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选择一种表达生命的方式——对《荒野生存》等5部电影的解读 被引量:1
1
作者 邵飞 张红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81-82,共2页
"表达生命"是个复杂困难的问题。生命该如何表达?怎样表达才代表自己?表达又意味着什么?仅仅是活着吗?既然死是生的必然结局,生命还有意义吗?尼采曾经说过:"生命敢于承受生命的无意义而不低落消沉这就是生命的骄傲。&qu... "表达生命"是个复杂困难的问题。生命该如何表达?怎样表达才代表自己?表达又意味着什么?仅仅是活着吗?既然死是生的必然结局,生命还有意义吗?尼采曾经说过:"生命敢于承受生命的无意义而不低落消沉这就是生命的骄傲。"通过解析《荒野生存》《阿甘正传》《大卫·戈尔的一生》《窃听风暴》和《田园风光》5部电影主人公的生存方式,探寻生命存在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生命 自由 简单 执著 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教育视域下研学旅行的着力点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8
2
作者 吴凯 刘慧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7-72,共6页
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其本质上是生命教育。在生命教育视域下,研学旅行应以回归生命、回归生态为旨归,着力于学生的生命体验、生命理解和生命表达。在具体实施中,为了发挥研学旅行功效,优化学生生命样态,应“调转”站位与视角... 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其本质上是生命教育。在生命教育视域下,研学旅行应以回归生命、回归生态为旨归,着力于学生的生命体验、生命理解和生命表达。在具体实施中,为了发挥研学旅行功效,优化学生生命样态,应“调转”站位与视角,让学生成为主体;引导学生“眼睛向内”,通过体验认识生命;帮助学生学会对生命负责,注重培养学生的生存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学旅行 生命教育 生命体验 生命理解 生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命法的学科定位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彤丹 《东方法学》 2012年第5期45-53,共9页
学界对生命法学存在与否仍莫衷一是,不管是官方文件还是主流学术讨论,都尚未认同生命法的学科地位,与此同时,国外早已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不仅产生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而且美国还将其列为法学二级学科。中国生命法学科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 学界对生命法学存在与否仍莫衷一是,不管是官方文件还是主流学术讨论,都尚未认同生命法的学科地位,与此同时,国外早已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不仅产生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而且美国还将其列为法学二级学科。中国生命法学科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其学科体系已然形成;但是道路是曲折的,其发展反映了中国学科划分设置的诸多弊端与成见。生命法学契合了新兴学科研究、跨学科研究、主题学科研究、问题意识研究的学科发展趋势,虽然不借助"自上而下"的设计之手,但却可以走出一条"自下而上"的生成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法学科表达学科划分学科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哲学学派
4
作者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四川大学生命哲学学派突破传统观念论中单纯从意识领域出发对“生命”进行的考察,把研究带到更宽广的生命理解起点上,主张将生物学-医学哲学的论题推扩到生命政治学、生态社会学、文明交互观察等更广泛的生命表达领域。
关键词 哲学学派 医学哲学 生命政治学 意识领域 生物学 四川大学 生命表达 生命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的灵性与小说家的选择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薇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22,共7页
杨志军认同自然是惟一的宗教,他对自然有着最为本真的理解和诠释。荒原是杨志军在多个文本中激情表现的自然形态,寄生荒原的所有生命都是杨志军的灵魂牵绊,在荒原生存的动植物都在他的记忆里保持了生命的骄傲和奔跑的自由。这是自然灵... 杨志军认同自然是惟一的宗教,他对自然有着最为本真的理解和诠释。荒原是杨志军在多个文本中激情表现的自然形态,寄生荒原的所有生命都是杨志军的灵魂牵绊,在荒原生存的动植物都在他的记忆里保持了生命的骄傲和奔跑的自由。这是自然灵性的大力开放,也是人类自身的心灵救赎。杨志军有意识地选择了荒原的野性为他的自然意识注解,由此他在奔跑与寂寞、诞生与死亡的荒原版图中,完成并丰富了自然灵性的生命表达;在人对荒原的侵入和掠夺中谛听荒原的启悟,展示人类毁灭自然的灾难与困境,唤醒人类精神深处的自然情怀,最终选择在地球的最高处抵达自然的极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灵性 生命表达 人类毁灭自然的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工学院艺术学院孙红丽作品选
6
作者 孙红丽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I0002-I0002,共1页
该作品以群体性人物为表现主体,是对生命存在的思考和自我认知的观照。人物画不仅可以状貌写神,将人物的韶华收纳在绢素之间,而且可以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展示其思想动态,窥见其时代气息,以画家真诚的生命体验竭力去表达生命的源力。
关键词 思想动态 人物画 写神 自我认知 时代气息 表达生命 表现主体 群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