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玉米种植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1
作者 毛昭庆 张晓娇 +5 位作者 袁媛 鄢文光 万思琦 李春林 卢燕 董晓波 《农学学报》 2025年第7期84-92,共9页
为了明确云南省玉米种植区域比较优势特征,本研究基于2000—2020年云南省16个州市的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数据,采用生产规模指数、生产集中度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等方法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1)... 为了明确云南省玉米种植区域比较优势特征,本研究基于2000—2020年云南省16个州市的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数据,采用生产规模指数、生产集中度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等方法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1)云南省玉米种植区域集中于东北部和南部,尤其以曲靖、昭通和文山最为显著。(2)曲靖、昭通、文山、普洱和临沧对全省玉米种植面积贡献最大,该区域集中了全省玉米总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3)曲靖、昭通、文山、大理和红河对全省玉米产量贡献最大,该区域集中了全省玉米总产量的一半以上。(4)云南省玉米生产规模比较优势总体呈上升态势,玉米生产效率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总体均呈平稳态势,整体形成以昭通、曲靖等东北地区,文山等东南地区,临沧等西南地区和怒江、迪庆等西北地区为主的综合优势产区,规模比较优势加速了综合比较优势“极化效应”的不断增强。为加快云南省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应持续保障玉米种植优势产区的政策支持,逐步挖掘玉米种植比较优势产区的生产潜力,适当调减玉米种植非优势产区的玉米比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玉米 种植区域 比较优势 生产规模指数 生产集中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镰刀弯”地区大豆恢复性增长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何秀丽 刘文新 《农业展望》 2020年第10期60-66,71,共8页
以大豆振兴为导向的种植结构调整能够为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保障。吉林省"镰刀弯"地区是农业部实施大豆振兴计划的重点地区,2018年大豆播种面积约为20万hm2,占吉林省大豆播种总面积的70%~80%,迎来了新一轮... 以大豆振兴为导向的种植结构调整能够为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保障。吉林省"镰刀弯"地区是农业部实施大豆振兴计划的重点地区,2018年大豆播种面积约为20万hm2,占吉林省大豆播种总面积的70%~80%,迎来了新一轮的大豆种植规模扩张周期。在吉林省"镰刀弯"地区大豆恢复性增长过程中,西部地区成为重要新增区域,新增面积占"镰刀弯"地区大豆播种总面积的28.55%、占新增总面积的92.7%;东部地区保持了传统大豆优势种植区的地位,大豆生产规模指数和生产集中度指数分别达到60.33%和58.58%。以新一轮大豆播种面积变化值为因变量,选取13项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区域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农业现代化水平及社会消费能力对大豆恢复性增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恢复性增长 种植结构调整 生产集中度指数 时空格局 吉林省“镰刀弯”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垦综合开发的主导产业选择
3
作者 张正河 王林昌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03年第5期12-16,共5页
农垦系统的主导产业选择和培植是发展农垦系统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措施,通过主导产业的选择,可以确立本垦区的产业特点,可以发挥当地的资源或其它方面的比较优势,充分参与到市场的分工与协作。运用生产集中度指数法对全国各大垦区和农... 农垦系统的主导产业选择和培植是发展农垦系统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措施,通过主导产业的选择,可以确立本垦区的产业特点,可以发挥当地的资源或其它方面的比较优势,充分参与到市场的分工与协作。运用生产集中度指数法对全国各大垦区和农村进行对比研究,得出不同地区的主导产业和综合开发指向,根据理论推导和趋势判断,认为乳业、大豆、橡胶、棉花、糖业等九大产业可作为农垦系统的主攻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垦系统 综合开发 主导产业 资源优势 生产集中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