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命虚构叙事”多文本结构及其阐释意义——兼论与奈保尔有关的三个文本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丽亚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2-96,112,共5页
作为当代英语小说界的新兴文类,"生命虚构叙事"兼具传记写实与小说虚构的双重特点。作品多以历史名人为对象,用小说笔法重写或改写人物生平。学界在论述这一文类形式特征时倾向于把它视为后现代历史小说或"新维多利亚文... 作为当代英语小说界的新兴文类,"生命虚构叙事"兼具传记写实与小说虚构的双重特点。作品多以历史名人为对象,用小说笔法重写或改写人物生平。学界在论述这一文类形式特征时倾向于把它视为后现代历史小说或"新维多利亚文学"。但这两种文类定性均未涉及文类形式与读者关系的探究,故而本文指出,"生命虚构叙事"的文类特征不仅取决于某个文本单独显现的"后现代"或"历史纪实"属性,还取决于由多文本叙事方式构成的这一文本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使得读者对于任何一个文本的阅读阐释受制于读者对某个"前文本"的已知经验,促使读者将当前的叙事文本与"前文本"进行"对照阅读"。文章以三个与奈保尔有关的文本为例子,阐述"生命虚构叙事"由不同作者构建的多文本关系,揭示这一文类对意义多样性阅读立场的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虚构叙事 多文本结构 文类 V.S.奈保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琪·吉《弗吉尼亚·伍尔芙在曼哈顿》中的生命叙事
2
作者 杨晓霖 陈璇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8-53,共6页
《弗吉尼亚·伍尔芙在曼哈顿》是麦琪·吉顺应21世纪以作家为中心的文化迷恋和作家生命虚构创作热潮的巅峰之作。这部生命虚构小说寄生于伍尔芙的生命因子,不仅让20世纪最杰出的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穿越到21世纪的纽约,... 《弗吉尼亚·伍尔芙在曼哈顿》是麦琪·吉顺应21世纪以作家为中心的文化迷恋和作家生命虚构创作热潮的巅峰之作。这部生命虚构小说寄生于伍尔芙的生命因子,不仅让20世纪最杰出的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穿越到21世纪的纽约,而且塑造了一个迥异于伍尔芙传统传记形象的特异互补形象,是一部生命延展型非自然生命虚构叙事作品。作品大胆地虚构文学先辈,语言风格在极力模仿伍尔芙的同时,又不失麦琪本真的风格,在克服"影响的焦虑"的同时,超越了自己。作品激起了新一轮的伍尔芙各级生命文本的阅读热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琪·吉 《弗吉尼亚·伍尔芙在曼哈顿》 生命虚构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