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人情怀的生命书写——评刘鸿渝的长篇小说创作
1
作者 何颖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1-163,共3页
刘鸿渝的长篇小说自传色彩浓重。他把自己的一生融入小说,将故事叙述、形象塑造和人性剖析相结合。作品中强烈的主体意识在场是作者情感的文学表现,以理性的叙事方式客观再现特殊时期社会对人的伤害,以真诚的写作态度表现非常态社会中... 刘鸿渝的长篇小说自传色彩浓重。他把自己的一生融入小说,将故事叙述、形象塑造和人性剖析相结合。作品中强烈的主体意识在场是作者情感的文学表现,以理性的叙事方式客观再现特殊时期社会对人的伤害,以真诚的写作态度表现非常态社会中的人性内涵,运用诗性语言、情景交融等写作技法完成灵魂的真诚告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鸿渝 长篇小说 生命书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化时代的乐府歌辞——郑小琼诗歌零度书写与生命书写的两极张力世界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有根 《当代文坛》 CSSCI 2008年第6期85-88,共4页
郑小琼的诗是工业化时代的乐府歌辞,她裹挟着汗水和泥水贸然"闯入"当代诗坛,她的诗基本的外部状态是冰冷和坚硬,并由此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零度写作"的独特的语词世界,其内在特征是一个外乡人的怯懦、迷惘与悲悯、悲... 郑小琼的诗是工业化时代的乐府歌辞,她裹挟着汗水和泥水贸然"闯入"当代诗坛,她的诗基本的外部状态是冰冷和坚硬,并由此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零度写作"的独特的语词世界,其内在特征是一个外乡人的怯懦、迷惘与悲悯、悲愤交织共存的血性激情的生命状态。她在零度书写和生命书写的两极营造了其独特的诗歌张力世界,并且提供了一份底层书写的崭新的真实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小琼 工业化时代 零度书写 生命书写 张力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此中有我”的伦理自觉与“举重若轻”的生命书写——评周芳《我亦是行人》
3
作者 张博瑾 叶李 《长江文艺评论》 2023年第4期20-23,共4页
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知识分子与乡土的遇合,大多以“蹙眉”的文学表情示人。这紧皱的“眉头”来源于知识分子与乡土“间离”之后萌发出的新的问题意识,往往被文学从业者放置在社会、民族、国家的宏大透镜之下来展示“眉间”的意识形态“... 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知识分子与乡土的遇合,大多以“蹙眉”的文学表情示人。这紧皱的“眉头”来源于知识分子与乡土“间离”之后萌发出的新的问题意识,往往被文学从业者放置在社会、民族、国家的宏大透镜之下来展示“眉间”的意识形态“褶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文学史 生命书写 伦理自觉 遇合 举重若轻 意识形态 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难时刻的生命书写——对经典作品《鼠疫》的重温
4
作者 杨悦 《今古文创》 2022年第40期13-15,共3页
《鼠疫》作为一个寓言小说,叙述了一个鼠疫横行的故事,当在人们面临危机时,几乎所有人对此是充满巨大的恐惧感和未知感的,于现实社会具有一定的普适性。《鼠疫》是瘟疫爆发后人们在灾难中生离死别生动演绎的经验范本。人们对疫病文学、... 《鼠疫》作为一个寓言小说,叙述了一个鼠疫横行的故事,当在人们面临危机时,几乎所有人对此是充满巨大的恐惧感和未知感的,于现实社会具有一定的普适性。《鼠疫》是瘟疫爆发后人们在灾难中生离死别生动演绎的经验范本。人们对疫病文学、灾难文学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人们希望在文学记录的灾难记忆中对抗当下、寻求安全感和情感归属。因为处于这种时刻的人们是极需要安慰、勇气和希望的,所以通过重温《鼠疫》,可以体现出加缪对生命意识的关注,对人性善恶的理解、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探索以及对生命书写的独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生命书写 疾病 加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着希望反抗绝望——史铁生的生命书写
5
作者 黄夏毓 《今古文创》 2022年第9期37-39,共3页
在史铁生的文学创作中总离不开对于生死的追问,这种关乎生命的思考一直伴随着他的创作生涯,史铁生的精神世界也随着思考的深入而不断提高。通过了解史铁生的心路历程及其在他作品中的呈现,可以捕捉他生命思考变化的轨迹。史铁生在面对... 在史铁生的文学创作中总离不开对于生死的追问,这种关乎生命的思考一直伴随着他的创作生涯,史铁生的精神世界也随着思考的深入而不断提高。通过了解史铁生的心路历程及其在他作品中的呈现,可以捕捉他生命思考变化的轨迹。史铁生在面对死亡与虚无仍然能够从中找寻生命的意义与信念,如此品质在当今对大众依旧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抗绝望 史铁生 生命书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云聚集之时》的生命政治书写与共同体想象
6
作者 李美芹 陈秀蓉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2-102,共11页
南非作家贝西·黑德的小说《雨云聚集之时》体现了生命政治中的“赤裸生命”、潜在性本体论的生命向度,以及对“来临中的共同体”想象。以副酋长玛登格为代表的至高权力为了将马克哈亚、波琳娜·赛比索和白人吉尔伯特·巴... 南非作家贝西·黑德的小说《雨云聚集之时》体现了生命政治中的“赤裸生命”、潜在性本体论的生命向度,以及对“来临中的共同体”想象。以副酋长玛登格为代表的至高权力为了将马克哈亚、波琳娜·赛比索和白人吉尔伯特·巴尔弗时刻转变成“赤裸生命”,任意创造了分隔性装置来悬置法律,并试图将这种“例外状态”变为常规。然而,“任意的独体”向至高权力发起挑战,拒绝“赤裸生命”碎片化的“生活形式”,从而寻找一种单数“形式生命”。乔治和米里佩德妈妈等人展现了“人类的慷慨大度”,将赤裸生命碎片化的“生活形式”转变为不受至高权力控制的“形式生命”,展示了潜在性本体论的生命向度,从而让“来临中的共同体”成为可能。最终,“来临中的共同体”将村民和波琳娜·赛比索等人从“例外状态”中解救出来。小说以现实性的笔触展示了作者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云聚集之时》 贝西·黑德 生命政治书写 来临中的共同体 阿甘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罗夫斯基奥斯维辛书写中的“自我”研究
7
作者 黄麟斐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3-107,共5页
作为最早的大屠杀见证者,波兰作家博罗夫斯基对集中营的书写是波兰文学和世界文学的杰作。由于他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几乎所有故事的叙事者,小说中“自我”的复杂性和模糊性一直困扰着评论界。读者和评论家始终试图解答在灾难叙事中,作者... 作为最早的大屠杀见证者,波兰作家博罗夫斯基对集中营的书写是波兰文学和世界文学的杰作。由于他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几乎所有故事的叙事者,小说中“自我”的复杂性和模糊性一直困扰着评论界。读者和评论家始终试图解答在灾难叙事中,作者如何处理真实和虚构的关系问题。本文以生命书写理论为依托,试图探讨小说中的虚构与非虚构元素,挖掘博罗夫斯基小说中见证的自我、再现的自我和知性的自我,进而重塑大屠杀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罗夫斯基 奥斯维辛 生命书写 自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中国狼之历史镜像抉微 被引量:8
8
作者 黄交军 李国英 《语文学刊》 2022年第1期70-96,共27页
狼属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犬属,与古人历史渊源甚深。因环境变迁、城镇扩张、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狼群身影渐行渐远,沦为传说。受民间讹传、近代西方话语等影响,狼在现代词汇系统中被定格为凶狠阴险、忘恩负义等丑恶角色。本文系统阐释《说... 狼属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犬属,与古人历史渊源甚深。因环境变迁、城镇扩张、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狼群身影渐行渐远,沦为传说。受民间讹传、近代西方话语等影响,狼在现代词汇系统中被定格为凶狠阴险、忘恩负义等丑恶角色。本文系统阐释《说文》等含狼斑斓厚重的文字记忆,力图真实再现早期中国先民有关狼之生命书写、尚武表征、伦理叙事等历史镜像及世界图景,给世界文化类型学大力注入颇具中国特色的民族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历史镜像 生命书写 尚武表征 伦理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去
9
作者 刘文科 《黄河之声》 2009年第22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岁月流逝 生命书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