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优化的地球生命力指数分析鄱阳湖鸟类多样性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威 李航 +4 位作者 伊剑锋 邵明勤 刘观华 徐海根 张日权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69-1374,共6页
对地球生命力指数(LPI)进行探索和改进,以便在小尺度下分析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采用信息熵和对数优化LPI指数,形成新指数1(LPIN1)和新指数2(LPIN2)。结合自举法(bootstrap)和Wilcoxon符号秩检验,对优化后的指数设置95%的置信区间,并比... 对地球生命力指数(LPI)进行探索和改进,以便在小尺度下分析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采用信息熵和对数优化LPI指数,形成新指数1(LPIN1)和新指数2(LPIN2)。结合自举法(bootstrap)和Wilcoxon符号秩检验,对优化后的指数设置95%的置信区间,并比较指数间年际差异。基于2011—2017年鄱阳湖地区鸟类观测数据,比较常规生物多样性指数、LPI指数以及优化后的LPIN1和LPIN2指数。结果表明鄱阳湖地区鸟类LPIN1和LPIN2指数均上升5%,生态系统呈健康水平。2011—2017年鄱阳湖地区鸟类LPI指数上升53%,超过鸟类多样性指数合理变化区间。常规生物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表明不同年际间生物多样性处于稳定状态,但不能体现指数的变化幅度。优化后的2个新指数对于小尺度下指数变化趋势表现得更加合理,能够反映特定区域生态系统水平的健康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生命指数 鄱阳湖 鸟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踪物种丧失·聚焦生态超载·共享一个地球——《2006地球生命力报告》解读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成忠 林振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886-4894,共9页
世界自然基金会和环球足迹网络等2006年10月在中国北京联合发布《2006地球生命力报告》,用生命地球指数和生态足迹两个主要指标描绘了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状态和人类所面临的环境压力。报告显示:生命地球指数1970~2003年总体下降约三... 世界自然基金会和环球足迹网络等2006年10月在中国北京联合发布《2006地球生命力报告》,用生命地球指数和生态足迹两个主要指标描绘了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状态和人类所面临的环境压力。报告显示:生命地球指数1970~2003年总体下降约三分之一,其中陆栖指数减少约31%、海洋指数减少约27%、淡水指数减少约30%,生物多样性正快速持续地遭到损失;自1961年人类的生态足迹不断增加,1987年转入生态赤字下运行,此后生态超载不断加剧,2003年生态赤字达25.28%;化石燃料足迹增长最快,2003年几乎占到一半,达到48%;阿联酋、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人均足迹最大,阿富汗最小,中国排名69位;北美、欧盟、中东和中亚、亚太区处于生态超载状态,非欧联盟、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非洲处于生态盈余;过去40多年,人均足迹高收入国家增长2倍多,2003年达6.5gha,低收入国家一直在0.8gha以下徘徊,中收入国家也从未超过2.0gha。地球的经济怎样才可能在过度消耗中持续发展?3种预测情景也许会让我们走出生态超载的困境、走向可持续发展,共享"一个地球生活"的美好未来。整篇报告可以概括为4个主题:追踪物种丧失、聚焦生态超载、3种情景预测、一个地球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地球指数 生态足迹 生态超载 一个地球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种急剧丧失·生态严重超载·跨越“地球边界”·区域公平失衡·“一个地球”生活——《地球生命力报告2014》解读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成忠 葛绪广 +2 位作者 孙琳 邵冬 柯文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779-2785,共7页
2014年9月30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ZSL)、Global Footprint Network、Water Footprint Network联合发布《地球生命力报告2014》,除了以前主要使用的地球生命力指数(Living Planet Index,LPI)、生态足迹... 2014年9月30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ZSL)、Global Footprint Network、Water Footprint Network联合发布《地球生命力报告2014》,除了以前主要使用的地球生命力指数(Living Planet Index,LPI)、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EF)、水足迹(Water Footprint)等指标外,首次使用"地球边界"揭示地球面临的严峻挑战。报告显示:(1)LPI自1970年以来已下降52%,温带和热带地区分别下降36%、56%,陆生和海洋物种均下降39%,淡水物种减少76%;(2)1961年全球生态足迹76亿全球公顷(global hectare,ghm^2)、生物承载力99亿ghm^2、生态盈余23亿ghm^2,2010年全球生态足迹为181亿ghm^2、生物承载力120亿ghm^2、生态赤字61亿ghm^2,1961年碳足迹占人类总生态足迹的36%,2010年碳足迹占比为53%;(3)全球生产水足迹排名中,印度、美国、中国、巴西和俄罗斯以大量的绿水足迹位居前五名;全球200多个河流流域、26亿7千万人每年至少1个月严重缺水;(4)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和氮循环3个"地球边界"被打破,并且已经对人类健康及人类所需要的食物、水和能源产生明显影响;(5)高收入国家将生物多样性丧失及其影响转嫁给低收入国家,这是另一种资源进口方式;大多数高收入国家人均生态足迹均已超过地球上人均可获得的生物承载力,依靠进口其他国家的生物承载力弥补超载;低收入国家生态足迹最小,生态系统却遭受最大破坏,高收入国家较高的人类发展水平是以高生态足迹为代价。报告指出人类对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的过度索取,正在危害着人类未来的安康、经济、食物安全、社会稳定乃至生存,特别提到当前人类所作选择和所采取措施的重要性。确保有恢复力、健康的生态环境维持人类繁荣发展,比现在人口增长、资源消耗增加、气候变化和生态退化的警钟更具挑战性。整篇报告可以概括为5个主题:物种急剧丧失、生态严重超载、跨越"地球边界"、区域公平失衡、"一个地球"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生命指数 生态足迹 地球边界 一个地球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物种丧失 遏制生态超载 共享一个地球——《地球生命力报告2012》解读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成忠 张毅 《地理教学》 2013年第16期6-7,17,共3页
世界自然基金会2012年5月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2012》用地球生命力指数和生态足迹两个主要指标描绘了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状态和人类所面临的环境压力。整篇报告可以概括为追踪物种丧失、遏制生态超载、共享一个地球3个主题。
关键词 地球生命指数 生态足迹 生态超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球生态负债的区域生态承载力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智颖飙 王再岚 +4 位作者 邓先德 韩雪 张纪卯 李静敏 杨淑宝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97,共7页
应用环境支持系统指数、地球生命力指数(LPI)和人类发展指数(HDI)对地球的生态赤字背景下区域生态足迹、生物承载力与发展力进行比较与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生态负债背景下,我国中部省份之一的安徽省虽然1995-2005年区域发展力呈上升趋势... 应用环境支持系统指数、地球生命力指数(LPI)和人类发展指数(HDI)对地球的生态赤字背景下区域生态足迹、生物承载力与发展力进行比较与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生态负债背景下,我国中部省份之一的安徽省虽然1995-2005年区域发展力呈上升趋势,变动趋势从99.8上升到111.2,但持续发展力在16~19位徘徊;生存支持系统变动趋势上升为2005年的103.9;环境支持系统变动趋势上升为2005年的111.8;资源转化效率呈不稳定变动态势.区域抗逆水平指数趋势在100~105.5之间变动;土地资源指数生物转化效率指数呈现下降趋势,排放强度指数趋势在100.0左右徘徊;环境管理指数趋势在100~121.2之间变动。年生物转化效率指数下降为2005的94.4;农药和化肥使用强度呈现动态下降,但万元GDP使用量均高于我国中部、西部、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这对长江、巢湖和芜湖等我国重要湿地的生态承载力改善构成极大威胁.安徽生态承载力的提高和环境支持系统的改善仍面临严峻挑战.该结果可以为其他区域生物承载力改善和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提供案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生命指数 人类发展指数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 生物承载力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生态赤字背景下的内蒙古生态承载力与发展力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路战远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6-109,共4页
应用环境支持系统指数、地球生命力指数(LPI)和人类发展指数(HDI)对全球生态赤字背景下内蒙古地区的生态足迹、生物承载力与发展力进行比较与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对内蒙古自治区的综合承载力的贡献率占主导地位。内... 应用环境支持系统指数、地球生命力指数(LPI)和人类发展指数(HDI)对全球生态赤字背景下内蒙古地区的生态足迹、生物承载力与发展力进行比较与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对内蒙古自治区的综合承载力的贡献率占主导地位。内蒙古的区域性生态赤字虽然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但接近我国平均水平。由此,对区域生态与环境安全造成极大威胁。资源环境绩效与区域发展阶段密切相关,而且越来越成为影响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生命指数 人类发展指数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 生物承载力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