控技术、作物生境要素综合调控技术三大关键技术,从而形成了西北现代生态灌区理论与技术保障体系,为我国西北灌溉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生态灌区
生态景观
生态功能
灌排系统
物能调控
生境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木棉树形结构和叶性状对生境要素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毛开泽
高漫娟
吴睿
张月萍
程希平
机构
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生态文明研究中心
出处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3-872,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60206)。
文摘
植物形态结构是植物本身与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分析木棉树形结构与叶性状的相关关系,探索地形、土壤和气象要素对木棉生长的影响,以及揭示木棉的生长策略和适应机制,该文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230棵木棉为研究对象,测定6个树形结构指标,8个叶性状指标以及所在区域地形、气象、土壤养分等生境要素,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变差分解分析各生境要素对木棉树形结构和叶性状的影响和解释度。结果表明:(1)木棉树形结构各观测指标之间、叶性状各观测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2)生境要素各观测指标对木棉生长具有较强影响,其中年均降雨量、坡度、平均温度对木棉生长指标的解释率较高,是影响木棉生长的主要生境指标。(3)从标准化路径系数看,3个生境要素对木棉树形结构和叶性状影响具有一致性,均表现为地形要素>气象要素>土壤要素。(4)3个生境要素叠加解释了树形结构和叶性状分别为43.5%和12.3%,表现出树形结构对生境环境的响应大于叶性状对环境响应的特点。研究结果初步探明了木棉不同生长指标对环境要素的适应策略,为木棉在异质生境的培育、繁殖以及木棉人工林高效经营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木棉
生境要素
树形结构
叶性状
冗余分析
结构方程模型
Keywords
Bombax ceiba
habitat elements
tree shape structure
leaf trait
redundancy analysi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峡小江回水区藻类集群与主要环境要素的典范对应分析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郭劲松
李哲
张呈
黄杨
龙曼
方芳
机构
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0-64,87,共6页
基金
国家水专项课题(2009ZX07104-003
2009ZX07104-005)
+1 种基金
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CSTC2008AB703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CDJZR10210004)
文摘
三峡成库后支流回水区水华频繁发生,备受关切。基于2年的野外跟踪观测结果,利用典范对应(CCA)分析方法,建立了藻类生境要素同藻类集群演替的多元统计模型。研究发现,所建立的CCA模型有效且具有较高的显著性;水库季节性调蓄所形成的不同藻类生境条件是诱导集群出现演替的关键。在低水位运行下,藻类生境近似于天然河道,总悬浮颗粒物和流量变化对集群影响明显,水体扰动剧烈迫使耐受于不稳定水动力条件的藻种易于形成优势;而在高水位运行状态下,藻类生境接近深水湖泊,适宜于低温和具有运动功能的藻类将耐受于该生境状态并在集群中占优。
关键词
三峡水库
小江回水区
典范对应分析
藻类
生境要素
藻类集群
Keywords
Three Gorges Reservoir
Xiaojiang River backwater area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habitat
Phytoplankton assemblages
分类号
X5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北现代生态灌区建设理论与技术保障体系构建
被引量:
30
3
作者
邓铭江
陶汪海
王全九
苏李君
马昌坤
宁松瑞
机构
西安理工大学省部共建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
寒旱区水资源与生态水利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3,共13页
基金
兵团重大科技项目(2021AA003-2)
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2022-XZ-26)
+1 种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2020A01003-3)
新疆水专项(2020.D-001)
文摘
灌区是我国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石。然而西北地区独特的气候、地貌及社会经济状况导致了灌区生产能力和生态服务功能难以满足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通过系统分析西北灌溉农业发展中面临的水资源过度开发、土壤盐碱化严重、生态环境功能低下等方面的问题,阐述了西北现代生态灌区的内涵与特征,并基于农业生产“功能水分”来源,将西北灌区划分成了灌溉依赖型灌区、灌溉主导型灌区、灌溉补充型灌区和灌溉提质型灌区4类。以灌区农业生产系统、物能输配系统、生态环境系统为建设对象,提出了灌区生态服务功能优化配置、灌区农田物能调控和灌区生态系统安全评估三大核心理论,构建了灌区系统控污与景观价值提升技术、灌排系统管控技术、作物生境要素综合调控技术三大关键技术,从而形成了西北现代生态灌区理论与技术保障体系,为我国西北灌溉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指导。
关键词
现代生态灌区
生态景观
生态功能
灌排系统
物能调控
生境要素
Keywords
modern ecological irrigation district
ecological landscape
ecological function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system
matter and energy regulation
habitat factors
分类号
S274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木棉树形结构和叶性状对生境要素的响应研究
毛开泽
高漫娟
吴睿
张月萍
程希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三峡小江回水区藻类集群与主要环境要素的典范对应分析研究
郭劲松
李哲
张呈
黄杨
龙曼
方芳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西北现代生态灌区建设理论与技术保障体系构建
邓铭江
陶汪海
王全九
苏李君
马昌坤
宁松瑞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