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般智力的生命政治生产——奈格里的生命政治思想谱系学蠡探 被引量:13
1
作者 蓝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27,168,169,共11页
意大利思想家安东尼奥·奈格里是当代生命政治思考的一个代表人物,他发展出一条不同于福柯和阿甘本的生命政治理解的道路,即用乐观主义的态度,将生命政治生产视为一般智力或人们之间的协作性关系的生产。可以看到,奈格里的生命政治... 意大利思想家安东尼奥·奈格里是当代生命政治思考的一个代表人物,他发展出一条不同于福柯和阿甘本的生命政治理解的道路,即用乐观主义的态度,将生命政治生产视为一般智力或人们之间的协作性关系的生产。可以看到,奈格里的生命政治思想架构,最初滥觞于他早期的工人主义实践,在潘齐耶里、特隆蒂等人的影响下,将通过机器实现的工人协作视为走出资本主义的关键。不过奈格里和哈特在吸收了福柯和德勒兹等人的思想之后,在一般智力概念之下,他们试图将机器协作推广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从属造成了新的生命权力,而抵抗生命权力,就需要一般智力的生命政治生产,最终需要劳动者联合起来,通过出走的策略,实现对资本主义的颠覆,生成新的“公众”,从而实现共产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格里 生命政治生产 一般智力 出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特、奈格里的生命政治生产理论研究——从“非物质劳动”、“生命政治”到“生命政治生产” 被引量:9
2
作者 徐宇晓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2-129,共8页
哈特和奈格里强调了福柯的生命政治理论的生产性维度,从生命政治的视域去考察意大利自治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非物质劳动理论,从而形成了生命政治生产理论。生命政治生产就其表现形式来说,主要表现为非物质劳动,这种生产不仅生产出商品,... 哈特和奈格里强调了福柯的生命政治理论的生产性维度,从生命政治的视域去考察意大利自治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非物质劳动理论,从而形成了生命政治生产理论。生命政治生产就其表现形式来说,主要表现为非物质劳动,这种生产不仅生产出商品,还生产出主体和社会关系等。主体问题是联结生命政治和非物质劳动的关键节点,正是基于对主体问题的思考,哈特和奈格里才在生命政治理论和非物质劳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生命政治生产理论。哈特和奈格里通过对新的生产形式即非物质劳动或生命政治生产的考察,试图寻找新的革命主体并重新构建一条不同于马克思的实现共产主义的路径。从最根本的立论原则和方法来看,他们的生命政治生产理论仍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政治生产 非物质劳动 生命政治 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政治生产与大都市——论哈特与奈格里的“空间正义”思想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永刚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17,共7页
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空间密切相关,是资本空间化与空间资本化的历程。亨利·列斐伏尔揭示了“空间拜物教”的实质,批判了“空间生产”,却囿于空间来理解作为劳动力的承担者的身体或生命,因而无法找到克服身体空间的拜物教的真正方法。... 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空间密切相关,是资本空间化与空间资本化的历程。亨利·列斐伏尔揭示了“空间拜物教”的实质,批判了“空间生产”,却囿于空间来理解作为劳动力的承担者的身体或生命,因而无法找到克服身体空间的拜物教的真正方法。哈特与奈格里则综合了福柯的生命政治思想与马克思的“一般智力”思想,以生命或身体的创造性力量为基点来理解生命政治生产。在后工业时代,生命政治生产这一在质上占有优势的生产方式构造了与其相应的社会,即以诸众平等占有生产资料的共同性为基础的“共同性社会”,其空间呈现形式是大都市。诸众反抗资本与权力对共同性的剥夺,力图实现都市民主与全球民主,即在大都市与全球两个层面上的空间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拜物教 生命政治生产 共同性社会 大都市 空间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控资本主义视阈下的技术权力探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高斯扬 程恩富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5-62,共8页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以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技术为核心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使美国进入监控资本主义时代。为资本增殖服务的技术权力是这一时代的独特标志。这一技术权力产生于智能系统占有行为剩余的活动,通过数字平台组织的...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以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技术为核心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使美国进入监控资本主义时代。为资本增殖服务的技术权力是这一时代的独特标志。这一技术权力产生于智能系统占有行为剩余的活动,通过数字平台组织的动态不完全竞争扩展,入侵个体的现实生活。它的独特应用是个体生命政治,即通过控制信息文本规训个体的认知、行动和情感,将个体的自由转换为工具主义的必然。它的社会影响是“大他者”,即以剥夺循环、政治引导和文化牧领为特征的极端社会管理权力。反思监控资本主义视阈下的技术权力,应警惕技术的政治属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技创新,应以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根本保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控资本主义 技术权力 占有行为剩余 生命政治生产 大他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