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的内涵与外延
1
作者 张爱国 《求是学刊》 1983年第2期86-90,51,共6页
关键词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 消费资料生产 生产资料生产 两大部类 内涵与外延 列宁 消费资料的生产 生产资料的生产 重工业 机器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工业中心论必须破除——谈谈对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看法 被引量:1
2
作者 鲁从明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Z1期86-95,134,共11页
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同志认识到,多年来我国的经济结构不合理,主要问题是农业、轻工业与重工业的比例失调,重工业规模相对过大;而重工业内部,钢铁过于突出,自我服务的部分太大,为农业、轻工业服务的部... 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同志认识到,多年来我国的经济结构不合理,主要问题是农业、轻工业与重工业的比例失调,重工业规模相对过大;而重工业内部,钢铁过于突出,自我服务的部分太大,为农业、轻工业服务的部分太小。总之,不是农轻重为序的类型,而是重轻农的类型。 人们要问,这样一种不合理的经济结构究竟怎么会形成的?我们不是早就提出了按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吗?为什么在实际上走了一条相反的道路呢?有同志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部类 以重工业为中心 第二部类 两大部类 生产资料的生产 固定资本 中心论 生活资料 农轻重为序 生产资料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产理论的控制论模型
3
作者 王玉林 李治国 王晓丽 《工业技术经济》 1996年第1期71-73,共3页
马克思在其社会再生产理论中,把社会生产区分为两大部类,即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为指导社会生产、制定经济发展计划等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将用控制论的理论与方法来研... 马克思在其社会再生产理论中,把社会生产区分为两大部类,即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为指导社会生产、制定经济发展计划等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将用控制论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和分析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通过对整个国民经济分为两大部类的研究和分析,进一步说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投资结构及其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和关系。这对合理安排计划、制定产业政策、就业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理论 控制论模型 两大部类 生产资料的生产 第二部类 消耗系数 消费资料的生产 第一部类 宏观经济增长 理论与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教育部门的生产性质
4
作者 刘小怡 《教育与经济》 1995年第4期6-9,共4页
教育部门不是生产部门,学校不是生产单位,这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所持的观点。这种观点不但在理论上是错误的,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产生了非常有害的后果。决策部门对教育的发展长期不重视或重视不够,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师待遇问题长期得不... 教育部门不是生产部门,学校不是生产单位,这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所持的观点。这种观点不但在理论上是错误的,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产生了非常有害的后果。决策部门对教育的发展长期不重视或重视不够,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师待遇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教育事业与经济发展相比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产生所有这些问题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教育部门不是生产部门的传统观念不无关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教师法》和《教育法》 的出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部门 生产性质 劳动力 生产部门 劳动者 生活资料 生产 物质资料生产部门 物质资料的生产 生产资料的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只能是社会生产方式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德清 刘永佶 《人口与经济》 1982年第4期8-12,共5页
什么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个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近来我国人口学界出现了一种认为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都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观点。对此,我们认为有商榷的必要。 一、人口不能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 什么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个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近来我国人口学界出现了一种认为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都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观点。对此,我们认为有商榷的必要。 一、人口不能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一个社会的进步以及一个社会向另一个社会的过渡,其决定力量是什么?对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者与资产阶级的学者有着根本的对立。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对决定社会发展的力量有过这样或那样的观点,其中主要的有两种,一是认为决定社会发展的是思想意识和政治制度,二是以马尔萨斯为代表的,认为决定社会发展的是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定力量 社会发展 社会生产方式 决定作用 经济发展 生产资料的生产 生产关系 两种生产 定条件 恩格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劳动力的生产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小怡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14-19,共6页
试论劳动力的生产问题刘小怡劳动力是首要的生产要素,首要生产要素的生产理应受到特别的重视。然而在我国,劳动力的生产所受到的重视程度,却与劳动力作为首要生产要素的地位极不相称。研究劳动力生产问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也正在于... 试论劳动力的生产问题刘小怡劳动力是首要的生产要素,首要生产要素的生产理应受到特别的重视。然而在我国,劳动力的生产所受到的重视程度,却与劳动力作为首要生产要素的地位极不相称。研究劳动力生产问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也正在于此。劳动力生产的极端重要性物质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劳动者 生产要素 职业教育 生产资料的生产 生活资料 教育结构 服务专业 层次结构 劳动适龄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与实践
7
作者 何同甫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21-27,共7页
从马克思的流通理论来看,资本的再生产过程是包括资本的全部循环的运动,而这种循环运动不断地反复,就形成了资本的周转运动。而各个单个资本运动的总和,构成社会资本的运动。当一些资本家用货币在市场上购买机器设备材料等生产资料,实... 从马克思的流通理论来看,资本的再生产过程是包括资本的全部循环的运动,而这种循环运动不断地反复,就形成了资本的周转运动。而各个单个资本运动的总和,构成社会资本的运动。当一些资本家用货币在市场上购买机器设备材料等生产资料,实现从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的转化时,同时又是另一些资本家出售产品,实现商品资本到货币资本转化的过程。于是,各个单个资本的互相交错运动便汇成一个整体运动,即形成社会总资本的运动。马克思对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这一篇重写了多遍,“马克思善于把多少东西压缩到这个篇幅中去。”(《资本论》第二卷第8页)其主要之点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大部类 生产条件 生产理论 第Ⅱ部类 社会总产品 马克思 生产资料的生产 社会总资本 简单再生产 消费资料的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两大部类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平衡
8
作者 陈强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3年第5期76-79,共4页
(一)原理的述概。关于两大部类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平衡,是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中阐述的重要原理之一。先将要点作一简要归纳: (1)要扩大再生产,必须有供追加的生产资料和供追加、的消费资料做为物质先决条件。在社会总产品从实物... (一)原理的述概。关于两大部类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平衡,是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中阐述的重要原理之一。先将要点作一简要归纳: (1)要扩大再生产,必须有供追加的生产资料和供追加、的消费资料做为物质先决条件。在社会总产品从实物形态上划分为两大部类(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基本前提下,两大部类产品在为扩大再生产而进行的交换中,实物形态上应该得到相互的满足。 (2)一切商品都可在价值上分为三部分。(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各自的价值构成必须按照新的生产要求进行重新组合,但组合后Ⅰ部类需要与Ⅱ部类进行实物交换的商品在价值总量上应该是相等的。并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大部类 生产条件 社会再生产 两大部类生产 消费资料生产 生产资料的生产 马克思 比例关系 生产过程 生产资料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9
作者 王永作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4期25-29,共5页
本文着重阐述了建国以来,中国的粮食生产出现四次大的起伏.造成经济发展四次落入“李嘉图陷井”。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经济理论上的误导,以及粮食短缺。本文重新界定了农业扩大再生产的条件及农业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 粮食生产 人均粮食 问题及解决 “李嘉图陷井” 生产资料的生产 农业生产资料 马克思 西斯蒙第 粮食生产总量 增加农民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毛泽东关于农轻重的关系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10
作者 王桂林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79-81,共3页
关键词 毛泽东 重工业 轻工业 两大部类 我国产业结构 农轻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生产资料的生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工业化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先增长”论辨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臣 《河北学刊》 1986年第6期44-48,共5页
在总结我国“六五”时期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时,事实向人们宣告,我国农轻重主要比例关系趋于协调,是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六五”时期,农业平均每年增长11.5%,轻工业每年增长12%,重工业每年增长9.7%.“七五”期间仍基本上按... 在总结我国“六五”时期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时,事实向人们宣告,我国农轻重主要比例关系趋于协调,是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六五”时期,农业平均每年增长11.5%,轻工业每年增长12%,重工业每年增长9.7%.“七五”期间仍基本上按照这样的比例关系安排国民经济.这就从根本上排除了长期以来成为国民经济主宰的所谓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观念,保证了头重脚轻、比例失调的经济局面不再重演.但是,近几年来,在有的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和教材中,却仍在肯定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普遍规律,并找出种种理由为它辨护.这说明,实践向前发展了,某些经济理论仍在固守原来的旧模式.因此,对这个理论很有必要作一番反思和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 两大部类 普遍规律 生产 生产资料的生产 消费资料 列宁 重工业 分配社会劳动 年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职工下岗分流、企业减员增效的经济学思考
12
作者 邓树斌 《理论月刊》 CSSCI 1998年第8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下岗分流 减员增效 经济学 工业劳动生产 工人阶级 经济效果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企业经济 下岗职工 生产资料的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理解“在安排好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建设”
13
作者 柏柳 《河北学刊》 1982年第3期24-25,共2页
陈云同志在今年春节邀请国家计委负责同志座谈加强计划经济问题时指出,人民生活是要改善的,第一要吃饭,而且要吃饱,不能吃得太差,但也不能吃得太好。第二要建设,一个国家吃光用光,那这个国家就没有希望。只有吃饱饭后,国家有余力来建设... 陈云同志在今年春节邀请国家计委负责同志座谈加强计划经济问题时指出,人民生活是要改善的,第一要吃饭,而且要吃饱,不能吃得太差,但也不能吃得太好。第二要建设,一个国家吃光用光,那这个国家就没有希望。只有吃饱饭后,国家有余力来建设,这才有希望。陈云同志这段话,言简意赅,十分重要。它告诉我们: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必须兼顾,若论主次,则是吃饭第一,建设第二,这是由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决定的。但要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就必须在吃饱饭的前提下,有余力进行建设,这是社会进步,国家富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物质基础。上述思想,是陈云同志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高度概括,也是我们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排好 正确理解 陈云同志 人民生活 余力 社会主义生产 增加生产 滥发奖金 生产资料的生产 文化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商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14
作者 刘振荣 《商业研究》 1983年第2期3-7,共5页
(三)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再生产两大部类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生产按比例发展。列宁说:“社要产品的第一部类(生产资料的制造)能够而且应当比第二部类(消费品的制造)发展得快。但是决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生产资料的... (三)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再生产两大部类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生产按比例发展。列宁说:“社要产品的第一部类(生产资料的制造)能够而且应当比第二部类(消费品的制造)发展得快。但是决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生产资料的生产可以完全不依赖消费品的生产而发展,也不能说二者毫无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桥梁纽带作用 现代化建设 生产资料的生产 消费资料的生产 马克思主义 社会再生产 按比例发展 消费品 相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先”制裁中国?
15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17-18,共2页
“优先”制裁中国?曹德和5月2日早晨在校园里散步,走到高音喇叭附近,听到中央台新闻联播节目说,美国政府又在找麻烦,他们指责我方执行知识产权保护协议不力,扬言要优先对中国加以制裁。“优先”制裁中国?我惊诧莫名,几乎不相... “优先”制裁中国?曹德和5月2日早晨在校园里散步,走到高音喇叭附近,听到中央台新闻联播节目说,美国政府又在找麻烦,他们指责我方执行知识产权保护协议不力,扬言要优先对中国加以制裁。“优先”制裁中国?我惊诧莫名,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下午,翻阅了当天《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美国政府 新闻语言 相信自己的耳朵 曹德和 语言规范化 生产资料的生产 巴尔舍夫斯基 语言错误 德智体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