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性别长爪沙鼠血液生理生化值的比较 被引量:10
1
作者 戴丽军 肖庆忠 +2 位作者 梁成结 韦永芳 文端成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63-65,共3页
目的:测定长爪沙鼠的血液生理生化正常值,并对两性的正常值进行比较。方法:采血后,用Coulter ACT血球计数仪检测血液生理指标,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用Beckman CX3生化仪测定血清电解质。结果:血液生理指标中RBC... 目的:测定长爪沙鼠的血液生理生化正常值,并对两性的正常值进行比较。方法:采血后,用Coulter ACT血球计数仪检测血液生理指标,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用Beckman CX3生化仪测定血清电解质。结果:血液生理指标中RBC、HCT、HGB、MCH和WBC性别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MCV、MCHC、RDW、PLT、MPV、PCT和PDW等性别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生化指标中ALT和UA性别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TPROT、GLB、A/G、BUN、CREAT、CHOL、TRIG、ALT和血清电解质(Na+、K+、Cl-、总Ca2+)等均性别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长爪沙鼠血液的生理生化值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指标两性间测定值有差异,但多数指标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爪沙鼠 血液 生理生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脏粗提物对肉杂鸡血液生理生化值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陈会良 束庆翠 《中国兽药杂志》 2004年第8期15-16,共2页
30日龄肉杂鸡 5 0只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2 5只。试验组用饮水方式投服脾脏粗提物 ,对照组供给等量的自来水 ,并于第 10天和第 2 0天时采血测定其生理生化值。结果表明 ,试验组第 10天和第 2 0天时的血液红细胞数、总蛋白... 30日龄肉杂鸡 5 0只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2 5只。试验组用饮水方式投服脾脏粗提物 ,对照组供给等量的自来水 ,并于第 10天和第 2 0天时采血测定其生理生化值。结果表明 ,试验组第 10天和第 2 0天时的血液红细胞数、总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 ,但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血液白细胞数、葡萄糖和球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 ,且差异显著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粗提物 肉杂鸡 血液生理生化值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健散”对兔增重和血液生理生化值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陈会良 鲍广刚 +1 位作者 蔡汉乔 汪东胜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4年第6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兔健散 增重 血液生理生化值 免疫功能 饲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笼养食蟹猴血液常规值及血液生化值的测定 被引量:2
4
作者 曾素先 黎宗强 +2 位作者 江明生 陈敏 谢莉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3期181-182,共2页
[目的]测定广西笼养食蟹猴血液学特性和生化值。[方法]选用健康3~5岁的数量各50只的雌雄食蟹猴,采用常规方法测定15项血液常规值和14项血液生化值。[结果]雄性食蟹猴的红细胞、红细胞压积、碱性磷酸酶明显高于雌性食蟹猴﹙P<0.01);... [目的]测定广西笼养食蟹猴血液学特性和生化值。[方法]选用健康3~5岁的数量各50只的雌雄食蟹猴,采用常规方法测定15项血液常规值和14项血液生化值。[结果]雄性食蟹猴的红细胞、红细胞压积、碱性磷酸酶明显高于雌性食蟹猴﹙P<0.01);血红蛋白、血小板压值、淋巴细胞、白蛋白这4项测定指标中,雄性食蟹猴的测定值均高于雌性食蟹猴的测定值(P<0.05)。而雌性食蟹猴的谷丙转氨酶测定值则明显高于雄性食蟹猴的测定值(P<0.01)。其余21项血液指标测定值雌雄间相差不显著(P>0.05)。[结论]该研究为灵长类动物试验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蟹猴 血液常规 血液生化值 广西笼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北白山羊主要生理生化值的测定 被引量:23
5
作者 冉汝俊 胡汉亭 《中国养羊》 1993年第1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山羊 鲁北白山羊 品种 生理生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自发性糖尿病猕猴血液学及血液生化指标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和占龙 赵远 +4 位作者 鲁帅尧 唐永明 王俊斌 潘兴华 梁崇礼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6期88-91,共4页
通过测定和分析自发性糖尿病猕猴的血液学、生化指标,为建立猕猴自发性糖尿病模型提供参考数据。对发生类似人类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的1只猕猴,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液生化分析仪,测定其血液学、生化值,并进行糖耐量试验。结... 通过测定和分析自发性糖尿病猕猴的血液学、生化指标,为建立猕猴自发性糖尿病模型提供参考数据。对发生类似人类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的1只猕猴,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液生化分析仪,测定其血液学、生化值,并进行糖耐量试验。结果血糖(空腹)、尿糖和尿素显著升高;甘油三酯、肌酐、总胆固醇、氯、磷、镁和二氧化碳处于正常值高限或增多,血液学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升高。表明猕猴为典型的自发性糖尿病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自发性糖尿病 血液学 血液生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大袋鼠血液常规及生化指标的测定
7
作者 李茹 刘学森 +1 位作者 孙利丽 张静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6年第6期53-54,共2页
常规采取9只临床检查健康的灰大袋鼠血样,应用血细胞计数仪和全自动血液生化仪,进行了17项血常规检查和31项血液生化指标测定与分析,填补了国内空白。
关键词 灰大袋鼠 血常规 生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薯藤粉替代颗粒料中苜蓿草粉对兔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余望贻 孟琼 +1 位作者 刘乐平 尹胜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年第11期136-137,共2页
应用日本大耳兔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A组为苜蓿草粉组,B组为红薯藤粉组,C组为苜蓿草粉+红薯藤粉组,试验期为45 d,研究其对试验兔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薯藤粉能部分或全部代替苜蓿草粉,对试验兔生长发育、生理生化值无影响,... 应用日本大耳兔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A组为苜蓿草粉组,B组为红薯藤粉组,C组为苜蓿草粉+红薯藤粉组,试验期为45 d,研究其对试验兔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薯藤粉能部分或全部代替苜蓿草粉,对试验兔生长发育、生理生化值无影响,在南方养兔生产中,选择红薯藤粉代替苜蓿草粉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薯藤粉 生长性能 血液生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腊肉的动物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晓英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70-172,共3页
探讨农村自制烟熏腊肉的质量安全性,采用GB检测手段对不同来源腊肉亚硝酸盐含量及脂肪酸价、过氧化值进行检测,同时,将腊肉饲喂小鼠,连喂4周,每周采血,检测GLU(血糖)、ALT(谷丙转氨酶)、ALP(碱性磷酸酶)其12项血清生化值。结果显示:农... 探讨农村自制烟熏腊肉的质量安全性,采用GB检测手段对不同来源腊肉亚硝酸盐含量及脂肪酸价、过氧化值进行检测,同时,将腊肉饲喂小鼠,连喂4周,每周采血,检测GLU(血糖)、ALT(谷丙转氨酶)、ALP(碱性磷酸酶)其12项血清生化值。结果显示:农家自制新鲜腊肉中亚硝酸盐残留量及脂肪过氧化值未超标,但长期存放者则严重超标;饲喂不同来源腊肉的小鼠生化值差别不显著,但其ALP、DB(直接胆红素)、TB(总胆红素)值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农村自制的存在着一定的不安全隐患,不宜长期大量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腊肉 小鼠 血清生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导管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新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朴成林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0期241-242,共2页
腹膜透析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由于腹膜透析具有以下诸多的优点:①透析的连续性;在身体自然运作的过程中,腹膜透析同步的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与间歇性的血液透析不同,由于是自然而连续的透析,所以能稳定的维持血中生化... 腹膜透析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由于腹膜透析具有以下诸多的优点:①透析的连续性;在身体自然运作的过程中,腹膜透析同步的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与间歇性的血液透析不同,由于是自然而连续的透析,所以能稳定的维持血中生化值,因此能将患者的饮食限制减到最低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导管 连续性血液净化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饮食限制 间歇性 生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糠替代颗粒料中苜蓿草粉对豚鼠生长发育的影响
11
作者 余望贻 刘乐平 +1 位作者 孟琼 尹胜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年第12期28-29,共2页
为降低豚鼠配合颗粒饲料成本,提高饲养豚鼠的经济效益,解决粗纤维饲料来源。选用体重150~180g豚鼠共72只(36♂+36♀),随机分为3组,试验期为60d。研究统糠对豚鼠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统糠能全部或部分代替苜蓿草粉,对豚鼠生长发育... 为降低豚鼠配合颗粒饲料成本,提高饲养豚鼠的经济效益,解决粗纤维饲料来源。选用体重150~180g豚鼠共72只(36♂+36♀),随机分为3组,试验期为60d。研究统糠对豚鼠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统糠能全部或部分代替苜蓿草粉,对豚鼠生长发育、脏器系数、血清生化值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糠 豚鼠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from changes in pulp nature after ultrasonic conditioning on high-sulfur coal flotation 被引量:7
12
作者 KANG Wen-ze XUN Hai-xin +1 位作者 KONG Xiao-hong LI Ming-ming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09年第4期498-502,507,共6页
A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the pulp nature on desulphurization and de-ashing during high-sulfur coal flotation i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Highlighted are the use of a solution oxygen gauge, a pH value gauge and a surf... A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the pulp nature on desulphurization and de-ashing during high-sulfur coal flotation i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Highlighted are the use of a solution oxygen gauge, a pH value gauge and a surface tension gauge to investigate changes in the pulp nature related to changes in the oxygen content, the pH value and the interfacial tension. The temperature be- fore and after ultrasonic conditioning was also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ltrasonic conditioning resulted in a decrease in the oxygen content and the interracial tension and an increase in the pH value and the temperature of the pulp. The perfect index of flotation and the perfect index of desulphurization of fine coal increased by 25.19% and 18.03%, respectively, after the pulp was ultrasonically conditioned. This study shows that ultrasonic conditioning can change the pulp nature and enhance the degree of desulphurization during high-sulfur coal flo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sonic treatment PULP perfect index of flotation perfect index of desulphur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