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环境地球化学基础
1
作者
陈德兴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1-36,共6页
环境地球化学是环境科学和地球化学交叉发展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本文阐明了环境地球化学的学科性质以及六条基本任务.介绍了生命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及岩石圈上部)的组成、演化及其环境意义,同时阐明了化学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分类.
关键词
环境地球化学
生命圈
化学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典绿色文明
被引量:
1
2
作者
肖云儒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共7页
从生存方式、文化方式的视角对中国古典绿色文明进行梳理与思考,阐述了中国古典绿色文明的相关话题。(1)人与自然关系的元问题万古永存。人类社会的所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乃至未来社会许多问题追根溯源都与人和自然的关系有关。(2)中...
从生存方式、文化方式的视角对中国古典绿色文明进行梳理与思考,阐述了中国古典绿色文明的相关话题。(1)人与自然关系的元问题万古永存。人类社会的所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乃至未来社会许多问题追根溯源都与人和自然的关系有关。(2)中国古典绿色文明观念万古长青。2 000年前中国就有了博大精深的绿色文化观,在儒道释三家学说中极具体系性和深刻性。(3)中国古典绿色生存实践万古延续。绿色生存成为古代中国人的价值追求和传统风尚,绿色生存的行动主义者和行为艺术家自古至今相延成脉。(4)中国古典绿色艺术精神万代浸润。中国文化的实践理性以儒为主,而中国文化的艺术理性却以道为主。艺术家及其作品,艺术理性和方法,均在天精地气中孕育构成中国美学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
大
生命圈
中国古典绿色文化
自然生态
社会生态
精神生态
艺术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叠词、拆词及其结合使用
3
作者
濮侃
《汉语学习》
1983年第1期51-53,共3页
词语可以叠用,从而产生一定的修辞效果。例如: (1)但总而言之,边疆上是炸,炸,炸;腹地里也是炸,炸,炸。虽然一面是别人炸;一面是自己炸,炸手不同,而被炸则一。 (鲁迅《中国人的生命圈》) 这是单音词“炸”的叠用,从而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对...
词语可以叠用,从而产生一定的修辞效果。例如: (1)但总而言之,边疆上是炸,炸,炸;腹地里也是炸,炸,炸。虽然一面是别人炸;一面是自己炸,炸手不同,而被炸则一。 (鲁迅《中国人的生命圈》) 这是单音词“炸”的叠用,从而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对日寇入侵和国民党反动派卖国反共的强烈愤慨,同时也充分揭露敌人的残酷和凶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拆词
叠词
结合使用
拆用
叠用
参谋
种结合
反动派
钱钟书《围城》
生命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境地球化学基础
1
作者
陈德兴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出处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1-36,共6页
文摘
环境地球化学是环境科学和地球化学交叉发展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本文阐明了环境地球化学的学科性质以及六条基本任务.介绍了生命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及岩石圈上部)的组成、演化及其环境意义,同时阐明了化学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分类.
关键词
环境地球化学
生命圈
化学元素
分类号
X14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典绿色文明
被引量:
1
2
作者
肖云儒
机构
陕西省文联
出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共7页
文摘
从生存方式、文化方式的视角对中国古典绿色文明进行梳理与思考,阐述了中国古典绿色文明的相关话题。(1)人与自然关系的元问题万古永存。人类社会的所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乃至未来社会许多问题追根溯源都与人和自然的关系有关。(2)中国古典绿色文明观念万古长青。2 000年前中国就有了博大精深的绿色文化观,在儒道释三家学说中极具体系性和深刻性。(3)中国古典绿色生存实践万古延续。绿色生存成为古代中国人的价值追求和传统风尚,绿色生存的行动主义者和行为艺术家自古至今相延成脉。(4)中国古典绿色艺术精神万代浸润。中国文化的实践理性以儒为主,而中国文化的艺术理性却以道为主。艺术家及其作品,艺术理性和方法,均在天精地气中孕育构成中国美学的重要特征。
关键词
人与自然
大
生命圈
中国古典绿色文化
自然生态
社会生态
精神生态
艺术生态
Keywords
coexistence of man and nature in the grandiose vitasphere
Chinese classical green culture
natural ecology
social ecology
spiritual ecology
artistic ecology The
分类号
G0 [文化科学]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叠词、拆词及其结合使用
3
作者
濮侃
出处
《汉语学习》
1983年第1期51-53,共3页
文摘
词语可以叠用,从而产生一定的修辞效果。例如: (1)但总而言之,边疆上是炸,炸,炸;腹地里也是炸,炸,炸。虽然一面是别人炸;一面是自己炸,炸手不同,而被炸则一。 (鲁迅《中国人的生命圈》) 这是单音词“炸”的叠用,从而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对日寇入侵和国民党反动派卖国反共的强烈愤慨,同时也充分揭露敌人的残酷和凶狠。
关键词
拆词
叠词
结合使用
拆用
叠用
参谋
种结合
反动派
钱钟书《围城》
生命圈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环境地球化学基础
陈德兴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古典绿色文明
肖云儒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叠词、拆词及其结合使用
濮侃
《汉语学习》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