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学生生命价值取向的诉求与重塑
1
作者
王影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50-51,共2页
文章通过对大学生生命观的调查,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取向的现状,大学生生命价值取向的缺失充分说明高校实施生命教育已是势在必行,重塑正确的生命价值取向,不仅是自身发展之需要,也是和谐社会构建之需求。
关键词
大学生
生命价值取向
价值
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命: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文阁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1-26,共6页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生命价值取向
西方文化
生存方式
文化思维方式
儒家哲学
庄子
新文化
科学技术
孔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学:技术、艺术抑或其他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家军
何心玥
杨舒迪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8-56,共9页
关于“教学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思考是对教学本质的再认识。无论是把教学视为技术还是艺术,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能将教学与其等同。把教学视为技术,教学容易沦为精准控制的预期操作,失去对人的发展的整体关怀,师生成了“单向度的人”...
关于“教学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思考是对教学本质的再认识。无论是把教学视为技术还是艺术,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能将教学与其等同。把教学视为技术,教学容易沦为精准控制的预期操作,失去对人的发展的整体关怀,师生成了“单向度的人”;把教学视为艺术,容易导致学生主体失语,教学实践乱象频发,教学方向陷入迷茫。教学源于生命、立于生命、循于生命、达于生命,所以教学应该是促进师生生命成长的过程。通过教学更好地促进教学主体的生命成长,应确定教学的生命价值取向,注重教学主体的生命彰显,关注教学内容的生活场域,注重教学过程的生命生成,唤起教学评价的生命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技术
艺术
生命
生命
成长
生命价值取向
生命
彰显
生命
生成
生命
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命关怀:学校德育现代模式的重构
被引量:
19
4
作者
林瑞青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5年第1期55-58,63,共5页
传统德育模式以政治关照为价值取向,使道德教育成为政治视野中严厉的道德控制,以致在面对生态伦理危机、经济伦理危机、网络伦理危机等社会问题时显得束手无策。为此,要建构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为指引,充分关注学生...
传统德育模式以政治关照为价值取向,使道德教育成为政治视野中严厉的道德控制,以致在面对生态伦理危机、经济伦理危机、网络伦理危机等社会问题时显得束手无策。为此,要建构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为指引,充分关注学生的生命,关注其生命的生存状况和生存意义,关注其生命的生成和完善,使之及于与之密切相连的对一切生命的热爱,并始终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终极目标的可持续的生命关怀型德育模式。以此架构具有可持续性与生命性的德育课程体系,拓宽德育内容,加快实现德育内容的大融合,建立多向、平等、自由的伙伴式师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
生命
关怀
以人为本
价值
生命
取向
生命
关怀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竞争上岗的思考──语言传播杂记之十八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颂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07-108,共2页
关键词
竞争上岗
语言传播
任职资格证书
广播电视
播音主持
杂记
双向选择
专业人才
生命价值取向
专业技术职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学生生命价值取向的诉求与重塑
1
作者
王影
机构
吉林农业大学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50-51,共2页
文摘
文章通过对大学生生命观的调查,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取向的现状,大学生生命价值取向的缺失充分说明高校实施生命教育已是势在必行,重塑正确的生命价值取向,不仅是自身发展之需要,也是和谐社会构建之需求。
关键词
大学生
生命价值取向
价值
重塑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命: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文阁
机构
大连海军政治学院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1-26,共6页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生命价值取向
西方文化
生存方式
文化思维方式
儒家哲学
庄子
新文化
科学技术
孔子
分类号
G1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学:技术、艺术抑或其他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家军
何心玥
杨舒迪
机构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成都市人民北路小学
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8-56,共9页
文摘
关于“教学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思考是对教学本质的再认识。无论是把教学视为技术还是艺术,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能将教学与其等同。把教学视为技术,教学容易沦为精准控制的预期操作,失去对人的发展的整体关怀,师生成了“单向度的人”;把教学视为艺术,容易导致学生主体失语,教学实践乱象频发,教学方向陷入迷茫。教学源于生命、立于生命、循于生命、达于生命,所以教学应该是促进师生生命成长的过程。通过教学更好地促进教学主体的生命成长,应确定教学的生命价值取向,注重教学主体的生命彰显,关注教学内容的生活场域,注重教学过程的生命生成,唤起教学评价的生命理解。
关键词
教学
技术
艺术
生命
生命
成长
生命价值取向
生命
彰显
生命
生成
生命
理解
Keywords
teaching
technology
art
life
life growth
life value orientation
life display
life generation
life understanding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命关怀:学校德育现代模式的重构
被引量:
19
4
作者
林瑞青
机构
佛山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5年第1期55-58,63,共5页
文摘
传统德育模式以政治关照为价值取向,使道德教育成为政治视野中严厉的道德控制,以致在面对生态伦理危机、经济伦理危机、网络伦理危机等社会问题时显得束手无策。为此,要建构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为指引,充分关注学生的生命,关注其生命的生存状况和生存意义,关注其生命的生成和完善,使之及于与之密切相连的对一切生命的热爱,并始终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终极目标的可持续的生命关怀型德育模式。以此架构具有可持续性与生命性的德育课程体系,拓宽德育内容,加快实现德育内容的大融合,建立多向、平等、自由的伙伴式师生关系。
关键词
德育
生命
关怀
以人为本
价值
生命
取向
生命
关怀型
Keywords
moral education
caring for life
people-oriented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竞争上岗的思考──语言传播杂记之十八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颂
机构
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07-108,共2页
关键词
竞争上岗
语言传播
任职资格证书
广播电视
播音主持
杂记
双向选择
专业人才
生命价值取向
专业技术职务
分类号
G229.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学生生命价值取向的诉求与重塑
王影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生命: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李文阁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教学:技术、艺术抑或其他
张家军
何心玥
杨舒迪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生命关怀:学校德育现代模式的重构
林瑞青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5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关于竞争上岗的思考──语言传播杂记之十八
张颂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