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容动摇
1
作者 张怀渝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4,共2页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否定公有制,实际就是否定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而产生的,它克服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所带来的一系...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否定公有制,实际就是否定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而产生的,它克服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所带来的一系列矛盾,使社会生产力有可能健康、稳定、协调地发展,避免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经济危机。它决定了劳动人民的主人翁地位,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主人,而不再是资本和资本家的奴隶,这为消灭人剥削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公有制为主体 发展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制度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 主人翁地位 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个别利益 适应社会化 市场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几个问题的探索
2
作者 方苞 《广东社会科学》 1987年第4期30-36,共7页
人类社会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商品经济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经济从自然经济发展为商品经济,再从商品经济发展为产品经济,这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三个阶段。马克思认为,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 人类社会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商品经济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经济从自然经济发展为商品经济,再从商品经济发展为产品经济,这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三个阶段。马克思认为,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的存在。从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随着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出现和发展,商品生产和交换也开始出现和发展,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很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商品经济只起着补充作用,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才得到充分的发展,占主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发展 横向经济联合 几个问题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 自然经济 经济管理体制 横向经济联系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占主要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