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致死浓度氟啶虫酰胺对花椒棉蚜种群生命表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保志 刘欣玉 +6 位作者 姜娜 戚煜 赵盈盈 白妍妍 段仕赟 吕淑杰 谢寿安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7-486,共10页
【目的】明确田间防治棉蚜Aphis gossypii的最佳时期及亚致死浓度的氟啶虫酰胺对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棉蚜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方法】采用浸叶法通过室内毒力测定氟啶虫酰胺对棉蚜成虫及不同龄期若虫的亚致死浓度,采用浸叶法... 【目的】明确田间防治棉蚜Aphis gossypii的最佳时期及亚致死浓度的氟啶虫酰胺对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棉蚜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方法】采用浸叶法通过室内毒力测定氟啶虫酰胺对棉蚜成虫及不同龄期若虫的亚致死浓度,采用浸叶法测定亚致死浓度(LC_(10)和LC_(30))氟啶虫酰胺处理24 h对棉蚜亲本(F_(0))及其F_(1)子代成虫寿命和繁殖力的影响,计算F_(0)和F_(1)代的净增殖率、平均世代周期、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和种群加倍时间等生命表参数。【结果】氟啶虫酰胺的亚致死浓度随棉蚜发育阶段的增长不断增加,24 h内氟啶虫酰胺对1-4龄若虫及成虫的LC_(30)值分别为22.939,26.346,36.050,36.531和36.911 mg/L。LC_(30)和LC_(10)浓度的氟啶虫酰胺处理棉蚜成虫均能够降低其F_(0)和F_(1)代的雌成虫寿命和单雌产卵量,LC_(30)浓度氟啶虫酰胺处理组F_(0)代棉蚜雌成虫寿命为(6.15±0.45)d,显著短于对照组(清水处理)[(8.53±0.39)d],单雌产卵量为(9.53±0.44)粒,显著少于对照组[(25.08±0.61)粒],F_(1)代棉蚜雌成虫寿命为(9.06±0.44)d,显著短于对照组[(10.85±0.52)d],单雌产卵量为(15.76±0.40)粒,显著低于对照组[(28.06±0.45)粒];LC_(10)浓度氟啶虫酰胺处理组F_(0)代棉蚜的雌成虫寿命为(7.45±0.37)d,与对照组[(8.53±0.39)d]无显著差异,单雌产卵量为(17.56±0.56)粒,显著少于对照组[(25.08±0.61)粒],F_(1)代棉蚜雌成虫寿命为(10.10±0.51)d,与对照组[(10.85±0.52)d]相比无显著变化,单雌产卵量为(22.40±0.45)粒,显著少于对照组[(28.06±0.45)粒]。LC_(30)浓度氟啶虫酰胺处理组F_(0)和F_(1)代棉蚜净增殖率分别为7.83±0.39和15.22±0.43,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2.57±0.64和23.87±1.25),周限增长率分别为(1.83±0.12)和(1.65±0.06)d^(-1),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97±0.29)和(1.69±0.17)d^(-1)];LC_(10)浓度氟啶虫酰胺处理组F_(0)和F_(1)代棉蚜净增殖率分别为15.17±0.46和18.65±0.55,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22.57±0.64和23.87±1.25);LC_(30)浓度氟啶虫酰胺处理组F_(0)代棉蚜平均世代周期(3.41±0.17)d,显著低于对照组[(4.61±0.21)d],内禀增长率为(0.60±0.23)d^(-1),显著低于对照组[(0.68±0.17)d^(-1)]。【结论】氟啶虫酰胺对花椒棉蚜种群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尤其是对低龄棉蚜的防效最佳;亚致死浓度的氟啶虫酰胺对F_(0)和F_(1)代棉蚜的生长发育及繁殖均有抑制作用。本研究为合理使用氟啶虫酰胺防治花椒棉蚜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蚜 氟啶虫酰胺 亚致死效应 生长发育 生命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虫嗪对棉蚜和棉长管蚜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韩英 魏引弟 +3 位作者 朱悦 梁虎军 苏悦 姚永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22,共5页
为明确噻虫嗪种衣剂对棉蚜(Aphis gossypii)和棉长管蚜(Acyrthosiphon gossypii)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及其差异,本研究采用生命表方法分析噻虫嗪2.0、4.0、6.0 g/kg不同浓度种子处理对棉蚜和棉长管蚜实验种群生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明确噻虫嗪种衣剂对棉蚜(Aphis gossypii)和棉长管蚜(Acyrthosiphon gossypii)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及其差异,本研究采用生命表方法分析噻虫嗪2.0、4.0、6.0 g/kg不同浓度种子处理对棉蚜和棉长管蚜实验种群生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蚜若蚜发育历期随噻虫嗪浓度的增加而延长,6.0 g/kg处理显著长于对照。4.0、6.0 g/kg处理若蚜存活率较对照显著降低,棉蚜分别下降17.85%、34.57%;而棉长管蚜分别下降35.07%、59.13%。随噻虫嗪处理剂量增加,棉蚜和棉长管蚜寿命和产蚜量均下降,噻虫嗪2.0 g/kg处理棉蚜产蚜量高于对照,而棉长管蚜显著低于对照;6.0 g/kg处理下棉长管蚜和棉蚜的产蚜量分别较对照组降低47.78%和25.28%。不同处理间棉蚜达到繁殖高峰期时间基本一致,而棉长管蚜较对照延后1~2 d。2.0 g/kg噻虫嗪处理下棉蚜内禀增长率显著高于对照,4.0、6.0 g/kg噻虫嗪处理下内禀增长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随噻虫嗪包衣剂量增加,棉长管蚜平均世代周期延长,6.0 g/kg噻虫嗪处理下平均世代周期显著长于对照;4.0、6.0 g/kg噻虫嗪剂量处理下,其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分别较对照下降49.78%和68.74%、29.63%和48.15%、7.63%和12.21%,对棉长管蚜有显著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蚜 棉长管蚜 噻虫嗪 种衣剂 生命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周期对绿盲蝽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赵洪霞 肖留斌 +2 位作者 谭永安 吴国强 柏立新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0-146,共7页
为探明光周期对绿盲蝽种群增殖的影响,应用种群生命表的方法(温度(25±1)℃、相对湿度(70±5)%、光照强度4000 lx),系统研究了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 Meyer-Dür)在5个光周期L︰D=8︰16,10∶14,12︰12,14︰10和16︰8下的... 为探明光周期对绿盲蝽种群增殖的影响,应用种群生命表的方法(温度(25±1)℃、相对湿度(70±5)%、光照强度4000 lx),系统研究了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 Meyer-Dür)在5个光周期L︰D=8︰16,10∶14,12︰12,14︰10和16︰8下的实验种群的生长发育特性和繁殖能力。结果表明,不同光周期处理下绿盲蝽各虫态存活率、产卵前期及产卵量等均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光周期处理下,绿盲蝽最高孵化率(L︰D=10︰14)比最低孵化率(L︰D=16︰8)高25.06个百分点;若虫最高存活率(L︰D=8︰16)比最低存活率(L︰D=16︰8)高25.26个百分点;雌成虫最高平均产卵量(L︰D=12︰12)比最低平均产卵量(L︰D=8︰16)多27.29粒。综合来看,光周期L︰D=12︰12处理下的绿盲蝽种群内禀增长率(rm)最大(0.1093),种群加倍时间(DT)最短(6.3417),表明该光周期处理十分有利于绿盲蝽种群的发育与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盲蝽 光周期 发育 繁殖 生命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拉硫磷亚致死浓度对大豆蚜虫实验种群生理特征和生命表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李锦钰 肖达 +2 位作者 曲焱焱 高希武 宋敦伦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9-124,共6页
大豆蚜虫是危害大豆的重要害虫,马拉硫磷作为有效防治大豆蚜虫的杀虫剂之一,不仅可以在致死浓度下直接杀死大豆蚜虫,其在亚致死浓度下还会引起大豆蚜虫生理和行为的改变。分析了马拉硫磷3个亚致死浓度(0.05、0.10和0.20 mg/L)对大豆蚜... 大豆蚜虫是危害大豆的重要害虫,马拉硫磷作为有效防治大豆蚜虫的杀虫剂之一,不仅可以在致死浓度下直接杀死大豆蚜虫,其在亚致死浓度下还会引起大豆蚜虫生理和行为的改变。分析了马拉硫磷3个亚致死浓度(0.05、0.10和0.20 mg/L)对大豆蚜虫生理特征和生命表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马拉硫磷在0.20 mg/L下处理大豆蚜虫后,其若蚜的发育历期(7.48 d±0.18 d)比对照的(5.78 d±0.30 d)显著延长;同时成蚜的生殖期、寿命和全世代周期也分别比对照的缩短了4、6和4 d。在0.10 mg/L处理下,马拉硫磷可刺激大豆蚜虫生殖功能,单头产蚜总量比对照组提高24%;但当浓度增加到0.20 mg/L时,单头产蚜总量却比对照组降低37%。生命表参数结果显示:0.20 mg/L的马拉硫磷可显著降低大豆蚜虫的净增值率(R0)、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但显著增加种群倍增时间(Dt);0.10 mg/L的处理情况则相反;0.05 mg/L处理的各项指标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拉硫磷 亚致死效应 大豆蚜虫 生理特征 生命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药性朱砂叶螨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邓新平 何林 +1 位作者 刘怀 彭梅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63-65,共3页
系统观察了朱砂叶螨抗甲氰菊酯品系和敏感品系实验种群在26℃下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情况,并通过组建2品系的生命生殖力表,用种群生命表参数分析抗性种群与敏感种的生态适合度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抗甲氰菊酯品系(Rf)的发育历期和寿命缩短,产... 系统观察了朱砂叶螨抗甲氰菊酯品系和敏感品系实验种群在26℃下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情况,并通过组建2品系的生命生殖力表,用种群生命表参数分析抗性种群与敏感种的生态适合度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抗甲氰菊酯品系(Rf)的发育历期和寿命缩短,产卵量下降。敏感品系平均寿命为35 31d,平均每雌产卵量为185 00粒;抗性品系分别为29 58d,134 67粒。抗甲氰菊酯品系的净生殖率(R0=139 2147)显著低于敏感品系(R0=180 6388)。抗甲氰菊酯品系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和种群加倍时间(p.b.t)分别为0 2272、1 2551和3 0508,并与敏感品系的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和种群加倍时间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药性 朱砂叶螨 实验种群 种群生命表参数 甲氰菊酯 杀虫剂 综合治理 农业害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蚜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文礼章 陈永年 潘桐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6-31,共6页
应用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豆蚜Aphis craccivora Koch的20个实验种群生命表,列出了20种不同温、湿度、光周期组合下豆蚜种群生命表的重要参数(净增殖率R_0,平均世代周期T,内禀增长率r_m)及其与温、湿、光周期关系的二次回归模型。温度... 应用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豆蚜Aphis craccivora Koch的20个实验种群生命表,列出了20种不同温、湿度、光周期组合下豆蚜种群生命表的重要参数(净增殖率R_0,平均世代周期T,内禀增长率r_m)及其与温、湿、光周期关系的二次回归模型。温度,湿度,光周期对R_0,T,r_m影响的相对大小各依次为72.78(温),7.38(湿),19.84(光)%;79.13,10.95,9.92%;85.48,14.52%(光周期对r_m的影响不显著)。使r_m最大的温、湿度组合为25℃温度和72%相对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蚜 生命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生物农药对广赤眼蜂成蜂的毒性和种群生命表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朱九生 王静 连梅力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1年第2期56-57,59,共3页
采用药膜法研究了阿维菌素和苦参碱对广赤眼蜂成蜂的毒性,同时采用Jackknife统计技术研究了供试农药亚致死剂量对广赤眼蜂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的影响。根据药膜法剂量与效应测定结果,广赤眼蜂成蜂对阿维菌素比较敏感,LC50值为2.1991mg... 采用药膜法研究了阿维菌素和苦参碱对广赤眼蜂成蜂的毒性,同时采用Jackknife统计技术研究了供试农药亚致死剂量对广赤眼蜂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的影响。根据药膜法剂量与效应测定结果,广赤眼蜂成蜂对阿维菌素比较敏感,LC50值为2.1991mg·L-1,而对苦参碱不敏感,LC50值为617.71mg·L-1.Jackknife统计结果显示,阿维菌素LC35处理后的广赤眼蜂内禀增长率等5种参数与对照种群无显著差异,而苦参碱LC35处理后的广赤眼蜂除世代平均周期外,内禀增长率等其他4种参数均与对照种群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农药 广赤眼蜂 毒性 生命表参数 JACKKNIF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利福平对萼花臂尾轮虫生命表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翟盼 温新利 +3 位作者 陈治文 赵政 李海洋 席贻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86-1894,共9页
以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为受试动物,研究了在不同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密度(1.0×10~6,2.0×10~6,4.0×10~6个/m L)下,不同浓度(2.0,4.0,6.0,8.0,10.0μg/m L)的利福平溶液对萼花臂尾... 以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为受试动物,研究了在不同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密度(1.0×10~6,2.0×10~6,4.0×10~6个/m L)下,不同浓度(2.0,4.0,6.0,8.0,10.0μg/m L)的利福平溶液对萼花臂尾轮虫实验种群增长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及助溶剂对照组相比,1.0×10~6个/m L藻密度下,各浓度的利福平显著提高了轮虫的后代混交率;2.0×10~6个/m L藻密度下,2.0,4.0,10.0μg/m L的利福平显著提高了轮虫的內禀增长率,各浓度的利福平均提高了轮虫的后代混交率;4.0×10~6个/m L藻密度下,各浓度的利福平均显著提高了轮虫的內禀增长率和后代混交率.藻密度为1.0×10~6个/m L时,利福平浓度与轮虫的生命期望、世代时间、平均寿命和后代混交率间具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藻密度为2.0×10~6个/m L时,利福平浓度与轮虫的后代混交率间具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藻密度为4.0×10~6个/m L时,利福平浓度与轮虫的世代时间、净生殖率、內禀增长率和后代混交率间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平 斜生栅藻密度 萼花臂尾轮虫 生命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氏小奥林螨连续饲养的草栖钝绥螨生命表参数和捕食能力 被引量:1
9
作者 侯飞 倪召红 +4 位作者 邹梦婷 朱睿 乙天慈 郭建军 金道超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86-894,共9页
【目的】替代食物是饲养扩繁生物防治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连续单一食物可能会对天敌的存活、繁殖和捕食能力产生影响。本研究旨在明确以贝氏小奥林螨Oulenziella bakeri饲养的草栖钝绥螨Amblyseius herbicolus生长发育状况、繁殖和捕食... 【目的】替代食物是饲养扩繁生物防治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连续单一食物可能会对天敌的存活、繁殖和捕食能力产生影响。本研究旨在明确以贝氏小奥林螨Oulenziella bakeri饲养的草栖钝绥螨Amblyseius herbicolus生长发育状况、繁殖和捕食能力。【方法】利用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和捕食功能反应分别测定以贝氏小奥林螨为替代猎物的F_(2),F_(4)和F_(6)代草栖钝绥螨生命表参数和对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的捕食能力。【结果】在F_(2),F_(4)和F_(6)代,草栖钝绥螨幼螨期随着饲养代数的增加逐渐延长,而雌成螨和雄成螨的寿命逐渐缩短,但卵、第1若螨和第2若螨的发育历期在各代之间无显著差异。在F_(2),F_(4)和F_(6)代之间,草栖钝绥螨的存活率和种群参数无显著变化;种群参数中,不同饲养代数的内禀增长率(r)和周限增长率(λ)分别为0.19~0.20和1.21~1.22/d。F_(2),F_(4)和F_(6)代草栖钝绥螨雌成螨对二斑叶螨若螨和雌成螨的捕食量无显著差异,其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结论】以贝氏小奥林螨为替代猎物时,草栖钝绥螨能正常发育和繁殖,其种群数量呈增长趋势。本研究表明贝氏小奥林螨可以作为草栖钝绥螨人工饲养的潜在替代猎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栖钝绥螨 贝氏小奥林螨 替代食物 生命表参数 捕食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海藻龙须菜抽提液对褶皱臂尾轮虫生命表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龙艾虹 梁迪文 +2 位作者 罗洪添 杨宇峰 王庆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583-2590,共8页
大型海藻富含多种活性物质,具有抗衰老等生物活性;轮虫是良好的潜在抗衰老研究模式生物。本研究以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作为实验对象,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大型海藻龙须菜抽提液(0,250,500,750,1000 mg/L)和不同浓度的食物(... 大型海藻富含多种活性物质,具有抗衰老等生物活性;轮虫是良好的潜在抗衰老研究模式生物。本研究以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作为实验对象,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大型海藻龙须菜抽提液(0,250,500,750,1000 mg/L)和不同浓度的食物(蛋白核小球藻和普通小球藻)对褶皱臂尾轮虫生命表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食物浓度为1.0×10~6个/mL蛋白核小球藻时,不同浓度龙须菜抽提液对轮虫产卵数、平均寿命、净生长率以及世代时间有显著促进效应(P<0.05);轮虫平均产卵数及寿命在龙须菜抽提液浓度750 mg/L处达到最高,分别为16只和13.9d(P<0.05)。食物浓度为2.0×10~6个/mL普通小球藻时,轮虫平均产卵数和寿命在抽提液浓度为500 mg/L处达到最高,分别为16只和13.6d(P<0.05),轮虫平均寿命和净生长率均有显著提高(P<0.05)。相同龙须菜抽提液浓度下,食物浓度为1.0×10~6个/mL蛋白核小球藻下轮虫的净生长率、世代时间均显著高于食物浓度为2.0×10~6个/mL蛋白核小球藻培养的轮虫(P<0.05);食物浓度为2.0×10~6个/mL时,普通小球藻培养轮虫的净生长率和世代时间均显著高于蛋白核小球藻实验组(P<0.05)。交互作用分析显示,龙须菜抽提液与小球藻的交互作用对褶皱臂尾轮虫的内禀增长率有显著影响(P<0.05)。研究结果表明,大型海藻龙须菜抽提液对褶皱臂尾轮虫的生长与生殖有促进作用,延长轮虫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皱臂尾轮虫 小球藻 龙须菜 抽提液 生命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库尔勒八字地老虎在不同温度下的种群生命表及灯下成虫种群动态 被引量:4
11
作者 楚士娇 刘冰 +1 位作者 王佩玲 陆宴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6-254,共9页
【目的】研究温度对新疆库尔勒八字地老虎Xestia c-nigrum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明确其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能力。【方法】利用两性生命表方法比较15, 20, 25, 30和35℃下八字地老虎卵孵化率、幼虫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发育历期及繁殖... 【目的】研究温度对新疆库尔勒八字地老虎Xestia c-nigrum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明确其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能力。【方法】利用两性生命表方法比较15, 20, 25, 30和35℃下八字地老虎卵孵化率、幼虫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发育历期及繁殖力,分析不同温度对其种群生命表参数的影响,并计算不同发育阶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利用灯诱监测数据分析2020-2022年期间新疆库尔勒农区八字地老虎种群动态与日平均温度变化的关系。【结果】15℃时八字地老虎幼虫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均低于30%,30℃时幼虫存活率、化蛹率低于10%且蛹不能正常羽化,35℃时幼虫不能存活。八字地老虎各发育阶段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15, 20, 25, 30和35℃时卵历期分别为15.52, 7.40, 5.47, 4.88和3.88 d;15, 20, 25和30℃时幼虫历期分别为109.43, 40.53, 26.48和24.55 d;15, 20和25℃时蛹历期分别为41.43, 18.00和12.54 d。15℃时种群呈负增长,20和25℃时种群呈正增长,其中25℃时内禀增长率(r_m)最大。八字地老虎卵、1-6龄幼虫和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81, 8.43,9.95, 10.26, 12.52, 13.58, 12.60和10.81℃,有效积温依次为79.62, 92.17, 56.09, 57.03, 39.35, 38.16, 80.72和172.39日·度。2020-2022年灯诱监测数据表明,八字地老虎在新疆库尔勒每年发生3代,成虫高峰期分别在5月中旬、7月下旬和9月上旬,对应的日平均温度在19.5~26.5℃之间。【结论】低于15℃时八字地老虎种群呈负增长,超过30℃时不能完成生活史,而20~25℃比较适合八字地老虎的生长与繁殖,该结果为明确新疆库尔勒八字地老虎的温度适应能力及其发生规律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字地老虎 生命表参数 温度 发育历期 种群动态 两性生命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氏剂对连续三个世代多刺裸腹溞生命表统计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艳 席贻龙 何忠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358-5365,共8页
利用生命表技术对连续3个世代暴露于不同浓度(20、40、80、160、320μg/L和640μg/L)艾试剂(aldrin)溶液中的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生命表统计学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艾试剂对3个世代多刺裸腹溞所有生命表统计学参数均有显... 利用生命表技术对连续3个世代暴露于不同浓度(20、40、80、160、320μg/L和640μg/L)艾试剂(aldrin)溶液中的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生命表统计学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艾试剂对3个世代多刺裸腹溞所有生命表统计学参数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浓度高于80μg/L的艾氏剂使多刺裸腹溞母代的生命期望和净生殖率显著降低;浓度高于160μg/L的艾氏剂使母代的世代时间显著缩短,种群内禀增长率显著降低。浓度高于40μg/L的艾氏剂使多刺裸腹溞F1代的生命期望显著缩短,20μg/L和80~640μg/L的艾试剂使F1代的净生殖率显著降低,320μg/L和640μg/L的艾氏剂使F1代的世代时间显著缩短,所有浓度的艾试剂均使F1代的种群内禀增长率显著降低。160~640μg/L的艾氏剂使多刺裸腹溞F2代的生命期望和世代时间显著缩短,160μg/L和640μg/L的艾氏剂使F2代的净生殖率显著降低;除40和320μg/L外,所有浓度的艾试剂均显著提高了F2代的种群内禀增长率。在实验设置的艾试剂浓度范围内,除F2代种群内禀增长率外,3个世代多刺裸腹溞的所有生命表统计学参数均与艾试剂浓度呈曲线相关诼远拘允匝橹?污染物对多刺裸腹溞生命表统计学参数的影响因其暴露时所处发育时期和持续暴露世代数的不同而存在着重要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试剂 多刺裸腹溞 连续世代 生命表统计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对角突臂尾轮虫和曲腿龟甲轮虫的急性毒性和生命表统计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许丹丹 席贻龙 +1 位作者 马杰 葛雅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4874-4880,共7页
采用急性毒性试验研究了(25±1)℃下Cd2+对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和曲腿龟甲轮虫(Keratella valga)的24 hLC50值,采用生命表实验方法研究了(25±1)℃下、以密度为1.0×106个细胞/mL的斜生栅藻为轮虫食物时不... 采用急性毒性试验研究了(25±1)℃下Cd2+对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和曲腿龟甲轮虫(Keratella valga)的24 hLC50值,采用生命表实验方法研究了(25±1)℃下、以密度为1.0×106个细胞/mL的斜生栅藻为轮虫食物时不同浓度(7.0、12.0、20.4、34.6、58.8、100.0μg/L)的Cd2+对角突臂尾轮虫和曲腿龟甲轮虫生命表统计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Cd2+对角突臂尾轮虫和曲腿龟甲轮虫幼体的24 hLC50值分别为95.5μg/L和231.9μg/L。Cd2+浓度对角突臂尾轮虫的种群内禀增长率具有显著的影响(P<0.05),对曲腿龟甲轮虫的世代时间、生命期望和净生殖率具有显著的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100.0μg/L的Cd2+显著降低了角突臂尾轮虫的种群内禀增长率;34.6μg/L和58.8μg/L的Cd2+显著降低了曲腿龟甲轮虫的世代时间,34.6和100.0μg/L的Cd2+显著降低了曲腿龟甲轮虫的生命期望,34.6μg/L的Cd2+显著降低了曲腿龟甲轮虫的净生殖率。角突臂尾轮虫对Cd2+污染的敏感性较曲腿龟甲轮虫强,各生命表统计学参数对污染物的敏感性因轮虫种类的不同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 角突臂尾轮虫 曲腿龟甲轮虫 急性毒性 生命表统计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2+)浓度和藻类食物密度对多刺裸腹溞生命表统计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宁 席贻龙 +3 位作者 沈鹏 杨胜 宋鑫 孙天宝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4866-4874,共9页
采用48h急性毒性试验研究了Pb2+对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的48h-LC50值,采用生命表试验方法在0.5×106、1.0×106、2.0×106个细胞/mL的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密度下研究了浓度为0.2、0.4、0.6、0.8、1.0mg/L... 采用48h急性毒性试验研究了Pb2+对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的48h-LC50值,采用生命表试验方法在0.5×106、1.0×106、2.0×106个细胞/mL的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密度下研究了浓度为0.2、0.4、0.6、0.8、1.0mg/L的Pb2+对多刺裸腹溞生命表统计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Pb2+对多刺裸腹溞48h-LC50值为10.5mg/L。与各食物密度下的对照组相比,除了0.5×106、1.0×106个细胞/mL下0.2mg/L的Pb2+显著延长了多刺裸腹溞的生命期望,0.5×106个细胞/mL的食物密度下0.4mg/L的Pb2+显著提高了多刺裸腹溞的净生殖率、0.40.8mg/L的Pb2+显著提高了种群内禀增长率外,较高浓度的Pb2+显著缩短了多刺裸腹溞的生命期望,降低了净生殖率、总生殖率和种群内禀增长率;且随着食物密度的升高,使净生殖率和总生殖率显著降低的Pb2+浓度阈值呈降低的趋势,但使世代时间显著缩短的Pb2+浓度阈值则呈升高的趋势。Pb2+浓度、食物密度以及它们间的交互作用对多刺裸腹溞的各主要生命表统计学参数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0.5×106、1.0×106cells/mL食物密度下,Pb2+浓度与多刺裸腹溞的各主要生命表统计学参数间均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2.0×106cells/mL食物密度下,Pb2+浓度与多刺裸腹溞的生命期望、总生殖率和净生殖率间均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多刺裸腹溞的生命期望、净生殖率和内禀增长率对Pb2+污染的敏感性因食物密度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密度 Pb2+浓度 多刺裸腹溞 48h半数致死浓度 生命表统计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实验种群生命表评价巴氏新小绥螨对西花蓟马的控制能力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金平 范青海 张帆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229-232,共4页
以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Thysanoptera,Thripidae)一龄若虫为猎物组建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Hughes)(Acari:Phytoseiidae)实验种群生命表,获得净生殖力Ro=27.37,世代平均历期T=22.17天,内禀增长率rm=... 以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Thysanoptera,Thripidae)一龄若虫为猎物组建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Hughes)(Acari:Phytoseiidae)实验种群生命表,获得净生殖力Ro=27.37,世代平均历期T=22.17天,内禀增长率rm=0.15,周限增长率λ=1.16,种群倍增所需时间t=4.64天等参数。将获得参数值与西花蓟马的相关参数值进行比较,巴氏新小绥螨瞬间增长率大于西花蓟马的瞬间增长率(0.14),雌成螨日取食7~12头西花蓟马一龄若虫,表明巴氏新小绥螨可以作为控制西花蓟马种群数量的有效天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氏新小绥螨 西花蓟马 生命表参数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恒定温度下苜蓿斑蚜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应武 窦彩虹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8-82,共5页
通过对苜蓿斑蚜Therioa phistrifolii(Monell)实验种群在不同恒定温度下生长与繁殖的观察与统计,组建了苜蓿斑蚜在5种恒定温度(18,20,23,25,28℃)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并对其实验种群参数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18~28... 通过对苜蓿斑蚜Therioa phistrifolii(Monell)实验种群在不同恒定温度下生长与繁殖的观察与统计,组建了苜蓿斑蚜在5种恒定温度(18,20,23,25,28℃)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并对其实验种群参数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18~28℃,苜蓿斑蚜Therioaphis triifolii(Monell)的发育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单雌一生平均生殖力分别为49.89,64.51,76.42,84.73和64.76头;其净增殖率(Ro)、内禀增长率(m)和周限增长率(λ)在18~25℃之间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在25℃最高,分别为71.802,0.2843和1.3289,到28℃时又下降;而随着温度的升高苜蓿斑翅蚜世代历期(T)在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斑蚜 恒定温度 生命表参数 实验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2+浓度和藻密度对多刺裸腹溞生命表统计学参数的影响
17
作者 张燕 张庆 +3 位作者 席贻龙 黄亚 赵清清 蒋琦辰 《水产养殖》 CAS 2020年第2期6-11,16,共7页
应用生命表统计学方法,在0.5×106、1.0×106和2.0×106 cells/mL的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密度下研究了Zn2+浓度(20.0、50.0、80.0、110.0和140.0μg/L)对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生命表统计学参数的影响。结... 应用生命表统计学方法,在0.5×106、1.0×106和2.0×106 cells/mL的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密度下研究了Zn2+浓度(20.0、50.0、80.0、110.0和140.0μg/L)对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生命表统计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Zn2+浓度对多刺裸腹溞的种群内禀增长率有显著影响(P<0.05),藻密度对多刺裸腹溞的世代时间、净生殖率和种群内禀增长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藻密度和Zn2+浓度间的交相互作作用对多刺裸腹溞各主要生命表统计学参数都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三食物密度间,多刺裸腹溞的世代时间在1.0×106 cells/mL食物密度下显著短于0.5×106和2.0×106 cells/mL食物密度下;净生殖率和种群内禀增长率均在1.0×106 cells/mL食物密度下最高,2.0×106 cells/mL食物密度下最低。50.0和80.0μg/L的Zn2+使多刺裸腹溞的种群内禀增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它各Zn2+浓度组。Zn2+浓度与多刺裸腹溞的生命表统计学参数中的生命期望和平均寿命在0.5×106 cells/mL食物密度下存在着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可分别描述为:e0=-0.004x2+0.063x+348.604(R2=0.434, P<0.05)和t=-0.025x2-0.507x+84.468(R2=0.434, 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刺裸腹溞 Zn2+浓度 藻类食物密度 生命表统计学参数 慢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胡萝卜微管蚜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堇秀 李学军 《辽宁农业科学》 2016年第2期1-5,共5页
为了明确温度对胡萝卜微管蚜实验种群的影响,在5个温度条件下(19℃、22℃、25℃、28℃和31℃)组建该蚜虫实验种群生命表,统计种群生命表参数,比较了不同温度下的存活和繁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胡萝卜微管蚜各龄期的存活率存在一... 为了明确温度对胡萝卜微管蚜实验种群的影响,在5个温度条件下(19℃、22℃、25℃、28℃和31℃)组建该蚜虫实验种群生命表,统计种群生命表参数,比较了不同温度下的存活和繁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胡萝卜微管蚜各龄期的存活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以4龄的存活率最高,1龄和2龄存活率较低。25℃时存活率最高,存活时间较长;每雌平均日产仔量最高,为4.34头;净增殖率最大,为34.40。31℃时存活率低,存活时间最短;净增殖率最小,为21.36。平均世代历期、种群倍增时间随温度上升而缩短。内禀增长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微管蚜 生命表 种群发展趋势 生命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茭白和甘蔗对黄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19
作者 潘雪红 魏吉利 +1 位作者 商显坤 黄诚华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9-173,共5页
黄螟Tetramoera schistaceana(Snellen)的人工饲养繁殖,可为深入开展黄螟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研究以及防控技术研究提供稳定虫源。为明确茭白对黄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本研究分别以新鲜茭白和甘蔗嫩茎为食料饲养黄螟,对比分析了26... 黄螟Tetramoera schistaceana(Snellen)的人工饲养繁殖,可为深入开展黄螟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研究以及防控技术研究提供稳定虫源。为明确茭白对黄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本研究分别以新鲜茭白和甘蔗嫩茎为食料饲养黄螟,对比分析了26℃条件下黄螟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存活率和成虫繁殖力及其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结果表明,以茭白为食料,黄螟能正常发育和繁殖;茭白饲养的黄螟幼虫平均发育历期为19.77 d,显著短于甘蔗饲养的幼虫发育历期(22.90 d),幼虫发育相对整齐一致;幼虫平均化蛹率为32.38%,显著高于甘蔗饲养的幼虫(13.45%);种群趋势指数(I)、内禀增长率(r_(m))及周限增长率(λ)分别为26.76、0.0787和1.0819,均高于甘蔗的11.34、0.0540和1.0555。茭白作食料,黄螟能很好地生长发育和繁殖,可以用于黄螟的室内饲养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 黄螟 发育历期 存活率 生命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小麦品种对禾谷缢管蚜生长发育的影响
20
作者 吕敏 吴益东 +2 位作者 卫甜 杨倩 朱锦磊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20期126-128,133,共4页
选用6个江苏常用且抗蚜性未知的小麦品种,用生命表方法研究了禾谷缢管蚜在不同小麦品种上生长发育、存活和繁殖的情况。结果表明,禾谷缢管蚜在不同小麦品种上的生长发育存在显著差异。镇麦9上饲养的禾谷缢管蚜的体重差、净增殖率、内禀... 选用6个江苏常用且抗蚜性未知的小麦品种,用生命表方法研究了禾谷缢管蚜在不同小麦品种上生长发育、存活和繁殖的情况。结果表明,禾谷缢管蚜在不同小麦品种上的生长发育存在显著差异。镇麦9上饲养的禾谷缢管蚜的体重差、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繁殖力最高,平均世代周期和种群加倍时间最短;扬麦34上饲养的禾谷缢管蚜的体重差、繁殖力、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最低,平均世代周期和种群加倍时间最长。因此,禾谷缢管蚜最适宜在镇麦9上生存,最不适宜在扬麦34上生存,扬麦34对禾谷缢管蚜的抗性最强,但其抗性机制还不清楚。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扬麦34的抗蚜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谷缢管蚜 生命表参数 抗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