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8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染料与合成染料染色羊毛服装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估比较
1
作者 李婕 项琼 +1 位作者 王俊丽 吴涛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34,共8页
针对羊毛服装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环境影响问题,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全面量化了1 kg羊毛服装产品的碳足迹,并对比分析了天然染料与合成染料在染色过程中的环境影响。结果显示,天然染料模型环境总影响为184.58 kg CO_(2) eq,相较合成染... 针对羊毛服装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环境影响问题,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全面量化了1 kg羊毛服装产品的碳足迹,并对比分析了天然染料与合成染料在染色过程中的环境影响。结果显示,天然染料模型环境总影响为184.58 kg CO_(2) eq,相较合成染料模型降低约4.48%,同时在多项环境绩效指标上表现更优。敏感性分析显示,染缸装载率为染色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高装载情境可大幅降低单位产品的碳排放和能耗,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当前模型未能充分考虑废水处理的影响,可能影响评估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估 碳足迹 环境影响 羊毛服装 天然染料 合成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产业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与应对策略
2
作者 李允中 张群 +8 位作者 文昊楠 杨学志 陆达伟 汪帅马 熊晶晶 张海燕 傅建捷 刘倩 江桂斌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69-1477,共9页
能源转型需求推动锂电池产业快速发展,但其全生命周期的环境代价日益突出。该文综述了锂电池产业“采矿-冶炼-使用-回收”各阶段的环境影响,并探讨相应应对策略。主要环境问题包括植被破坏、水资源消耗、能源消耗、碳排放、重金属污染... 能源转型需求推动锂电池产业快速发展,但其全生命周期的环境代价日益突出。该文综述了锂电池产业“采矿-冶炼-使用-回收”各阶段的环境影响,并探讨相应应对策略。主要环境问题包括植被破坏、水资源消耗、能源消耗、碳排放、重金属污染及新污染物排放。为降低环境影响,锂渣资源化利用、废旧电池绿色回收(如生物/有机酸浸出)和直接再生等技术正持续优化和应用。政府需制定并完善政策,以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加强全链条固废监管与资源化利用,包括通过“电池护照”制度实现责任追溯,构建全生命周期监管体系等策略,以促进锂电池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生命周期 环境影响 污染控制 监管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角度评价焦化污染土壤生物堆修复技术的绿色可持续性
3
作者 史涛 原慧聪 +3 位作者 桑义敏 王清玥 刘畅 张文毓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105,共7页
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生物堆修复技术的绿色可持续水平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基于生命周期评价软件eFootprint和工程案例,从环境影响角度评价了某焦化土壤生物堆修复技术的绿色可持续性。结果表明:焦化土壤生物堆修复技术绿色可持续... 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生物堆修复技术的绿色可持续水平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基于生命周期评价软件eFootprint和工程案例,从环境影响角度评价了某焦化土壤生物堆修复技术的绿色可持续性。结果表明:焦化土壤生物堆修复技术绿色可持续性总体较好,人体毒性(HT)、水资源消耗(WU)、生态毒性(ET)、全球增温潜势(GWP)、可吸入无机物(RI)、非生物质资源消耗潜值(ADP)、酸化潜值(AP)、初级能源消耗(PED)、竞争-土地使用(CLU)、富营养化潜值(EP)对环境影响相对较高且差别不大(贡献率为94.90%~100%),臭氧层消耗(ODP)对环境影响稍弱(贡献率为68.53%);影响环境(HT,WU,ET,GWP,RI,ADP)的主要物料清单因素为气体通入量、CO_(2)产生量、尿素投加量和风机耗电量。选择营养全面、含水率(w)大于10%的焦化场地,优化最小风量设计以及配备合适风机型号等措施可提升焦化土壤生物堆修复技术的绿色可持续性。研究结果可为有机污染土壤生物堆修复技术绿色可持续性的提升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污染土壤 生物堆修复 生命周期评价 绿色可持续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孪生数据模型的机电产品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4
作者 王明宇 李涛 +3 位作者 杨晨 杨东东 闫萌 丁永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1-510,共10页
针对机电产品生命周期长、数据收集困难,现有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方法难以提供实时、准确的环境影响评价等问题,将数字孪生思想引入LCA过程,提出一种基于孪生数据模型的机电产品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按照产品... 针对机电产品生命周期长、数据收集困难,现有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方法难以提供实时、准确的环境影响评价等问题,将数字孪生思想引入LCA过程,提出一种基于孪生数据模型的机电产品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按照产品所处节点信息划分已发生和未发生阶段,并通过实时采集和孪生建模获取LCA计算所需的完整数据.实时采集保障了数据的可靠性;孪生建模是在LCA的目标与范围确定、清单分析两个环节之间引入一个实例孪生体模型,将与LCA计算相关的数据集成在这个数据载体上,从而提高清单分析速率和评价效率.同时,开发了数字孪生-生命周期评价(DT-LCA)数据服务平台,将数据汇编、LCA计算、结果反馈等功能集成,让评价更加便捷、实时、准确.最后,以某企业处于使用阶段的风力发电机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生命周期 数字孪生 孪生数据模型 风力发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炉煤气脱碳法及甲烷化法制液化天然气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晶莹 马龙飞 +4 位作者 潘一搏 卢山 张红娟 徐龙 马晓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72-2879,共8页
作为焦化副产品,焦炉煤气富含氢气和甲烷,采用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LNG)已成为当前焦炉煤气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为系统评估焦炉煤气制LNG工艺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尤其是碳排放,本文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脱碳法和甲烷化法两种焦炉... 作为焦化副产品,焦炉煤气富含氢气和甲烷,采用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LNG)已成为当前焦炉煤气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为系统评估焦炉煤气制LNG工艺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尤其是碳排放,本文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脱碳法和甲烷化法两种焦炉煤气制LNG工艺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表明,无论采用哪种方法,LNG生产阶段均为焦炉煤气制LNG工艺生命周期环境负荷的控制阶段;在脱碳法工艺中,中压蒸汽是环境影响贡献的关键物质,可通过干熄焦回收红焦余热副产蒸汽补充LNG生产消耗来降低环境负荷;在甲烷化工艺中,电力为主要贡献物质,在碳排放中占比41.09%,若采用可再生能源电力(太阳能发电、风电、水电)替代后环境影响显著降低;相比于脱碳法,采用甲烷化工艺环境性能更优,主要源于甲烷增产优势。本文研究结果可从生命周期角度为焦化行业焦炉煤气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炉煤气 液化天然气 生命周期评价 环境影响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2种水产养殖模式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董寅 李冰 +3 位作者 贾睿 侯诒然 刁维旭 朱健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2,共10页
本研究以长江流域内的池塘养殖和稻渔综合种养2种水产养殖模式为对象,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分析2种养殖模式对能源消耗(EU)、全球变暖潜势(GWP)、酸化潜势(AP)、富营养化潜势(EP)以及水资源消耗(WU)5种环境指标的影响,并探究2种主要输... 本研究以长江流域内的池塘养殖和稻渔综合种养2种水产养殖模式为对象,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分析2种养殖模式对能源消耗(EU)、全球变暖潜势(GWP)、酸化潜势(AP)、富营养化潜势(EP)以及水资源消耗(WU)5种环境指标的影响,并探究2种主要输入因子(饲料和电力供应)和养殖过程对各环境指标的影响,从而评价2种养殖模式对环境影响的差异。生命周期评价结果标准化处理和加权评估显示,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WU、EP、GWP、AP和EU值分别为11.650、0.770、0.141、0.096和0.003,总环境影响指数(TEII)为12.660;池塘养殖模式的WU、EP、GWP、AP和EU值分别为31.453、1.187、0.210、0.174和0.007,TEII为33.031。与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相比,池塘养殖模式的各项环境指标均较高。对环境影响的贡献率分析表明,饲料供应对EU、GWP和AP的贡献率最高,EP主要受饲料供应和养殖过程的共同影响,而WU主要集中在养殖过程中,电力供应主要影响EU、GWP和AP。生命周期评价的结果表明,与池塘养殖模式相比,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显示出更友好的环境效益,在我国长江流域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2种养殖模式的贡献率分析表明,改进饲料生产工艺、建立精准投喂技术、应用先进的尾水处理技术和适当提高养殖密度是我国长江流域水产养殖环境友好生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渔综合种养 池塘养殖 生命周期评价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东北地区覆膜水稻环境影响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玉 何文清 +3 位作者 靳拓 赵梓君 崔吉晓 刘勤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8-925,共8页
为探明覆膜水稻生命周期过程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本研究基于2021—2022两年的田间试验对东北地区覆膜水稻进行生命周期评价。结果表明:仅考虑资源消耗、气候变化和环境酸化的情况下,覆PE膜旱直播水稻的环境影响潜值更小,对环境更友好... 为探明覆膜水稻生命周期过程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本研究基于2021—2022两年的田间试验对东北地区覆膜水稻进行生命周期评价。结果表明:仅考虑资源消耗、气候变化和环境酸化的情况下,覆PE膜旱直播水稻的环境影响潜值更小,对环境更友好。东北地区覆PE膜育秧移栽水稻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气候变化、环境酸化、富营养化和生态毒性6个环境影响指标对应的环境影响潜值分别为14046.40 MJ、957082.47 kg、1663.15 kg CO_(2)-eq、8.70 kg SO_(2)-eq、1.84 kg PO^(3-)_(4)-eq和57.05 kg 1,4-DCB-eq;东北地区覆PE膜旱直播水稻这6个环境影响指标对应的环境影响潜值分别为11990.32 MJ、312102.92 kg、1071.41 kg CO_(2)-eq、6.85 kg SO_(2)-eq、1.88 kg PO^(3-)_(4)-eq和73.75 kg 1,4-DCB-eq。造成资源消耗和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氮肥和燃油的生产及使用,另外地膜生产和滴灌设备的生产也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研究表明,水稻清洁生产的关键在于农资产品生产技术的优化和氮肥的合理施用。在两种覆膜水稻栽培方式中,覆膜旱直播水稻造成的环境影响更低,更适合我国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生命周期评价 覆膜水稻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低毒药剂在园林病虫害防治中的效果及环境影响评估
8
作者 亓永 孙翠玲 亓梦娇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4期166-168,共3页
该研究筛选了3种高效低毒药剂(吡虫啉、阿维菌素、甲维盐)用于园林病虫害防治,通过园林试验比较其防治效果。同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了药剂在水体和土壤中的残留,评估了其环境影响。结果表明,吡虫啉对蚜虫的防治效果最佳,LC50... 该研究筛选了3种高效低毒药剂(吡虫啉、阿维菌素、甲维盐)用于园林病虫害防治,通过园林试验比较其防治效果。同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了药剂在水体和土壤中的残留,评估了其环境影响。结果表明,吡虫啉对蚜虫的防治效果最佳,LC50为0.15 mg/L;阿维菌素在水体中的半衰期最短,为4.2 d,环境友好性较高。该研究旨在为园林病虫害防治中的科学用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低毒药剂 园林病虫害 防治效果 环境影响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苹果树修剪枝条堆肥处理环境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雨佳 康以琳 +1 位作者 欧阳雨芊 邵蕾 《农业工程》 2024年第4期74-79,共6页
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分析了苹果树修剪枝条堆肥处理模式的环境影响,并分析其肥料化潜力与经济效益,对枝条处理各环节进行污染物排放评估,为苹果树修剪枝条肥料化处理工艺的改进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苹果树修剪枝条堆肥处理过程中,... 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分析了苹果树修剪枝条堆肥处理模式的环境影响,并分析其肥料化潜力与经济效益,对枝条处理各环节进行污染物排放评估,为苹果树修剪枝条肥料化处理工艺的改进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苹果树修剪枝条堆肥处理过程中,每处理功能单位苹果树枝条产生污染物总量76.0219 kg,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96.79%,全球变暖对环境的影响高于酸化与富营养化;粉碎包装、熟化灭菌、粉碎和堆肥阶段产生的污染物气体排放量分别占总排放量的38.26%、27.22%、21.04%和10.85%;苹果树修剪枝条堆肥处理的生产成本515元/t,经济效益285元/t,每处理1 t苹果枝条生产的有机肥,可替代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的量分别为61.3、120.0和13.2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苹果树 堆肥 环境影响潜力 经济效益 肥料化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研究牛皮沙发革的环境足迹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晓宇 周诚 +7 位作者 曾运航 周骅 黄彦杰 余跃 何馨 陈占光 王亚楠 石碧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2,47,共8页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日益深化、产品环境足迹/碳足迹逐渐成为国际贸易壁垒,利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皮革产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已迫在眉睫。使用LCA方法以及自主建立的皮革化学品和中国奶牛皮生命周期清单数据库核算了牛皮沙发革的...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日益深化、产品环境足迹/碳足迹逐渐成为国际贸易壁垒,利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皮革产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已迫在眉睫。使用LCA方法以及自主建立的皮革化学品和中国奶牛皮生命周期清单数据库核算了牛皮沙发革的环境足迹(含碳足迹),解析了原料皮、化学品、制革生产能耗、上游运输、废物处理和包装材料等清单数据对环境影响的贡献。牛皮沙发革全球增温潜势(GWP)结果为11.6 kg CO_(2)eq/m^(2)成革,其中原料皮的贡献率高达79.6%,其余清单数据(不含原料皮)的贡献仅为2.37 kg CO_(2)eq/m^(2)成革。一次能源消耗参数结果为73.8 MJ/m^(2)成革,化学品、制革生产能耗和原料皮的贡献率分别为39.4%、30.6%和24.6%。水资源消耗参数结果为907.9 kg/m^(2)成革,原料皮的贡献率为93.2%。生态毒性参数结果为56.3 CTUe/m^(2)成革,与铬鞣剂用量密切相关。由此可见,提高原料皮的资源化利用率是皮革产品实现绿色低碳制造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产品 生命周期评价 环境影响 环境足迹 碳足迹 牛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靠性分析的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生命周期风险评估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俊哲 朱琳 +2 位作者 刘志钢 陶毅骏 黄远春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66,共7页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备的高可靠性是其保持安全、平稳运营的基石与保证。由于近年来运营里程急剧上升、线网容量不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风险日益增大,可靠性对于安全风险的影响愈发受到行业关注。[方法]基于生命周期事件对可...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备的高可靠性是其保持安全、平稳运营的基石与保证。由于近年来运营里程急剧上升、线网容量不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风险日益增大,可靠性对于安全风险的影响愈发受到行业关注。[方法]基于生命周期事件对可靠性的影响,对设备进行生命周期阶段(运维阶段)的划分;根据历史故障数据,建立机理模型辅助的数据统计模型,通过Minitab软件表征相关可靠性指标;基于风险矩阵法,表征可靠性与生命周期阶段映射关系,建立考虑生命周期阶段的设备风险评估模型。[结果及结论]以车辆转向架轮对轴箱装置为例,依据车辆专业检修内容与周期要求,将日常运营阶段划分为稳定期、早期失效期、晚期失效期、更换期;对故障间隔时间进行拟合检验,选定三参数威布尔分布表征其可靠性特征函数;将各阶段通过可靠性表征函数映射赋值,基于风险矩阵法,得到各阶段车辆转向架轮对轴箱装置的风险评估等级,进而输出各阶段风险评估结果。各阶段风险等级分别为R5、R3、R1、R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生命周期 可靠性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桉树生产经营过程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及足迹评估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佩玥 吴立东 +8 位作者 刘斌 赵梅芳 康鹏 朱宇 谭一波 郑威 孙孟德 郭飞 付军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6985-7001,共17页
商业造林和林业可持续经营是重要的温室气体缓解战略,对碳中和至关重要。然而,中国林产品立地经营阶段详细的碳排放清单及碳足迹仍未见报道。通过对广西的国有林场桉树人工林立地经营原始数据进行调查,本研究创建了一个新的基于过程的... 商业造林和林业可持续经营是重要的温室气体缓解战略,对碳中和至关重要。然而,中国林产品立地经营阶段详细的碳排放清单及碳足迹仍未见报道。通过对广西的国有林场桉树人工林立地经营原始数据进行调查,本研究创建了一个新的基于过程的桉树生命周期清单,涵盖了从林地清理到采伐原木运输至加工厂的所有阶段。将新的LCI纳入生命周期评估,结果显示,中国桉树在一个轮伐期内(经营周期4年)的总排放量为25338.74 kgCO_(2)e/hm^(2),桉树人工林生产经营过程的平均碳排放速率为6334.69 kgCO_(2)e hm^(-2)a^(-1),生产1m3桉树原木产品在立地经营阶段的碳足迹相当于142.03 kgCO_(2)e;其中肥料使用(67.11%;17006.14 kgCO_(2)e/hm^(2))和能源消耗(28.22%;7150.66 kgCO_(2)e/hm^(2))是主要贡献者。人工林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排放不容忽略,为最有效地减少全球环境影响,应优化森林活动中的肥料用量和燃料消耗。研究为我国工业用材林和原料林的环境绩效提供了首个短周期桉树人工林土地利用及桉材立地生产系统的详细生命周期清单及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结果。本研究发现中国桉树人工林产品生产系统的年度碳成本约为1.728 tC hm^(-2)a^(-1),净碳增益为3.562 tC hm^(-2)a^(-1)。根据碳收支平衡折算,我国桉树人工林经营能够产生19.47 Tg(1 Tg=1×10^(12)g)净碳增益,相当于抵消同期71.39 Tg的温室气体排放,表明其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具有显著的减排潜力和可观的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估 排放因子 桉树 人工林生产经营 林业活动 全球变暖潜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球形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盾构土全生命周期风险评估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志冉 柴金飞 +1 位作者 方雨菲 周喻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7,共9页
为了对盾构土全生命周期风险进行合理评估,以应对其复杂多元的系统工程特性,克服传统评价模型的不足。采用专家评估法构建盾构施工技术、社会、安全、环境、经济等方面的风险层次结构,并利用球形模糊集对其进行成对比较和权重分配,通过... 为了对盾构土全生命周期风险进行合理评估,以应对其复杂多元的系统工程特性,克服传统评价模型的不足。采用专家评估法构建盾构施工技术、社会、安全、环境、经济等方面的风险层次结构,并利用球形模糊集对其进行成对比较和权重分配,通过去模糊化和归一化处理,建立风险评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济南某轨道交通工程中,施工安全、技术、环境、经济和社会风险的权重分别为0.2162,0.2155,0.2043,0.1990,0.1650,并识别出资源回收成本高、施工扰民和盾构机适应性不足等高风险因素。研究结果可为盾构施工项目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土 生命周期 风险评估 球形模糊集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类型可降解塑料包装袋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友好性评价
14
作者 赵瑞宁 张媛 朱磊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8,共8页
旨在系统评估3种主流可降解塑料包装袋在其全生命周期(生产、使用和废弃处理)中对环境的影响特征。通过运用生命周期评估(LCA)方法,重点分析各类可降解塑料包装袋在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环境影响和能源消耗特征,同时系统对比不同可降解塑... 旨在系统评估3种主流可降解塑料包装袋在其全生命周期(生产、使用和废弃处理)中对环境的影响特征。通过运用生命周期评估(LCA)方法,重点分析各类可降解塑料包装袋在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环境影响和能源消耗特征,同时系统对比不同可降解塑料包装袋的差异,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科学数据支持。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学框架,研究重点考察碳排放、能源消耗等核心指标,深入分析其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影响特征。研究表明,可降解塑料包装袋的平均碳排放为3.966 kg CO_(2)e,较传统PE塑料袋(4.835 kg CO_(2)e)减少约18%。值得注意的是,处置阶段的平均碳排放占比高达45.46%,成为最主要的排放环节。在不同类型可降解材料中,聚乳酸(PLA)等基于可再生植物资源的可降解塑料表现最优,其碳排放量最低,且生物降解性能突出。为有效推广可降解塑料包装袋,需特别关注其全生命周期中末端处置阶段的环境影响。具体建议包括:(1)在现行垃圾分类体系中单独设立可降解塑料专项分类;(2)完善相关标识体系,优化收运及处置流程;(3)加强回收设施建设,提高可降解材料的回收率与再利用效率。针对无法回收的可降解塑料袋,应优先采用工业堆肥等处理技术实现绿色转化,从而构建“生产-消费-回收-处置”的闭环管理系统,切实应对日益严峻的“白色污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塑料 生命周期评价(LCA) 环境影响 碳排放 末端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命周期评估的生物基包装材料可持续性评价与应用优化研究
15
作者 柳虎威 周丽 +1 位作者 杨江龙 梁凯博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291-297,共7页
目的针对传统石油基包装材料环境负荷高、资源依赖性强的问题,构建生物基包装材料生命周期评估模型,评价其可持续性,并提出应用优化策略。方法基于ISO 14040/14044,建立包含原料获取、生产制造、使用和废弃处理全过程的LCA评价框架,选... 目的针对传统石油基包装材料环境负荷高、资源依赖性强的问题,构建生物基包装材料生命周期评估模型,评价其可持续性,并提出应用优化策略。方法基于ISO 14040/14044,建立包含原料获取、生产制造、使用和废弃处理全过程的LCA评价框架,选取碳足迹、水足迹、土地利用等关键指标,对PLA、PHA、淀粉基和纤维素基等典型生物基包装材料进行定量评估,并与传统PE、PP材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PLA在全生命周期中的碳排放比PE降低了35%,在海洋环境中PHA在6~12个月内可完全降解,在堆肥条件下淀粉基材料在90 d内完全降解,但其力学性能较差。生产制造阶段是主要环境影响源,占总影响的60%~75%。结论生物基包装材料在环境友好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和政策引导可实现大规模应用,可为包装产业绿色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包装材料 生命周期评估 可持续性 碳足迹 循环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周期评价法评估皮革复鞣剂染整过程的环境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冠彤 余跃 +3 位作者 曾运航 周渝翔 王亚楠 石碧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13,共8页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对芳香族合成鞣剂BTL、三聚氰胺树脂鞣剂DD42、丙烯酸树脂鞣剂LP和荆树皮栲胶SUN的染整过程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明,复鞣剂和复鞣操作是制革染整过程环境影响的重要贡献者,且这四种复鞣剂染整过程的环境影响总...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对芳香族合成鞣剂BTL、三聚氰胺树脂鞣剂DD42、丙烯酸树脂鞣剂LP和荆树皮栲胶SUN的染整过程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明,复鞣剂和复鞣操作是制革染整过程环境影响的重要贡献者,且这四种复鞣剂染整过程的环境影响总体呈现BTL>DD42>LP>SUN。用SUN进行染整时非生物资源消耗、初级能源消耗和气候变暖潜力相较于LP染整过程分别减少了61%、39%和46%,相较于BTL染整过程分别减少了73%、55%和59%,这是因为SUN的生产过程仅涉及少量的矿产和石化资源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由于BTL和DD42是用甲醛作为原料合成得到的,因此用这两种复鞣剂进行染整加工对生态质量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明显高于使用LP和SUN的染整过程。综上所述,采用无甲醛的生物基材料——栲胶进行复鞣是更绿色的皮革染整工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 复鞣剂 染整过程 生命周期评价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施工技术对调蓄水库及其环境影响的评估
17
作者 王博 《绿色中国》 2025年第8期151-153,共3页
调蓄水库建设采用绿色施工技术,可削减资源消耗与环境压力,实现水资源调控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态势。通过革新施工组织、选用环保低碳原料等,结合BIM技术、智能监测系统,提升施工效率,降低碳排放。采取水土保持、生物修复等途径减少生态... 调蓄水库建设采用绿色施工技术,可削减资源消耗与环境压力,实现水资源调控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态势。通过革新施工组织、选用环保低碳原料等,结合BIM技术、智能监测系统,提升施工效率,降低碳排放。采取水土保持、生物修复等途径减少生态破坏,呵护区域水环境。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数值模拟等方法评估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综合运用绿色施工管理策略,为水利工程的低碳、环保、高效建设模式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蓄水库 绿色施工 低碳建造 生态保护 环境影响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种植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41
18
作者 梁龙 陈源泉 +3 位作者 高旺盛 隋鹏 陈冬冬 张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773-1776,共4页
以华北平原集约高产粮区河北省栾城县为例,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进行小麦-玉米轮作体系生命周期资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清单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明,在传统生产方式下,小麦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较大的潜在因素是... 以华北平原集约高产粮区河北省栾城县为例,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进行小麦-玉米轮作体系生命周期资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清单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明,在传统生产方式下,小麦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较大的潜在因素是富营养化、水体毒素、环境酸化和土壤毒素;玉米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较大的潜在因素是富营养化、环境酸化和水体毒素。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下,氮肥、农药、电力的生产和使用过程是可能引起能源耗竭和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分别占整个体系的86.5%和66%;农民超量使用氮肥造成NH3挥发和NO3-N淋失,是导致潜在环境酸化和富营养化的关键;而农药的使用是造成潜在水体毒素、土壤毒素的主要原因。因此,工业领域要实施清洁生产机制,降低农资生产能耗;农业领域要减少氮肥、农药的使用量,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环境影响 冬小麦 夏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级多晶硅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21
19
作者 谢明辉 阮久莉 +4 位作者 白璐 乔琦 刘秀琼 杨德仁 杨黎飞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1-296,共6页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对太阳能级多晶硅生产过程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基于Eco-Indicator99,建立了适用于我国的终点破坏类影响评价模型(Chinese endpoint damage model,CEDM).对影响评价模型的资源属性参数进行了本地化研究,核算出以2010...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对太阳能级多晶硅生产过程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基于Eco-Indicator99,建立了适用于我国的终点破坏类影响评价模型(Chinese endpoint damage model,CEDM).对影响评价模型的资源属性参数进行了本地化研究,核算出以2010年为基准年、以我国为基准区域的资源属性本地化人均年度基准值(4.33×105MJ).采用现场和问卷调研的方式获得太阳能级多晶硅所有生命周期阶段的能量物质的输入、输出和环境外排数据,调研样本总产量达到2012年全国产量的80%.结果表明:从环境影响的最终破坏受体来看,太阳能级多晶硅生命周期环境影响主要集中在对人体健康损害方面,占其整个环境影响的72.31%;其次是对资源衰竭方面的影响,占24.23%;对生态系统的损害最小,仅占3.46%.在所有环境要素中,电的环境影响最高,占79.48%;其次是蒸汽消耗、工业硅原料,二者分别占13.18%、5.97%.我国太阳能级多晶硅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是欧洲平均水平的2倍多,主要是受电力结构所致,但在技术先进性和污染防治水平方面要优于欧洲平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级 多晶硅 生命周期评价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拌混凝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32
20
作者 李小冬 王帅 +1 位作者 孔祥勤 张智慧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2-138,共7页
预拌混凝土是目前重点推广和用量巨大的建筑材料。为客观评价预拌混凝土的环境影响,基于BEPAS(Building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alysis System)评价系统,从六种等级预拌混凝土(C30~C100)的生产、施工、拆除三个阶段的资源和能源... 预拌混凝土是目前重点推广和用量巨大的建筑材料。为客观评价预拌混凝土的环境影响,基于BEPAS(Building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alysis System)评价系统,从六种等级预拌混凝土(C30~C100)的生产、施工、拆除三个阶段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基础数据收集入手,建立了各等级预拌混凝土的投入产出清单。依据更新的货币化环境影响评价权重,得到了单位体积预拌混凝土的生命周期社会意愿支付值。此外,给出了基于6个模拟算例的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结果表明:单一预拌混凝土材料的环境影响随等级提高而上升;对于框架结构,C50和C60高强预拌混凝土兼具环境表现和经济效果良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拌混凝土 生命周期 环境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