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供应链不确定性的企业生产计划控制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谢金华 叶春明 傅家旗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3-26,共4页
以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从供应链角度分析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提出基于供应链的企业生产计划控制模型,构建一个科学的、鲁棒性较强的企业生产计划控制系统,从而尽可能地降低不确定性对企业生产的干扰和影响。
关键词 供应链 不确定性 生产计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漏斗模型和分布合作理论的生产计划控制系统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燕云 肖田元 +2 位作者 刘学东 雷武奇 杨洪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EI CSCD 1997年第1期44-48,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漏斗模型和分布合作理论的生产计划控制系统,讨论了一些重要的概念和技术,如漏斗模型、分布合作方式和虚拟加工单元。实践表明。
关键词 漏斗模型 分布合作 生产计划控制 运筹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化生产计划管理与控制模型 被引量:39
3
作者 王军强 孙树栋 +1 位作者 余建军 孙强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223-1228,1233,共7页
通过分析、比较制造资源计划、准时化生产、约束理论3种生产管理思想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并根据生产计划与控制的不同层次需求,将制造资源计划、准时化生产、约束理论三者加以融合,提出了一种新的生产管理方法———MTJ,并在其指导下构建... 通过分析、比较制造资源计划、准时化生产、约束理论3种生产管理思想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并根据生产计划与控制的不同层次需求,将制造资源计划、准时化生产、约束理论三者加以融合,提出了一种新的生产管理方法———MTJ,并在其指导下构建了生产计划管理与控制模型。在此模型中,制造资源计划定位在厂级或企业级,负责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及各车间零部件的月、周计划;约束理论定位在车间级,负责车间或工段工序的日作业计划与调度、物料的投放;准时化生产定位在生产现场,负责作业计划的执行、生产的控制和现场的反馈。对本模型的运作逻辑以及本模型如何利用制造资源计划、准时化生产、约束理论三者的优点和规避其缺点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计划控制 约束理论 制造资源计划 准时化生产 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规划和生产计划与控制集成过程中的资源决策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忠宾 王宁生 陈禹六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6-650,676,共6页
为了得到合理的工艺计划和车间生产计划调度结果,分析了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和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基于非线性工艺规划的并行集成原理,研究了二者集成过程中出现的资源选择问题。在资源决策过程中,首先确定加工某类零件需要的机床加工能力... 为了得到合理的工艺计划和车间生产计划调度结果,分析了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和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基于非线性工艺规划的并行集成原理,研究了二者集成过程中出现的资源选择问题。在资源决策过程中,首先确定加工某类零件需要的机床加工能力,然后根据车间计划系统反馈的加工资源实际情况确定车间中满足加工能力的机床,最后根据机床实时状态,计算车间每一个可用机床的优先指标。应用BP神经网络以及相关算法实现了二者集成过程中的资源决策。结果表明:利用BP神经网络以及相关算法可以有效地进行CAPP/PPC并行集成过程中的资源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规划 生产计划控制 神经网络 资源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延迟策略的虚拟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型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赵艳萍 韩玉启 季敏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2203-2206,共4页
将客户订单分离点(CODP)重新定位,探讨延迟策略在虚拟企业生产系统中的应用,实现计划与控制对象前移、控制延迟和交付延迟;在MRPⅡ和分层动态BOM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延迟策略的虚拟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型。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敏捷性与柔... 将客户订单分离点(CODP)重新定位,探讨延迟策略在虚拟企业生产系统中的应用,实现计划与控制对象前移、控制延迟和交付延迟;在MRPⅡ和分层动态BOM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延迟策略的虚拟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型。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敏捷性与柔性,可减小产品个性化的生产比例,降低虚拟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过程的复杂性与难度,提升虚拟企业生产系统的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企业 生产计划控制 延迟策略 模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林业大学重点课程“生产计划与控制”建设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巍 王静 +2 位作者 朱玉杰 陆娟 姜雪松 《森林工程》 2013年第6期184-186,共3页
"生产计划与控制"是东北林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本课程的建设强调在社会主义经济环境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针对性、实用性强。本文结合生产计划与控制教学实践,从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建设目标、教学体系改革、... "生产计划与控制"是东北林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本课程的建设强调在社会主义经济环境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针对性、实用性强。本文结合生产计划与控制教学实践,从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建设目标、教学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网站建设等方面对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建设进行全面的研究和探讨。逐步实现课程的整体优化,力图使教育发挥全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计划控制 教学体系改革 工业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olon思想的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式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岩 曹春平 王宁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0-194,共5页
提出将 holon思想引入到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中进行敏捷性的任务、资源规则与控制。在提出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的 holonic拓扑结构的基础上 ,介绍了系统的基本构造模块功能以及系统的信息组织方式 ;最后从资源-任务的角度出发 ,通过对资... 提出将 holon思想引入到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中进行敏捷性的任务、资源规则与控制。在提出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的 holonic拓扑结构的基础上 ,介绍了系统的基本构造模块功能以及系统的信息组织方式 ;最后从资源-任务的角度出发 ,通过对资源 -任务信息的发布、资源 -任务的分配、基于动态虚拟组的资源 -任务的组织、可重构性的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基于 holon思想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的运作方式 ,以期获得 holon及 holarchy为生物组织和社会组织提供的面临干扰时的稳定性 ,面临变化时的自适应性和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lon思想 生产计划控制系统 敏捷制造 公告板 企业生产管理 动态虚拟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S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景华 徐娟 +1 位作者 吴宗彦 张利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01-704,708,共5页
生产计划与控制是制造企业的核心问题,Agent技术是进行分布式制造系统建模的一种主要方法之一。文章针对多品种、小批量的订货生产型中小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模型,分析了该系统模型的运... 生产计划与控制是制造企业的核心问题,Agent技术是进行分布式制造系统建模的一种主要方法之一。文章针对多品种、小批量的订货生产型中小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模型,分析了该系统模型的运行模式,并对系统中MAS的框架应用结构以及多Agent的实现方式进行研究和探讨,有效地解决了生产计划的不可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代理系统 生产计划控制 系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教学改革与实验室建设 被引量:1
9
作者 樊静丽 张豪 +1 位作者 王建达 王乾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8-31,共4页
"生产计划与控制"是工业工程专业重要专业课程之一,其交叉性、适应性与实践性等特点决定了该门课程需要将技术与管理相结合,以适应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在了解了该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升级调整,并提出... "生产计划与控制"是工业工程专业重要专业课程之一,其交叉性、适应性与实践性等特点决定了该门课程需要将技术与管理相结合,以适应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在了解了该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升级调整,并提出了解决教学过程中加强实验室建设的具体方法,包括生产设施规划模拟、ERP沙盘模拟、专业工程实训和市场环境变化下的生产计划模拟平台等,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计划控制 教学改革 实验室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DBR系统的船舶敏捷制造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兴林 龚华坪 郭方方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9-32,共4页
基于单一生产系统内部"鼓-缓冲器-绳子"(DBR)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的实现机制,通过对其应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展,提出船舶敏捷制造环境下DBR系统运作的三条基本原理,并从DBR系统的瓶颈识别、缓冲设置与控制机制三个方面对其实现机... 基于单一生产系统内部"鼓-缓冲器-绳子"(DBR)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的实现机制,通过对其应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展,提出船舶敏捷制造环境下DBR系统运作的三条基本原理,并从DBR系统的瓶颈识别、缓冲设置与控制机制三个方面对其实现机制进行探讨。提出支持DBR系统运作的船舶敏捷制造企业瓶颈识别、时间缓冲大小的设置方法和控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缓冲器-绳子”(DBR) 船舶敏捷制造企业 生产计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计划与控制”教学方法改革与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巍 苏燕妮 《森林工程》 2014年第6期194-196,共3页
通过对"生产计划与控制"传统教学方法的探讨,指出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和弊端,提出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方法。从自编教材、多媒体教学、多种方式相融合的教学方法及实践教学、网络教学、考核体系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研... 通过对"生产计划与控制"传统教学方法的探讨,指出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和弊端,提出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方法。从自编教材、多媒体教学、多种方式相融合的教学方法及实践教学、网络教学、考核体系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现代教学中,应当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根据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内容多、实践性强的特点,从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等角度来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模式,并且通过多样化的考核体系来检验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从而提升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计划控制 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供应链的摩托车生产计划与控制总体架构 被引量:2
12
作者 白健明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3-6,共4页
根据对制造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式的比较分析,以及在供应链环境下生产计划与控制的新特点和新变化的研究,结合作者近年来对摩托车行业总装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重庆建设摩托有限责任公司为背景,提出基于供应链的生产... 根据对制造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式的比较分析,以及在供应链环境下生产计划与控制的新特点和新变化的研究,结合作者近年来对摩托车行业总装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重庆建设摩托有限责任公司为背景,提出基于供应链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的总体架构,可作为摩托车制造企业建立生产管理系统的参考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计划控制 供应链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S的MID-BOT两级生产计划与控制集成研究
13
作者 张利 徐娟 +2 位作者 张建军 吴宗彦 王景华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7年第3期82-85,共4页
针对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的不确定性、动态性和复杂性,提出一种基于MAS(Multi-Agent System)的物料需求计划向下与车间作业计划两个层次间(即M ID-BOT)两级生产计划与控制集成模型,讨论基于MAS的分级递阶和并行处理相结合的自治组织体系... 针对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的不确定性、动态性和复杂性,提出一种基于MAS(Multi-Agent System)的物料需求计划向下与车间作业计划两个层次间(即M ID-BOT)两级生产计划与控制集成模型,讨论基于MAS的分级递阶和并行处理相结合的自治组织体系结构和运作模式,通过Agent能力匹配和改进的合同网协议来实现计划分解和任务分配,并设计模型中个体Agent的行为模型,从而利用两级集成的优化算法和Agent协商机制解决生产计划与控制的集成优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 生产计划控制 运作模式 行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企业集群生产计划与控制研究
14
作者 夏文明 李国富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14,共5页
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在企业的运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有的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已不能满足虚拟企业环境下的需求。针对虚拟企业的分布自治性及其生产系统的复杂性,提出了将网络计划和层次控制结构相结合的虚拟企业生产计划系统模... 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在企业的运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有的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已不能满足虚拟企业环境下的需求。针对虚拟企业的分布自治性及其生产系统的复杂性,提出了将网络计划和层次控制结构相结合的虚拟企业生产计划系统模型,将该模型分为企业层和车间层两个层次,且对它们的具体制定方法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企业 生产计划控制 网络计划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RP沙盘模拟的生产计划与控制实践教学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彦文 王巍 《森林工程》 2014年第3期187-189,共3页
主要对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中引入ERP沙盘模拟项目这一体验式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介绍ERP沙盘模拟实训项目涵义、特点和实施过程。对生产计划与控制ERP沙盘模拟项目教学效果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预测,结果表明:ERP沙盘模拟实训项目提升了... 主要对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中引入ERP沙盘模拟项目这一体验式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介绍ERP沙盘模拟实训项目涵义、特点和实施过程。对生产计划与控制ERP沙盘模拟项目教学效果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预测,结果表明:ERP沙盘模拟实训项目提升了教学效果;建立了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盘模拟实训 生产计划控制 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虚拟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的HMS模型改进及分析
16
作者 吴晓军 方志梅 +2 位作者 叶飞帆 刘国良 杨建国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5年第4期95-97,100,共4页
HMS(Holonic Manufacturing System)同时具有递阶系统的稳定性、可预测性、系统性等特点和非递阶系统的动态性、柔性、分布性等特点,是虚拟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理想模型。文章的研究涉及基于HMS的虚拟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型的改进、HM... HMS(Holonic Manufacturing System)同时具有递阶系统的稳定性、可预测性、系统性等特点和非递阶系统的动态性、柔性、分布性等特点,是虚拟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理想模型。文章的研究涉及基于HMS的虚拟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型的改进、HMS模型转换为Petri网模型的方法,以及如何通过Petri网模型来分析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企业 生产计划控制 HMS PETRI网 建模与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建造分层生产计划体系 被引量:7
17
作者 战德臣 喻小光 +3 位作者 聂兰顺 初佃辉 徐晓飞 武沛哲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97-506,共10页
为实现船舶建造生产计划的分层、分级编制、落实与执行,提出以里程碑计划为纲、以分段吊装计划为核心的船舶建造分层生产计划体系,并用四维计划体系描述方法刻画计划之间的层次关系、任务分解关系和产品在各计划间的输入/输出关系。该... 为实现船舶建造生产计划的分层、分级编制、落实与执行,提出以里程碑计划为纲、以分段吊装计划为核心的船舶建造分层生产计划体系,并用四维计划体系描述方法刻画计划之间的层次关系、任务分解关系和产品在各计划间的输入/输出关系。该计划体系综合考虑壳舾涂一体化,分别从多项目、单项目角度考虑设计与生产的协同,充分重视空间场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利用。它完整覆盖了造船各生产环节、生产方式、资源组织以及各管理决策层次,体现了船舶建造生产组织与管理模式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生产计划体系 船舶建造 生产计划控制 项目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监控模式的敏捷供应链生产过程控制 被引量:4
18
作者 董天阳 张玲 +1 位作者 童若锋 董金祥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7-122,126,共7页
根据敏捷供应链生产过程控制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多监控模式的生产过程控制方法。根据敏捷供应链对各种物料的生产情况和监控需求的差异,定义了商品级监控、库存级监控、部件级监控和工序级监控4种监控模式。为了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拖期问题... 根据敏捷供应链生产过程控制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多监控模式的生产过程控制方法。根据敏捷供应链对各种物料的生产情况和监控需求的差异,定义了商品级监控、库存级监控、部件级监控和工序级监控4种监控模式。为了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拖期问题,提出了生产过程协同控制方法,并提供了局部协调、全局协调和任务再分配等不同的处理方法。通过应用分析,证明了该方法对协同生产过程控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 协同生产 生产计划控制 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瓶颈能力均衡优化利用的主生产计划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汉川 徐晓飞 +1 位作者 战德臣 王洪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0-84,共5页
为解决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中主生产计划的优化编制和能力均衡利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瓶颈能力均衡优化利用的主生产计划排产方法.该方法在保证产品需求数量和交货期的前提下,实现了展望期内各时段能力的均衡优化分配利用,增强了计划... 为解决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中主生产计划的优化编制和能力均衡利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瓶颈能力均衡优化利用的主生产计划排产方法.该方法在保证产品需求数量和交货期的前提下,实现了展望期内各时段能力的均衡优化分配利用,增强了计划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同时从成本角度对计划进行了优化.文章详细描述了算法的思想、规则和步骤,给出的实验结果和分析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计划控制 生产计划 瓶颈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约束理论的制造单元管理与控制研究 被引量:25
20
作者 王军强 孙树栋 +1 位作者 王东成 杨宏安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08-1116,1145,共10页
综述了基于约束理论的制造单元管理与控制问题。首先,从瓶颈辨识、瓶颈/非瓶颈调度、缓冲、批量、物料投放控制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依据研究现状导出当前需要研究的问题;最后,针对我国国情,指出了今后应从指标体系建... 综述了基于约束理论的制造单元管理与控制问题。首先,从瓶颈辨识、瓶颈/非瓶颈调度、缓冲、批量、物料投放控制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依据研究现状导出当前需要研究的问题;最后,针对我国国情,指出了今后应从指标体系建立、约束理论科学量化研究、系统集成方式和系统实现技术等4个方面进行重点研究,并就其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计划控制 约束理论 制造单元 组件 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