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弥漫性轴索损伤后胶质反应及生化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宋锦宁 赵永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0,共10页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后胶质反应与继发性轴索损伤、轴突再生及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而且DAI后一些特异性生化标志物可以发生明显的变化。目前的研究表明,DAI后胶质细胞既能通过胶质瘢痕形成、炎症反应、髓鞘丢失...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后胶质反应与继发性轴索损伤、轴突再生及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而且DAI后一些特异性生化标志物可以发生明显的变化。目前的研究表明,DAI后胶质细胞既能通过胶质瘢痕形成、炎症反应、髓鞘丢失等多种机制参与DAI后继发性损伤的发生,又能通过释放神经营养因子、清除细胞碎片、阻止病损蔓延等促进轴突修复和再生,胶质细胞之间、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最终导致DAI后神经元死亡以及轴突继发性断裂的主要原因;DAI后β淀粉样蛋白、神经微丝和微管相关蛋白等特异性生化指标能更早期、更准确地显示DAI的发生与发展,将弥补影像学及临床特征诊断的不足。这些研究不但为DAI后神经保护及轴突再生提供治疗靶点,也为进一步研究并寻找新的DAI相关生化标记物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DAI后胶质细胞激活、胶质细胞与神经元相互作用、胶质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相关分子机制及其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以及深入揭示DAI相关生化标志物的意义,对减轻DAI后脑损伤、促进轴突再生、提高DAI诊断及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弥漫性轴索损伤 胶质反应 生化标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蜜蜂生化标记物技术在农业立体污染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刁青云 章力建 +1 位作者 蔡典雄 黄宇 《中国蜂业》 2006年第4期6-8,共3页
本文从农业立体污染的成因入手,简要介绍了生物监测的方法,针对生化标记物技术在生物监测中的地位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了概述;以蜜蜂为例,介绍了生化标记物技术在农业立体污染防治中的应用。
关键词 生化标记物 蜜蜂 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病活动期的生化标记物
3
作者 贾洪诚 冯延民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2003年第6期427-429,共3页
目前,牙周病诊断的常规手段是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二者对既往病史和牙周健康现状易做出判定,但在筛选有潜在牙周降解危险因素的患者和患病部位时,它们提供的依据有限。牙周病的生化标记物是一群牙周组织活动性破坏相关因子,来源于致病... 目前,牙周病诊断的常规手段是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二者对既往病史和牙周健康现状易做出判定,但在筛选有潜在牙周降解危险因素的患者和患病部位时,它们提供的依据有限。牙周病的生化标记物是一群牙周组织活动性破坏相关因子,来源于致病因子和宿主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异常的生化物质,是判定牙周病活动状态和预后的较敏感的指标。本文就此对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 活动期 生化标记物 诊断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生化标记物筛选具有高生产力和抗旱力的某些茶树品种
4
作者 陈宗懋 《中国茶叶》 2003年第5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茶树 品种筛选 生化标记物 生产力 抗旱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MS法快速分析不同吸烟量人体唾液尼古丁及其代谢物水平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晔 周宛虹 +1 位作者 金永明 郑赛晶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97-803,共7页
采用Salivette采样管收集人体唾液,以氘代尼古丁、氘代可的宁以及3-羟基-氘代可的宁为内标,在LC-MS/MS的大气压化学电离(APCI)离子化模式下,建立了同时测定吸烟者唾液中尼古丁及其代谢物的分析方法。该法前处理简单,色谱运行时间不足1... 采用Salivette采样管收集人体唾液,以氘代尼古丁、氘代可的宁以及3-羟基-氘代可的宁为内标,在LC-MS/MS的大气压化学电离(APCI)离子化模式下,建立了同时测定吸烟者唾液中尼古丁及其代谢物的分析方法。该法前处理简单,色谱运行时间不足1 min,尼古丁及其代谢产物的加标回收率为94%~104%,相对标准偏差为0.29%~4.0%,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对不同吸烟量志愿者的唾液样本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唾液中尼古丁及其代谢物的含量总和,使用ada-boost算法对不同吸烟量进行分类预测,准确度可达76%。实验结果表明,可的宁在唾液与血液(r=0.92)、唾液与尿液(r=0.84)中的浓度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半衰期较长,适合作为评估烟气暴露程度以及尼古丁摄入量的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MS/MS 唾液 尼古丁 可的宁 半衰期 生化标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最新临床生化指南看肌钙蛋白和脑钠肽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地位 被引量:13
6
作者 秦明照 陈一文 耿小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82-783,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临床生化 实践指南 肌钙蛋白 脑钠肽 生化标记物 临术应用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瘦素水平和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及冠脉病变状况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陈炎 冯永萌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32-34,37,共4页
目的:观察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血清瘦素(Leptin)水平,探讨血清Leptin水平与冠心病危险分层及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将于我院做冠脉造影的患者150例,根据其临床表现及造影结果分为:非冠心病组35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37例,不... 目的:观察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血清瘦素(Leptin)水平,探讨血清Leptin水平与冠心病危险分层及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将于我院做冠脉造影的患者150例,根据其临床表现及造影结果分为:非冠心病组35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3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39例及心肌梗死(AMI)组39例,检测并分析各组患者血清Leptin水平,并分析其与冠心病危险分层相关危险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AMI组血清Leptin水平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和SAP组、U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Leptin水平随着冠脉损伤程度及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增高,并与常用冠心病危险分层指标吸烟指数、超敏肌钙蛋白T(Hs-Tn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结论:血清leptin水平和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相关因素密切相关,冠脉病变程度越重血清Leptin水平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危险分层 瘦素(Leptin) 冠脉病变 生化标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孕期超声胎儿结构筛查的效率及意义 被引量:8
8
作者 郑明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09-811,共3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早孕期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厚度联合孕妇血清生化标记物检测被全球多数国家广泛用于筛查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随着孕妇外周血游离胎儿DNA(cell-free fetal DNA,cffDNA)检测技术...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早孕期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厚度联合孕妇血清生化标记物检测被全球多数国家广泛用于筛查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随着孕妇外周血游离胎儿DNA(cell-free fetal DNA,cffDNA)检测技术的日渐成熟,其对检测胎儿常见的染色体非整倍体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越来越多的孕妇选择游离胎儿DNA检测替代常规的早孕期联合或中孕期血清学唐氏筛查。介于上述背景,越来越多的疑问被提出:早孕期胎儿超声检查还像以前那样重要吗?早孕期胎儿超声检查方面是否也有新的技术进展?早孕期超声胎儿结构筛查发现的结构异常胎儿应如何咨询?关于这些疑问,本文就早孕期超声胎儿结构筛查的相关问题做一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测量 唐氏筛查 离胎儿 早孕期 结构 染色体非整倍体 孕妇外周血 血清生化标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复律对心房颤动患者缺血诱导白蛋白浓度的影响
9
作者 薛春才 李春兰 +1 位作者 刘德华 王庆元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8-308,共1页
关键词 心房颤动患者 白蛋白浓度 直流电复律 心肌缺血 生化标记物 IMA 后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搏骤停后急性肾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治国 马青变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2期3901-3905,共5页
心搏骤停后急性肾损伤(AKI)是心搏骤停患者经有效生命支持获得自主循环恢复后常面临的重要并发症。由于其高发病率、病死率,日益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目前,心搏骤停后肾保护措施仍然有限,复苏后休克状态可能成为临床重要的干预靶点,给... 心搏骤停后急性肾损伤(AKI)是心搏骤停患者经有效生命支持获得自主循环恢复后常面临的重要并发症。由于其高发病率、病死率,日益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目前,心搏骤停后肾保护措施仍然有限,复苏后休克状态可能成为临床重要的干预靶点,给予精确的液体管理有望明显减少AKI的发生或进一步恶化。新型肾损伤标志物有助于更早发现心搏骤停后AKI患者,为尽早识别和实施干预提供线索,从而改善预后。本文重点就心搏骤停后发生AKI的病理生理机制、危险因素、干预措施及新型肾损伤标志物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停搏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标记 生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