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洁净煤发电的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晓斌 张阿玲 陈贵锋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14,共5页
利用生命周期清单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7种洁净煤发电技术的环境负载,定量给出了各种发电技术的资源消耗及排放。对国家推动洁净煤发电技术发展的技术方案和政策建议提供决策理论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 洁净煤 发电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关键问题研究评述 被引量:22
2
作者 郭焱 刘红超 郭彬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41-1148,共8页
针对产品生命周期评价中目标和范围定义阶段的归因生命周期评价和归果生命周期评价问题、功能单位定义和系统边界界定问题、清单分析阶段的数据质量和不确定性问题、清单分析方法的选择问题、清单数据的分配问题、影响评价阶段的评价方... 针对产品生命周期评价中目标和范围定义阶段的归因生命周期评价和归果生命周期评价问题、功能单位定义和系统边界界定问题、清单分析阶段的数据质量和不确定性问题、清单分析方法的选择问题、清单数据的分配问题、影响评价阶段的评价方法选择问题,以及生命周期评价范围的拓宽和加深问题进行了理论梳理与分析,提出针对这些关键问题的主要解决办法。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指出,未来的生命周期评价将沿着生命周期可持续评价的方向发展,它不仅考虑环境的影响,还将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包括在内。在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中仍然会出现新的关键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生命周期可持续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密度纤维板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价 被引量:17
3
作者 薛拥军 向仕龙 刘文金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7-49,共3页
以中密度纤维板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先进和通用的“生态循环(周期)评价”方法,分析了我国现阶段中纤板生产和使用过程的资源利用、能源消耗、污染物的产生、废弃物的利用等因素对环境的影响,结合有关经济、技术、性能指标,对中纤板材料... 以中密度纤维板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先进和通用的“生态循环(周期)评价”方法,分析了我国现阶段中纤板生产和使用过程的资源利用、能源消耗、污染物的产生、废弃物的利用等因素对环境的影响,结合有关经济、技术、性能指标,对中纤板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建立中纤板环境性能评价的理论框架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密度纤维板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生命周期评价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发电技术的生命周期评价 被引量:14
4
作者 胡志锋 马晓茜 +1 位作者 李双双 廖艳芬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3-97,共5页
以广东省内某一小型水电站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较系统的生命周期评价。通过目标和范围的确定,对水电站的各子过程进行了生命周期清单分析及环境影响潜值计算。分析表明,该水电站的总能耗为2.02g/(kW.h),其中煤占主要部分,占93.92%;该... 以广东省内某一小型水电站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较系统的生命周期评价。通过目标和范围的确定,对水电站的各子过程进行了生命周期清单分析及环境影响潜值计算。分析表明,该水电站的总能耗为2.02g/(kW.h),其中煤占主要部分,占93.92%;该水电站排放的污染物中,CO2占绝大部分(96.70%),其次是粉尘(2.75%);水电站的建设耗材生产子过程的能耗以及污染物排放量最大,该过程的能耗占总能耗的97.00%,污染物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94.41%;与常规燃煤电厂相比,每发电10 000kW.h,该水电站可节约标煤3.98t,减少排放CO29.964 8t、SOX79.927kg、NOX49.92kg、粉尘499kg,水力发电具有非常显著的节能和环保效应;该水电站每发电1kW.h的总环境影响潜值为4.31×10-6人当量,其中粉尘是最主要的环境影响因素,这是由于水泥、钢材等建设耗材在制造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粉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发电 清单分析生命周期评价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版论文摘要
5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9-160,共2页
关键词 论文摘要 网络版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城市生活垃圾 评价方法 脱硫性能 防渗材料 绿色度 CO2 DEA MEA pH法 固定床 填埋场 吸收 烟气 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与发展
6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环境与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命周期评价 能源消耗 环图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神农架林区 环境科学研究 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