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微粒子病家蚕消化道内肠球菌的分布
被引量:
7
1
作者
鲁兴萌
黄少康
+3 位作者
汪方炜
孙振国
张凡
陈盛禄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51-156,共6页
从健康家蚕、感染微粒子病家蚕,以及感染细菌性肠道病家蚕的消化道分离了200株肠球菌,并进行了数值分类学鉴定,以探讨家蚕消化道中肠球菌的生态学分布和家蚕微孢子与肠球菌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与健康蚕相比,4龄或5龄起蚕添食微孢...
从健康家蚕、感染微粒子病家蚕,以及感染细菌性肠道病家蚕的消化道分离了200株肠球菌,并进行了数值分类学鉴定,以探讨家蚕消化道中肠球菌的生态学分布和家蚕微孢子与肠球菌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与健康蚕相比,4龄或5龄起蚕添食微孢子的微粒子病家蚕消化道内,肠球菌的数量分别增加5.5×105倍和0.74×102倍;菌种数从6个分别下降为3个和4个;生化表型数从27个分别下降为13个和14个;在菌种分布上,Ent.avium的分布频率从健康蚕的56%分别下降至20%和38%,而Ent.faecium的分布频率从健康蚕的2%分别上升至40%和16%;分离菌株共有59个生化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子病
细菌性病
家蚕
消化道
肠球菌
分布
数值分类学鉴定
相互关系
微孢子
生化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REP-PCR技术在光滑假丝酵母菌基因分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炜
郑冰
+3 位作者
应春妹
汪雅萍
张灏旻
杨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86-890,共5页
目的评估重复序列PCR(REP-PCR)技术在光滑假丝酵母菌基因分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深部真菌感染患者体内分离的光滑假丝酵母菌34株,以API 20C AUX酵母菌鉴定板条鉴定菌种及生化表型。采用REP-PCR对34株光滑假丝酵母菌进行基因分型:提取真...
目的评估重复序列PCR(REP-PCR)技术在光滑假丝酵母菌基因分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深部真菌感染患者体内分离的光滑假丝酵母菌34株,以API 20C AUX酵母菌鉴定板条鉴定菌种及生化表型。采用REP-PCR对34株光滑假丝酵母菌进行基因分型:提取真菌基因组DNA,以Care-2重复元件设计引物,PCR扩增产物电泳后运用NTSY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聚类树状图相似系数(SI)≥97%且无明显条带差异定为同一基因型,SI≥97%且仅相差一条条带定为亚型。比较REP-PCR分型与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的辨别力指数(DP),分析具有不同生化表型光滑假丝酵母菌的REP-PCR基因分型情况。结果 REP-PCR基因分型结果显示:34株光滑假丝酵母菌分为17个基因型,其中A型8株,B型6株,C、D型各3株,E型2株,F~Q型各1株,未发现亚型。REP-PCR和MLST基因分型的DP(95%CI)分别为0.911(0.770~0.980)和0.369(0.220~0.56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8,P<0.01)。34株光滑假丝酵母菌有两种生化表型,生化表型代码分别为2000040(32株)和6000040(2株),生化表型代码为60000402的2株经REP-PCR分型结果分别为D型和K型(SI=0.43)。结论 REP-PCR对光滑假丝酵母菌基因分型的辨别力较强且操作简便,适用于临床实验室对光滑假丝酵母菌的流行病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假丝酵母菌
重复序列PCR
多位点序列分析
生化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粒子病家蚕消化道内肠球菌的分布
被引量:
7
1
作者
鲁兴萌
黄少康
汪方炜
孙振国
张凡
陈盛禄
机构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特种经济动物科学系
出处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51-15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70578)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300254)
文摘
从健康家蚕、感染微粒子病家蚕,以及感染细菌性肠道病家蚕的消化道分离了200株肠球菌,并进行了数值分类学鉴定,以探讨家蚕消化道中肠球菌的生态学分布和家蚕微孢子与肠球菌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与健康蚕相比,4龄或5龄起蚕添食微孢子的微粒子病家蚕消化道内,肠球菌的数量分别增加5.5×105倍和0.74×102倍;菌种数从6个分别下降为3个和4个;生化表型数从27个分别下降为13个和14个;在菌种分布上,Ent.avium的分布频率从健康蚕的56%分别下降至20%和38%,而Ent.faecium的分布频率从健康蚕的2%分别上升至40%和16%;分离菌株共有59个生化表型.
关键词
微粒子病
细菌性病
家蚕
消化道
肠球菌
分布
数值分类学鉴定
相互关系
微孢子
生化表型
Keywords
Bombyx mori Pebrine Enterococci Biochemical polymorphism type Distribution
分类号
S884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REP-PCR技术在光滑假丝酵母菌基因分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炜
郑冰
应春妹
汪雅萍
张灏旻
杨俊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检验科
出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86-890,共5页
文摘
目的评估重复序列PCR(REP-PCR)技术在光滑假丝酵母菌基因分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深部真菌感染患者体内分离的光滑假丝酵母菌34株,以API 20C AUX酵母菌鉴定板条鉴定菌种及生化表型。采用REP-PCR对34株光滑假丝酵母菌进行基因分型:提取真菌基因组DNA,以Care-2重复元件设计引物,PCR扩增产物电泳后运用NTSY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聚类树状图相似系数(SI)≥97%且无明显条带差异定为同一基因型,SI≥97%且仅相差一条条带定为亚型。比较REP-PCR分型与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的辨别力指数(DP),分析具有不同生化表型光滑假丝酵母菌的REP-PCR基因分型情况。结果 REP-PCR基因分型结果显示:34株光滑假丝酵母菌分为17个基因型,其中A型8株,B型6株,C、D型各3株,E型2株,F~Q型各1株,未发现亚型。REP-PCR和MLST基因分型的DP(95%CI)分别为0.911(0.770~0.980)和0.369(0.220~0.56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8,P<0.01)。34株光滑假丝酵母菌有两种生化表型,生化表型代码分别为2000040(32株)和6000040(2株),生化表型代码为60000402的2株经REP-PCR分型结果分别为D型和K型(SI=0.43)。结论 REP-PCR对光滑假丝酵母菌基因分型的辨别力较强且操作简便,适用于临床实验室对光滑假丝酵母菌的流行病学研究。
关键词
光滑假丝酵母菌
重复序列PCR
多位点序列分析
生化表型
Keywords
Candida glabrata
repetitive extragenic palindromic-PCR
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biochemical phenotypes
分类号
R440 [医药卫生—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微粒子病家蚕消化道内肠球菌的分布
鲁兴萌
黄少康
汪方炜
孙振国
张凡
陈盛禄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REP-PCR技术在光滑假丝酵母菌基因分型中的应用价值
张炜
郑冰
应春妹
汪雅萍
张灏旻
杨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