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新疆老年人生命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究老年人生命质量、慢性病共病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间效应关系,为改善老年人生命质量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研究。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于2023年抽取新疆维吾尔自...目的了解新疆老年人生命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究老年人生命质量、慢性病共病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间效应关系,为改善老年人生命质量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研究。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于2023年抽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阿克苏、克拉玛依及昌吉四个地区2610名常驻老年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人生命质量得分为68.38±20.76分,慢性病共病率为53.1%,慢性病共病(multiple chronic conditions,MCC)对生命质量得分的预测作用显著(β=-4.3497,P<0.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分级对QOL得分的预测作用显著(β=0.5534,P<0.001),MCC可以直接或者通过ADL的中介效应间接影响QOL得分。直接效应(-6.2894)和间接效应(-1.7820)分别占总效应的70.18%和29.82%。ADL在老年人QOL得分和MCC状况之间存在一定的中介效应。结论慢性病共病与老年人QOL得分和ADL得分呈显著负相关,慢性病数量越多,老年人QOL得分越低,ADL得分越低,日常生活能力受损越严重。展开更多
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s,QALYs)是整合生命长度和质量的量化健康方法,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为辅助医疗资源合理分配提供同时满足效率和公平的有效方法。随着生命伦理的发展,个人健康权成为国际准则,QALYs基于社会共...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s,QALYs)是整合生命长度和质量的量化健康方法,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为辅助医疗资源合理分配提供同时满足效率和公平的有效方法。随着生命伦理的发展,个人健康权成为国际准则,QALYs基于社会共识的特征,从数学模型中没能捕捉到人群健康价值差异的技术问题,转变为对个人健康权的冒犯和对特殊人群的歧视的伦理问题。在此转变下,对QALYs的批评表现为依托于政策诞生的量化方法代表并加强政府权力,在政策目标与伦理的争论中,完全站在伦理的对立面。不论是QALYs的提出和应用,还是对该方法的批评,都体现出健康测量对人而非疾病的关注。展开更多
目的了解新疆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生命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新疆抽取四个地州1910名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量表进行调查...目的了解新疆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生命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新疆抽取四个地州1910名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量表进行调查,运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老年人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新疆社区居家老年人生命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得分为67.93±21.04分,生理健康(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PCS)得分为66.26±22.67分,心理健康(mental component summary,MCS)得分为69.60±21.15分。文化程度、居住在养老机构、享受养老保险、稳定的经济来源等因素是生命质量得分的积极影响因素(P<0.05);年龄、慢性病共病情况等因素是生命质量得分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新疆社区居家老年人生命质量状况较好,受多种因素影响并呈线性相关关系,文化程度越高得分越高,居住在养老机构的得分更高,而年龄越大得分越低,有2种以上慢性病共病的得分越低,需要政府、社区及家庭多方共同努力,重点关注年龄大、学历低、有多种慢性病的老年人群,进一步普及和优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老年人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展开更多
目的:探索中国人群对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定义的理解,构建中国人群HRQoL概念框架,用于指导中国人群HRQoL测量工具研发。方法:从全国31个省市招募中国一般人群与疾病患者样本,通过开展一对一半结...目的:探索中国人群对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定义的理解,构建中国人群HRQoL概念框架,用于指导中国人群HRQoL测量工具研发。方法:从全国31个省市招募中国一般人群与疾病患者样本,通过开展一对一半结构化质性访谈收集其对HRQoL的看法与理解。基于扎根理论对质性信息进行多层次编码,利用框架法对编码进行梳理、归纳,构建中国HRQoL概念框架。结果:共纳入68名受访者,研究从质性信息中提取1558个一级编码,分析整理为180个二级编码、31个三级编码,最终归纳出6个主题的中国人群HRQoL概念框架。结论:基于中国人群健康观念构建的HRQoL概念框架包含症状、身体功能、情绪、认知、活动、社会功能6个主题,其中尤以胃口/食欲、睡眠和疲乏维度显示出HRQoL概念的中国文化特异性。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了解新疆老年人生命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究老年人生命质量、慢性病共病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间效应关系,为改善老年人生命质量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研究。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于2023年抽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阿克苏、克拉玛依及昌吉四个地区2610名常驻老年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人生命质量得分为68.38±20.76分,慢性病共病率为53.1%,慢性病共病(multiple chronic conditions,MCC)对生命质量得分的预测作用显著(β=-4.3497,P<0.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分级对QOL得分的预测作用显著(β=0.5534,P<0.001),MCC可以直接或者通过ADL的中介效应间接影响QOL得分。直接效应(-6.2894)和间接效应(-1.7820)分别占总效应的70.18%和29.82%。ADL在老年人QOL得分和MCC状况之间存在一定的中介效应。结论慢性病共病与老年人QOL得分和ADL得分呈显著负相关,慢性病数量越多,老年人QOL得分越低,ADL得分越低,日常生活能力受损越严重。
文摘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s,QALYs)是整合生命长度和质量的量化健康方法,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为辅助医疗资源合理分配提供同时满足效率和公平的有效方法。随着生命伦理的发展,个人健康权成为国际准则,QALYs基于社会共识的特征,从数学模型中没能捕捉到人群健康价值差异的技术问题,转变为对个人健康权的冒犯和对特殊人群的歧视的伦理问题。在此转变下,对QALYs的批评表现为依托于政策诞生的量化方法代表并加强政府权力,在政策目标与伦理的争论中,完全站在伦理的对立面。不论是QALYs的提出和应用,还是对该方法的批评,都体现出健康测量对人而非疾病的关注。
文摘目的了解新疆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生命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新疆抽取四个地州1910名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量表进行调查,运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老年人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新疆社区居家老年人生命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得分为67.93±21.04分,生理健康(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PCS)得分为66.26±22.67分,心理健康(mental component summary,MCS)得分为69.60±21.15分。文化程度、居住在养老机构、享受养老保险、稳定的经济来源等因素是生命质量得分的积极影响因素(P<0.05);年龄、慢性病共病情况等因素是生命质量得分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新疆社区居家老年人生命质量状况较好,受多种因素影响并呈线性相关关系,文化程度越高得分越高,居住在养老机构的得分更高,而年龄越大得分越低,有2种以上慢性病共病的得分越低,需要政府、社区及家庭多方共同努力,重点关注年龄大、学历低、有多种慢性病的老年人群,进一步普及和优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老年人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文摘目的:探索中国人群对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定义的理解,构建中国人群HRQoL概念框架,用于指导中国人群HRQoL测量工具研发。方法:从全国31个省市招募中国一般人群与疾病患者样本,通过开展一对一半结构化质性访谈收集其对HRQoL的看法与理解。基于扎根理论对质性信息进行多层次编码,利用框架法对编码进行梳理、归纳,构建中国HRQoL概念框架。结果:共纳入68名受访者,研究从质性信息中提取1558个一级编码,分析整理为180个二级编码、31个三级编码,最终归纳出6个主题的中国人群HRQoL概念框架。结论:基于中国人群健康观念构建的HRQoL概念框架包含症状、身体功能、情绪、认知、活动、社会功能6个主题,其中尤以胃口/食欲、睡眠和疲乏维度显示出HRQoL概念的中国文化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